基本信息
书名:高压IGBT模块应用技术
定价:59.00元
作者:龚熙国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115142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系统地阐述了高压IGBT模块的应用技术。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阐述了高压模块的芯片、封装制造、测试与应用技术。在应用技术中又着重介绍了高压模块的驱动、保护、失效分析以及在轨道牵引、高压变频、风力发电和高压直流输配电中的应用要点。本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前沿的高压模块制造技术和应用设计技术;内容全面,涵盖了高压模块产品工程的技术:芯片技术、封装技术、制造技术、测试技术、可靠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等;注重理论与实用的结合,很多内容是基于实验室和现场应用的实测结果。本书非常适合电力电子装置设计工程师、功率半导体应用技术人员参考和使用,无论从事哪个领域进行开发设计,本书都会有所助益。本书对在大专院校里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广大师生也很有帮助。同时本书介绍的封装技术、制造技术、测试技术、可靠性技术等对半导体器件研发工程师和科研管理者也有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第章概述11电力电子技术概述12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13IGBT模块概述14IGBT模块的关键技术15IGBT模块的主要应用领域16IGBT模块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的芯片技术21IGB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2高压芯片的发展23高压芯片的表面栅结构231平面栅232沟槽栅24高压芯片的纵向结构25英飞凌新高压芯片技术介绍:技术26日立新高压芯片技术介绍:Trench HiGT sLiPT技术27三菱电机新高压芯片技术介绍:技术28ABB新高压芯片技术介绍:技术29SiC芯片技术210RC(逆导芯片技术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的封装与制造技术31高压模块的封装与结构311高压模块的封装312高压模块的内部拓扑电路313高压模块的内部结构314高压模块的构成材料32高压模块制造过程321晶圆制备过程322芯片制造过程323模块组装过程324模块组装完成后的测试及包装33高压模块的可靠性测试331可靠性测试概述332功率循环可靠性与热循环可靠性34高压模块封装的技术要求与发展趋势35各制造厂商高压模块型号的定义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的动静态参数及其测试41如何阅读高压模块的数据手册411大参数412高压模块的推荐参数413特性曲线42高压模块静态参数的测试方法43高压模块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431半桥电路和双脉冲测试432高压模块的开通过程测试与分析433高压模块的关断过程测试与分析434高压模块的反向恢复过程测试与分析435FWD的测试436高压模块半桥测试平台的构建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的驱动51高压模块驱动电路的基本功能和设计要求52高压模块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的栅极电压和电流波形53栅极驱动电压的选取54栅极驱动电阻的选取55栅极输出峰值电流和驱动功率的计算56高压模块驱动电路中的DC/DC变换器57驱动电路的栅极隔离方式58栅极电压钳位技术59外接栅极发射极电阻和电容510高压模块驱动的有源钳位技术511高压模块驱动的反馈技术512高压模块分段开通与关断技术513高压模块驱动的软关断技术514电压保护电路515短脉冲抑制电路516死区时间5161死区效应5162死区时间的计算方法517驱动电路的布局与栅极布线518栅极电压的测试方法519集成高压模块驱动器介绍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的保护61高压模块的过电压保护611高压模块关断浪涌电压产生的原因612常用直流侧电压检测电路613吸收电路614降低主回路杂散电感量615驱动电路采用有源钳位抑制浪涌电压尖峰62高压模块的短路保护621短路与过载622高压模块的种短路模式623高压模块短路能力的评价标准624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625影响短路电流大小的因素626降低高压模块短路时栅极电压峰值的方法63高压模块的过温保护631高压模块的功耗计算632结温的计算633高压模块的冷却方式64高压模块并联应用时的均流保护641影响高压模块稳态电流均衡的因素642影响高压模块动态电流均衡的因素65高压模块串联应用时的均压保护66高压模块安装时的注意事项661安装方法662导热硅脂的涂抹方法663散热器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67高压模块运输与取用时的注意事项68高压模块保存时的注意事项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的失效原因与失效模式71高压模块失效分析概述72高压模块失效与否的判定方法721用万用表简单检查高压IGBT模块是否损坏722通过参数测量准确判定高压模块是否失效73高压模块的失效原因分析731超出导致的单元失效原因732超出导致的单元失效原因733栅极过电压导致的高压IGBT模块失效原因734结温过高导致的单元失效原因735FWD单元失效原因74高压模块的失效模式741高压模块的过电压损坏模式742高压模块的过电压损坏模式743高压模块的过电流损坏模式744高压模块的过热损坏模式745功率循环失效模式746热循环失效模式747RBSOA失效模式748SCSOA失效模式749RRSOA失效模式参考文献第章高压模块在轨道牵引中的应用81轨道牵引中的电力电子技术概述82轨道牵引中的变流器主电路拓扑821电力机车和动车组车辆用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拓扑822电力机车和动车组车辆用辅助变流器的主电路拓扑82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牵引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82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辅助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825牵引变流器的构成部件83高压模块在轨道牵引中的应用831轨道牵引变流器中高压模块电压电流等级的选型832对高压模块短路耐量及的要求833对高压模块关断能力的要求834对高压模块的寿命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表质量堪称业界典范。在技术书籍中,图表是信息的第二语言,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所有的电路图、波形图以及实验数据图表,线条清晰锐利,标注详尽无遗,几乎不需要二次放大或对照文字就能完全理解其意图。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复杂保护电路时的系统性图解,每一个元器件的作用、信号的流向都用不同的颜色或箭头进行了区分,使得故障诊断流程一目了然。很多教科书中的图例模糊不清,让人倍感挫败,但这里每一个图例都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教学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系统的工作状态。这种对视觉信息的重视,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让人在快速翻阅时也能捕捉到关键的技术细节。
评分初读目录时,我立刻被它清晰的逻辑框架所折服。章节的划分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遵循了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复杂系统集成的完整学习路径。例如,它似乎并没有将精力过多地放在对IGBT物理特性的冗长阐述上,而是迅速切入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比如热管理、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以及最新的并联技术探讨。这种务实的结构安排,极大地节省了读者的时间,让我们能快速地定位到自己最关心的实用知识点。我注意到其中有专门的章节似乎深入剖析了在高频开关场合下,如何精确控制开关损耗,这在当前追求更高效率的工业控制领域是至关重要的议题。此外,从章节标题的用词来看,书中对不同负载类型——从电机驱动到逆变器设计——的适应性分析,似乎也做了详尽的对比,显示出作者对实际工程挑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分整本书的文字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精准而不失温度”。它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耐心讲解复杂的概念。尤其在描述那些晦涩难懂的半导体特性曲线和等效电路模型时,作者似乎总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或实例,将抽象的物理过程具象化。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软开关技术”的应用案例部分,文字描述非常到位,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传统硬开关带来的挑战,更是在后续的章节中,系统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电路拓扑设计来规避这些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初学者能建立起扎实的直观认识,而对于资深工程师而言,也能从中获得对现有设计瓶颈的全新启发。这种平衡的叙事艺术,让阅读过程既保持了专业信息的密度,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得非常专业,那种深邃的蓝色和亮眼的橙色交织在一起,仿佛就能感受到电流在电路板上穿梭的视觉冲击力。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都透露出一种扎实的工业美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去探寻其中隐藏的奥秘。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名和作者信息的排版,简洁而有力,没有丝毫多余的装饰,完全聚焦于技术本身。这样的设计语言,对于目标读者群体——那些在电力电子领域深耕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确:这是一本内容严谨、直指核心的专业著作,而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科普读物。光是捧着它,就能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汲取到最新、最前沿的应用智慧。
评分读完一部分后,我感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工程经验的提炼和固化”上。它似乎不仅罗列了标准化的设计流程,更在关键节点穿插了作者基于多年项目实践中总结出的“陷阱”和“捷径”。比如,在探讨大功率模块的散热路径优化时,书中可能没有简单地建议使用导热硅脂,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界面材料在长期高低温循环下的性能衰减规律,并给出了一套量化的评估标准。这种深入到材料科学和长期可靠性层面的讨论,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应用手册范畴。它提供给读者的,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果不这样做可能带来什么后果”,这对于培养工程师的系统思维和风险规避能力,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读完后,感觉手里握着的不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而是一份沉淀了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项目经验总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