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电子封装超声键合机理与技术
定价:150.00元
作者:韩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0304121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微电子封装超声键合机理与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机械、材料、测控技术等领域从事微电子制造研究的科研人员使用和参考。
内容提要
《微电子封装超声键合机理与技术》是作者关于超声键合机理和技术研究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微电子制造的发展,超声键合在封装互连中的地位、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换能系统的设计原则、仿真手段和实际使用中的特性测试;对超声键合微观实验现象以及机理的科学认识和推断;热超声倒装键合工艺的技术研究;键合过程和键合动力学的检测;叠层芯片互连;铜线键合、打火成球、引线成形、超声电源。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 1新技术革命浪潮下的微电子制造1
1 2现代微电子制造业中的封装互连4
1 3微电子封装测试和可靠性10
1 4微电子封装互连的发展趋势12
1 5超声键合机理与技术研究16
参考文献24
第2章换能系统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25
2 1压电材料结构的有限元方法25
2 2换能系统有限元模型28
2 3模态分析30
2 4谐响应分析41
参考文献43
第3章换能系统多模态特性实验研究44
3 1测试方法44
3 2测试结果46
3 3键合工具响应振型与运动轨迹分析50
3 4多模态特性对键合质量的影响52
3 5换能系统多模态产生原因及抑制建议55
参考文献59
第4章换能系统优化与设计61
4 1基本结构尺寸计算61
4 2基于频率灵敏度方法的系统结构优化65
4 3加工与装配68
4 4设计实例69
参考文献74
第5章PZT换能系统的特性和行为75
5 1换能系统等效电路与电学导纳特性75
5 2阻抗分析仪测试换能系统的电学特性82
5 3加载电压对PZT压电换能器稳态电学特性的影响87
5 4环境温度对PZT压电换能器稳态电学特性的影响90
5 5连接松紧度对PZT压电换能器稳态电学特性的影响93
5 6超声换能系统的稳态响应与速度导纳97
5 7超声换能系统的实际加卸载过程100
5 8超声换能系统的俯仰振动103
5 9劈刀的振动模态110
5 10换能系统电学输入的复数表示117
5 11实际引线键合过程换能系统的能量输入122
参考文献125
第6章超声键合界面快速形成机理128
6 1超声振动激活金属材料位错的观察128
6 2原子扩散体系的激活能及快速通道机制134
6 3超声界面快速扩散通道机理143
参考文献146
第7章扩散键合界面强度构成与演变规律148
7 1界面原子扩散层厚与微结构强度构成148
7 2超声键合过程多参数与键合界面微结构演变规律155
7 3超声键合系统阻抗/功率特性164
参考文献175
第8章热超声倒装键合界面规律与键合工具设计176
8 1热超声倒装实验平台的搭建176
8 2多点芯片热超声倒装键合的实现177
8 3倒装凸点的热超声植球工艺探索180
8 4倒装界面、键合工具、工艺的协同181
参考文献183
第9章倒装多界面超声传递规律与新工艺184
9 1倒装二键合界面TEM特性与界面扩散184
9 2倒装二界面性能分析与工艺新构思188
9 3基板传能与基板植球倒装实现与传能规律192
9 4热超声倒装二界面传能规律分析195
9 5热超声倒装键合过程多参数影响规律198
参考文献200
第10章热超声倒装键合实验系统及其相关技术201
10 1热超声倒装键合试验台201
10 2超声在变幅杆 工具中的传递208
10 3超声在倒装界面间的传递过程215
10 4热超声倒装键合过程监测系统229
10 5键合过程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237
10 6金凸点 焊盘界面的有限元模型及其求解244
10 7键合力和超声振动对键合面应力分布的影响250
10 8键合强度的形成机理255
参考文献263
目录 v
vi 微电子封装超声键合机理与技术
第11章热超声倒装键合工艺优化266
11 1超声功率对热超声倒装键合的影响266
11 2键合力对热超声倒装键合的影响270
11 3键合时间对热超声倒装键合的影响273
11 4超声作用下金凸点的变形测量276
11 5热超声倒装键合的典型失效形式279
11 6新型热超声倒装键合工艺的提出282
11 7阶梯式键合参数加载过程对倒装键合强度的影响283
参考文献291
第12章引线键合过程的时频分析293
12 1新的解决方案——时频分解293
12 2键合压力改变对键合强度的影响299
12 3劈刀松紧度影响的时频特征321
12 4换能系统俯仰振动的时频特征333
参考文献337
第13章换能系统与键合动力学的非线性检测与分析340
13 1工艺窗口与非线性过程340
13 2锁相非线性342
13 3换能系统的非平稳加载345
13 4动力学系统的实验建模与键合工具对换能系统的非线性作用346
13 5加载边界条件以及滑移/黏滞现象351
13 6相关分析及其应用354
13 7关联维数分析及其应用359
13 8键合动力学细节判断与认识368
13 9Lyapunov指数分析及其应用377
参考文献381
第14章加热台温度引起对准误差的检测与消除383
14 1热超声倒装键合机的视觉系统384
14 2系列图像的预处理和基本评价387
14 3图像整体抖动的Weibull模型391
14 4图像的错位和畸变395
14 5加热条件下系列图像的整体和局部运动405
14 6吹气装置的实验研究411
参考文献418
第15章基于高速摄像的EFO打火成球实验研究421
15 1研究背景421
15 2打火成球过程研究实验系统423
15 3球形成过程的分析429
15 4高尔夫球形成规律实验研究438
15 5打火成球过程的热能量利用估算447
参考文献459
第16章三维叠层芯片的互连461
16 1摩尔定律与叠层芯片互连461
16 2压电底座激振装置463
16 3激励源与激振信号464
16 4叠层芯片一阶固有频率的实验判别473
16 5红外测温的可行性与加热台的升温479
16 6加热升温的建模与芯片结构测温实验结果481
16 7叠层芯片引线键合动力学条件的讨论489
参考文献491
第17章悬臂键合与铜线互连493
17 1超声驱动电信号分析493
17 2悬臂键合芯片挠度及键合点形貌特性495
17 3悬臂键合强度与界面结构分析497
17 4提高悬臂键合强度的工艺研究499
17 5铜线悬臂键合特性与规律505
17 6Cu线键合界面的微区X衍射与HRTEM测试与分析509
17 7界面Cu Al金属化合物形成条件及其晶体结构特性511
17 8铜线键合界面特性与键合强度的关系519
17 9Cu线和Au线键合界面微观特性与性能比较519
参考文献524
第18章引线成形过程的研究528
18 1引线成形过程的研究现状528
18 2基于高速摄像的引线成形过程实验研究529
18 3引线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558
参考文献573
第19章基于FPGA的超声发生器设计与实现575
19 1超声发生器的研究现状575
19 2超声发生器的建模与仿真581
19 3超声发生器的频率控制594
19 4基于FPGA的智能超声发生器设计606
19 5智能超声发生器的性能测试621
参考文献631
目录 vii
viii 微电子封装超声键合机理与技术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超声键合领域的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讲解得面面俱到。开篇就对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规律、能量衰减机制以及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让人对超声波这个“看不见的手”有了全新的认识。接着,作者详细阐述了超声波键合的微观机理,包括塑性变形、表面清洁、金属键的形成过程,甚至涉及到原子尺度的相互作用。每一个环节都配以清晰的示意图和理论推导,逻辑性极强,让人能一步步理解技术背后的科学支撑。 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讲解,而是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针对不同种类的微电子器件和封装材料(如金丝、铜线、铝线与硅、陶瓷、金属基板等),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材料体系下的超声键合工艺参数优化,包括超声功率、键合时间、键合压力、超声频率等关键因素对键合质量的影响。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影响键合界面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如氧化层、污染物、表面粗糙度等,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前处理技术、优化键合工艺参数等。这些内容对于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实践指导。
评分我一直对微电子封装中的键合技术很感兴趣,但之前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豁然开朗!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平易近人,虽然内容很专业,但讲解却条理清晰,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超声波发生原理,到复杂的键合界面形成过程,每一个概念都被解释得明明白白。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介绍,回顾了超声键合技术的发展历程,让人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演进至今的。 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材料科学与超声键合相互作用的章节。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同金属材料(如金、铜、铝)在超声作用下的塑性流动行为、表面氧化物的去除机制,以及它们之间形成金属键合的微观过程。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基底材料(如陶瓷、硅、金属)对键合过程的影响,包括热导率、弹性模量、表面能等参数如何影响键合质量。这些深入的材料层面分析,为理解和优化键合工艺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解决实际生产和研发难题的“锦囊妙计”。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充满了“干货”和“窍门”。在讨论超声键合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实践时,书中以半导体封装、MEMS器件、LED封装、功率器件等为例,详细分析了在这些特定场景下,如何根据器件的特点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键合材料、键合工艺以及相应的设备。例如,针对高功率器件对散热和电性能的高要求,书中就探讨了如何优化铜线或铝线的键合,以降低接触电阻并保证热稳定性。 对于一些新兴的封装技术,比如三维集成封装,书中也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分析了超声键合在该领域的应用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作者还分享了关于质量控制和可靠性评估的实用方法,包括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如X-ray、超声波扫描)、力学性能测试(如拉力测试、剪切测试)以及加速寿命试验的设计和解读。这些内容对于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让读者在技术应用层面有了更宏观的把握。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进行现场教学。他会带着你一点点揭开超声键合技术的神秘面纱,让你明白每一个操作步骤背后的深层原因。书中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超声键合机的各种类型,从传统的楔形键合、球形键合,到更先进的多点键合、阵列键合,还对每种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优缺点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分析。特别是对于机器的关键部件,比如超声发生器、换能器、声学传输系统、夹具等,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其设计理念、性能指标以及如何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分享了大量实际的工艺案例和典型问题的分析。比如,当遇到键合强度不足、虚焊、线材断裂、焊点塌陷等问题时,书中会提供详细的诊断思路和解决方案,往往能直击问题的核心。作者还结合大量的显微照片和力学测试数据,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工艺参数和材料组合下的键合界面形貌,以及由此产生的力学性能差异。这对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提高键合质量,具有非常直接和实用的指导意义。
评分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超声键合技术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中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实际操作中的宝贵经验和解决方案。作者对超声键合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组合和器件需求来优化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键合效果。例如,在讨论金丝键合时,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控制键合力和超声能量,以避免金丝断裂或过度变形,同时确保形成良好的键合界面。 此外,书中还对超声键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诊断和排除方法。从微观的界面形貌分析,到宏观的力学性能测试,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这对于一线工程师和研发人员来说,能够极大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深度兼备,是超声键合领域的一本权威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