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你的世界我来过(2015新版)
定价:28.0元
作者:雪影霜魂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03941047
字数:2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如果你我注定要离散于茫茫人海,那么当新鲜的爱情在岁月中陈旧后,你是否会偶尔想起我,想起你的世界我曾来过?温柔地相爱过,暴烈地相恨过,甜蜜地幸福过,痛苦地伤害过……如果有缘再相遇,我们可否重新来过?
内容提要
一段美丽感人的错爱姻缘,一首爱恨交织的青春恋歌。
一场初恋,短如冬雪,却给彼此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那一年,他们十五岁,在青涩的年华里经历了一场单纯而甜蜜的恋爱,甜美地始于雪落,愤恨地终于雪融;又相逢,他们二十四岁,九年又九年,这仿佛是命中注定的轮回……
目录
作者介绍
雪影霜魂——剪雪为影,裁霜为魂。从小酷爱阅读、不可一日无书。“读书破万卷”后,想试试是否能“下笔如有神”。代表作品有《千山万水人海中》、《冬暖花会开》、《纯爱之渡》等。
文摘
南国的夏天,总是来得格外早。
三月底四月初,内陆城市还处在春雨绵绵的早春,南国已经迎来了阳光明媚的初夏。
初夏是南国美的时节,山水皆绿,繁花处处,天空湛蓝,看不见一丝一缕的浮云,蓝色显得格外干净清透,清到,透到。
初夏天空中这种透明的蓝,让人抬眸间,眼神仿佛都能被染蓝。
安然曾对薄荷说过,她特别喜欢南国夏日的天空,是她见过的清澈纯粹的蓝空。
薄荷当时下意识地瞥了头顶的蓝空一眼,那种蓝色的确清澈又纯粹,但她却不喜欢多年来,她一直都很不喜欢蓝这个颜色。
薄荷姓薄,单名一个荷。
姓薄的女孩子,总会让人情不自禁联想起“红颜薄命”四个字。不过季风却说薄荷一点都不会给人一种“薄命”的感觉。
这话听起来像是好话,薄荷却似笑非笑:“你是想说我一点都不会给人一种‘红颜’的感觉吧?”
季风哈哈大笑:“聪明聪明。”
薄荷其实有一张挺红颜的脸。她的皮肤很白,眼睛很大,基本上女孩子如果有白皮肤大眼睛就都不会难看,可以与漂亮挂上钩。何况她的眼睛还大得很有神,两颗黑钻石似的亮晶晶,顾盼间神采飞扬。只是她的头发非常不‘红颜’,削得极短的短发,短得用季风的话来说:“OMG,你的头发比我还短,你到底是妹妹还是弟弟呀?”
薄荷当时定定地看了他一眼,反问他一句:“你到底是哥哥还是姐姐呀?”
季风和时下很多年轻时尚的男人一样,喜欢留着长度及颈的碎发,每隔半个月去美发沙龙精心修剪一次,以保持发型的流畅层次和发丝的飘逸感。那天他刚修剪过头发,薄而飘逸的发丝将一张原本棱角分明的脸掩映得线条柔和。又穿着一件海岛风情的大花衬衫,五彩斑澜的大丽花图案下是一个宽肩窄腰的健硕身段,很有几分花样美男的范儿,邻桌两个妙龄女郎频频投来的目光就是好证明。
正颇觉自得时,却被薄荷这句话弄了个灰头土脸。他虽然头发长一点,衣服花一点,也不至于就会让人连是男是女都分不出来吧?
十六岁的季云大乐,坐在一旁捂着嘴吃吃地笑:“哥哥你这下被将死了吧?”
季风确实被将死了,当天晚上他特意又去了一趟美发沙龙,让发型师给他剪了一个美式陆军头,阳刚气十足。再见薄荷时,她大为赞许地点点头:“哟,换形象了?这形象不错,像个男人。”
像个男人这句评价让季风哭笑不得。
薄荷喜欢留一头削得短短的短发,又常常穿一身男女通穿的T恤衫牛仔裤。季风记得有一次去接她来家里吃饭,她穿着一件黑T恤,配一条裤脚被撕得支离破碎的牛仔裤。裤子已经很让人叹为观止了,可那件T恤更加惹眼。因为T恤衫的胸前印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骷髅头,而且是涂了夜光银粉的那种。她双手插在裤袋里,摇摇晃晃地从夜幕下的楼道里出来时,远远只见一个骷髅头银闪闪地移动,胆小的人能被惊出一身冷汗。
后来季风跟她开玩笑:“我当时还以为见到鬼了呢?吓得我。”
她一本正经:“那天不小心,忘了披上画皮就出来了,以后我会很注意不再吓着你。”
薄荷那付女孩子少见的短发和装束,让她看上去十分桀骜不驯的样子,但她的脾气其实并不算差。她有一种女孩子很少有的爽利干脆,时不时地会蹦出几句俏皮话。虽然认识她的时间不长,季风却很快就跟她混熟了。在家时时对继母何婉提起:“这个妹妹挺有意思的,比季云那小丫头有意思多了。”
季云不高兴地嘴一嘟:“哥哥,你可不能见那个姐姐就忘了我这个妹妹啊,要知道我跟你关系更亲呢。”
季风胡乱撸了撸十六岁小妹的头发,笑呵呵:“我跟你同一个爸爸,你跟薄荷同一个妈妈,大家都亲。”
何婉便在一旁温婉地笑,眼角眉梢透着由衷的欣慰。一张并不年轻却依然动人的笑脸,在头顶晶莹璀璨的欧式水晶灯的照映下湛湛流光。
傅正是安然的男朋友,职业很不一般,他是一个巡警。每天穿着笔挺威严的制服在闹市街头走来走去地巡逻,起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当然不仅仅只是震慑,真有那震不住还是胆大包天出来犯事的,他得英勇大无畏地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安然认识傅正,就是因为目睹了他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精彩一幕。
那天马路上一个女人的挎包被抢了,这样的事在都市里屡见不鲜。那声“抓贼呀”的尖利声音响起来时,街上的行人们虽然都本能地循声望去,却没有一个人会挺身而出帮忙抓贼。这年头,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已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了。好在有人民的好警察傅正同志正巧巡逻到这里来了,马上反应敏捷地拔足猛追。他跑起来那叫一个快,倒霉的抢匪根本跑不过他,很快就被追上,人赃俱获地归案。
傅正动作利落地拿出手铐把他铐起来:“你跑,你跑,我看你往哪跑。”
那抢匪应该是个惯抢,并不害怕,只是非常郁闷非常沮丧地看着他:“我靠,警察大哥你也跑得太快了吧,你是人吗你简直是头猎豹。”
安然后来绘声绘色地把这一幕说给薄荷听,反复强调她是如何如何地被傅正‘勇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所折服,满眼飞桃花:“你知道吗?不单单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也同样难过英雄关的,所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拿下他。”
安然说后那句话时,配了一个用力往下一挥手的手势,像个统率万军的将军在战役即将打响前的军令下达。薄荷却嗤之以鼻:“少来了,我还不知道你,如果那位警察哥哥不是一个帅哥,他再怎么英雄盖世你也不会多看一眼。你那双桃花眼,扫描异性时只看得见帅哥,相貌不入流地统统自动忽视。”
安然理直气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就是喜欢帅哥怎么着?”
薄荷翻了个大白眼,能怎么着?谁也不能把她怎么着!
安大美女下定决心后,该出手时就出手,很快将傅正同志手到擒来。薄荷来到这座海滨城市,跟安然接上头后,她迫不及待地跟她吹嘘她的警察男友:“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
薄荷忍俊不禁,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请问他的名字是不是叫宝,抑或是孙悟空?”
安然十分骄傲:“虽然不叫宝或孙悟空,但是同样干的是‘除妖降魔’的活。我的警察哥哥除暴安良造福一方呢,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约了时间见面后,安然带着警察帅哥来献宝,让薄荷评评如何,就如同高中时她们一起评论学校的那些男生。
傅正确实是很不错的一个年轻人,高大英武,身上有一股职业赋予的沉着冷静,却又不失年轻人的活力。他的自我介绍很风趣:“我叫傅正。我爸爸姓傅,我妈妈也姓傅,所以我的名字是傅正,傅傅得正。”
薄荷对傅正印象很好,暗中对安然说:“这个傅正确实不错,相貌端正人品也正,不是那种徒有其表的人。以后你就收了心跟着他吧,有了这棵树,你可以不用在森林里继续浪费时间了!”
安然大学四年谈过恋爱N次,没一次动过真格的,像狗熊掰玉米棒子似的,掰一个看一看,不中意了就随手一扔。且振振有辞:“森林里哪么大,我怎么知道哪棵树是适合我的?当然要好好挑一挑找一找了。”
薄荷轻易不夸哪个男人,她对傅正的评价让安然十分高兴,马上大力点头,笑嘻嘻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就准备吊死在他这棵树上了。”
……
序言
试读了几页之后,我立刻被作者的叙事节奏所吸引住了。那是一种非常缓慢、但绝不拖沓的推进方式,像是在一条蜿蜒的河流边散步,每一步都有新的风景映入眼帘,但你又不会觉得时间被浪费了。他的语言功力是毋庸置疑的,词汇的选择精准得像是外科手术刀,切割开现实的表象,直达事物最核心的肌理。我特别留意了他对环境氛围的描绘,那种笔触细腻得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气味文学”了,你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或者感受到旧家具上沉积的岁月灰尘。这种沉浸式的描写,让读者不得不放慢自己的阅读速度,去细细咀嚼每一个形容词和副词。坦白说,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网络信息的读者来说,这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一旦适应了,那种被文字温柔包裹、缓缓带入故事深处的体验,是其他很多作品无法比拟的。这是一种对“阅读”这一行为本身的尊重与回归。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骨架搭建得非常扎实,但它的“血肉”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结论”,他更热衷于呈现事物复杂的多面性,以及人性的幽暗与光芒并存的真实状态。书中很多人物的动机都是灰色的,你很难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去定义他们,这恰恰是它最贴近生活的地方。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留白”的艺术,它将解读的权力交还给了读者。每当我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作者的意图时,下一段文字又会立刻将我的判断推翻,迫使我重新审视之前的所有认知。这种持续的智力上的“拉锯战”,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它让你感觉自己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共同构建着这个故事的最终形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嗯,怎么说呢,挺有那种老派文学的韵味的,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案,就是那种深沉的色调,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嗯,这应该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光滑的现代印刷纸,反而带点微微的粗粝感,仿佛能触摸到作者在创作时的那份沉淀和思考。书脊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这一切都营造了一种庄重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探究里面究竟藏着怎样一个“世界”。当然,光看外表是不能断定一本好书的,但至少,它成功地在视觉和触觉上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文本。我当时的心情也正好比较平静,所以这种“蓄势待发”的感觉非常契合我当时的状态。我对这种不张扬、但内涵丰富的包装风格一向有好感,它暗示了内容本身的力量,而非依赖外部的喧嚣来吸引眼球。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转换非常巧妙,它似乎在不断地在宏大叙事和微观个体之间进行着优雅的跳跃。你会发现,作者总能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入手,比如一次偶然的对视,或者是一件被遗忘的小物件,然后通过这个点,迅速拓展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或者历史的回响。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传统小说中那种生硬的“说教”感,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之下的意义。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段关于“时间错位”的描写,它没有使用任何科幻或者奇特的设定,完全是基于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来体现的,读完后我甚至会下意识地停下来,审视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感知是否也是如此的片面和扭曲。这种对人性和时间本质的深刻挖掘,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学范畴,它更像是一次对存在本身的探讨。
评分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刻,我体验到了一种罕见的、混合着满足感和些许失落的情绪。满足感来自于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深刻的阅读旅程,就像攀登了一座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到达顶峰的山峰;而失落感则是因为,那片被作者精心构建的、充满张力和可能性的“世界”暂时地关闭了。这本书的后劲非常强,它不会像一些商业小说那样读完就忘,而是会像一粒种子,在你日常生活的某个不经意间突然发芽,让你重新回想起书中的某个场景或某句对话,并赋予它新的理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可能要等到几个月后,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再次回顾时,才能被完全体会到。它不是一本用来“消遣”的书,而是一本值得“收藏”并时常重访的精神伴侣,每一次重读,都可能带来全新的领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