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塑料瓶、气球、绳子、水、空气或是土豆,都可以成为你带领孩子启动科学大门的钥匙,开发智力和训练动手能力的法宝。那些关于我们身处的这个SJ的声、光、电、磁现象,关于我们身边悄悄发生的那些化学物理变化、生物现象,看起来很平常,但揭开表面,里面是丰盛的科学佳肴,孩子的科学胃口,在每YT的小实验中慢慢J培养起来了。 扫描每一课的二维码,打开实验小视频,在家J能带孩子做实验,让家里充满欢声笑语和快乐的研究气息。不一样的陪伴,不一样的未来!
火星人俱乐部
青少年创客教育俱乐部,为6~12岁青少年提供物理、化学、机器人、3D打印、天文、地理、生物等多领域的科学课程。是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等10多所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合作伙伴,为数10家教育机构提供科学课程,为ZYDST少儿频道《勇敢前行》节目打造户外科学课程解决方案。
1.作者很棒!北京*好的科学实验教学团队!
2.内容丰富!200多个让孩子爱上科学的趣味实验!
3.操作性强!扫二维码,打开实验小视频,在家J能动手做!
4.适合亲子陪伴!爸爸陪着一起做,不一样的陪伴,不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未来!
D一册目录
实验1 会潜水的小药瓶
实验2 突然浮起的乒乓球
实验3 吹进去还是吹出来
实验4 奇妙的公道杯
实验5 往上走的怪坡
实验6 杯子倒立水不漏
实验7 瓶吞鸡蛋
实验8 刀削硬币
实验9 硬币会不会掉
实验10 饮料瓶会不会倒
实验11 喷水位置变不变
实验12 软管吸球
实验13 吹不掉的乒乓球
实验14 气球躺钉板
实验15 戳不漏的水袋
实验16 硬币水上漂
实验17 还能放多少铁钉
实验18 胆小的胡椒粉
实验19 坚守阵地的小棉签
实验20 自制平衡铁钉
实验21 危险的餐具平衡
实验22 悬空也能叠硬币
实验23 不安分的小棉签
实验24 杯子里的喷水气球
实验25 筷子提米
实验26 细绳提瓶
实验27 分不开的书
实验28 做圆周运动的硬币
实验29 水为什么会上升
?
D二册目录
实验1 谁能戳破土豆
实验2 神奇的珠链
实验3 水中漩涡
实验4 翻江倒海
实验5 试管里的彩虹
实验6 离心力水杯
实验7 戳不破的纸巾
实验8 弹不破的泡泡
实验9 油层颜料雨
实验10 摩丝滴雨
实验11 悬空的火柴棒
实验12 共振摆
实验13 泡泡长蛇
实验14 悬浮的乒乓球
实验15 不会下坡的铁球
实验16 歪不倒的易拉罐
实验17 会下楼的弹簧
实验18 流水比赛
实验19 人造肺
实验20 千里细绳引水
实验21 看得见的毛细引水
实验22 磁力平衡
实验23 强大的吸水粉
实验24 跳舞的易拉罐
实验25 吹不开的乒乓球
实验26 干瘪易拉罐
实验27 气球提瓶子
实验28 纸片切土豆
?
D三册目录
实验1 微波炉点灯
实验2 自制油灯
实验3 蜡烛跷跷板
实验4 水酒互换
实验5 干冰仙境
实验6 飞旋的干冰
实验7 干冰与鸵鸟蛋
实验8 迷你干冰小船
实验9 神奇喷气瓶
实验10 干冰泡泡瓶
实验11 干冰吹泡泡
实验12 倒出来的白烟
实验13 干冰灭蜡烛
实验14 自动变大的气球
实验15 不沾水的火星沙
实验16 烧不破的气球
实验17 纸锅烧水
实验18 野外生存糖纸点火
实验19 流泪的冰块
实验20 绳提冰块
实验21 隔空点火
实验22 白烟瀑布
实验23 水下蜡烛火焰
实验24 水不相融
实验25 缩小的食品袋
实验26 火山喷发
实验27 膨胀的肥皂
实验28 记忆弹簧的变形记
?
D四册目录
实验1 弯曲的水流
实验2 被吸走的淀粉油
实验3 易拉罐滚轴
实验4 自制触控笔
实验5 永动陀螺
实验6 JD放电——人造闪电
实验7 大特斯拉放电
实验8 切割磁感线
实验9 水果电池
实验10 手摇发电机
实验11 线圈生电
实验12 谁在阻止磁铁下落
实验13 金属探测仪
实验14 神奇辉光球
实验15 电磁秋千
实验16 电磁炮的威力
实验17 巧解电动机
实验18 电路门铃
实验19 电磁辐射检测仪
实验20 悬浮的铁钉
实验21 神奇磁流体
实验22 强大的磁力
实验23 会转的“爱心”
实验24 飞旋的LED灯
实验25 动力“火车”
实验26 电磁铁吸引小铁钉
?
D五册目录
实验1 音叉的力量
实验2 超声波测距
实验3 超声波加湿
实验4 全息金字塔
实验5 平面的纸,立体的手
实验6 一张纸有多大
实验7 奇妙激光水柱
实验8 激光也能爆气球
实验9 巧用激光防盗
实验10 光压转动小风扇
实验11 反转的文字
实验12 消失的试管
实验13 花茎消失小魔术
实验14 硬币看不见了
实验15 会动的图
实验16 空气炮
实验17 自制扩音器
实验18 能点火的瓶子
实验19 阳光爆气球
实验20 神奇的偏振片
实验21 旋转的小风车
实验22 红外循迹小车
实验23 WN三原色
实验24 认识光的反射
实验25 了解光的折射
实验26 干冰遇上金属
实验27 自制手机放大镜
?
D六册目录
实验1 牛奶与无字天书
实验2 醋酸遇上小苏打
实验3 碘钟
实验4 大象牙膏
实验5 可乐牛奶
实验6 蓝莓测试纸
实验7 变色花
实验8 甘蓝指示剂
实验9 烧不着的纸
实验10 点水成“冰”
实验11 蛋白留痕
实验12 二氧化碳灭火器
实验13 柠檬喷发
实验14 不会氧化的苹果
实验15 破译柠檬汁密码
实验16 木棒复燃
实验17 白糖碳化
实验18 石灰水变变变
实验19 碘的升华
实验20 铁树铜花
实验21 在木棒上写字
实验22 活泼的金属钠
实验23 变色化学奶昔
实验24 不用火也能点燃酒精灯
实验25 碘盐的秘密
实验26 镀锌
实验27 沉淀消失后再现
实验28 上窜下跳的金属钠
实验29 液体变色龙
?
D七册目录
实验1 自制氢气球
实验2 可乐也能灭火
实验3 化学反应一变多
实验4 点水成冰
实验5 橘子皮爆气球
实验6 柠檬汽水DIY
实验7 可乐遇上曼妥思
实验8 突如其来的火焰
实验9 蛋黄蛋清巧分离
实验10 橘皮焰色反应
实验11 自制暖宝宝
实验12 净水器
实验13 糖水万花筒
实验14 如何净化淘米水
实验15 软水硬水香皂来区分
实验16 双氧水干酵母泡泡
实验17 洗涤剂去污大揭秘
实验18 盐水电池
实验19 DIY天气瓶
实验20 生熟鸡蛋巧鉴别
实验21 鸡蛋的沉浮
实验22 透明鸡蛋
实验23 土豆遇碘变蓝
实验24 84消毒液融化头发
实验25 鸡蛋美容记
实验26 神奇的尿不湿
实验27 结晶树
?
D八册目录
实验1 面粉是怎样发酵的?
实验2 酸奶的秘密
实验3 D一无二的红芹菜
实验4 破译蒸腾作用
实验5 奶油防冻手套
实验6 焕发生机的蔬菜
实验7 毛发和羽毛的燃烧
实验8 酵母吹气球
实验9 面粉橡皮泥
实验10 橘子沉浮
实验11 能持续燃烧的花生
实验12 会动的“毛毛虫”
实验13 模拟水井
实验14 柚子洗洁精
实验15 可乐果冻
实验16 肺的呼吸原理
实验17 看得见的红色扩散
实验18 淀粉糊化=胶水?
实验19 自制面筋
实验20 如何分辨新鲜和劣质鸡蛋
实验21 无土栽培大蒜
实验22 苹果的催熟香蕉
实验23 流泪的苹果
实验24 伸懒腰的豆芽
实验25 树叶为什么是绿的
实验26 去除口香糖的诀窍
实验27 土豆遇盐流泪不止
显示全部信息
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读过的最有意思的科普书之一!它不像很多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递给孩子们。我孩子今年刚上小学,我对他的科学启蒙非常重视,但又担心他会觉得科学太难或者太无聊。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首先,我特别喜欢它“翻转”的这个概念,感觉是一种非常主动的学习方式。它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堆砌在那里,而是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探索。我经常看到我的孩子在读完一页或者看完一个视频后,就会兴奋地跑来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自己动手去做一些小实验。这种好奇心被激发出来,是他学习科学最宝贵的财富。 其次,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宇宙星辰到微观世界的各种知识,而且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关于恐龙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看到了那些巨大的生物。还有关于人体的小秘密,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生理现象,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包含的视频二维码。这简直是现代科技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孩子们可以通过扫码观看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动画讲解,或者是由专家进行的演示。这种多媒体的学习方式,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我看到孩子跟着视频一起动手做实验,那种专注和快乐,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而且,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贴心。它的语言风格活泼有趣,充满了童趣,一点都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插图也是色彩鲜艳,充满了想象力,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印刷清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书,绝对是培养科学素养的绝佳选择。 当然,作为一个家长,我更看重的是它在亲子互动方面的作用。书中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小项目或者讨论的问题,这给了我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机会。我们一起讨论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一起尝试制作小火山。这些共同的经历,不仅加深了孩子对科学的理解,也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为什么”的解答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例如,在解释重力的时候,它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来引发孩子的思考。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知识密度和易懂度都把握得非常好。它既能提供给孩子足够多的新知识,又不会让他们觉得信息量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分解成小章节,配以生动的图示和简单的文字,让孩子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吸收。 我还会经常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能够触及到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比如,在讲到空气的时候,它会解释为什么风会吹动树叶,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现象,在书中都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让孩子觉得科学离自己并不遥远。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非常值得推荐的科普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引导孩子探索科学世界、激发无限好奇心、增进亲子关系的宝贵工具。我强烈建议所有关注孩子科学教育的家长都应该入手一本。
评分坦白说,在如今琳琅满目的儿童读物中,找到一套真正能让孩子既开心又能学到东西的科普书并不容易。但这套《翻转吧.科学-爸爸的科学课》绝对是我近期发现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都充满了创新和智慧,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首先,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翻转”的学习理念。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贯穿整套书的精髓。它鼓励孩子主动去探索,去质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儿子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光学游戏”的一册,书里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光学小实验,比如用镜子折射光线,用棱镜分解光线。看完书上的讲解,他立刻会去找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去实践,这个过程让他对光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我儿子现在对电子产品非常熟悉,将学习内容与他熟悉的方式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他看到书本上的某个原理,然后扫描二维码观看一段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他会发出“哇!”的惊叹声,然后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讲解“磁的魔力”时,视频里展示了磁铁如何吸引金属,甚至如何悬浮,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 书中的插图同样令人赞叹。它们色彩鲜艳,构图精巧,人物形象可爱,能够瞬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对某一张插图的喜爱,而主动去了解它所代表的科学内容。这种由兴趣驱动的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避免了成人化的科学术语,而是采用了一种轻松、幽默、贴近儿童生活的语言。很多时候,书中提出的问题和解释,都会让孩子联想到生活中的具体场景,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在讲解“空气的秘密”时,它会问“为什么风会吹动树叶?”,然后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风的形成,孩子听完后,下次遇到刮风的天气,就会更加留心观察。 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方面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它鼓励孩子质疑,鼓励孩子探索,鼓励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儿子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第一反应不再是直接问大人,而是先翻翻书,或者想想书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形。 而且,这套书也非常注重亲子互动。书中有很多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和实践的内容,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共同学习机会。我们一起做实验,一起讨论,这个过程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也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书的纸张质感、印刷效果都属上乘,色彩饱满,细节清晰,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声音的旅行”这一册,它详细地讲解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还讲到了超声波等有趣的知识。这些内容,让孩子对声音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优秀科普读物。它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科学知识,更能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受益终生的科学素养。我真心认为,这是为孩子打造的绝佳科学启蒙读物。
评分我一直认为,给孩子选择科普读物,关键在于能否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而这套《翻转吧.科学-爸爸的科学课》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独特而充满活力的方式,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打破了传统的科普模式,将“翻转”的理念融入其中。这意味着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我儿子最近迷上了关于“空气的奥秘”这一册。书里通过一些小实验,比如用吸管喝饮料,或者用风扇吹动羽毛,让他亲身体验到空气的存在和它的力量。这种亲身实践,比单纯的文字讲解要深刻得多。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将枯燥的科学理论变得生动形象,让孩子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例如,在讲解“光的奇妙旅程”时,视频里展示了光线是如何穿过不同的介质,以及在眼睛里成像的过程,这比文字描述要清晰得多。我儿子看得津津有味,还会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书中的插图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部分。它们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而且细节丰富,能够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被某一张插图中的小细节吸引,然后主动去了解它所代表的科学内容。例如,书中关于“水的旅行”一册,绘制了各种形态的水,从云、雨、雪到河流、海洋,让孩子对水的生命周期有了直观的认识。 语言风格也是这套书的一大特色。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孩童的视角。它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甚至加入了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比如,在讲解“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时,书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光的散射原理。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方面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它鼓励孩子质疑,鼓励孩子探索,鼓励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儿子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第一反应不再是直接问大人,而是先翻翻书,或者想想书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形。 这套书的纸张质感、印刷效果都属上乘,色彩饱满,细节清晰,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体的奇妙之旅”这一册,它从骨骼、肌肉到消化系统,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提到了人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保持健康,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优秀科普读物。它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科学知识,更能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受益终生的科学素养。我真心认为,这是为孩子打造的绝佳科学启蒙读物。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翻转吧.科学-爸爸的科学课》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充满活力的名字,以及“爸爸的科学课”这个温馨的定位。我一直希望能在科学启蒙的道路上,与我的孩子一同成长,而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 书中内容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场景中。例如,在“声音的奥秘”这一册中,它从我们日常听到的各种声音入手,解释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不同的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我的孩子对里面介绍的“会唱歌的瓶子”实验非常感兴趣,我们一起尝试,他亲手发出美妙的声音,对声音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是我认为这套书最成功之处。它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孩子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例如,在讲解“光的奇妙旅程”时,视频里展示了光线是如何穿过不同的介质,以及在眼睛里成像的过程,这比文字描述要清晰得多。我儿子看得津津有味,还会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书中的插画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们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而且细节丰富,能够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被某一张插图中的小细节吸引,然后主动去了解它所代表的科学内容。例如,书中关于“太空的探索”一册,绘制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星系和航天器,激发了他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语言风格也是这套书的一大特色。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孩童的视角。它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甚至加入了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比如,在讲解“为什么会有四季”时,书中用一个小故事,让孩子理解了地球的公转和倾斜。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方面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它鼓励孩子质疑,鼓励孩子探索,鼓励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儿子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第一反应不再是直接问大人,而是先翻翻书,或者想想书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形。 这套书的纸张质感、印刷效果都属上乘,色彩饱满,细节清晰,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体的奇妙之旅”这一册,它从骨骼、肌肉到消化系统,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提到了人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保持健康,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优秀科普读物。它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科学知识,更能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受益终生的科学素养。我真心认为,这是为孩子打造的绝佳科学启蒙读物。
评分我一直寻找一套能够真正激发孩子对科学浓厚兴趣的读物,终于让我找到了这套《翻转吧.科学-爸爸的科学课》。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个能够与孩子一起探索科学世界的伙伴。书的内容设置非常吸引人,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 我最喜欢的是它将“爸爸的科学课”这个概念融入其中。这让我感觉到,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的,更是鼓励家长参与进来的。很多章节都设计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实验,或者可以一起讨论的问题。我儿子和我一起做了书里介绍的“火山爆发”的小实验,那种亲手制造“岩浆”的兴奋感,让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无疑是这套书的一大亮点。它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孩子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视频里展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四季的变化,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儿子看完视频后,还会主动在地球仪上寻找他看到的现象,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书中的插图也是功不可没。它们色彩鲜艳,造型可爱,充满了想象力,能够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多时候,孩子会被某一张插图中的小细节吸引,然后主动去了解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书中关于“昆虫世界”一册,绘制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昆虫,让孩子对这些小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语言风格方面,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它使用了大量贴近儿童生活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记得孩子在读到关于“为什么会有彩虹”时,书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光和水滴的相互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鼓励孩子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提问,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书中有大量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会引导孩子主动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这套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效果都非常好,色彩饱满,画面清晰,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声音的旅行”这一册,它详细地讲解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还讲到了超声波等有趣的知识。这些内容,让孩子对声音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非常值得推荐的儿童科普读物,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真心觉得,这套书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礼物。
评分我一直对孩子的科学启蒙非常重视,希望能找到一套既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又能让他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的书。在比较了市面上众多科普读物后,这套《翻转吧.科学-爸爸的科学课》无疑是我的首选。它的内容之丰富,形式之新颖,都让我眼前一亮。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并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巧妙地将科学原理融入到孩子的生活经验中。例如,在“水的奥秘”这一册中,它通过讲解水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水的各种奇妙性质,让孩子理解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原来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道理。它还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比如问“为什么冰会融化成水?”,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真的是太棒了!它解决了传统科普读物中,许多科学实验难以直观呈现的弊端。我儿子在观看关于“光的传播”的视频时,看到光线如何在镜子和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那种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无法比拟的。他反复观看,然后自己拿着手电筒,对着墙壁和水杯进行模仿,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学习兴趣。 书中的插画风格是我非常喜欢的。它们色彩鲜艳,充满童趣,而且细节丰富,能够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对某一幅插图的好奇,而深入了解它所代表的科学内容。比如,书中关于“植物的秘密”一册,里面绘制了许多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和叶子,激发了他对植物世界的探究欲。 语言风格也是这套书的一大特色。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孩童的视角。它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甚至加入了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比如,在讲解“为什么会有影子”时,书中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孩子理解了光和影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多尝试,多动手。书中的许多互动环节,都引导孩子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我儿子现在已经养成了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查阅书籍,再尝试解决的习惯。 这套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效果都非常好,色彩饱满,画面清晰,孩子翻阅起来非常舒适。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声音的旅行”那一册,它从声音的产生、传播,到我们如何听到声音,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提到了一些有趣的声学现象,比如回声,让孩子对声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极具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科普读物。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套书,它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评分这套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大的惊喜了!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孩子买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书名,感觉很有活力,“翻转吧.科学”这个名字就很有吸引力,而且“爸爸的科学课”又给了我一种亲切感,觉得里面应该有很多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动的内容。 当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了。全套8册,内容丰富,而且附带视频二维码,这个设计太超前了!我孩子现在正是对各种新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纪,这个结合了纸质书和多媒体的模式,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我记得他拿到书的那天,就迫不及待地扫码看视频,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又回到书本上,跟着图示琢磨。 书的内容编排也特别合理。每一册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有条理,不杂乱。而且,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来引导孩子理解科学原理。我看到孩子在读到关于“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那一章节时,他会主动去敲桌子,然后把耳朵贴上去听,自己去感受和书里描述的一样。这种亲身体验,远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能让他印象深刻。 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卡通形象也功不可没。它们色彩鲜艳,造型可爱,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孩子常常因为书里的一个卡通人物或者一个好玩的小插画而哈哈大笑,然后更愿意去了解它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我给满分!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真的是一大亮点。孩子们对电子产品并不陌生,让他们通过视频来学习科学,是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这些视频内容非常精彩,有的展示了科学实验的完整过程,有的用动画演示了复杂的物理现象,还有的邀请了科学家来分享他们的研究。我发现,看了视频之后,孩子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更深入了,也更愿意去提问和讨论。 作为一个家长,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这套书在引导孩子思考方面做得很好。它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会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我常常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船可以在水上漂浮?”“为什么冰会融化?”这些问题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也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棒。它使用了大量贴近孩子生活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记得孩子在读到关于“光的折射”时,他立刻联想到了夏天在泳池里看到的,水下的脚好像变短了,他觉得非常神奇,也理解了其中的科学道理。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帮助我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亲子互动模式。以前,我可能只会回答孩子的问题,但现在,我可以和他一起动手做实验,一起观看视频,一起探讨科学问题。这些共同的经历,让我们的亲子时光变得更加有意义,也让孩子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陪伴。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冷知识”的科普。比如,关于昆虫的各种奇怪行为,关于植物的奇特生长方式等等。这些内容往往能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科学世界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孩子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真心觉得,这套书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它。
评分我一直觉得,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而这套《翻转吧.科学-爸爸的科学课》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用一种极其有趣和互动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我的孩子从一个对科学懵懵懂懂的小朋友,变成了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小小科学家。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翻转”的学习模式。这不仅仅是名字上的呼应,而是体现在内容设计上,它鼓励孩子主动去探索,去质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儿子最喜欢的是关于“机械的魅力”这一册,书里详细讲解了各种简单的机械原理,比如杠杆、滑轮等等,并且配有一些可以动手尝试的小机关。他跟着书本上的提示,用家里的积木和一些小零件,自己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滑轮组,看到重物被轻松抬起,他兴奋得跳了起来。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体现。我儿子对电子产品并不陌生,将学习内容与他熟悉的方式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他看到书本上的某个科学现象,然后扫描二维码观看一段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他会发出“哇!”的惊叹声,然后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讲解“电流的秘密”时,视频里展示了电流是如何驱动电机的,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 书中的插画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们色彩鲜艳,充满童趣,而且细节丰富,能够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对某一张插图的喜爱,而主动去了解它所代表的科学内容。比如,书中关于“太空的探索”一册,里面绘制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星系和航天器,激发了他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语言风格也是这套书的一大特色。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孩童的视角。它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甚至加入了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比如,在讲解“为什么会有四季”时,书中用一个小故事,让孩子理解了地球的公转和倾斜。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方面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它鼓励孩子质疑,鼓励孩子探索,鼓励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儿子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第一反应不再是直接问大人,而是先翻翻书,或者想想书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形。 这套书的纸张质感、印刷效果都属上乘,色彩饱满,细节清晰,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体的奥秘”这一册,它从骨骼、肌肉到消化系统,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提到了人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保持健康,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优秀科普读物。它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科学知识,更能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受益终生的科学素养。我真心认为,这是为孩子打造的绝佳科学启蒙读物。
评分这是一套非常出色的儿童科普读物,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我家的小学生爱不释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知识点+习题”的模式,而是以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来引导孩子学习。 打开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惊喜”。精美的插图、活泼的语言,瞬间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我儿子一拿到书,就立刻被“奇妙的生物”这一册吸引住了。里面关于各种昆虫的介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比如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蜜蜂如何酿造蜂蜜,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变态过程,都让他看得目不转睛。 视频二维码的设计是这套书的一大亮点。它有效地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资源结合起来,让孩子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来直观地了解科学现象。比如,在讲解“太空的奥秘”时,视频里展示了火箭发射的壮观场面,以及行星的运行轨迹,这让孩子对宇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天文学的兴趣。 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儿童,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它没有使用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并且经常使用比喻和类比,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容易理解。我记得在讲到“什么是电”时,书中用“电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匠,在导线里忙碌地工作”来比喻,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鼓励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提问。书中有大量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会引导孩子主动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我儿子经常会因为书中的一个问题而缠着我问半天,这种主动学习的热情,是任何填鸭式教育都无法比拟的。 更让我欣慰的是,这套书在亲子互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经常会和儿子一起阅读,一起观看视频,一起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增进了感情,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科学知识。 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好,色彩鲜艳,印刷清晰,孩子翻阅起来也很舒适。每一册的厚度也比较适中,不会让孩子感到负担过重。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物质的变幻”那一册,它解释了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物质是如何变化的。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让孩子理解了结冰、蒸发等过程,也让他们明白了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爱上科学的家长们。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看到这套书的名字时,我曾有过一丝犹豫,以为会是那种比较说教或者过于成人化的科学读物。但当我实际翻阅后,我的疑虑完全被打消了。这套书简直就是为我们家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小探险家量身定制的! 首先,它在内容编排上极其巧妙。没有将科学知识生硬地堆砌,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我孩子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奇妙的力”这一册,里面讲解了各种看不见的力,比如引力、摩擦力等等。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小孩子玩滑梯时受到的力,汽车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最让我惊艳的是它将视频二维码融入其中。我孩子现在对屏幕的接受度很高,但大多数屏幕内容都是娱乐性的。这套书巧妙地将学习内容通过视频呈现,让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动态化。比如,在讲解“液体的秘密”时,视频展示了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形态,以及表面张力如何让小虫子在水面上行走,这比纯文字描述要生动百倍。 书中的插图也是非常出彩的。每一页都有精美的插图,色彩鲜艳,细节丰富,能够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发现,孩子在阅读时,常常会被插图中的某个细节吸引,然后主动去探究它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由视觉引导的学习方式,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尤其有效。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它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甚至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童谣或者小故事,让科学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我记得孩子在读到关于“为什么会有影子”时,书中用了一个关于小兔子追逐自己影子的故事,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是什么”,而是鼓励孩子去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比如,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它会引导孩子去观察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然后在镜子或者水面上反射,鼓励他们去思考光线的路径。 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纸张的触感很好,印刷清晰,而且每一册的厚度都适中,方便孩子携带和翻阅。我注意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会主动去寻找和书本内容相关的实物,比如在读到关于“声音的传播”时,他会特意去敲打不同的物体,听听声音有什么区别。 另外,这套书也为亲子互动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它里面有很多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小实验或者小讨论。我常常会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观看视频,一起动手操作,这个过程不仅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常见但又易被忽视”的科学现象的解释。比如,为什么我们洗澡时会看到水蒸气?为什么夏天会更热?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书中都得到了科学而易懂的解答,让孩子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本书的整体设计,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互动性,都非常出色。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非常庆幸选择了这套书,它是我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礼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