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珍稀蔬菜原色图鉴
定价:36.00元
售价:26.3元,便宜9.7元,折扣73
作者:陈杏禹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22634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1.本书精选了96个当前主流珍稀蔬菜品种,每个品种均配有作者多年收集整理的一手高清原色图片,全力将蔬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重要环节形象清晰的展现给读者。
2.本书注重细节,特别是将各蔬菜品种的特征辅以局部特写重点展示。
3.本书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本书以全彩的形式,精心收集和整理了400余幅高清彩色图片,按照外来蔬菜、特产蔬菜、观赏蔬菜、保健蔬菜、野生蔬菜和芳香蔬菜六个大类,96个珍稀蔬菜品种,详细介绍了珍稀蔬菜的起源分类、生长习性、品种类型和应用价值,特别是以高清彩图重点展示了不同剩余时期的形态特征,以供读者识别和鉴赏。
本书可作为农业院校师生、农业技术人员和园艺爱好者研究和引种珍稀蔬菜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青少年科普图书和居家旅行休闲图书。
一、外来蔬菜
白茎千筋京水菜 / 2
抱子甘蓝 / 4
冰菜 / 6
朝鲜蓟 / 8
番杏 / 10
根芹 / 12
荷兰豆 / 13
韭葱 / 15
菊苣 / 16
苦苣 / 18
辣根 / 20
露草(穿心莲) / 22
球茎茴香 / 24
食用仙人掌 / 26
香芹 / 28
皱叶甘蓝 / 30
紫甘蓝 / 32
二、特产蔬菜
扁豆 / 36
菜心 / 38
草石蚕 / 40
刀豆 / 42
冬寒菜 / 44
豆薯 / 46
佛手瓜 / 48
瓠瓜 / 50
节瓜 / 54
芥蓝 / 56
金丝瓜 / 58
瓜 / 60
落葵(木耳菜) / 62
蛇瓜 / 65
丝瓜 / 68
酸浆 / 72
蕹菜(空心菜) / 74
乌塌菜 / 78
三、观赏蔬菜
彩色甜椒 / 82
彩色大白菜 / 84
飞碟瓜 / 86
观赏辣椒 / 90
观赏南瓜 / 94
观赏茄子 / 98
金皮西葫芦 / 102
拇指黄瓜 / 104
南美香艳茄 / 106
特色花椰菜 / 108
小型番茄 / 112
叶用甜菜 / 116
叶用莴苣 / 120
羽衣甘蓝 / 124
紫苤蓝 / 128
紫色小白菜 / 130
紫衣芥菜 / 131
四、保健蔬菜
菜芙蓉 / 134
枸杞头 / 136
黄秋葵 / 138
菊芋 / 140
苦瓜 / 141
芦笋 / 144
牛蒡 / 148
山药 / 150
食用百合 / 152
四棱豆 / 154
藤三七 / 156
西洋菜 / 158
苋菜 / 160
香椿 / 162
养心菜 / 164
鱼腥草 / 166
芋头 / 168
紫背天葵 / 170
五、野生蔬菜
刺龙芽 / 174
刺五加 / 176
大叶芹 / 178
桔梗 / 180
菊花脑 / 182
荠菜 / 184
苣荬菜 / 186
蕨类植物 / 188
蒌蒿 / 190
马齿苋 / 192
马兰头 / 194
猫爪子菜 / 195
蒲公英 / 196
山胡萝卜 / 198
六、芳香蔬菜
薄荷 / 202
百里香 / 205
藿香 / 208
荆芥 / 210
罗勒 / 212
迷迭香 / 215
牛至 / 218
碰碰香 / 220
鼠尾草 / 222
香蜂花 / 224
薰衣草 / 226
紫苏 / 230
参考文献 / 232
陈杏禹,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蔬菜园艺系,主任,教授。1997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园艺系,获硕士学位,主修专业蔬菜学。同年分配到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1999年调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晋升教授。曾在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学院教学基地专职实践3年,实践技能过硬。多年来一直担任基地生产项目的负责人,主讲《蔬菜栽培》等专业主干课,开发了《蔬菜种子生产技术》等三门新课,并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课件。2003年取得农艺技师资格,2007年取得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连续8年担任蔬菜园艺工等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累计培训和鉴定3000人次。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产和科研工作。主持guo家级精品课程《蔬菜栽培》,制作的蔬菜生产类多媒体教育软件先后三次在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中获奖。该同志近年来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保护地无刺黄瓜品种选育”、辽宁省农委课题“辽宁地方标准的制定”和营口市综合开发项目“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等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其中辽宁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审定并颁布实施,营口市综合开发项目已结题。以di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13篇。
我必须说,《珍稀蔬菜原色图鉴》是一本让我感到由衷震撼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我被书中那些精美绝伦的插画深深吸引,它们真实地展现了各种珍稀蔬菜的独特形态和色彩,仿佛触手可及。但更让我沉迷的是作者富有洞察力的文字。他不仅仅在描述一种植物的特征,更是在讲述一段段鲜活的故事,挖掘一个种族的生活智慧。我至今仍然记得,书中对一种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野菜的介绍,它不仅展现了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更讲述了当地居民如何依靠这种野菜生存繁衍,以及这种野菜在他们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种将食物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语境下的叙述方式,让我对“珍稀”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们不仅仅是稀有,更是承载着一段段不可复制的生命传奇。而且,书中对“原色”的强调,也让我反思了现代社会中食物的“加工”和“标准化”,以及我们因此失去的那些最本真的味道和营养。
评分这本《珍稀蔬菜原色图鉴》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为惊艳的一本。一开始,我被它朴实无华的封面所吸引,但当翻开第一页,我便立刻被书中精美绝伦的插画和翔实的内容深深打动。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部关于植物的史诗,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那些在寻常市场里难得一见的蔬菜们曾经的风采与辉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种蔬菜时所付出的心血,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态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甚至是它们在不同地域的种植习俗和食用方法。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某种濒临灭绝的紫色胡萝卜的描述,作者细致地讲述了它起源于古代阿富汗山区,如何在丝绸之路上传播,以及它独特的甜味和微辣口感,甚至还引用了古籍中的记载,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它的传奇一生。书中对于食材的选取和搭配也有独到的见解,虽然我还没有时间实践,但那些充满创意和地方特色的食谱构思,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诱人的画面,让我跃跃欲试。此外,文字的编排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舒适,阅读起来毫无压力,即便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疲惫。每一页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古老智慧,以及食物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这本书让我对“蔬菜”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餐桌上的配角,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地域风情,甚至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珍稀蔬菜原色图鉴》给我带来的惊喜,可以说是贯穿始终。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让我得以认识那些曾经辉煌却又渐渐消失的蔬菜,它们的故事,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用一种既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这些珍稀蔬菜的独特魅力。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某些蔬菜在古代社会中扮演角色的描述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祭祀的贡品,是权力的象征,甚至是战争的诱因。例如,书中对一种古老豆类的介绍,它不仅是某个民族的主食,更承载着他们祖先的传说和信仰,其种植和食用方式与部落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仪式息息相关。这种将食物与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让我看到了食物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文化力量。而且,书中对“原色”的细致描绘,也让我反思了我们如今所接触到的食物,有多少失去了它们最本真的色彩和风味。
评分这本《珍稀蔬菜原色图鉴》绝对是我近来最满意的一次图书采购。我原本只是想找一本图文并茂的蔬菜百科,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超我的想象。它更像是一部关于食物的史诗,用精美的插画和富有深度的文字,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种珍稀蔬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饱含深情的笔触。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展示,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种蔬菜的生长环境、历史渊源、文化意义,甚至是它们在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我记得书中对一种产自高寒地区的独特浆果的描述,作者不仅仅介绍了它的营养价值,更讲述了它如何帮助当地居民度过漫长而艰苦的冬季,以及它在当地传说中扮演的角色。这种将食物与人类生存、文化传承紧密联系起来的叙述方式,让我对“食物”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承载着历史、情感和生存智慧的载体。
评分阅读《珍稀蔬菜原色图鉴》的过程,对我来说,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一种“悟”道。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最寻常的“蔬菜”,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我一直认为自己对食物的认识还算广泛,但这本书的存在,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边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不仅仅在描述蔬菜的形态和营养,更是在讲述它们的故事,挖掘它们的前世今生。我被书中对一些古老品种的介绍所深深打动,它们往往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事件、甚至是神话传说紧密相连。例如,书中对一种颜色诡异的根茎蔬菜的描述,它不仅是某个部落的传统食物,更是其图腾崇拜的对象,其种植和食用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意义和文化传统。这种将食物上升到文化符号的层面,让我看到了食物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而且,书中对于“原色”的强调,也让我思考了现代社会中食物的“加工”和“标准化”,以及我们因此失去的那些最纯粹、最本真的味道和营养。
评分这本《珍稀蔬菜原色图鉴》无疑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具启发性的一部作品。它以一种近乎艺术品的精美呈现,带领我踏上了一场关于蔬菜的探险之旅,发现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地域边缘的珍贵食材。我从未想过,一本关于蔬菜的书,可以如此深入人心,引发如此多的思考。作者在描写每一种蔬菜时,都仿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和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观察者,他不仅仅在描述一种植物的形态,更是在讲述一个民族的记忆,一段文明的变迁。我至今仍然记得,书中对一种颜色异常鲜艳的豆类蔬菜的描述,它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色彩而闻名,更因为它是某个古老部落的生命之源,其种植和食用与部落的祭祀仪式紧密相连。这种将食物与文化、信仰、历史深度融合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个体与社群的重要纽带。书中对“原色”的强调,也让我反思了现代社会中食物的“漂白”和“改造”,以及我们因此失去的那些最本真的味道和营养。
评分这本《珍稀蔬菜原色图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一本图鉴的功能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深度和知识广度。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蔬菜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坐井观天”。书中描绘的许多蔬菜,我从未在任何市场或餐馆见过,它们的名字也如同一串串古老的咒语,充满了神秘感。作者在介绍这些蔬菜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它们的外形特征,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的历史故事、地域分布、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某种古老豆类的描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某个民族的图腾和信仰的象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仪式,让我对食物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书中对蔬菜的“原色”二字的解读,也让我感触颇深。作者似乎在强调,这些珍贵的食材,保持着它们最原始、最纯粹的颜色和形态,代表着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也是对现代工业化食品的一种有力反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端详那些高清细腻的插图,那些蔬菜的纹理、光泽、甚至是细微的瑕疵,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生命的历程。
评分我必须说,《珍稀蔬菜原色图鉴》是一本让我感到由衷敬佩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次对珍稀蔬菜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文化之旅。我一直对“慢生活”和“回归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些概念的渴望。作者似乎在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异常坚定的语气,向我们展示那些被时代洪流所忽略的宝贵财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传统耕作方式和食用习俗的描述,它们充满了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与我们当下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有一段关于某种根茎类蔬菜的描写,它提到这种蔬菜的种植需要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且采摘过程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但一旦成熟,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却无可替代。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被轻易替代的食物,以及我们正在逐渐失去的那些宝贵技艺。此外,书中那些关于食材“原色”的解读,也引发了我对“真实”和“本质”的思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能够回归到最纯粹、最本真的事物。每一次翻阅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冥想,让我感到平静和充实。
评分我必须坦诚地讲,《珍稀蔬菜原色图鉴》这本书,是带着我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认知升级。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扇通往过去、连接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些被遗忘的食材,以及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作者的文字,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时而又如磅礴大气,引人入胜。我被书中对某些已经近乎灭绝的蔬菜品种的介绍所深深吸引,它们的故事,往往与人类的迁徙、战争、甚至是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奇异根茎的描写,它不仅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食物,更承载着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坚韧。这种将食物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的叙述方式,让我对“珍稀”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们并非只是稀少,而是代表着一段不可复制的生命和文化。而且,书中对每一张图片的细致解读,配合着文字的引导,让我仿佛能够“尝到”那些蔬菜的独特风味,“闻到”它们生长的泥土气息。
评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本关于蔬菜的书籍能让我读得如此津津有味,爱不释手。《珍稀蔬菜原色图鉴》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对这类读物的固有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与食物的关系。书中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珍稀蔬菜,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灵,它们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动人的故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品味作者的文字,那些关于蔬菜生长环境、独特风味、以及它们在不同文明中的地位的描写,都让我大开眼界。例如,书中对一种产于高海拔地区的奇特茄子品种的介绍,不仅详细描述了其坚硬的外皮和略带苦涩的内心,更讲述了当地居民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靠这种蔬菜生存繁衍的故事,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量。而且,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可能不太“美味”的蔬菜,反而以一种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呈现,让我明白,食物的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保护。书中关于每种蔬菜的营养成分分析也十分到位,数据翔实,但又避免了枯燥的专业术语,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陌生”食材的潜在健康益处。我常常在午后,捧着这本书,就像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作者的匠心独运,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