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數字陷阱
:36.00元
售價:27.0元,便宜9.0元,摺扣75
作者:李凱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302461135
字數:181000
頁碼:161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數字是遊戲,也是陷阱!本書幫你理清紛繁數據中的真相,讓你認清數字背後的邏輯。本書趣味性和知識性結閤,是一本難得的科普讀物。
數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似乎與我們如影隨形,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便利,同時也埋藏瞭重重陷阱。數據洪流凶猛無情,把我們淹沒在茫茫信息海洋,我們在其中四處飄蕩,莫名地感到恐慌。數據信息並不都是真誠的,它也有虛假的麵具。我們身在其中,有必要看穿它的本來麵目。本書全麵介紹瞭數字陷阱的各種類型,並通過詳細而生動的案例進行瞭剖析,在*後列齣瞭幾項避免數據陷阱的妙招,幫助大傢在工作、讀書學習、購物等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識彆數字陷阱,避免深受其害。
李凱:北京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高級軟件工程師,目前就職於在綫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擔任過數據分析師、項目經理等職務。主要從事大數據環境下的商業數據分析,設計酒店、金融證券、建築和移動通信等多個行業。
《數字陷阱》這個書名本身就極具衝擊力,讓我聯想到瞭在數字洪流中,我們如何纔能保持清醒和獨立。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部偵探小說,層層剝繭,揭示那些隱藏在技術錶象下的真相。它會不會探討那些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應用程序,是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讓我們沉迷其中,甚至産生依賴?我又會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令人不安的社會議題,比如數據隱私的邊界在哪裏,以及當技術發展超齣我們的控製時,會帶來怎樣的後果。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那些關於算法、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的“故事”,讓我們深刻理解這些技術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和決策的。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份對數字時代生存指南的期盼,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示,讓我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數字陷阱》實在是太引人遐想瞭,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畫麵: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就像置身於一片迷霧森林,而各種鏈接、推送、個性化推薦就像是誘人的光斑,引領著我們走嚮未知的深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誘餌”是如何精心設計的,以及它們最終會將我們帶往何方。我猜測書中會包含一些令人警醒的社會現象,例如網絡成癮、信息繭房的形成,甚至是對個人自由意誌的潛在威脅。我很想知道,作者會如何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來展現數字時代下,個體是如何一步步陷入這些“陷阱”的。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自我審視的機會,讓我思考自己在數字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如何纔能避免成為那個被睏住的“數字囚徒”。
評分手裏的《數字陷阱》讓我充滿瞭好奇,仿佛它隱藏著一把開啓我們對數字世界更深層次理解的鑰匙。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各種關於信息不對稱、技術鴻溝,以及數字時代下個體脆弱性的場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數字行為,是如何悄然纍積,最終將我們推嚮某種未知的境地。會不會是關於網絡謠言的傳播機製,又或者是關於隱私數據如何被商業化和利用的隱秘鏈條?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充滿洞察力的方式,來解讀“數字陷阱”這個概念,讓我們看到它如何無聲無息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思維,甚至我們的選擇。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對自身數字足跡的審視,促使我反思,在享受數字便利的同時,我是否也正在不自覺地走嚮某個“陷阱”。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吸引力,那種深邃的藍色搭配著交織的綫條,給人一種既現代又充滿科技感的感覺,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信息與現實的博弈即將展開。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內心就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數字陷阱”究竟指的是什麼?它會是如何巧妙地將我們置於一個看不見的網中?我預想這本書的內容會深入探討我們現代社會中無處不在的數字痕跡,以及這些痕跡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也許是關於個人信息泄露的恐怖案例,又或是關於算法操縱我們決策的細緻剖析,甚至可能是對未來數字世界的某種大膽設想。我特彆期待作者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讓像我這樣對技術並非專業齣身的讀者也能get到精髓。總的來說,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占據瞭一個顯眼的位置,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那個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數字陷阱”。
評分拿到《數字陷阱》後,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關於技術倫理和社會影響的討論。我猜測這本書會像一把解剖刀,深入剖析數字時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暗流湧動。會不會是關於那些看似無害的社交媒體算法,如何悄無聲息地塑造我們的價值觀和消費習慣?又或者,書中會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網絡安全事件,讓我們警醒在虛擬世界中,我們的隱私是多麼脆弱。我非常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具體的案例和數據,展現齣數字陷阱的真實麵貌,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比如,那些關於大數據如何被濫用,或者人工智能在不經意間如何侵蝕我們判斷力的故事。我對書中關於“陷阱”的比喻特彆感興趣,它暗示著一種難以察覺的、循序漸進的睏境。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周圍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並且在享受數字生活的同時,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