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神奇的数字零
定价:42.00元
作者: 查尔斯·塞弗(Charles Seife)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443763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数学”系列
n《数学的故事》《神奇的数字零》《像数学家一样思考》《数学天方夜谭》……每一本都在展示数学的神奇和魅力,让读者在通俗阅读中进入专业领域,成为科普图书榜上的常客。
n★作者背景:专业与通俗
n“对于塞弗笔下复杂的概念关系网,即使是不懂数学的人也能清楚领会。”
n——《波士顿环球报》
nn
“作为一个技巧娴熟的科学记者,塞弗选择以抽离之姿将那些复杂概念一一阐明……(书中)简练的解析说明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直截明了。”
n——《纽约时报》
nn
“塞弗拥有榨干现代理论的能力……叙述十分明晰,读来犹如常识科普。”
n——《沙龙》
n“与常人认知不同的是,其实,作家中笔法zui为明晰的往往是数学家(伯特兰·罗素荣获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而非数学奖),塞弗便是一个典例。他书写描摹人类的恐惧、天才的谬误和思维的宏大野望,轻描淡写,却透着诱人魔力。”
n——《亚特兰大宪法报》
nn
★内容生动形象
n“塞弗以轻松的语调来探讨这一深奥的话题。掩卷时,应该没有读者会质疑塞弗的这个观点。‘零’是人类构想的各类概念中zui为奇妙的一个,因此也是zui为危险的一个……塞弗的文章为那些在数学和科学课堂上挣扎的人们提供了一扇窗口,让他们可以一窥微积分的强大与现代物理学中的一大难解课题……这册小书极富趣味,引人深思,揭示了人类洞察力与深层不确定性的其中一个根源所在。”
n——《出版人周刊》(星级书评)
n★意义重大
n在充满0的宇宙里,逻辑溃不成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土崩瓦解。物理学上所有大谜题背后都潜藏着0的身影,黑洞的无限密度是除以0,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无穷能量还是除以0……科学家们终知道,宇宙始于0,终于0。
n谁能掌握0,谁将掌握宇宙的奥秘。
n内容提要
n
这是一场关于数字0的奇妙历险,除了追踪0的符号与意义的演变历程,还有数字0的宗教、历史、哲学及科学的想象。
n在0出现之前的年代,纯粹的逻辑是主宰者,宇宙建构在有理数之上,昭显着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迹可循,秩序井然。
n随后,在充满0的宇宙里,逻辑溃不成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土崩瓦解。物理学上所有大谜题背后都潜藏着0的身影,黑洞的无限密度是除以0,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无穷能量还是除以0……
n科学家们zui终知道,宇宙始于0,终于0。谁能掌握0,谁将掌握宇宙的奥秘。
n本书文笔简练,字句诙谐,内容丰富,极具启发意义,既是作者对世间zui古怪的数字投去的审视目光,也是作者对人类思想中zui的悖论进行的深沉思考。
n
目录
n
目 录
nCONTENTS
nn
n
n
n
n
第0章 无效 / 008
n章 无所作为/ 011
n没有“0”的生活/ 012
n0的诞生/ 017
n虚无的可怖特性/ 024
nn
第2章 无中难以生有/ 030
n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起源/ 031
n无限、虚无与西方世界/ 044
n盲目的日子/ 057
n第0个数字/ 062
n无限虚无/ 064
nn
第3章 不入虎穴/ 066
n0的转世再生/ 069
n阿拉伯数字/ 075
n我是自有永有的:虚无/ 077
n0的胜利/ 081
nn
第4章 虚无而无限的上帝/ 085
n问题的解决/ 086
n0与虚无/ 094
n神圣的赌注/ 102
nn
第五章 无穷个零与无神论数学家/ 106
n无限个0 / 107
n0与神秘的微积分/ 113
n神秘的落幕/ 125
nn
第六章 无穷的双生子/ 130
n虚数/ 131
n点与对点/ 134
n无穷的0 / 145
nn
第七章 零度/ 155
n0热度/ 156
n量子力学中的0:无限能量/ 162
n相对论中的0:黑洞/ 172
n不劳而获的利益?/ 182
nn
第八章 0点0刻/ 186
n0的放逐:弦理论/ 187
n第0个小时:大爆炸/ 193
nn
第∞章 0的终胜利/ 202
n无限/ 204
n附录A 如何证明丘吉尔等于胡萝卜/ 206
n附录B 黄金比例/ 209
n附录C 导数的现代定义/ 211
n附录D 康托尔列举有理数/ 213
n附录E 制作属于你自己的虫洞时光机/ 216
nn
作者介绍
n
查尔斯·塞弗(Charles Seife),毕业于耶鲁大学,科学记者,《科学美国人》《经济学人》《连线》杂志撰稿人。查尔斯·塞弗有四本专著,包括《数字是靠不住的》《瓶中的太阳》《零》等,曾荣获国际笔会/玛莎·阿尔布兰奖非小说类奖项,他的书被《纽约时报》列入推荐书目名单。现定居美国纽约,为纽约大学新闻学专业教授。
nn
译者简介
n杨立汝,女,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译有长篇小说《逃离柏林》《焚烧的纸天空》,散文集《散步》等。
n
文摘
n
附录A
nn
如何证明丘吉尔等于胡萝卜
nn
n
n
令a与b都等于1。由于a等于b,可得:
nb2 = ab (等式1)
n由于a必然等价于它本身,可得:
na2 = a2 (等式2)
n令等式2减去等式1,可得:
na2 – b2 = a2 – ab (等式3)
n我们可对等式3进行提公因式,即a2 – ab等于a(a – b);同样地,a2 – b2等于(a +b)(a – b)。(至此,每一步运算都十分合理,你可以自行代入具体数字进行验算。)将提公因式后的式子代入等式3,可得:
n(a + b)(a – b) = a(a – b) (等式4)
n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现在,令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 – b),可得:
na + b = a (等式5)
n两边同减去a,可得:
nb = 0 (等式6)
n然而,在证明伊始,我们已令b等于1,所以这意味着:
n1 = 0 (等式7)
n这个结果十分重要。再进一步论证,我们知道温斯顿·丘吉尔有一个头,但根据等式7,1等于0,那也就是说,丘吉尔没有头。同样地,丘吉尔没有叶状缨子,而1等于0,因此丘吉尔颈上长有1个叶状缨子。
n令等式7两边同乘以2,可得:
n2 = 0 (等式8)
n丘吉尔有两条腿,因此他没有腿;丘吉尔有两只手,因此他也没有手。现在,令等式7两边同乘以温斯顿·丘吉尔的腰围(以英寸为单位),可得:
n(丘吉尔的腰围) = 0 (等式9)
nn
这意味着,温斯顿·丘吉尔的下半身已被压缩成一个点,而他的上半身则成了锥形。再有,温斯顿·丘吉尔是什么颜色的?取他身上辐射出的任意一道光并从中任选出一个光子。令等式7两边同乘以该光子的波长,可得:
n(丘吉尔的光子的波长) = 0 (等式10)
n再令等式7两边同乘以640纳米,可得:
n640 = 0 (等式11)
n将等式10与等式11相加,可得:
n(丘吉尔的光子的波长) = 640纳米
nn
这意味着这个光子,或丘吉尔先生辐射的其他光子,是橙色的。因此,温斯顿·丘吉尔是亮橙色的。
n总的来说,我们从数学层面证明了,温斯顿·丘吉尔既没有手脚,也没有头,反而长了一簇叶状缨子,只剩一个锥形的上半身,并且他是亮橙色的。显然,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胡萝卜。(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证明方法。等式7两边同时加上1,可得:
n2=1
n温斯顿·丘吉尔和胡萝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物,因此,他们是同一件事物。不过这一种证明方法不够清晰直截。)
n这个证明过程到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呢?只有一个步骤存在纰漏——等式4推导至等式5的过程出了问题。我们令等式4两边同除以a – b。但是,注意!因为a与b都等于1,因此a – b = 1 – 1 = 0。我们做了除以0的运算,从而得出1 = 0的荒谬结论。从1 = 0出发,我们可以对宇宙间的所有观点予以证明,不管这些观点是正确的还是无理的。数学的整个框架就此崩塌。
n如果运用不当,0将有能力把逻辑的国度夷为平地。
n
序言
《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好几天,可以说,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零”这个符号的认知。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零”不过是计数或者占位的一个符号,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甚至有些时候,我还会觉得它是个“空缺”,代表着“没有”。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看到作者如何抽丝剥茧地剖析“零”的历史渊源、哲学内涵以及在数学、科学、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作者以一种近乎孩童般的好奇心,引导读者去探究“零”的起源,从古代文明中对“空”的朴素理解,到印度数学家们将其系统化,再到它如何一步步融入阿拉伯数字体系,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石,这其中的曲折与演变,都被描绘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零”在代数运算中如何成为“万能钥匙”的那一部分,它既能保持加减法的平衡,又能控制乘法的边界,还能在除法中引发无穷的可能性,这种看似“无”却又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性,让我深深着迷。书中对于“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例如在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状态的“零点能”,以及在天文学中对黑洞奇点的理解,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这些高深的科学概念离我遥不可及,但作者却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它们解释得清晰透彻,仿佛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领我进入科学的殿堂。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理所当然的事物,多了一份审视和敬畏。
评分《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奇妙的探险。我一直以为“零”只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用来表示“没有”或者“起点”,在我的认知里,它就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然而,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充满趣味的方式,把“零”这个数字从古至今的故事讲得活灵活 অত্যা。我被书中描绘的,古代文明在“零”的萌芽阶段所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所吸引,也对印度数学家们将“零”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并赋予其运算规则的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书中对于“零”在数学运算中的“魔力”的描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零”在乘法里是“万事皆休”,但作者却揭示了它如何成为方程求解的关键,如何让无穷大的概念变得可以被操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时,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例如,他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零点能”的概念,让我这个非物理专业的人也能窥见量子世界的奥秘。书中对“零”在统计学中的作用的阐述,也让我对概率和随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还把触角延伸到了经济学领域,分析了“零增长”和“零和博弈”等概念,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运作息息相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零”的眼光完全不一样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充满智慧、连接过去与未来、贯穿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神奇存在。
评分《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无”的深刻哲学探索。我一直以来都觉得,“零”这个数字,不过是一个占位符,一个表示“空无”的符号,它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然而,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将“零”的意义从一个简单的数字,升华为一种深刻的哲学概念。作者从“零”的起源讲起,追溯到古代文明对“空”的理解,以及“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统一,让我对“零”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数学层面。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零”在数学中的“谦卑”与“强大”并存的特质感到着迷。它在加法中充当“中性元素”,在乘法中却能“吞噬一切”,这种看似矛盾的特性,恰恰是“零”的独特魅力所在。作者巧妙地将“零”在代数方程中的作用,比喻成一个“隐形的钥匙”,它能够打开通往解的道路。此外,书中对于“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例如“零点能量”的理论,以及“绝对零度”的极限,都让我对宇宙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作者还探讨了“零”在信息论中作为“开关”的作用,让我理解了数字世界是如何通过“0”和“1”来构建的。这本书让我明白,“零”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一种孕育着一切事物的初始状态,它是一种“无”胜于“有”的哲学智慧。
评分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翻开《神奇的数字零》时的感受。我带着一种“哦,又是关于零”的心态,准备接受一场知识的“轰炸”,预料之中会充斥着我并不太懂的数学公式和历史年份。然而,这本书,或者说作者,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他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无知的学生,而是把我当作一个好奇的同伴,邀请我一同去探索“零”这个数字的奇幻世界。从“零”的古老起源,到它如何在不同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零”的诞生与成长。我被古代迦勒底人如何用一个占位符来解决数字书写上的歧义,以及“零”是如何跨越文化障碍,最终被欧洲数学界所接纳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书中对于“零”在代数运算中“不动声色”的强大力量的解析,让我对曾经觉得枯燥的代数题有了新的领悟。作者巧妙地将“零”在方程中的作用,比喻成一个“隐形的平衡器”,它能够让复杂的等式瞬间变得清晰明了。更令我惊喜的是,作者还探讨了“零”在天体物理学中的意义,例如“视界”的概念,以及“宇宙大爆炸”的“零点”。这些听起来非常宏大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竟然变得如此易于理解,仿佛我身临其境地观察着宇宙的演变。书中对“零”在信息论中作为“开关”的作用的描述,也让我对现代科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零”并非虚无,而是孕育着无限可能性的起点,它是一种“存在”的哲学,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智慧。
评分读完《神奇的数字零》,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在此之前,“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字,它象征着“无”,是数学中的一个“小透明”。我从未想过,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符号,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哲学意义和如此广泛的应用价值。作者在书中,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零”的生命历程娓娓道来。我被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如何巧妙地使用“零”来表示缺失,以及希腊人为何对“零”的出现感到困惑,这些历史细节所吸引。作者更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绘“零”如何在印度文化中被发现、被接纳,并最终成为连接东西方数学的桥梁。我惊叹于作者对数学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其将复杂概念简单化的能力。书中对“零”在代数中的重要作用的阐释,让我对方程的求解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零”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数字,但事实证明,它在运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乘法中的“零元律”,以及加法中的“零元素”,它们都赋予了数学运算以独特的规律和美感。作者还深入探讨了“零”在天文学中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思考,以及在信息论中对信息冗余的理解。这些让我觉得,即便是最抽象的科学理论,也与我们生活中的“零”息息相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数字,更是一次关于“可能性”和“存在”的深刻探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空无”的事物,并从中发现无限的价值。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拿到《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零”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基础、太普通了,我很难想象它能被写得多么引人入胜。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将“零”这个数字从古至今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我被书中描绘的,古代文明在“零”的萌芽阶段所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所吸引,也对印度数学家们将“零”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并赋予其运算规则的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书中对于“零”在代数运算中的“魔力”的描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零”在乘法里是“万事皆休”,但作者却揭示了它如何成为方程求解的关键,如何让无穷大的概念变得可以被操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时,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例如,他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零点能”的概念,让我这个非物理专业的人也能窥见量子世界的奥秘。书中对“零”在统计学中的作用的阐述,也让我对概率和随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还把触角延伸到了经济学领域,分析了“零增长”和“零和博弈”等概念,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运作息息相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零”的眼光完全不一样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充满智慧、连接过去与未来、贯穿于我们生活方面的神奇存在。
评分《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让我惊喜的一本。老实说,我一开始对“零”这个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觉得它无非就是个计数符号,能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作者却用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零”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书中详细地介绍了“零”的起源,从古代巴比伦人如何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空位”,到印度数学家们如何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数字,并赋予其运算规则,整个过程被描绘得如同史诗般壮丽。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零”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时,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例如,他如何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零”在加法和乘法中的“不动声色”的力量,让我这个对数学不甚了解的人也豁然开朗。书中还深入探讨了“零”在物理学中的各种概念,例如“零点能”和“真空的性质”,这些原本听起来非常抽象的理论,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而具体。我尤其喜欢他关于“零”在信息论中如何作为“开关”来控制数据流的阐述,让我对现代科技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还触及了“零”在经济学、哲学甚至艺术领域的应用,例如“零风险投资”和“负空间”的设计理念,都让我对“零”的内涵有了更广阔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零”的眼光完全变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蕴含着无限智慧和可能性的神奇符号。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拿到《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零”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基础、太普通了,甚至有些乏味。我猜测这本书大概会充斥着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晦涩的哲学理论,对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很难有所收获。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完全错误。作者以一种极其高明的手法,将“零”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数字,赋予了生命和故事。书中开篇就通过几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勾勒出了“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诞生和演变的过程。我被古代巴比伦人如何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缺失”,以及印度数学家如何将“零”视作一个真正的数字,并赋予其运算规则的智慧所折服。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历史的叙述,而是深入探讨了“零”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神奇力量。比如,在计算机科学中,二进制的“0”和“1”构成了整个数字世界的基石,这本书对此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每天接触的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这个看似简单的“零”。作者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读“零”在经济学中的概念,例如“零成本”的商业模式,以及“零利率”对市场的影响,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书中将其分析得鞭辟入里,让我对经济运行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到书中关于“零”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时,我更是眼前一亮。负空间,也就是“空白”,在视觉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视线,突出主体,营造意境,而“零”正是这种“无”的极致体现。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零”并非虚无,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维革新。在此之前,我对“零”这个数字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它是一个表示“没有”或者“起点”的符号上。我从未想过,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竟然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哲学意义和如此广泛的应用价值。作者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一步步揭开了“零”的神秘面纱。书中详细地讲述了“零”的起源,从古代文明中对“空”的朴素理解,到印度数学家们将其系统化,再到它如何融入阿拉伯数字体系,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石。我被书中描绘的,古代数学家们在探索“零”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智慧所深深折服。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历史的叙述,而是将“零”的概念延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它在物理学中扮演的角色,例如“零温”的理论极限,以及“零概率”的事件,都让我惊叹于“零”的普适性和重要性。书中对“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例如二进制中的“0”和“1”,是如何构筑了整个数字世界的基石,也让我大开眼界。此外,作者还探讨了“零”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意义,例如“零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归零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启示。这些章节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得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零”并非终结,而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起点。
评分《神奇的数字零》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维启迪之旅。我原以为“零”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符号,用来表示“空无”或者“起点”,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讨的价值。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带领我重新审视了这个我们司空见惯的数字。从“零”的起源,追溯到古代文明中对“空”的哲学思考,再到印度数学家们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字体系,整个过程被描述得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零”在印度数学中的地位感到震撼,它不仅仅是一个占位符,更是一个能够参与运算的独立实体,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创新。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历史层面,而是将“零”的概念延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它在物理学中扮演的角色,例如“零向量”在空间中的意义,以及“零温”的理论极限,都让我惊叹于“零”的普适性和重要性。书中对“零”在概率论中的解释,也让我对随机事件的理解更加透彻。我原本对统计学中的许多概念感到模糊,但作者通过“零”这个切入点,将它们一一拆解,使得原本复杂的理论变得清晰易懂。此外,作者还探讨了“零”在心理学和哲学中的意义,例如“归零心态”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以及“虚无”与“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章节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得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零”并非终结,而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起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