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神奇的數字零
定價:42.00元
作者: 查爾斯·塞弗(Charles Seife)
齣版社:海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443763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數學”係列
n《數學的故事》《神奇的數字零》《像數學傢一樣思考》《數學天方夜譚》……每一本都在展示數學的神奇和魅力,讓讀者在通俗閱讀中進入專業領域,成為科普圖書榜上的常客。
n★作者背景:專業與通俗
n“對於塞弗筆下復雜的概念關係網,即使是不懂數學的人也能清楚領會。”
n——《波士頓環球報》
nn
“作為一個技巧嫻熟的科學記者,塞弗選擇以抽離之姿將那些復雜概念一一闡明……(書中)簡練的解析說明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直截明瞭。”
n——《紐約時報》
nn
“塞弗擁有榨乾現代理論的能力……敘述十分明晰,讀來猶如常識科普。”
n——《沙龍》
n“與常人認知不同的是,其實,作傢中筆法zui為明晰的往往是數學傢(伯特蘭·羅素榮獲的是諾貝爾文學奬,而非數學奬),塞弗便是一個典例。他書寫描摹人類的恐懼、天纔的謬誤和思維的宏大野望,輕描淡寫,卻透著誘人魔力。”
n——《亞特蘭大憲法報》
nn
★內容生動形象
n“塞弗以輕鬆的語調來探討這一深奧的話題。掩捲時,應該沒有讀者會質疑塞弗的這個觀點。‘零’是人類構想的各類概念中zui為奇妙的一個,因此也是zui為危險的一個……塞弗的文章為那些在數學和科學課堂上掙紮的人們提供瞭一扇窗口,讓他們可以一窺微積分的強大與現代物理學中的一大難解課題……這冊小書極富趣味,引人深思,揭示瞭人類洞察力與深層不確定性的其中一個根源所在。”
n——《齣版人周刊》(星級書評)
n★意義重大
n在充滿0的宇宙裏,邏輯潰不成軍,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土崩瓦解。物理學上所有大謎題背後都潛藏著0的身影,黑洞的無限密度是除以0,無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無窮能量還是除以0……科學傢們終知道,宇宙始於0,終於0。
n誰能掌握0,誰將掌握宇宙的奧秘。
n內容提要
n
這是一場關於數字0的奇妙曆險,除瞭追蹤0的符號與意義的演變曆程,還有數字0的宗教、曆史、哲學及科學的想象。
n在0齣現之前的年代,純粹的邏輯是主宰者,宇宙建構在有理數之上,昭顯著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跡可循,秩序井然。
n隨後,在充滿0的宇宙裏,邏輯潰不成軍,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土崩瓦解。物理學上所有大謎題背後都潛藏著0的身影,黑洞的無限密度是除以0,無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無窮能量還是除以0……
n科學傢們zui終知道,宇宙始於0,終於0。誰能掌握0,誰將掌握宇宙的奧秘。
n本書文筆簡練,字句詼諧,內容豐富,極具啓發意義,既是作者對世間zui古怪的數字投去的審視目光,也是作者對人類思想中zui的悖論進行的深沉思考。
n
目錄
n
目 錄
nCONTENTS
nn
n
n
n
n
第0章 無效 / 008
n章 無所作為/ 011
n沒有“0”的生活/ 012
n0的誕生/ 017
n虛無的可怖特性/ 024
nn
第2章 無中難以生有/ 030
n古希臘數學哲學的起源/ 031
n無限、虛無與西方世界/ 044
n盲目的日子/ 057
n第0個數字/ 062
n無限虛無/ 064
nn
第3章 不入虎穴/ 066
n0的轉世再生/ 069
n阿拉伯數字/ 075
n我是自有永有的:虛無/ 077
n0的勝利/ 081
nn
第4章 虛無而無限的上帝/ 085
n問題的解決/ 086
n0與虛無/ 094
n神聖的賭注/ 102
nn
第五章 無窮個零與無神論數學傢/ 106
n無限個0 / 107
n0與神秘的微積分/ 113
n神秘的落幕/ 125
nn
第六章 無窮的雙生子/ 130
n虛數/ 131
n點與對點/ 134
n無窮的0 / 145
nn
第七章 零度/ 155
n0熱度/ 156
n量子力學中的0:無限能量/ 162
n相對論中的0:黑洞/ 172
n不勞而獲的利益?/ 182
nn
第八章 0點0刻/ 186
n0的放逐:弦理論/ 187
n第0個小時:大爆炸/ 193
nn
第∞章 0的終勝利/ 202
n無限/ 204
n附錄A 如何證明丘吉爾等於鬍蘿蔔/ 206
n附錄B 黃金比例/ 209
n附錄C 導數的現代定義/ 211
n附錄D 康托爾列舉有理數/ 213
n附錄E 製作屬於你自己的蟲洞時光機/ 216
nn
作者介紹
n
查爾斯·塞弗(Charles Seife),畢業於耶魯大學,科學記者,《科學美國人》《經濟學人》《連綫》雜誌撰稿人。查爾斯·塞弗有四本專著,包括《數字是靠不住的》《瓶中的太陽》《零》等,曾榮獲國際筆會/瑪莎·阿爾布蘭奬非小說類奬項,他的書被《紐約時報》列入推薦書目名單。現定居美國紐約,為紐約大學新聞學專業教授。
nn
譯者簡介
n楊立汝,女,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譯有長篇小說《逃離柏林》《焚燒的紙天空》,散文集《散步》等。
n
文摘
n
附錄A
nn
如何證明丘吉爾等於鬍蘿蔔
nn
n
n
令a與b都等於1。由於a等於b,可得:
nb2 = ab (等式1)
n由於a必然等價於它本身,可得:
na2 = a2 (等式2)
n令等式2減去等式1,可得:
na2 – b2 = a2 – ab (等式3)
n我們可對等式3進行提公因式,即a2 – ab等於a(a – b);同樣地,a2 – b2等於(a +b)(a – b)。(至此,每一步運算都十分閤理,你可以自行代入具體數字進行驗算。)將提公因式後的式子代入等式3,可得:
n(a + b)(a – b) = a(a – b) (等式4)
n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現在,令等式兩邊同時除以(a – b),可得:
na + b = a (等式5)
n兩邊同減去a,可得:
nb = 0 (等式6)
n然而,在證明伊始,我們已令b等於1,所以這意味著:
n1 = 0 (等式7)
n這個結果十分重要。再進一步論證,我們知道溫斯頓·丘吉爾有一個頭,但根據等式7,1等於0,那也就是說,丘吉爾沒有頭。同樣地,丘吉爾沒有葉狀纓子,而1等於0,因此丘吉爾頸上長有1個葉狀纓子。
n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2,可得:
n2 = 0 (等式8)
n丘吉爾有兩條腿,因此他沒有腿;丘吉爾有兩隻手,因此他也沒有手。現在,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溫斯頓·丘吉爾的腰圍(以英寸為單位),可得:
n(丘吉爾的腰圍) = 0 (等式9)
nn
這意味著,溫斯頓·丘吉爾的下半身已被壓縮成一個點,而他的上半身則成瞭錐形。再有,溫斯頓·丘吉爾是什麼顔色的?取他身上輻射齣的任意一道光並從中任選齣一個光子。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該光子的波長,可得:
n(丘吉爾的光子的波長) = 0 (等式10)
n再令等式7兩邊同乘以640納米,可得:
n640 = 0 (等式11)
n將等式10與等式11相加,可得:
n(丘吉爾的光子的波長) = 640納米
nn
這意味著這個光子,或丘吉爾先生輻射的其他光子,是橙色的。因此,溫斯頓·丘吉爾是亮橙色的。
n總的來說,我們從數學層麵證明瞭,溫斯頓·丘吉爾既沒有手腳,也沒有頭,反而長瞭一簇葉狀纓子,隻剩一個錐形的上半身,並且他是亮橙色的。顯然,溫斯頓·丘吉爾是一個鬍蘿蔔。(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證明方法。等式7兩邊同時加上1,可得:
n2=1
n溫斯頓·丘吉爾和鬍蘿蔔是兩樣完全不同的事物,因此,他們是同一件事物。不過這一種證明方法不夠清晰直截。)
n這個證明過程到底哪個環節齣瞭差錯呢?隻有一個步驟存在紕漏——等式4推導至等式5的過程齣瞭問題。我們令等式4兩邊同除以a – b。但是,注意!因為a與b都等於1,因此a – b = 1 – 1 = 0。我們做瞭除以0的運算,從而得齣1 = 0的荒謬結論。從1 = 0齣發,我們可以對宇宙間的所有觀點予以證明,不管這些觀點是正確的還是無理的。數學的整個框架就此崩塌。
n如果運用不當,0將有能力把邏輯的國度夷為平地。
n
序言
《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中最讓我驚喜的一本。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零”這個主題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覺得它無非就是個計數符號,能有什麼特彆之處?但作者卻用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零”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徹底改變瞭看法。書中詳細地介紹瞭“零”的起源,從古代巴比倫人如何用一個符號來錶示“空位”,到印度數學傢們如何將其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數字,並賦予其運算規則,整個過程被描繪得如同史詩般壯麗。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零”在數學運算中的作用時,那種化繁為簡的功力。例如,他如何用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零”在加法和乘法中的“不動聲色”的力量,讓我這個對數學不甚瞭解的人也豁然開朗。書中還深入探討瞭“零”在物理學中的各種概念,例如“零點能”和“真空的性質”,這些原本聽起來非常抽象的理論,在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而具體。我尤其喜歡他關於“零”在信息論中如何作為“開關”來控製數據流的闡述,讓我對現代科技有瞭更深的理解。作者還觸及瞭“零”在經濟學、哲學甚至藝術領域的應用,例如“零風險投資”和“負空間”的設計理念,都讓我對“零”的內涵有瞭更廣闊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待“零”的眼光完全變瞭,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蘊含著無限智慧和可能性的神奇符號。
評分《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思維革新。在此之前,我對“零”這個數字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它是一個錶示“沒有”或者“起點”的符號上。我從未想過,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數字,竟然蘊含著如此深邃的哲學意義和如此廣泛的應用價值。作者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我一步步揭開瞭“零”的神秘麵紗。書中詳細地講述瞭“零”的起源,從古代文明中對“空”的樸素理解,到印度數學傢們將其係統化,再到它如何融入阿拉伯數字體係,成為現代數學的基石。我被書中描繪的,古代數學傢們在探索“零”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和智慧所深深摺服。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曆史的敘述,而是將“零”的概念延展到瞭更廣闊的領域。它在物理學中扮演的角色,例如“零溫”的理論極限,以及“零概率”的事件,都讓我驚嘆於“零”的普適性和重要性。書中對“零”在計算機科學中的應用,例如二進製中的“0”和“1”,是如何構築瞭整個數字世界的基石,也讓我大開眼界。此外,作者還探討瞭“零”在經濟學和心理學中的意義,例如“零增長”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歸零心態”對個人成長的啓示。這些章節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得失”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明白,“零”並非終結,而可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起點。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拿到《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時,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零”這個概念,在我看來,實在是太基礎、太普通瞭,甚至有些乏味。我猜測這本書大概會充斥著枯燥的數學公式和晦澀的哲學理論,對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來說,可能很難有所收獲。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預判完全錯誤。作者以一種極其高明的手法,將“零”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數字,賦予瞭生命和故事。書中開篇就通過幾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勾勒齣瞭“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誕生和演變的過程。我被古代巴比倫人如何用一個符號來錶示“缺失”,以及印度數學傢如何將“零”視作一個真正的數字,並賦予其運算規則的智慧所摺服。更讓我驚嘆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曆史的敘述,而是深入探討瞭“零”在各個學科領域的神奇力量。比如,在計算機科學中,二進製的“0”和“1”構成瞭整個數字世界的基石,這本書對此進行瞭精彩的闡述,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每天接觸的電子産品,都離不開這個看似簡單的“零”。作者還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解讀“零”在經濟學中的概念,例如“零成本”的商業模式,以及“零利率”對市場的影響,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書中將其分析得鞭闢入裏,讓我對經濟運行有瞭更深的理解。讀到書中關於“零”在藝術和設計中的應用時,我更是眼前一亮。負空間,也就是“空白”,在視覺藝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引導視綫,突齣主體,營造意境,而“零”正是這種“無”的極緻體現。這本書讓我真正體會到,“零”並非虛無,而是充滿瞭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關於“無”的深刻哲學探索。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零”這個數字,不過是一個占位符,一個錶示“空無”的符號,它本身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然而,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精妙的方式,將“零”的意義從一個簡單的數字,升華為一種深刻的哲學概念。作者從“零”的起源講起,追溯到古代文明對“空”的理解,以及“道傢”思想中“無為而無不為”的辯證統一,讓我對“零”的理解不再局限於數學層麵。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零”在數學中的“謙卑”與“強大”並存的特質感到著迷。它在加法中充當“中性元素”,在乘法中卻能“吞噬一切”,這種看似矛盾的特性,恰恰是“零”的獨特魅力所在。作者巧妙地將“零”在代數方程中的作用,比喻成一個“隱形的鑰匙”,它能夠打開通往解的道路。此外,書中對於“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例如“零點能量”的理論,以及“絕對零度”的極限,都讓我對宇宙的運行規律有瞭更深層次的思考。作者還探討瞭“零”在信息論中作為“開關”的作用,讓我理解瞭數字世界是如何通過“0”和“1”來構建的。這本書讓我明白,“零”並非虛無,而是一種無限的可能性,一種孕育著一切事物的初始狀態,它是一種“無”勝於“有”的哲學智慧。
評分《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思維啓迪之旅。我原以為“零”隻是一個簡單的數學符號,用來錶示“空無”或者“起點”,它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深入探討的價值。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這種看法。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和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帶領我重新審視瞭這個我們司空見慣的數字。從“零”的起源,追溯到古代文明中對“空”的哲學思考,再到印度數學傢們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數字體係,整個過程被描述得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曆史劇。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零”在印度數學中的地位感到震撼,它不僅僅是一個占位符,更是一個能夠參與運算的獨立實體,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作者並沒有停留在曆史層麵,而是將“零”的概念延展到瞭更廣闊的領域。它在物理學中扮演的角色,例如“零嚮量”在空間中的意義,以及“零溫”的理論極限,都讓我驚嘆於“零”的普適性和重要性。書中對“零”在概率論中的解釋,也讓我對隨機事件的理解更加透徹。我原本對統計學中的許多概念感到模糊,但作者通過“零”這個切入點,將它們一一拆解,使得原本復雜的理論變得清晰易懂。此外,作者還探討瞭“零”在心理學和哲學中的意義,例如“歸零心態”對於個人成長的積極作用,以及“虛無”與“存在”之間的辯證關係。這些章節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得失”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明白,“零”並非終結,而可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起點。
評分我必須承認,在拿到《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零”這個概念,在我看來,實在是太基礎、太普通瞭,我很難想象它能被寫得多麼引人入勝。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想法。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和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將“零”這個數字從古至今的故事講得活靈活現。我被書中描繪的,古代文明在“零”的萌芽階段所遇到的睏惑和挑戰所吸引,也對印度數學傢們將“零”視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數字,並賦予其運算規則的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書中對於“零”在代數運算中的“魔力”的描述,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以為“零”在乘法裏是“萬事皆休”,但作者卻揭示瞭它如何成為方程求解的關鍵,如何讓無窮大的概念變得可以被操控。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時,那種化繁為簡的功力。例如,他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零點能”的概念,讓我這個非物理專業的人也能窺見量子世界的奧秘。書中對“零”在統計學中的作用的闡述,也讓我對概率和隨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還把觸角延伸到瞭經濟學領域,分析瞭“零增長”和“零和博弈”等概念,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商業運作息息相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待“零”的眼光完全不一樣瞭,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充滿智慧、連接過去與未來、貫穿於我們生活方麵的神奇存在。
評分《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我斷斷續續地讀瞭好幾天,可以說,它徹底顛覆瞭我對“零”這個符號的認知。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零”不過是計數或者占位的一個符號,它本身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甚至有些時候,我還會覺得它是個“空缺”,代錶著“沒有”。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看到作者如何抽絲剝繭地剖析“零”的曆史淵源、哲學內涵以及在數學、科學、乃至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時,我纔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孤陋寡聞。作者以一種近乎孩童般的好奇心,引導讀者去探究“零”的起源,從古代文明中對“空”的樸素理解,到印度數學傢們將其係統化,再到它如何一步步融入阿拉伯數字體係,成為現代數學的基石,這其中的麯摺與演變,都被描繪得生動形象,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零”在代數運算中如何成為“萬能鑰匙”的那一部分,它既能保持加減法的平衡,又能控製乘法的邊界,還能在除法中引發無窮的可能性,這種看似“無”卻又蘊含著巨大能量的特性,讓我深深著迷。書中對於“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描述粒子狀態的“零點能”,以及在天文學中對黑洞奇點的理解,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以為這些高深的科學概念離我遙不可及,但作者卻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它們解釋得清晰透徹,仿佛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地引領我進入科學的殿堂。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發生瞭一些微妙的改變,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理所當然的事物,多瞭一份審視和敬畏。
評分《神奇的數字零》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奇妙的探險。我一直以為“零”隻是一個很基礎的概念,用來錶示“沒有”或者“起點”,在我的認知裏,它就是一個安靜的旁觀者,並沒有什麼特彆的本事。然而,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固有的思維模式。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和充滿趣味的方式,把“零”這個數字從古至今的故事講得活靈活 অত্যা。我被書中描繪的,古代文明在“零”的萌芽階段所遇到的睏惑和挑戰所吸引,也對印度數學傢們將“零”視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數字,並賦予其運算規則的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書中對於“零”在數學運算中的“魔力”的描述,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以為“零”在乘法裏是“萬事皆休”,但作者卻揭示瞭它如何成為方程求解的關鍵,如何讓無窮大的概念變得可以被操控。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時,那種化繁為簡的功力。例如,他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零點能”的概念,讓我這個非物理專業的人也能窺見量子世界的奧秘。書中對“零”在統計學中的作用的闡述,也讓我對概率和隨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還把觸角延伸到瞭經濟學領域,分析瞭“零增長”和“零和博弈”等概念,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商業運作息息相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待“零”的眼光完全不一樣瞭,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充滿智慧、連接過去與未來、貫穿於我們生活方方麵麵的神奇存在。
評分讀完《神奇的數字零》,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思想的洗禮。在此之前,“零”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數字,它象徵著“無”,是數學中的一個“小透明”。我從未想過,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符號,背後竟然蘊含著如此深邃的哲學意義和如此廣泛的應用價值。作者在書中,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將“零”的生命曆程娓娓道來。我被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如何巧妙地使用“零”來錶示缺失,以及希臘人為何對“零”的齣現感到睏惑,這些曆史細節所吸引。作者更是花費瞭大量筆墨,來描繪“零”如何在印度文化中被發現、被接納,並最終成為連接東西方數學的橋梁。我驚嘆於作者對數學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其將復雜概念簡單化的能力。書中對“零”在代數中的重要作用的闡釋,讓我對方程的求解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零”隻是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數字,但事實證明,它在運算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乘法中的“零元律”,以及加法中的“零元素”,它們都賦予瞭數學運算以獨特的規律和美感。作者還深入探討瞭“零”在天文學中對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思考,以及在信息論中對信息冗餘的理解。這些讓我覺得,即便是最抽象的科學理論,也與我們生活中的“零”息息相關。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數字,更是一次關於“可能性”和“存在”的深刻探討,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看似“空無”的事物,並從中發現無限的價值。
評分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翻開《神奇的數字零》時的感受。我帶著一種“哦,又是關於零”的心態,準備接受一場知識的“轟炸”,預料之中會充斥著我並不太懂的數學公式和曆史年份。然而,這本書,或者說作者,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他沒有把我當成一個無知的學生,而是把我當作一個好奇的同伴,邀請我一同去探索“零”這個數字的奇幻世界。從“零”的古老起源,到它如何在不同文明的土壤中生根發芽,作者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繪瞭“零”的誕生與成長。我被古代迦勒底人如何用一個占位符來解決數字書寫上的歧義,以及“零”是如何跨越文化障礙,最終被歐洲數學界所接納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書中對於“零”在代數運算中“不動聲色”的強大力量的解析,讓我對曾經覺得枯燥的代數題有瞭新的領悟。作者巧妙地將“零”在方程中的作用,比喻成一個“隱形的平衡器”,它能夠讓復雜的等式瞬間變得清晰明瞭。更令我驚喜的是,作者還探討瞭“零”在天體物理學中的意義,例如“視界”的概念,以及“宇宙大爆炸”的“零點”。這些聽起來非常宏大的概念,在作者的筆下,竟然變得如此易於理解,仿佛我身臨其境地觀察著宇宙的演變。書中對“零”在信息論中作為“開關”的作用的描述,也讓我對現代科技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明白,“零”並非虛無,而是孕育著無限可能性的起點,它是一種“存在”的哲學,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