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2009电声技术新进展 | 作者 | 沈勇 |
| 定价 | 50.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286833 | 出版日期 | 2010-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281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介绍了电声技术的研究新进展,包括电声测量、扬声器系统、扬声器阵列、扬声器单元、音质评价、传声器等方面。本书由电声技术领域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代表了当今电声技术的新进展。 本书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强,可作为电声领域的高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章 电声测量 1.1 扬声器特性的准确和有效测量 1.2 扬声器制造业中驱动和悬吊系统非线性的快速测量 1.3 非同期测量系统中的波形同期加算平均方法 1.4 纯音测试系统的瞬态分析技术 第2章 扬声器系统和扬声器阵列 2.1 分频网络:确实需要吗 2.2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高频部分的设计和应用分析 2.3 关于混响环境中提升CCS系统鲁棒性的扬声器阵列系统 第3章 扬声器单元和传声器 3.1 扬声器单元振动和声辐射的力学分布式参数 3.2 压缩策动单元中同心环形通道相位塞的声学设计新方法 3.3 扬声器新材料综述 3.4 一种用于同轴扬声器的声反射器设计 3.5 FEMM在开式磁路设计的应用 3.6 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温度特性分析和改进对策 第4章 音质评价 4.1 扬声器主观评价 4.2 用跨学科思维改善扬声器听感的关键之管见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板着面孔,而是充满了引导和启发性。作者们似乎深知读者的困惑点,总能在最关键的地方设置悬念,然后用极为优雅和精确的语言给出解答。我尤其喜欢那种富有哲思的段落,它们跳出了纯粹的技术范畴,探讨了技术发展背后的伦理和社会影响,这让整本书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手册”。这种人文关怀与硬核技术的完美融合,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愉悦。我甚至会把某些精彩的论述摘抄下来,贴在工作台前,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批判性思维。这种能触动思想深处的作品,才真正称得上是“好书”,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而又厚重的历史感。我原本以为这种技术类的书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风格,但拿到手上后发现,排版非常考究,图文的搭配也显得用心。尤其是内页的纸张质感,那种略带哑光的触感,阅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即使长时间沉浸在文字和图表中,也不会有那种纸张反光刺眼的感觉。翻阅目录时,那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能感受到编著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精心策划,每一个章节的逻辑衔接都非常顺畅,仿佛在引领读者从基础概念逐步深入到前沿领域,这对于我这样希望系统梳理知识体系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而且,这本书的侧边设计也十分人性化,书脊的宽度恰到好处,便于在书架上识别,整体来看,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技术类书籍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
评分我关注技术领域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坦白说,很多时候市面上的“新进展”读起来总像是对旧有理论的修修补补,缺乏那种真正颠覆性的视角。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脉络。我特别欣赏作者们那种敢于挑战现状的学术精神,他们不仅仅是在描述“发生了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会带来什么后果”。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底层原理的论述,那种清晰的逻辑链条,把原本看似复杂玄奥的技术名词,拆解成了可以理解和消化的模块。这种深度的剖析,对于那些不满足于停留在应用层面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知识速递,而是需要沉下心来,与之“对话”的深度著作,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和启发,真的让人感到物超所值。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和校对质量,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作为一本涉及大量专业术语的外来技术译著,语言的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然而,这本书的译者团队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他们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的科学含义,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地将那种原汁原味的学术严谨性保留了下来,没有出现那种生硬的“翻译腔”。阅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是土生土长的中文技术文献。这种高水准的语言处理,极大地降低了我们消化吸收复杂知识的认知负担。要知道,在技术阅读中,光是理解那些拗口的句子就要耗费大量精力,这本书的流畅性,让我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理解那些前沿概念上,这对于提升学习效率而言,简直是决定性的优势。
评分说实话,我对技术书籍的实用性要求是比较高的,我希望读完后能立刻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应用点。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陷入纯粹的理论空谈,而是将最新的理论成果与工业界的需求紧密结合。其中关于某几个关键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特别留意了它对实验数据和测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图表制作得极其精良,不仅数据详实,而且注解清晰到位,让人可以快速验证作者的论点。这表明作者们在撰写过程中,必然是进行了大量的动手实践和严格的验证。对于我们团队在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规划时,这本书提供的参考和思路,简直是雪中送炭,它帮我们提前避开了一些可能走入的弯路,使我们的技术选型更加聚焦和高效。这种紧密贴合产业前沿的专业性,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