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看花是种世界观
定价:45.00元
售价:32.9元,便宜12.1元,折扣73
作者:半夏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46746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1.有故事的人写有故事的事,生物学背景作者半夏历时多年关注,记述博物学家刘华杰的博物人生。2.有关博物学家刘华杰的*本博物生存传记,200幅彩图全情呈现。3.传主不仅是北大教授,也是“拈花惹草”的东北汉子,博物人生展示了他可爱可敬的一面,季羡林欣赏他,许智宏偏爱他,洛克医嘱执行人赠他照片。4.传主刘华杰用理性的方法行迹万里,感性的思考与草木结缘。5.传主刘华杰说文解字“博物”理念。(BoWu),Beauty 【天地大美】Observation 【感受洞察】Wonder 【赤子情怀】Understanding 【理解万物】,作家阿来作序,田松、江晓原、刘兵 吴国盛、单之蔷、李元胜倾情推荐。
本书是对博物学家刘华杰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现和记述。作者半夏具有生物学背景,历时多年对传主刘华杰的关注和财富,透视了传主的学术生涯。传主刘华杰 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也是一个荒野逐花人;他认识数千种植物,20余年不遗余力倡导博物学文化;他要我们反省现代性逻辑,欣赏自然之美,接续传统,从无用而美好出发,重塑我们质朴的心灵;他对大地的感情,他对野花的热爱,他的博物路径与真诚自在的人生,通过作家半夏以访谈及内心关照的笔法,以及200余张珍贵的图片,给予了全景记录和再现。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刘华杰堪称当代中国的梭罗,他的博物生存理念,如何救赎我们今天的世界。
序 阿来 001前言007章 荒野逐花人 025荒野逐花人的多重身份 026一本书的传奇 072情倾燕园的一草一木084第二章 重新发现博物学 114重读卢梭后的新发现 116博物者的情怀,去远方还是居于本土? 126第三章 吹皱一池春水13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36博物学的春天及其凸显的曲线救国意义 144人类并非是一个有道德的物种 152不必追逐现代性的时尚170第四章 人类新感性 176从一堂大课开始,进入博物生存制式 178反思现代性对我们的挟持和压迫 188被评说的刘华杰 202后记217博物者自在 田松 223刘华杰博物书谱254
半夏,女,原名杨鸿雁,1966年秋出生于云南会泽铅锌矿。云南大学生物系毕业,供职于媒体,高级编辑,业余致力于长篇小说和自然随笔的写作。鲁院第七期研修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心上虫草》《活色余欢》《潦草的痛》《忘川之花》《铅灰暗红》等。作者认为作家要有能力倾听来自生活内部的叹息,也要有能力凝视生活的真相,并怀着对世间一切生命的悲悯,在深心的旷野里高唱自己的歌;写作终是回到人本身,回到人的处境。2014年夏天,作者开始野外拍虫子拍花草,写作形成“在野阅微”系列文字。
我对那些能够激发好奇心,拓展思维边界的书籍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其中,不断发现新知的作品。我被作者那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他并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存在”的章节,作者用一朵花的生长过程,来阐释生命最本真的存在状态,这种解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存在”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书中关于“短暂”的描绘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没有将花的短暂生命视为一种悲哀,而是将其看作是生命最宝贵的价值所在。这种解读,让我开始学会珍惜每一个当下,去感受生命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富有诗意的方式,它让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关于生命、关于宇宙的宏大奥秘。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艺术领域探索的实践者,我总是对那些能够连接微观与宏观、具象与抽象的作品保持高度的敏感。《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类作品的期待。它以“看花”为切入点,却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思想框架,让我不得不对其作者的深邃洞察力感到由衷的钦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所展现出的那种“静观”的姿态。他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富有诗意的描绘,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书中关于“共生”的论述,让我联想到了艺术创作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呼应,花朵与土壤、阳光、雨露之间的关系,就像画家笔下的色彩、线条与构图之间的关系一样,缺一不可,相互成就。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也让我深以为然,他将花的短暂生命,看作是宇宙永恒律动的缩影,这种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在时间长河中被我们淡忘或低估的细节。阅读此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冥想,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世界观”,并非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与世界对话、与之共舞的动态过程。
评分我对那些能够拓展思维边界,挑战固有认知的作品总是情有独钟。《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无疑就属于此类。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所“看见”的事物的影响,而作者恰恰是通过“看花”这一简单行为,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体系。我非常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他没有使用枯燥的理论模型,而是用一种充满画面感和想象力的方式,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例如,他将花朵在风雨中的“韧性”解读为一种面对困境的生存智慧,这种解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面对挑战时是否也能够如此坚韧。书中对“连接”的阐释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描绘了花朵之间、花朵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微妙联系,这种联系,并非是物理上的直接接触,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滋养的关系。这让我联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整个宇宙之间的微妙联系。阅读此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也让我看到了生命中那些被我们轻易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连接”。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看花是种世界观》,起初是被它颇具诗意的书名吸引,总觉得“看花”二字背后蕴藏着某种哲学意味,而“世界观”则更是将这份意境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一直对那些能将寻常事物上升到宏大叙事的作品抱有极大的兴趣,总觉得生活中的点滴,往往藏着最深刻的道理。翻开书页,我被作者那独特而细腻的笔触深深吸引。他没有采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将一朵朵、一簇簇的花,化作了通往不同人生境界的钥匙。那些关于花的细节,比如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姿态,它们与周遭环境的互动,甚至它们短暂生命的凋零,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我仿佛看到了作者是如何将他对自然、对生命的观察,巧妙地编织进一个宏大的思想体系之中。每一章的展开,都像是在揭开一层又一层的迷雾,让我对“看花”这件事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这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鉴赏,更是一场关于存在、关于意义、关于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度探索。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看花”的浅薄理解,原来,我们身边最容易被忽视的美丽,竟然可以成为解构和重塑我们认知框架的有力工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往往就藏在我们最熟悉,也最容易忽略的日常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解读的眼睛。
评分最近的生活总是有些浮躁,总觉得有很多事情想要去做,却又不知道从何开始,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的焦灼感。无意中翻开了《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我被它的书名深深吸引,总觉得“看花”这两个字,蕴含着一种静谧的力量,而“世界观”则更是将这份力量放大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读进去之后,我发现作者的笔触异常的细腻,他没有用那些宏大而抽象的概念来阐述,而是从最细微之处着手,描绘出花朵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所展现出的独特“性格”。他将每一朵花的姿态,都看作是一种生命态度的表达,一种对世界的回应。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顺应”的那一部分,作者用花朵在风雨中的摇曳,在阳光下的舒展,来阐释生命最本真的生存之道。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所秉持的“对抗”思维,是否真的适合所有的情况。书中对“变化”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作者并没有将变化视为是一种威胁,而是将其看作是生命蓬勃发展的必然过程,就像花朵在不同季节会展现出不同的美丽一样。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更加柔和、更加包容、也更加充满智慧的方式。
评分我一直认为,最深刻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之中,而《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正是将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并非一个植物学家,对花卉的知识也仅限于泛泛之交,但作者的笔触却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能够透过那些寻常的花朵,看到更深层次的生命哲学。我被作者描绘花朵“生长”的过程深深打动,他没有简单地描述其生理过程,而是将其解读为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生命本能的渴望。这种解读,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努力和挣扎,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向上生长”。书中关于“季节”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用四季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我视为“低谷”的时期,原来,它们也并非毫无意义,而是生命积蓄力量、迎接新生的必要准备。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去欣赏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无穷智慧的生命瞬间。
评分我一直相信,语言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而《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它以“看花”为载体,却挖掘出了关于生命、关于存在最根本的议题。我被作者细腻而充满诗意的笔触所吸引,他能够将一朵花的绽放,描绘得如此生动,如此充满生命力。书中关于“瞬间”的描绘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提醒我们,每一朵花的盛开,都凝聚了无数个不易察觉的“瞬间”,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瞬间”所累积的意义。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待时间的态度,是否总是急于求成,而忽略了过程本身。此外,作者对“寂静”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并没有将寂静视为是一种空无,而是将其看作是生命孕育力量、积蓄智慧的宝贵时刻。这种解读,让我开始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宁静,并从中汲取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花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活”的书,它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发现生命中那些最值得珍视的瞬间和意义。
评分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智慧,往往就藏在那些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日常之中,而《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正是将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并非一个植物学的专家,对花卉的了解也仅限于一些基础的认知,但作者的笔触却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能够透过那些寻常的花朵,看到更深层次的生命哲学。我被作者描绘花朵“开放”的过程深深打动,他并没有简单地描述其生理过程,而是将其解读为一种“展现”的力量,一种生命自信的表达。这种解读,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犹豫和胆怯,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绽放”。书中关于“衰败”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没有将花的凋零视为一种终结,而是将其看作是新生的开始,是生命循环的必然环节。这种解读,让我开始以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去欣赏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无穷智慧的生命瞬间。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哲学和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总是试图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丝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当我在书架上与《看花是种世界观》邂逅时,我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契合。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隐喻,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看花”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上升到“世界观”的层面。深入阅读后,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充满画面感的场景,引导读者去感受、去体悟。他将花的生长、盛开、凋谢,与人生的起伏、情感的变迁,乃至宇宙的演化巧妙地联系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轮回”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用生硬的宗教术语,而是用一朵花从种子到盛开再到化为尘土,最终又孕育新的生命的循环来阐释,这让我对生命的短暂与永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刹那”的描绘也让我动容,作者提醒我们,每一朵花的盛开,都凝聚了无数个瞬间的积累,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被我们轻易忽略的“刹那”之中。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一次关于自我认知和生命哲学的深刻反思,它鼓励我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理解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非凡的事物。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平凡事物升华为深刻哲理的作品抱有极大的兴趣,而《看花是种世界观》这本书,恰好符合了我的这一偏好。我一直觉得,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这个世界,而作者通过“看花”这一行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内省”的力量。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引导读者去观察花朵的姿态、颜色、乃至它们的生命周期,来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关于“变迁”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作者用花朵在不同季节展现出的不同风貌,来比喻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起伏与变化。这种解读,让我开始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从中看到转机。此外,作者对“连接”的描绘也让我受益匪浅,他描绘了花朵与土壤、阳光、雨露之间的微妙联系,这种联系,并非是简单的物理依附,而是一种深刻的共生关系。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宏大生命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