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古代旅游
:45.00元
售价:29.3元,便宜15.7元,折扣65
作者:王俊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44968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古代旅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时代顺序为纲,以重大旅游活动、重要历史人物为目,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人物的旅游内容、旅游风格、旅游特点,来突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时尚,清晰而生动地论述了中国旅游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
王俊,男,1970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1989年服役于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1990至1993年就读于空军大连通信军校。毕业后又先后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在职)。
《中国古代旅游》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古代生活方式的深刻体悟。它没有像普通旅游指南那样,罗列景点名称和游览路线,而是着重于“旅行的哲学”和“旅途的风景”。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对古代“旅行礼仪”的描述,比如,在拜访名山大川时,有哪些需要遵循的禁忌和仪式?在与当地人交往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古代“旅行的意外”的描写也充满了好奇。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突发状况一定比现在要多得多。这本书是否会记录一些感人至深的旅途故事,讲述人们如何在逆境中相互扶持,或者展现出人性的光辉?我也会关注书中对于古代“旅行者画像”的刻画,他们是怀揣壮志的士人,还是寻觅美食的饕客,亦或是寻求心灵慰藉的隐士?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帮助我更立体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叫做《中国古代旅游》的书,里面描绘的古代旅行场景真是让人心驰神往。这本书没有直接讲述景点,而是着重于“行”本身。比如,它会细致地剖析古代交通工具的演变,从简陋的马车到水陆并行的船只,每一种交通方式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和技术进步。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篇幅去研究古代的驿站制度,那可是古代旅行的生命线,没有驿站,长途跋涉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特别想了解,当时的驿卒是如何工作的,旅人如何在驿站获得补给和休息,以及驿站的兴衰如何反映了国家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此外,书里对古代旅行的“配套服务”也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比如沿途的客栈、酒肆,甚至是古代的“导游”——那些熟悉地理的向导,他们是如何为旅客提供服务的?书中会不会也提到旅行中的安全问题?古代的山匪盗贼,以及疾病的威胁,这些都是古代旅行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细节都挖掘出来,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旅游的书,而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生活、经济运作和人们生存智慧的百科全书。
评分读完《中国古代旅游》这本书,我感觉像是亲身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它并没有罗列古代有多少著名的旅游景点,而是聚焦于“行前准备”和“旅途感悟”。比如,它会探讨古代人们出行的动机,是求仕、访友、避暑,还是为了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不同动机下的出行方式和路线选择一定大相径庭。我特别想知道,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获取旅行信息的?是靠口耳相传,还是参考简略的地图和路书?书中是否会提及古代的“攻略”或者“游记”,它们是如何指导和影响人们的出行选择的?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对古代旅行中的“心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古代的旅行,往往伴随着对人生、对自然的思考,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这本书是否会引用一些古代文人的诗句,来展现他们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那些山水间的意境,那些离愁别绪,那些豁然开朗的顿悟,都是古代旅行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理解到,古代的旅行,远不止于简单的观光,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评分《中国古代旅游》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它没有直接介绍某个朝代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而是深入探讨了“旅游”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古代“旅游产业”的描写,比如,客栈、茶馆、戏园子等服务行业是如何在旅行经济中扮演角色的?是否会有关于古代“旅行团”的记载,或者是一些组织化的旅游活动?另外,书中对古代“旅行安全”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在那个没有警察和完善法律的时代,旅人们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是否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或者社群互助来应对盗匪和意外?我还会仔细研究书中关于古代“旅行消费”的部分,比如,不同阶层的人在旅行中的花费差异,以及这些消费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物证,例如当时的货币、度量衡,甚至是古代旅行者的行李清单,那将是极为珍贵的史料,能够帮助我们更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的出行图景。
评分这本《中国古代旅游》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人文的色彩,我一直对古代的行旅文化很感兴趣。想象一下,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踏上旅途的?是怀揣着求学问道的宏愿,还是为了壮丽山河的游览?是肩挑背扛的艰辛跋涉,还是依靠驿站、船只的便利?这本书似乎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那种纯粹而深刻的旅行体验。我会关注书里是否会描绘出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旅行方式,比如文人墨客的风雅远游,商贾的往来贸易,甚至是普通百姓的 Pilgrimage。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古代的旅游线路规划,比如从长安到洛阳,或是沿着大运河的轨迹,这些经典的路线背后一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地理知识。另外,古代的住宿条件、餐饮文化,以及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风土人情,都极具吸引力,这本书是否会一一细致地呈现呢?如果能看到一些古人的游记、诗歌片段,甚至是一些描绘旅行场景的绘画,那将会是一场视觉和思想的双重盛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仅是了解过去的旅行,更是试图理解古代中国人是如何通过行走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他们对“在路上”的那种独特的情感寄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