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活学活用电子技术丛书 电子电路故障查找与检修
定价:19.00元
作者:黄继昌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83994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讲述电子电路故障分析与检修方面的读物。全书共分7章,对电路故障查找方法、电子元器件故障分析、单元电路故障分析、收音机故障检修、录音机故障检修、电视机故障检修、小家电故障检修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电子电路检修人员及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刚拿到这套丛书的时候,是冲着它名字里的“活学活用”去的,生怕内容又是那种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谈。然而,这本书的侧重点显然是解决实际的“疑难杂症”。它对故障现象的描述非常细腻,比如“间歇性重启”、“高频噪声”、“输出波形失真”等等,每一个现象后面都附带了一套详尽的诊断流程。我尤其喜欢它对故障树的构建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可能的原因,而是建立了一种逻辑判断的框架。比如,当发现某个IC芯片发热严重时,书里不会直接说“换芯片”,而是引导读者先检查供电是否稳定,再检查外围元器件的匹配性,最后才考虑芯片本身是否损坏。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我过去“瞎猜乱试”的维修习惯。现在我修东西,心里大概就能预判出哪些地方最有可能出问题,效率提升了好几截。这绝对是给那些动手能力不强,但又想快速掌握维修技巧的朋友量身定做的工具书。
评分与其他维修书籍相比,这本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安全规范的强调,以及对设备保养的重视。很多教材只告诉你“怎么修”,却很少提醒你“怎么安全地修”和“怎么预防再坏”。这本书里专门有一章节详细说明了高压电路的放电处理流程,以及在进行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时,人体与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家里鼓捣一些大功率设备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警示。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清洁电路板、如何处理氧化接触点等维护性内容的介绍,这些都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我以前总觉得这些是可有可无的“废话”,但自从按照书上的建议对家里的一个老式仪器进行了彻底的清洁和接触点处理后,它的工作稳定性明显提升了,不再出现随机性的接触不良问题。这套书体现的,是一种负责任的工程师态度,不仅仅关注修复本身,更关注整个电子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
评分这本关于电子技术故障排查的实操指南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直对电路图有点畏惧,总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元件和复杂的线路让人望而却步。可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一上来就扔给你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我们日常维修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当一个电源模块无缘无故罢工时,作者会一步步引导你如何用万用表去测量关键节点的电压,如何判断是哪个电容出了问题,或者干脆是某个晶体管击穿了。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配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图,那些标注清晰的PCB布局图,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迅速定位到实际的元器件。我记得有一次,我修一个老旧的功放,怎么都找不到问题所在,最后翻到书中关于音频放大器偏置电路的章节,对照着书上的步骤一步步排查,终于发现是某个贴片电阻虚焊了。这种“照着做就能修好”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大大增强了我自己动手的信心。它不是那种纯理论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你旁边手把手教你干活。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图文排版非常清晰,这对于一个需要快速定位信息的参考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需要反复研读才能找到重点的读物。信息的组织结构非常合理,无论是查找某个特定元器件的常见故障,还是面对一个全新的设备不知道从何下手,你都能通过目录和章节标题快速锁定目标区域。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故障排查步骤时,使用了大量的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比如,当排查一个线性稳压电路输出不稳时,书中用一个表格清晰地列出了“输入电压正常、输出电压偏低”和“输入电压正常、输出电压波动”这两种情况对应的可能故障源及其优先级。这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查找和思考的时间成本。它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你修”的书,更是一个“帮你思考”的辅助工具,让维修过程变得更有条理、更具效率。
评分我是一个老电子爱好者,以前的知识体系主要靠早期的教材和一些零散的维修手册建立起来,总觉得有些跟不上现在电子产品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趋势。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它在讲解故障排除时,并没有完全避开对现代元器件的分析,比如对开关电源中PWM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点就有深入的剖析。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聚焦于“这个波形代表什么含义”、“这个测试点应该测量到什么电压”。我注意到,书中对于示波器的使用技巧讲解得非常到位,很多我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探头补偿、触发电平的设置,都是影响故障判断准确性的关键。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示波器去“看”到电路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测到”一个数值上。对于那些依赖于波形判断的复杂故障,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单纯替换元件要来得更踏实、更有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