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揚州水道記 | 作者 | 劉文淇,劉濤 注 |
| 定價 | 68.00元 | 齣版社 | 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5127724 | 齣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數 | 頁碼 | 283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揚州水道記/江淮運河曆史文獻叢刊》是清代經學傢劉文淇所著的一部極具學術價值與文獻價值的曆史地理著作,考證敘述瞭運河古老段邗溝的古今水道變遷曆程,承繼瞭乾嘉以來注重考據的學術傳統,從文獻排比中梳理齣瞭許多新的認識,作者考明瞭江淮間地勢自北高南低變為南高北低,為江淮、運河水勢古曆史提供瞭依據。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圖版 叢書總序 前言 點校說明 原書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書 原書圖 圖一 吳溝通江淮圖 圖二 漠建安改道圖 圖三 晉永和引江入歐陽埭圖 圖四 晉興車沿津湖東穿渠圖 圖五 隋開皇改道圖 圖六 唐開元開伊婁河圖 圖七 唐寶願開七裏港河圖 圖八 宋湖東接築長堤圖 圖九 明開康濟、宏濟河圖 圖十 運河圖 原書正文 捲一 江都運河 捲二 江都運河 捲三 高郵運河 捲四 寶應運河 原書後序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揚州水道記/江淮運河曆史文獻叢刊》: 案,北神堰在山陽,《五代史·周世宗紀》:“顯德五年,上欲引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能渡。”注:“北神鎮,在楚州城北五裏。”召伯堰在召伯,印召伯埭。龍舟堰在揚子橋南,《方輿紀要》:“在府南二十裏。”引《十道誌》:“魏文帝臨江試龍舟於此,因名。”茱萸堰在茱萸灣,《宋史》:“嚮子�G胗諍A旰湧謐饕話櫻�以復茱萸灣待賢堰。”則菜萸堰在菜萸灣。《通監》:“韓令坤奏:敗揚州兵萬人於灣頭堰。”鬍《注》:“《九域誌》:揚州江都縣有灣頭鎮,在今揚州城北十五裏。”《揚州府誌》:“灣頭鎮印古茱萸灣。”惟新興堰未詳所在。以龍舟、茱萸二堰例之,亦當在江都縣地。《方輿紀要》以為新興堰在鹽城縣,非也。李保泰《江都縣績誌》:“宋時,自瓜洲至淮安皆為運河。天禧間,江淮發運使賈宗以五堰剝卸之煩,建議毀堰。五堰乃北神、召伯、茱萸、新興、龍舟也。薛奎因毀龍舟、新興、茱萸三堰,而爵召伯、北神。案,北神在今山陽縣境。龍舟以魏文帝臨江試龍舟得名,則當近瓜洲。在淮揚三百裏運河中,兩頭總扼以貯水者。後復用嚮子�R椋�於瓜洲作壩,以復龍舟;於海陵河口作壩,以復茱萸等堰,皆在今江都境內。紹興四年,詔毀揚州灣頭港等各口牐,無通敵船。其明年,又詔淮南宣撫司募開瓜洲至淮口運河淺澀之處。其時嚮子謹所議,謂“運河高江、淮數丈”,則欲通運路不得不資堰閘以宣節其流。第堰則艮斷中流,不免煩於剝卸;牆則中有口門,隨時為啓閉,法以後齣而益善耳。《玉海》引《國史職官誌》有“運路二十一,堰官各一人”,如今閘官者。然《宋史·河渠誌》既不載,而瓜洲堰設官之舊,遂莫之紀。新興今不可考。五堰之設,淮惟一北神,意新興印在召伯、茱萸、龍舟間。殆揚承淮下流,故堰之設為特密歟。”案,李說是也。《儀徵縣誌》以三堰在儀徵縣,非也。知賈宗所開之河,即今城南之運河者,賈宗為江淮發運使在員宗時,而今之揚州城始於李重進,說詳後“宋三城”條下。在周顯德六年。賈宗開古河,繞城南,接運渠,在重進之後,故知郎今之城南運河也。賈宗雲“繞城南”者,印指重進所築今城而言。當重進之時,運河仍由禪智寺等處,輿今之運河不同。 …… |
| 序言 | |
(五) 《揚州水道記》,光聽書名就讓人心生漣漪。9787565127724這個書號,似乎預示著這本書擁有著豐富而詳實的資料。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展現地域文化精髓的作品情有獨鍾,而“水道”這個主題,恰恰是連接揚州曆史與現實的生命綫。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描繪這些水道,是僅僅介紹它們的水文地理特徵,還是會深入挖掘它們背後蘊含的曆史人文故事?我想象中,它會講述漕運的輝煌,商賈的往來,文人墨客的雅集,甚至是在水道邊發生的尋常百姓傢的悲歡離閤。這本書是否會探討水道在揚州城市規劃、經濟發展、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我也希望能從中瞭解到關於水道的變遷,以及人類活動對水道生態的影響。如果它能將宏觀的曆史脈絡與微觀的人物細節相結閤,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齣揚州水道的獨特魅力,那就太令人期待瞭。
評分(一) 這本《揚州水道記》光聽名字就充滿瞭古韻和故事感,讓人立刻聯想到江南水鄉的婉約,以及那縱橫交錯、滋養瞭無數生命的河流。我尤其喜歡那種可以追溯曆史、感受地域文化的作品,尤其是涉及到“水道”這樣的主題。在我看來,水道不僅僅是自然形成的地理景觀,更是承載瞭交通、經濟、文化交流乃至政治軍事的重要命脈。這本書的9787565127724這個書號,讓我覺得它是有著紮實內容和嚴謹研究支撐的。我期待它能描繪齣揚州水道那曾經的繁華景象,可能是漕運的繁忙,商船雲集,也可能是文人墨客在水邊吟詩作對,留下的浪漫傳說。也許還會講到水道兩岸的居民生活,他們的習俗、信仰,以及如何與這片水域共生共榮。我對那些關於古老航道變遷、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發展,甚至是對揚州城市格局産生深遠影響的故事特彆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段水韻悠長的曆史。
評分(三) 《揚州水道記》這幾個字,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水鄉的嚮往。9787565127724這個書號,給我一種沉甸甸的、值得探索的感覺。我一直認為,一個城市的靈魂往往就體現在它與水的關係上。揚州,這座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她的水道必然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記憶。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描繪這些水道?是細緻的地質地理描繪,還是生動的人文曆史敘述?我期待能讀到關於水道的生態變遷,以及人類活動如何改變或影響瞭它們。可能還會涉及水道沿綫的民俗風情,那些依水而居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節日慶典,甚至是他們的傳說故事。同時,我也對書中可能探討到的水道在古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非常感興趣,比如它如何促進瞭商業貿易,如何連接瞭南北方的交流。如果這本書還能觸及一些關於水利工程的智慧,或者水道的保護與治理問題,那就更具啓發性瞭。
評分(二) 當我看到《揚州水道記》這個書名,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的畫麵:煙波浩渺的長江,蜿蜒麯摺的京杭大運河,還有那些穿梭於街巷的明渠暗河。9787565127724這個書號,似乎在暗示著這是一部經過精心編撰、具有相當學術分量的著作。作為一個對曆史地理和城市發展史著迷的讀者,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挖掘揚州水道的獨特價值。它是否會詳細介紹不同曆史時期,這些水道在軍事防禦、物資運輸、文化傳播等方麵扮演的角色?是否會探討水道對揚州經濟格局、人口分布、甚至城市風貌的影響?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水道背後的人物故事,是叱吒風雲的官員,還是辛勤勞作的船工、水利匠人,他們的命運是如何與水道緊密相連的?這本書如果能將曆史的宏大敘事與個體命運的微觀描繪相結閤,那就太精彩瞭。我希望能從中讀齣揚州水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那些曾經流淌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故事。
評分(四) “揚州水道記”——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9787565127724這個數字組閤,仿佛隱藏著一段關於曆史的密碼。在我看來,水道不僅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曆史的見證者和推動者。對於揚州這樣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她的水道定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一個立體的揚州水道圖景,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我期待作者能從更廣闊的視角來解讀這些水道,比如它們在古代中國交通網絡中的戰略地位,或者它們如何塑造瞭揚州獨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否會有關於水道相關的傳說、詩歌、繪畫的探討?甚至是對水道變遷所帶來的社會影響的分析?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挖掘水道背後的人文價值,展現齣它與揚州這座城市共同成長、共同呼吸的生命力,那將是一場難得的閱讀體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