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化學哲學新體係 | 作者 | (英)道爾頓 |
| 定價 | 55.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095553 | 齣版日期 | 2015-1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640Kg |
| 內容簡介 | |
| 道爾頓(1766-1844)是英國的化學傢,《化學哲學新體係 》是其代錶作。全書分兩捲三部分,**捲的**部分齣版於1808年,著重論述物體的構造,闡明瞭科學原子論觀點及其由來。第二部分齣版於1810年,主要結閤豐富的化學實驗知識,運用原子理論闡述基本元素和二元素化閤物的組成和性質。第二捲齣版於1827年齣版,金屬化閤物及閤金的性質,對原子論作瞭進一步闡發。盡管'原子論'是一種古老的學說,但在道爾頓之前,沒有一個人將其用於揭示化學變化的奧秘。事實證明,如果沒有道爾頓將臆測的原子假說變成科學的原子論,化學將仍舊是一堆雜亂無章的觀察材料和實驗的配料記錄。道爾頓使得化學從此成為一門科學,邁入瞭近代化學的新時期。因此,恩格斯稱其為'近代化學之父'。 |
| 作者簡介 | |
| 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1766-1844),英國化學傢、物理學傢,*重要的貢獻是創立瞭科學的原子論。 |
| 目錄 | |
| 《化學哲學新體係》導讀 部分 序言 章 論熱或熱質 節 論溫度和測量溫度的儀器 第二節 論熱引起的膨脹 第三節 論物體的比熱 第四節 論彈性流體的比熱理論 第五節 論燃燒放齣的熱量 第六節 論溫度的自然零度或熱的喪失 第七節 論由溫度的不平衡引起的熱的運動和傳導 第八節 論大氣的溫度 第九節 論水的凍結現象 第2章 論物體的構造 節 論純彈性流體的構造 第二節 論混閤彈性流體的構造 第三節 論液體的構造及液體和彈性流體間的力學關係 第四節 論固體的構造 第3章 論化學結閤 圖版及其說明 第二部分 序言 第4章 論基本要素 節 論氧 第二節 論氫 第三節 論氮 第四節 論碳或炭 第五節 論硫 第六節 論磷 第十節 論金屬 第5章 二元素的化閤物 節 氧與氫 第二節 氧與氮 第三節 氧與碳 第四節 氧與硫 第五節 氧與磷 第六節 氫與氮 第七節 氫與碳 第八節 氫與硫 第九節 氫與磷 第十節 碳與硫、與磷,以及硫與磷 第十一節 固定堿 第十二節 土類 圖版及其說明 附錄 第二捲部分 序言 第五章 二元素的化閤物 第十三節 金屬氧化物 第十四節 土類、堿類和金屬的硫化物 第十五節 土類、堿類和金屬的磷化物 第十六節 碳化物 第十七節 金屬的閤金 附錄 譯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化學哲學新體係》特點: 彩色插圖·超值珍藏。 他齣生在英格蘭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傢境貧寒,幾乎食不果腹。 他隻上過幾年小學和中學,為瞭生存四我處漂泊。 他兩次報考的愛西堡大學遭到衊視而被拒之門外。 他天生色盲,但偏偏選擇瞭被視為色盲禁區的化學研究。 他數十年如一日自學不輟,以無與倫比的勤奮終於煉成“真金”。 他就是《化學哲學新體係》作者,近代原子論之父:道爾頓。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讓我們一起仰望先賢,迴眸曆史,體悟原汗原味的科學發現。 |
| 文摘 | |
| 序言 | |
“哲學”與“化學”的結閤,本身就充滿瞭張力與吸引力。化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往往給人一種嚴謹、客觀、實證的印象。而哲學,則關乎思辨、本體、認識論等更加抽象和宏大的命題。將這兩者結閤,預示著這本書的探討將不僅僅停留在化學知識的層麵,而是會深入到化學的哲學基礎,探討化學研究的意義、方法論的邊界、甚至化學在人類認識世界過程中的地位。這是一種跨學科的嘗試,也意味著作者需要駕馭兩種不同領域的知識體係,並將它們有機地融閤。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會對化學的基本概念進行哲學層麵的解讀,或者從哲學的角度來反思化學的發展曆程和未來方嚮。這種高度的理論性和思辨性,讓我充滿瞭期待,也準備好迎接一場思想的盛宴。
評分ISBN碼,這個看似枯燥的數字組閤,卻承載著一本書從誕生到流通的全部信息,它像是一個獨特的身份標識,將這本書與浩瀚的書海區分開來。9787301095553,這串數字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代碼,更是通往知識殿堂的鑰匙。當我看到這個熟悉的標識齣現在一本關於化學哲學的書籍上時,我立刻將其與我一直以來對這個領域的好奇心聯係瞭起來。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科學研究,最終都會觸及哲學的邊界,而哲學也需要科學的支撐來 grounding。這本書的ISBN,就像一個預約,讓我能夠提前鎖定這個我渴望瞭解的領域裏的重要作品。它暗示著這本書的生産和發行是規範的,也更容易讓我通過各種圖書檢索平颱找到它,瞭解它的更多信息,比如目錄、作者簡介,甚至是其他讀者的反饋。這是一個現代社會獲取信息、連接知識的便捷通道,而這個特定的ISBN,則指嚮瞭我所追求的那個未知的知識寶藏。
評分書名中的“新體係”三個字,無疑是吸引我目光的關鍵。在化學這個日新月異的學科領域,能夠提齣“新體係”,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創新和突破。這說明作者並非僅僅是對現有理論的梳理和總結,而是試圖構建一套全新的框架,從一個更宏觀、更具顛覆性的角度來理解化學的本質和發展。這種“新體係”的構建,往往需要作者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非凡的創造力。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跳齣現有的思維定勢,以一種更開放、更具前瞻性的方式來審視化學世界。畢竟,科學的進步往往伴隨著範式的轉變,而“新體係”的齣現,可能正是這種轉變的信號。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打破舊有的桎梏,又將如何搭建起這座嶄新的思想大廈,這其中的邏輯構建和理論支撐,一定充滿瞭挑戰和驚喜。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和裝幀確實很有品味,厚重而堅實的封麵,散發著一種沉靜的力量,書脊上的燙金字跡在光綫下熠熠生輝,讓人一看就覺得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學術著作。拿到手的時候,沉甸甸的重量就預示著裏麵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深入的探討。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劣質紙,而是那種略帶米黃色的、摸起來舒適的紙張,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印刷的清晰度也無可挑剔,字號大小適中,排版疏朗有緻,沒有絲毫的擁擠感,這一點對於一本學術性較強的書籍來說尤為重要,能夠極大地提升閱讀的流暢度和舒適度。封麵的設計也很有藝術感,抽象的綫條和色彩組閤,既不失學術的嚴謹,又帶有一絲哲學的思辨,讓人在翻開書頁之前就對其中可能蘊含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整體而言,這本書的物質呈現就已經傳達齣一種“乾貨滿滿”的信號,讓人在未讀其內容之前,就對其價值有瞭初步的肯定,這對於一個注重書籍質感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積極的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信息,如齣版社和齣版日期,都透露齣一種紮實可靠的學術背景。北京大學齣版社,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權威性和信譽度,作為國內頂尖學府的齣版社,其齣版的書籍往往經過嚴格的審校和篩選,質量有保障。看到齣版日期是多年前,這反而讓我感到一絲安心,因為這意味著它不是一本倉促問世的“快餐書”,而是一本經過時間沉澱、可能經過多次修訂和完善的作品。一本經典的書籍,往往需要經曆時間的考驗,纔能證明其價值。這種“老牌”齣版社加上相對久遠的齣版日期,往往意味著這本書的論點和體係已經得到瞭一定的檢驗,可能在學術界已經産生過一定的影響,或者被認為是該領域內重要的參考資料。對於我來說,選擇一本有良好齣版記錄的書籍,也是在降低閱讀風險,畢竟,一本被市場和學術界認可的書,其內容質量和思想深度通常不會差到哪裏去。這種審慎的選擇,也是對閱讀時間的一種負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