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轻松解读三菱变频器原理与应用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郑凤翼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13634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95kg
本书主要内容有变频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三菱FR―540变频器的组成、端子功能和功能参数;变频器的基本应用;变频器的工程应用;变频器的选择、安装、调试与维护。
本书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分析详细、清晰,在写法上尽量运用图解的方法,图文相辅相成。在内容上力求简明实用,并采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广大初、中级电工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前言
章 变频器的发展、分类和应用
1.1 变频器技术的发展
1.2 变频器的分类
1.2.1 按变频器的主电路结构形式分类
1.2.2 按变频电源的性质分类
1.2.3 按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分类
1.2.4 交一直一交变频器的分类
1.2.5 按变频器的用途分类
1.3 变频器的作用
1.4 变频器的应用
第2章 变频器的原理与控制方式
2.1 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变频器的组成
2.2.1 主电路
2.2.2 变频器控制电路
2.3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2.3.1 U/f控制方式
2.3.2 转差频率控制方式
2.3.3 矢量控制方式
2.3.4 直接转矩控制方式
2.4 变频器的额定参数和技术指标的
2.4.1 变频器的额定参数
2.4.2 变频器的技术指标
第3章 三菱FR―A540型变频器
3.1 FR―A540型变频器的端子图及端子说明
3.1.1 主电路接线端子
3.1.2 控制电路接线端子
3.2 FR―A540型变频器的操作使用
3.2.1 FR―DU04型操作面板的名称和功能
3.2.2 操作面板的使用
3.3 变频器的操作模式
3.3.1 外部操作模式
3.3.2 PU操作模式
3.3.3 外部/PU组合操作模式
3.4 常用控制功能与参数设置
3.4.1 三菱FR―Aj40型变频器的功能和参数(见表3―10)
3.4.2 变频器运行前的功能参数预置
3.4.3 变频器的常用功能参数
3.4.4 频率的给定方式与选择
3.5 变频器的接线
3.5.1 主电路接线
3.5.2 控制电路接线
3.5.3 与PU接口的连接
3.5.4 变频器与PLC的连接方式
第4章 变频器的基本应用电路
4.1 导读
4.1.1 本章的写作特点
4.1.2 变频器的基本功能参数
4.2 电动机单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4.2.1 电动机的点动控制
4.2.2 开关控制的电动机控制电路
4.2.3 继电器控制的电动机控制电路
4.2.4 PLC控制的电动机正转控制电路
4.3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4.3.1 开关控制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
第5章 变频器的工程应用
第6章 变频器的选择、安装、调试与维护
参考文献
我尝试着去阅读其中关于矢量控制和无传感器控制的章节,这两块内容在很多变频器资料中常常是晦涩难懂的“拦路虎”。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先用生活中的类比或者更宏观的物理现象来解释背后的原理,然后再逐步深入到电气工程的层面。这种“由浅入深”的叙述手法,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理解门槛。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查阅其他资料来辅助理解某个术语的含义,因为作者在首次提出这个概念时,就已经给出了非常形象化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而不仅仅是“如何”操作,这对于构建一个扎实的知识体系非常有帮助。这种注重底层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参数设定的讲解,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本单纯的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传授他的经验和对技术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描述上,做得相当接地气。很多技术书籍虽然理论扎实,但一旦脱离了实际工厂环境,就显得有些“空中楼阁”。然而,这本书的某些章节仿佛就是直接从生产线上搬下来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比如,它详细分析了在不同负载波动情况下,变频器如何快速响应并保持输出稳定的细节处理,这对于一线调试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故障诊断的部分,它提供的排查思路非常系统化,不是简单地罗列错误代码,而是引导读者从电气回路、信号输入输出、控制逻辑等多个维度进行逻辑推理。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都开阔了,不再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去修哪里”的盲目状态,而是能够系统性地追溯问题的根源,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实战经验。
评分坦率地说,我对市面上很多号称“XX速成”的读物是持怀疑态度的,但这本书在保持“轻松”的同时,并没有牺牲技术深度。作者的笔触带着一种沉稳的自信,仿佛他非常清楚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知识盲点,并提前设好了“陷阱”并给出“解药”。语言风格上,它非常克制,没有过度煽情或使用花哨的辞藻,而是用精准、凝练的专业术语,配合流畅的逻辑连接词,构建起坚实的知识骨架。这种阅读体验让人感觉非常踏实,每一次阅读都会带来新的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个相互关联、可以互相印证的技术模块。对于想要将变频器知识系统化、工程化思考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好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意思,封面采用了比较简洁的风格,色彩搭配也比较沉稳,给人一种专业又易读的感觉。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挺好奇这本书的实际内容会是怎样的,毕竟“轻松解读”这个词在技术书籍中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图文的配合相当到位,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流程图或结构示意图展现出来后,瞬间就变得清晰明朗了许多。对于像我这种非科班出身,但又需要在工作中接触到变频器技术的人来说,这种视觉上的友好度至关重要。它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将知识点切分得很有层次感,让学习的压力大大减轻。我甚至觉得,光是翻阅这本书的目录和章节结构,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试图构建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概念到实际操作,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引,让人感觉自己真的可以一步步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而不是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而且这座桥的设计非常坚固且易于通行。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不同控制模式的横向对比分析,比如V/f控制、方波控制到先进的矢量控制,作者清晰地勾勒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最适用的工作场景,这对于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至关重要。这种比较分析,远比单独讲解每种模式要高效得多,因为它强迫读者去思考技术选择背后的权衡艺术。它不仅仅教会你如何使用变频器,更教会你如何“思考”变频器在特定工程需求下的最佳配置策略。这本书无疑是技术人员工具箱里应该常备的一本参考书,它能够在你需要快速回忆关键参数、理解复杂功能模块逻辑时,提供一个快速、可靠的知识回顾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