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龍鳳趣談--中華意象--文史中國
定價:15.00元
售價:11.0元,便宜4.0元,摺扣73
作者:劉德增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1010694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522kg
本書為“文史中國”叢書之一種,是專為青少年讀者精心編寫的傳統文化讀物。全彩印刷,圖文並茂。
本書通過生動的文字、精美的圖片,對龍鳳形象的産生和發展進行瞭詳細梳理,對中國龍鳳文化的深刻內涵以及中國龍鳳文化對中國曆史及中華文化的重大影響等進行瞭全麵描述,是瞭解中國龍鳳文化的讀物。
引言
【章】圖騰
圖騰神話
神話的曆史化
圖騰的復原
【第二章】說龍
龍的原型
神幻:龍的誕生
帝王的化身
水神
龍風俗
【第三章】釋鳳
鳳的真相
鳥圖騰部落的至上神
鳳鳥的考古發現
玄鳥生商:鳥圖騰之個案
鳥圖騰崇拜的根源
從圖騰到祥瑞
深入閱讀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裏湧現齣許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象”概念。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符號,比如龍和鳳。我之前總覺得它們隻是古代帝王和宮廷的專屬,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們更廣闊的生命力。它們不僅僅是權力與尊貴的象徵,更是寄托瞭人們對美好生活、對天地萬物的敬畏與想象。從那些古老的詩詞歌賦中,我仿佛能聽到古人對龍騰九霄的贊頌,對鳳鳴岐山的期盼。而且,書中對這些意象的解讀,並非生硬的堆砌史料,而是穿插著生動的故事和細緻的描繪,讓我感覺像是穿越迴瞭那個遙遠的時代,親身感受著古人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信仰和追求。這種將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再用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手法,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也讓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體會。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龍鳳趣談”,確實名副其實。我一直認為,研究中國文化,如果不去瞭解龍鳳這兩個核心意象,就如同錯過瞭靈魂。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而且做得非常齣色。我尤其欣賞書中那種“談”的藝術,它沒有使用過於學術化的語言,而是用一種輕鬆、幽默、又不失嚴謹的方式,將龍鳳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化語境下的錶現娓娓道來。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在跟一位博學多纔的朋友聊天,他不僅瞭解龍鳳的起源和象徵意義,還知道它們在古代社會中的各種有趣應用,比如建築上的裝飾、服飾上的紋樣、節日慶典上的錶演,甚至是被賦予的各種神話傳說。書中的許多細節都讓我拍案叫絕,也讓我對中國文化的想象力之豐富感到由衷的贊嘆。這種將曆史知識融入生動講述的風格,讓我覺得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反而充滿瞭驚喜。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文史”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認識。我過去總覺得文史研究離我們普通人太遠,都是些枯燥的年代、人物和事件。但《龍鳳趣談》卻用一種極其有趣的方式,將曆史的厚重感與文化的趣味性完美融閤。龍和鳳,這兩個在中國文化裏耳熟能詳的符號,通過作者的筆觸,展現齣瞭前所未有的豐富性和多麵性。我驚嘆於作者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精準地捕捉到那些最能體現龍鳳文化精髓的片段,並將它們串聯成一篇篇引人入勝的故事。從古代的神話起源,到曆代帝王的禦用圖騰,再到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甚至是民間百姓的口頭傳說,這本書幾乎是全方位地展現瞭龍鳳在中國社會中的演變軌跡。這種宏大敘事與細膩描繪相結閤的寫作風格,讓我感覺仿佛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一步步深入瞭解中國文化的寶藏。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曆史上的那些“名物”非常感興趣,而龍和鳳無疑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代錶性的“名物”之一。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份好奇心。在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對龍鳳形象的細緻分析所摺服。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你龍長什麼樣,鳳又是什麼樣子,而是深入到每一個細節,比如龍角、龍鱗、龍爪,以及鳳的羽翼、色彩。這些描述讓我不禁聯想到故宮裏的龍紋雕刻,博物館裏的青銅器上的鳳鳥紋樣,仿佛書中的文字與我眼前的文物産生瞭奇妙的連接。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龍鳳在民間傳說和節日習俗中扮演的角色,比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以及關於鳳凰涅槃的永恒傳說。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龍鳳文化是如何滲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成為他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這種接地氣的解讀方式,讓原本高高在上的意象變得更加親切和可感。
評分我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名為《龍鳳趣談——中華意象——文史中國》的書,書號是9787101069426。剛拿到手的時候,它的名字就吸引瞭我,龍和鳳,這兩個在中國文化裏簡直是象徵瞭極緻的美好與權力,同時又帶著濃厚的神秘色彩。我總覺得,關於這兩個意象的書,一定不會是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瞭想象力與趣味性。翻開書頁,我最先被它的裝幀吸引,那種古樸又不失典雅的感覺,讓人一下子就沉浸到瞭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我特彆期待書裏能夠講述龍和鳳在不同朝代的演變,它們從遠古的神話生物,如何一步步融入到皇權象徵、祥瑞寓意,甚至民間傳說中,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隱藏著曆史的密碼。我也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解讀龍鳳在文學、藝術、建築等各個領域的體現,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描繪,還是能挖掘齣更深層的文化內涵。總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充滿瞭引人入勝的可能性,讓我迫不及待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