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
定價:95.00元
作者:劉敏、周雲彩、張娜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92396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介紹瞭易術心理劇、易術錶達性心理治療的理論技術,以及相關案例解讀。本書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心理劇、藝術治療、格式塔治療、音樂治療、舞蹈治療之整閤運用。
目錄
目 錄
部分 易術的起源
◎章 尋根
兒時的夢般歲月
早年生活的大事
◎第二章 尋求自由與平等
研究生院裏的平等
婚姻中的平等
◎第三章 開始心理治療
藝術治療和完形治療
心理劇
與澤爾卡·莫雷諾相遇
當心理劇主角的初次體驗
與約翰·諾爾蒂博士相遇
在兩個世界搭起一座橋——心理劇登上中國長城
文化劇
中醫
氣功
第二部分 易術的發展
◎ 第四章 易術的理論基礎
整體觀
中醫裏的整體觀
完形治療中的整體觀
自發性與創造性的理論
現象學觀點
禪宗與道傢論自然
儒傢論自然
莫雷諾的自發與創造理論
自發與創造的功能
自發與創造的阻礙
阻礙的根源與影響
◎ 第五章 易術的治療基礎
傳統中醫
傳統中醫的整體觀
總結
氣功
音樂
舞蹈與律動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具體化和闡述內在需求與渴望
體驗世界的道傢方式即使人保有持續性覺察的方式
心理劇和社會計量學
心理劇的程序
社會計量學的程序
第三部分 易術幕起
◎第六章 易術的治療曆程
易術作為團體治療的曆程
易術作為文化劇的曆程
◎第七章 易術曆程之案例分析
個案分析——簡(1998 年鼕)
個案分析——喬伊絲( 2001 年夏天)
個案研究——喬治(1983 年6 月至1984 年6 月)
易術與跨文化工作
在非洲的文化劇
在馬來西亞的文化劇
在颱灣的文化劇
第四部分 陽生復,萬物亨通
◎ 第八章 結 論
◎ 參考文獻
◎附 注
作者介紹
龔鉥,生於上海崇明島,國際的心理治療大師。1990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肯辛頓大學谘詢心理學博士學位,是易術心理劇治療、易術錶達性心理治療的創始人,2016年獲得美國心理劇學會頒發的“莫雷諾”終身成就奬。
文摘
序言
一本名為《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的書,引起瞭我強烈的求知欲。我對“易術”這個概念感到非常好奇。它聽起來不像是某種僵化的理論,更像是一種靈活、有機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變數。在我的認知裏,改變往往伴隨著挑戰、不確定甚至痛苦,但這本書卻提齣“與改變共處”,這預示著一種更積極、更具建設性的態度。我渴望瞭解,這種“易術”究竟包含瞭哪些哲學思想或實踐技巧?它是否能夠教會我如何在這種動態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穩定?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方法論,讓我能夠不再畏懼變化,甚至能夠從中發掘機遇。它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引導性的練習,幫助我將書中的智慧轉化為實際的生活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帶領我探索一種與時代同頻、與自我對話的生活方式,讓我在變化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從容與自在。
評分作為一名對生活哲學和個人成長深感興趣的讀者,我被《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這個書名深深吸引。“易術”這個詞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似乎預示著一種能夠輕鬆化解生活難題的智慧。而“與改變共處”這個短語,更是精準地捕捉到瞭現代人普遍麵臨的睏境。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工作、學業、人際關係,甚至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在不斷地經曆著各種變化。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為抗拒改變、不適應變化而承受瞭巨大的壓力。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解決之道,它提齣瞭一種“易術”,一種能夠讓我們與變化和諧相處的能力。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易術”的內涵,它又將如何指導我們去實踐,去擁抱生活中的每一次改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並在變化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最終實現一種更加從容、更加有意義的生活。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易術”這個詞,讓我聯想到瞭一種簡便易行的智慧,一種能夠化繁為簡,輕鬆應對生活難題的藝術。而“與改變共處”更是直擊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痛點。我們生活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變化是永恒的主題,但很多人卻因為無法適應變化而感到焦慮、迷茫甚至痛苦。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不是教我們如何去“戰勝”改變,而是教我們如何“與改變共處”,這其中蘊含著一種順應自然、藉力而行的哲學。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易術”的具體闡釋,瞭解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思維模式、行為準則,又或是某種實踐方法。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裏找到內心的寜靜,並能夠靈活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最終將生活過成一門優雅的藝術。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光是這個名字就充滿瞭哲學意味和生活智慧。我一直覺得,生活本身就是一場不斷變化的旅程,而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在被動地應對這些變化,甚至常常因此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一種能夠讓我們主動去擁抱、去接納,甚至去利用改變的力量。它不像那些心靈雞湯那樣空洞地鼓勵我們“積極樂觀”,而是提齣瞭“易術”這個概念,讓我好奇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技藝,又該如何去學習和實踐。在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現代社會,能夠與改變共處,而不是被改變裹挾,這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生存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這種“易術”的核心,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並從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我希望它能像一位智慧的長者,在我迷茫時指點迷津,在我跌倒時給予鼓勵,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從容、更優雅的姿態去麵對生活的起起伏伏。
評分我最近在尋找一些能夠提升自我認知和生活品質的書籍,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的名字——“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易術”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古老而深邃的智慧感,讓人聯想到東方哲學中順應自然、化繁為簡的道理。而“與改變共處”則直擊現代人內心的痛點,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整個社會都在不斷變化,而我們往往因為無法適應而感到疲憊和掙紮。這本書的副標題“生活藝術”更是吸引瞭我,我一直認為,生活本身就是一門需要學習和實踐的藝術,而能夠與變化和諧相處,無疑是這門藝術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易術”的,它又包含哪些具體的實踐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考框架,幫助我理解變化背後的規律,學會如何在這種變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而不是被動地隨波逐流。我希望能從中汲取智慧,讓自己的生活更加順暢,內心更加平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