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设备原理及维修实训 9787111344353

通信终端设备原理及维修实训 97871113443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学平 著
图书标签:
  • 通信终端
  • 设备原理
  • 维修实训
  • 电子技术
  • 通信技术
  • 移动通信
  • 故障诊断
  • 实操
  • 教材
  • 9787111344353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44353
商品编码:2967156898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终端设备原理及维修实训

: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陈学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1344353

字数:360000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这本由陈学平等人编著的《通信终端设备原理与维修实训》主要介绍了通信终端设备(电话机和手机)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检测维修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话机原理及电路分析、电话机检修基础、电话机整机性能测试故障分析及维修、移动通信基础知识、手机电路分析、手机表面贴片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手机维修常用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手机维修。本书的可操作性极强,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通信终端设备原理与维修实训》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实践性强,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及培训班的教材。


内容提要

这本由陈学平等人编著的《通信终端设备原理与维修实训》的主要特点如下:力求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内容编排上,我们把握了“必需”和“够用”这两个“度”,维修分析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本书突出了实用性和专业性。每章开头均有学习目标,各章中合理安排了实训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进入专业岗位后,就能很快进入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的培养。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实用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外,还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培养学生对电话机电路、手机电路的识读能力、检测能力、故障分析及维修能力。取材典型实用,内容编排得当,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所述机型基于各职业院校能力范围,利于教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数字时代的脉搏:探索通信终端设备的奥秘与实践 在这个信息爆炸、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通信终端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我们与世界连接的桥梁,是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享受娱乐的核心载体。从我们手中不离手的智能手机,到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系统,再到支撑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发展的各类专业通信终端,这些设备以惊人的速度迭代更新,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精湛的工程技术。 本书将带领您深入探索通信终端设备的核心原理,揭示它们如何捕捉、处理、传输和接收海量信息。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通信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一、无线通信的基石:电磁波与调制解调 电磁波的传播奥秘: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论预言到赫兹的实验验证,电磁波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本书将详细阐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绕射),以及其在不同频段(如低频、高频、微波、毫米波)的应用差异。理解电磁波的传播规律,是理解任何无线通信设备工作的首要前提。我们将探讨不同频率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其特性进行高效的远距离通信。 信息的编码与转换: 数字信号是现代通信的基础。本书将介绍如何将模拟信息(如声音、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采样、量化、编码),以及数字信号如何高效地表示和存储。我们将深入了解二进制、BCD码、ASCII码等基本编码方式,以及更复杂的信源编码技术,如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旨在最大限度地压缩数据,提高传输效率。 调制解调的艺术: 如何将数字信息“搭载”到高频电磁波上传输,是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种调制技术,包括: 幅度调制(AM): 详细讲解双边带、单边带、残边带调制,以及其优缺点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频率调制(FM): 阐述调频信号的产生原理,分析其抗干扰能力和应用范围,例如在广播和部分数据通信中。 相位调制(PM): 解释相位的变化如何携带信息,并介绍其在数字通信中的重要性。 数字调制技术: 重点介绍现代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数字调制方式,如: 调幅键控(ASK): 通过改变载波幅度来表示数字0和1。 调频键控(FSK): 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表示数字0和1。 调相键控(PSK): 包括二相PSK、四相PSK(QPSK)等,通过改变载波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其效率和抗干扰性得到显著提升。 正交幅度调制(QAM):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字调制技术之一,它结合了调幅和调相,通过同时改变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携带更多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阶数QAM(如16QAM、64QAM、256QAM)的性能差异及其在4G、5G等通信标准中的应用。 解调:恢复信息的关键: 接收端如何从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准确地恢复出原始信息,即解调过程。本书将详细解析各种调制方式对应的解调技术,包括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等,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二、通信终端的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 射频前端:信号的入口与出口: 射频前端是通信终端与无线信道直接交互的硬件部分,它承担着信号的接收、发射、频率转换等关键任务。本书将深入剖析射频前端的组成部分: 天线: 不同类型天线(如偶极子天线、八木天线、贴片天线)的设计原理、增益、方向性等参数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低噪声放大器(LNA): 在接收端,LNA的作用是放大微弱的接收信号,同时尽量降低自身引入的噪声,确保信号质量。 滤波器: 用于滤除不需要的频率信号,隔离干扰,提高信号的选择性。我们将介绍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在通信终端中的应用。 混频器(Mixer): 实现信号的频率转换,将射频信号下变频到中频(IF)或基带(BB),便于后续处理。 功率放大器(PA): 在发射端,PA负责放大基带或中频信号,使其能够足够强地发射出去,覆盖所需的通信距离。 开关与耦合器: 控制信号的流向,实现发射/接收模式的切换。 基带处理单元:智慧的“大脑”: 基带处理单元负责对接收到的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并进行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包括信道解码、纠错、数据解析等。在发射端,它负责对用户数据进行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并将其调制到载波上。我们将详细介绍: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专为高效的数字信号处理而设计的微处理器,在通信终端中承担着大量复杂的运算任务。 ADC/DAC: 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是连接模拟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关键桥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 内存与存储: 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通信协议。 接口控制器: 负责与外部设备(如用户界面、其他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电源管理单元:能量的守护者: 通信终端的续航能力至关重要,电源管理单元负责高效地管理电池的充放电,并为各个模块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我们将探讨电池技术(如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以及电源管理芯片(PMIC)的功能,包括电压调节、电量监测、充放电控制等。 用户界面:人机交互的窗口: 对于消费级通信终端,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的直接体现,包括显示屏、触摸屏、键盘、麦克风、扬声器等。本书将简要介绍这些组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通信终端中的集成。 三、通信协议栈:规范的语言 分层思想:化繁为简: 复杂的通信过程被抽象为多层协议栈,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并向上层提供服务。我们将以TCP/IP协议栈为例,详细介绍各层的作用: 物理层: 负责比特流的传输,定义了电磁波的特性、接口标准等。 数据链路层: 负责帧的传输、差错检测与纠正、介质访问控制(MAC)。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实现端到端通信。 传输层: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或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如UDP)。 应用层: 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如HTTP(网页浏览)、FTP(文件传输)、SMTP(邮件发送)等。 无线通信特有协议: 除了通用的TCP/IP协议栈,无线通信终端还涉及一些特有的协议,如: 蜂窝移动通信协议: GSM、CDMA、WCDMA、LTE、5G NR等,它们定义了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规则,包括信道分配、切换、数据传输模式等。 Wi-Fi协议(IEEE 802.11系列): 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标准,包括SSID、认证、加密、数据传输速率等。 蓝牙协议: 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实现设备之间的配对和数据交换。 信道编码与解码:对抗噪声的利器: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噪声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引入冗余信息,能够在接收端检测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本书将介绍多种信道编码方法,如: 汉明码(Hamming Code): 一种经典的线性分组码,用于检测和纠正单个比特错误。 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 通过对输入比特流进行卷积运算生成编码,具有良好的纠错能力。 Turbo码和LDPC码: 这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先进编码技术,它们通过迭代译码的方式,能够接近香农限,实现极高的纠错性能,是4G、5G等高速通信系统成功的关键。 四、通信终端的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 作为最普及的通信终端,我们将探讨其多功能集成(通信、计算、娱乐、传感器),以及其背后复杂的射频、基带、应用处理器等协同工作。 物联网(IoT)终端: 从智能家居设备到工业传感器,物联网终端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我们将分析其对低功耗、高可靠性、低成本通信技术的需求,以及LoRa、NB-IoT等专用通信技术的应用。 车载通信系统: 车载通信在自动驾驶、车联网(V2X)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其对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提出的更高要求。 卫星通信终端: 随着低轨卫星星座的部署,卫星通信正逐渐成为地面通信的有力补充,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应急通信场景。 未来展望: 5G和6G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广泛的连接。本书将展望未来通信终端可能的发展方向,如AI在通信中的应用、更高级的波形技术、全息通信的可能性等。 五、通信终端的维修与故障排除 在深入理解通信终端设备的工作原理后,掌握基本的维修和故障排除技能将变得至关重要。本书将引导您: 理解常见故障现象: 从信号接收不良、无法连接网络,到设备发热、电池续航下降等,分析各种故障的可能原因。 使用专业测试仪器: 介绍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常用测试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您准确诊断问题。 软件与硬件故障的区分: 学会通过软件更新、恢复出厂设置等方式排除软件故障,并通过替换法、电路分析等手段定位硬件问题。 关键组件的检测与更换: 针对天线、射频芯片、电源管理IC、主控芯片等关键部件,讲解其检测方法和安全的更换步骤(在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规范的前提下)。 安全操作规范: 强调在进行任何维修操作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规程,特别是涉及高压、静电敏感元件的操作。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您理解通信终端设备是如何在数字世界中扮演如此关键的角色,并为您在未来的学习、研究或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通信终端设备原理的透彻理解和对维修实践的细致讲解,您将能更好地把握通信技术的发展脉搏,洞察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强得有点出乎意料,完全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教材。其中关于维修实训的部分,简直是为动手爱好者量身定制的。它详细列举了各种测试仪器(比如示波器、万用表)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工具来判断设备的“病灶”。我尤其欣赏它在故障排除流程上的设计,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如果出现A,就做B”,而是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A”,引导读者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推理。比如,在处理电源部分故障时,它会先从输入电压检测开始,一步步深入到稳压电路,整个过程如同侦探破案一样引人入胜。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经典,很多都是行业内经常遇到的“疑难杂症”,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既专业又具有可操作性。读完这些章节,感觉自己的实战能力确实提升了一大截,不再是看到电路板就手足无措,而是有了一套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论。

评分

这本书在深入探讨核心技术的同时,对于当前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所侧重,虽然主体是“原理与维修”,但它并未落入过时的窠臼。在介绍设备迭代时,它会巧妙地将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进行对比,比如在讲解某类接口协议时,会顺带提及下一代协议如何优化了效率和安全性。这种前瞻性的视野,让读者在学习当前设备维修技能的同时,也能对未来的技术升级有所准备。尤其是在安全和规范性方面,书中也强调了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这对于培养一个负责任的技术人员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修好”一个设备,更是教你怎么“规范地、有安全意识地”进行技术维护工作。这种“德技并修”的理念,在技术手册中是难能可贵的。

评分

装帧和排版上,这本书的处理也颇为用心。纸张质量不错,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图文配比。很多技术书籍常常陷入“文字海洋”的困境,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流程图、结构分解图和波形图,有效地减轻了阅读负担。比如,描述信号传输链路时,那张贯穿始终的流程示意图,简直是理解整体架构的“神器”。此外,书中对专业术语的解释也非常到位,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某个概念的读者非常友好,通常在第一次出现时就会给出通俗易懂的定义或注解。这体现了编者对不同知识背景读者的包容性。总的来说,从阅读体验来看,这是一本令人感到舒适且高效的学习资料,可以看出出版社在编辑校对环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传递的流畅性。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旁边实时指导。它的行文风格非常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直奔主题,但讲解的深度却丝毫不打折扣。在讲解一些复杂的调制解调原理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深奥的数学公式,而是先用类比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大致的认知模型,然后再逐步引入必要的数学工具进行精确描述。这种“先知后解”的教学策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书中穿插的一些“维修小贴士”或“常见误区提醒”,更是体现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些往往是标准教材里找不到的“内行话”。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从学校理论知识到实际工程应用的桥梁,对于所有希望在通信终端维护领域深耕的人士而言,它无疑是一份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朴实,蓝白相间的配色,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打开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言部分,作者的写作态度非常认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通信技术深刻的理解和对读者学习的关怀。内容组织上,从基础的原理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复杂的终端设备结构和工作机制,逻辑性很强。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电路的讲解,配有清晰的原理图和实物图,使得原本抽象的电子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书中对不同类型终端设备的分类和特点介绍得相当到位,无论是早期的固定电话还是现在的智能移动终端,都有涉及,这让读者能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而且,书中对一些常见故障现象的描述非常贴近实际工作场景,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纯理论的书籍,而是真正能指导实践的工具书。我个人认为,对于初入通信设备维修领域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搭建得非常扎实,为后续的实操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