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太陽》
作者:傅文錄 出版社:八正文化
出版日期:2012/10/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821859 叢書系列:中醫養生精華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養生的根本,就是要養好陽氣!
從觀念到做法,教你如何讓體內陽光普照,充滿生機!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體健康靠陽氣!
從營養飲食到生活起居,從針灸服藥到拍打按摩,從太極瑜珈到冥想靜坐……
養生方法琳瑯滿目,卻令人不知從何入手?
其實真正有效的,不在於用什麼方法,而在於根本的觀念!
觀念對了,自然會衍生出正確有效的養生方法
養生的觀念,就是要養好陽氣!
扶揚專家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教你認識陽氣、辨別體質
從觀念到做法,一步一步升起體內的太陽
讓體內陽光普照,充滿生機!
什麼是陽氣?
萬物生長有賴太陽;陽氣就像人體內的太陽,陽氣充足,身體才會健康!
陽氣為什麼這麼重要?
人的一生,就是陽氣從100消耗到0的過程;提早耗損就提早生病衰老!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陽虛?
提供簡單「陽虛自測法」,只要3分鐘,立刻了解自己的陽虛指數!
哪些生活習慣會耗損陽氣?
不適當的飲食、溫度、運動、睡眠、工作、情緒……都會損傷陽氣!
陽氣不足會怎樣?
陽氣損傷就會產生亞健康的狀況,進而導致諸多急慢性疾病、疑難雜症!
如何養護陽氣?
詳細介紹飲食、起居、休息、泡澡、情緒、運動、按摩等各種扶陽方法,讓體內升起暖暖的太陽,從根本獲得真正的健康!
保養陽氣,才是養生護命的根本大法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早已揭示,祛病、健康、長壽的根本,就在養護陽氣!人體中的「陽氣」就像是自然界的太陽,體內環境陽光普照,自然不利於疾病滋生,從裡到外健康清爽。人的一生,從小孩到老人,就是陽氣衰減的過程,陽氣耗損得越慢、保養得越好,就越能延緩老化、防止疾病的發生。所以,養生根本的做法,就是要養護陽氣!
書中運用科學的實證和語彙闡釋何謂「陽氣」,讓陽氣不再只是模糊玄虛的概念;以貼近現代生活的案例,指出空調、冷飲、熬夜等小習慣如何扼殺陽氣,最後提出生活各方面的簡易養陽方法,隨時皆可養陽,一生都能活用,讓體內陽氣強盛,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作者簡介
傅文錄
現職副主任醫師,專門從事中醫內科疑難雜症門診工作。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二十餘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文筆。曾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二十餘篇,出版個人專著二十餘部。近年崇尚火神派鄭欽安扶陽學說理論,對火神派學術思想多有研究,成為當代中醫火神派研究知名學者,臨床上善於應用薑桂附辛溫扶陽藥物,治療風寒濕冷痛症所引起的諸多疑難雜症。
目錄
推薦序--養護腎陽,祛病長壽 呂文智
作者序--腎如陽光,照耀身心 傅文錄
第一章 陽氣無處不在,細節決定健康
1. 與大自然交換生機
2.陽氣決定壽命的長短
陽氣是生命的主宰
養生就是保陽氣
陽氣的損耗與恢復
3.健康速成法--保有好脾腎
好腎才有好命
小孩陽氣旺的三大特徵
人老則陽氣衰
脾胃健康助生陽
4.做自己的醫生--簡單的「陽虛」自測法
怕冷是陽虛典型的表現
身體疼痛多與陽虛有關
陽虛者必濕重
陽虛寒濕重
陽虛者多血瘀
陽虛五大症狀
五臟陽虛的不同表現
陽虛自測表
5.體溫是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的體溫
體溫是恆定的,也是波動的
人體會自動調節體溫
關注小孩的體溫
學會量體溫
體溫決定生老病死
第二章 養生就是養陽氣--陽氣損傷則百病生
1.「人活一口氣」,活的就是陽氣
病從寒中來
亞健康的發生與防治
陽虛則癌症生
2.無理的五大日常生活習慣
早晨起床喝涼水
不吃早餐
過食冰鎮飲料
運動過度
快速減肥
3.小水果,大學問
吃水果也能吃出病
非當季水果危害多
4.涼茶並非人人能喝
5.現代人幾乎都有的空調病
春夏當養陽氣
重視陽氣就能把握健康
6.愛美不怕流鼻水--美女易得三種病
女人更應保暖祛寒
7.缺少睡眠的人生註定是失敗的
睡眠不足導致體質下降
熬夜傷陽氣
晚上是補充陽氣的好時間
8.痰濕重是胖子的通病
陽虛才會肥胖
變胖的原因在於脾的功能差
腎陽不虛則肥胖難纏身
9.治感冒,大多數人都會犯的習慣性錯誤
感冒多因受寒所致
10.輸液越多,感冒越難好
輸液生寒生濕傷陽氣
補液還是口服好
11.再談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殺菌也「殺」陽氣
12.傷身傷心的生活
工作煩勞傷陽氣
傷陽損人的錯誤房事習慣
揮汗如雨也是病
不良的情緒易致病
第三章 保養陽氣是養生的秘訣
1.解讀人體養陽的真諦
2.三種寒性體質人群的至簡保養法
氣虛者多運動
血虛者當補血
陽虛者避寒涼
3.養生就是養陽氣
現代人多陽氣衰
生老病死賴陽氣
4.春夏是養陽氣的時機
無處不陽氣,勸君多採擷
春天重養肝,旨在升陽氣
春季養肝小竅門
擺脫「春睏」
韭菜與羊肉
5.「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冬病與夏治
用好「穴位貼敷」
6.一天三次的懶人養陽功
還原晨練的真相
7.勞逸結合則陽氣充足百病消
每個人都有可能「積勞成疾」
四招教你「揪」出疲勞 積極休息
過於安逸等於早衰早亡
8.人人都會的養陽益壽泡澡功
9.向食物討要生命力
溫性蔬菜類
溫性瓜果類
溫補藥膳類
溫補菜餚類
溫補藥粥類
溫補藥酒類
10.慢太極,快健康
太極拳是助陽的境界
11.行善多喜陽氣升
善能升陽氣
喜則陽氣升
12.人體健康有大穴
腳心湧泉穴
肚臍神闕穴
13.快、簡單、經典的養陽三大法
「灸」出陽氣,「灸」走疾病
拔罐通經助陽氣
溫坐法,小動作大療效
14.給身體安個「小火爐」--用對扶陽中藥
附子理中丸 桂附地黃丸
扶陽強正湯
附錄一 二十四式太極拳動作路線及示意圖
附錄二 拔罐保健防病十法
附錄三 艾灸保健防病十法
後記--生之本,在養腎陽
我必须承认,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养生”这个词汇抱持着一种略微功利和疲惫的态度,总觉得是无休止的自我约束和繁琐的流程。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将“养生”提升到了“生命艺术”的高度。书中对于如何与体内的“太阳”和谐共处,所提出的见解,充满了哲思和智慧,而非教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顺应天时,内求平衡”的阐述,它鼓励读者去倾听身体最真实的声音,而不是盲目地追随外界的喧嚣。这种由内而外的、基于个体差异的指导原则,显得极其人性化和富有弹性。它不是一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药方,而是一套激发读者自身修复机制的钥匙。读完后,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赋权感,仿佛身体的掌控权真正回到了我自己手中,这种感觉,比任何保健品都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像是聆听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充满术语的医学论述方式,而是将复杂的生命科学原理,巧妙地编织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场景。我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多次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句子,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它对某一特定经络流动的描述,那种动态感和画面感,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能量在体内穿梭的情景,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学修养才能达到的境界。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保持文学美感的同时,丝毫没有牺牲内容的严谨性。每一次的描述,都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只不过是用一种更贴近人性的、更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已经超越了“学习”的范畴,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对自身的构建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整体观”的视角,而非仅仅局限于身体的某个局部或某一种疾病的治疗。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与自然、与宇宙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而我们体内的“太阳”,正是连接这所有层面的核心枢纽。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那种宏大的格局和细腻的观察力,让人拍案叫绝。例如,它将四季更迭与人体脏腑的代谢规律联系起来的论述,既充满了诗意,又具备严密的逻辑性。阅读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东方智慧宝库的门,但作者又非常体贴地为我们配备了现代的“翻译器”,使得理解障碍降到了最低。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健康的读物,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优雅地、有觉知地度过人生的哲学指南。每次合上书页,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平静与充盈,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仿佛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由浅入深的探索之旅。开头部分的铺垫,温柔而坚定,为后续深入的探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丝毫的突兀感。随着章节的推进,作者的笔锋逐渐深入到那些看似玄奥,实则与日常息息相关的生命现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古籍文献时的精准度与现代语境的衔接,这种“古今对话”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它并没有将传统医学知识“神化”,而是以一种非常务实和可操作的视角去解析它们。对于像我这样,既想了解传统精髓,又需要现代逻辑支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让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养生理论,变得鲜活、可触及,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立刻付诸实践,效果立竿见影,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部启迪心智的杰作,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我们身体内部那个永恒燃烧的能量源泉。初读之下,我便被作者那种对生命本源的深刻洞察力所折服。书中对于“太阳”这一意象的运用,绝非简单的比喻,而是深入到古老哲学与现代生命科学交汇的深层结构中去探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微妙变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身体信号,在作者的解读下,都成为了解读内在宇宙的密码。这本书的叙事节奏舒缓而有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不急不躁地为你揭开层层迷雾。它不是那种贩卖速成秘籍的指南,更像是一部引导你进行深度自我对话的引路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传统智慧的尊重与现代观点的融合,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内容显得既古老又充满活力,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不再仅仅是关注表面的症状,而是开始探寻驱动一切的根本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