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计算机科学概论 第11版 |
| 丛书名: | 图灵计算机科学丛书 |
| 作者/主编: | 【美】J. Glenn Brookshear著 刘艺 肖成海 马小会 毛倩倩译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115261960 |
| 出版年份: | 2011年10月 |
| 版次: | 第11版 |
| 总页数: | 411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69.00元 |
| 实际重量: | 760 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计算机科学概论(第11版)》由J.Glenn Brookshear所著,面向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学生。大多数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在初的学习中都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计算机科学就是程序设计、网页浏览以及因特网文件共享,因为这基本上就是他们所看到的。实际上计算机科学远非如此。因此,在入门阶段,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主攻的这门学科所涉及内容的广度,这也正是本书的宗旨。本书力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以领会该领域今后其他课程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事实上,本书采用的综述方式也是自然科学入门教程的常用模式。
说实话,初次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有点担心它会过于陈旧,毕竟计算机领域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了。但读完前几章后,这种顾虑就完全打消了。作者显然非常注重基础理论的构建,那些关于图灵机模型、冯·诺依曼架构的描述,是永恒不变的基石,无论未来出现多少新的芯片架构,理解这些原理都是核心竞争力。然而,它并非完全拘泥于“老知识”。在涉及网络协议栈和操作系统部分,作者巧妙地融入了现代云计算和虚拟化的一些影子,比如在讲到TCP/IP时,会略微提及HTTP/2或TLS的演进,虽然篇幅不多,但足以让读者意识到基础理论是如何映射到当今实际应用中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最后的几章,竟然还能对新兴领域如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安全挑战进行概览性的探讨,这无疑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极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它像一个优秀的向导,既带你回顾了古老的文明遗迹,又指明了远方正在建设的新城,让你对这个学科的全景有一个动态的把握,而不是一个静止的快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非常扎实、严谨的感觉,那种深蓝和灰色的搭配,加上清晰的字体排版,让人联想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我是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接触到它的,当时目标就是想对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建立一个宏观而又扎实的认知框架。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自然,从最基础的数字系统、硬件组织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最后触及到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的前沿。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介绍复杂概念时,总能找到非常贴切的类比或者图示来帮助理解,比如解释进程调度算法的时候,那种像在描述一个繁忙的交通路口指挥的画面感,一下子就把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了。虽然内容量不小,但作者的叙述风格保持了一种令人安心的节奏感,不会因为信息密度过高而让人产生畏惧感。每次翻开它,都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次深入的、结构化的对话,这种阅读体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份经过深思熟虑的“计算机科学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必须说,非常“学究”但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温和的推动力。它不像有些国内教材那样,堆砌了大量的术语而不做深入解释,反而是用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去定义每一个概念。举个例子,在讨论算法复杂度时,它没有直接抛出大O符号,而是先通过一系列实际的例子,展示了不同解决方案在规模扩大后性能的惊人差异,让你在“痛感”中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为什么我们需要复杂度分析。作者在处理一些历史发展脉络时,也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介绍编程语言范式,它不会仅仅罗列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的语法,而是会追溯到它们各自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让读者明白,任何技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智慧在特定约束下不断试错和优化的结果。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让你在学习技术细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科发展的历史厚重感。对于那些不满足于“知道怎么做”而更想“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去满足好奇心。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上看,这本书的纸张质量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度相对较低,这对一本动辄七八百页的教材来说至关重要。我想,出版社在制作这本教材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它的注释系统做得也比较人性化,很多专业术语的解释都被妥善地放在了页脚或段落旁,避免了频繁翻阅到书末词汇表的麻烦。此外,这本书的索引做得非常详尽,当我需要快速回顾某个特定概念,比如“缓存一致性协议”时,我可以迅速定位到相关的多个章节,这大大提高了复习和查阅的效率。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和编者对于读者实际使用体验的尊重。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可以陪伴读者度过数次深入学习周期的工具书,它的物理质量和内部内容的组织结构都非常可靠,完全对得起其在学术界的地位,是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绝对是它的一个亮点,或者说是“难点”,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些习题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概念的试金石。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填空或选择,而是需要你进行推导、设计或者批判性思考的开放式问题。例如,在操作系统那部分,有一个题目要求我们设计一个简化的死锁预防机制,并分析在什么特定条件下它会失效。这种动手和动脑结合的训练,远比单纯记住操作系统理论要有效得多。我记得为了完成其中一个关于数据库范式化的练习题,我查阅了好几本辅助资料,并画了大量的E-R图,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但最终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攻克的知识点上。它强迫读者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问题解决者,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