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

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菩提子 著
图书标签:
  • 二十四节气
  • 诗词
  • 传统文化
  • 节气养生
  • 菩提子
  • 自然
  • 生活
  • 文化
  • 诗歌
  • 中国传统节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70389
商品编码:2969114489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诗说二十四节气

定价:37.00元

作者:菩提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13703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诗词与节气巧妙结合,既有诗词之美,又有知识雅趣。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文学名家吟咏过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等,本书从诗词的角度将二十四节气巧妙连缀,将二十四节气知识和有关民俗巧妙融于其中,好读雅致,既有诗词之美,又有知识和趣味。尤其适合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和诗词文化。

◎春晨夏夜,让这本书陪你看秋去冬来。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四章二十四节,对应四时二十四节气,每节分为两个部分:候应与习俗。为了较好地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古典韵味,特别选取了与每个节气相关的古诗词,间以相关典故拉杂成文,使读者既能全面了解节气知识,更能得到古典诗词文化的熏陶。

目录


章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节 立春003
第二节 雨水013
第三节 惊蛰024
第四节 春分036
第五节 清明046
第六节 谷雨057

第二章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节 立夏071
第二节 小满081
第三节 芒种089
第四节 夏至100
第五节 小暑111
第六节 大暑122

第三章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节 立秋135
第二节 处暑148
第三节 白露159
第四节 秋分171
第五节 寒露182
第六节 霜降194

第四章 冬目烈烈,飘风发发
节 立冬207
第二节 小雪219
第三节 大雪229
第四节 冬至241
第五节 小寒252
第六节 大寒264

作者介绍


菩提子,知网主编、豆瓣作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擅写历史随笔,作品散见于《百家讲坛》杂志。已出版《皇后那拉氏》和历史随笔《被疾病改写的中国史》。

文摘


序言



《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 内容简介 《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是一部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与诗歌艺术的著作。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经,以精选的古典诗词为纬,将古人对自然物候、时令变迁的深刻体悟,与诗歌的韵律之美、情感之挚相结合,呈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不仅仅是对节气的知识性普及,更是一次关于生命、自然与人文情怀的深度探索,让读者在品读诗句的同时,感受中国古老智慧的魅力,唤醒内心深处与自然的连接。 核心理念与内容构成: 本书的核心在于“诗”与“节气”的深度融合,力求做到形神兼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现代的生命力。 二十四节气的系统性阐释: 从立春的生机勃勃,到大寒的积雪严寒,本书将二十四节气按照自然演进的顺序,逐一进行详细阐述。每一个节气,都不仅仅是气候的划分,更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信息的时间节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入解读: 节气名称的渊源与含义: 解释每个节气名称的字面意义,追溯其在古代天文、历法中的地位,以及古人赋予其的象征意义。例如,立春不仅仅是春天的开始,更象征着万物复苏、希望的萌芽;雨水则强调了滋养万物、润物无声的生命力量。 物候特征的细腻描绘: 详细描述每个节气期间,自然界在气温、降水、风力、动植物生长等方面呈现出的典型特征。这部分内容将参考古籍记载,结合现代科学认知,力求准确生动。例如,在惊蛰,我们将描绘雷声初动、蛰虫苏醒的景象;在小满,则会展现作物生长的喜人态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农事活动的指导意义: 阐释每个节气对古代农耕活动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农事安排。虽然现代农业技术已今非昔比,但节气所蕴含的顺应自然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现代生活中寻找生活节奏的平衡,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在清明,我们会提到春耕的繁忙;在夏至,则会讨论夏季田间管理的要点。 节气习俗的文化传承: 介绍与每个节气相关的传统习俗、民间谚语、食俗等,展现节气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丰富内涵。这部分内容将唤起读者对传统节日的集体记忆,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认同。例如,在冬至,我们会谈到祭祖、吃饺子的习俗;在立秋,则会提及“贴秋膘”等民间说法。 精选的古典诗词赏析: 每一个节气,都将配以精心挑选的、最能体现该节气精神的古典诗词。这些诗词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经过深入研究与比对,选取那些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艺术价值高的作品。赏析部分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与节气的契合度: 深入分析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情感、氛围如何与节气的物候特征、文化内涵相互印证,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例如,对于春分,我们可能会选择描写桃花盛开、莺歌燕舞的诗句,并分析其如何展现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解读: 结合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解读诗歌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挖掘诗句背后的人生哲思与情感寄托。例如,在秋天相关的节气中,我们可能会探讨古人对于“秋愁”的抒发,以及这种情感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演变。 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 赏析诗歌在用词、炼句、意象运用、比兴手法等方面的精妙之处,引导读者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提升鉴赏能力。例如,我们会分析某首诗如何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景色的生动,或者如何通过象征手法表达抽象的情感。 诗歌与节气的多重联系: 探讨同一节气下,不同诗人、不同时期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起节气的诗意世界。例如,在立夏,既有表现初夏热烈景象的诗篇,也有抒发时序更迭、人生感慨的篇章。 “菩提子”的哲学意蕴: “菩提子”作为本书的副题,寄寓着作者对生命、智慧与觉悟的深刻思考。在全书的脉络中,“菩提子”并非一个独立的章节,而是贯穿始终的哲学线索。它体现在: 对生命轮回的观照: 二十四节气的不断循环,正是自然界生命生生不息、轮回往复的体现。本书将引导读者从节气的流转中,体悟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个体生命与宏大宇宙的关系。 对自然智慧的领悟: 节气所蕴含的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的智慧,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菩提子”在此象征着一种澄明的心境,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对人生哲理的启迪: 节气的变化,也映射着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本书将通过诗歌的解读,引导读者从自然的四季更迭中,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得失圆缺,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诗歌与精神觉醒的关联: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情感表达,能够触及人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与思考。“菩提子”象征着通过艺术与自然,达到精神的觉醒与升华。 本书的特色与亮点: 知识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既有对节气知识的系统梳理,又不乏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深度与广度的兼顾: 既有对节气细节的深入挖掘,也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宏观展现。 严谨的考证与创新的解读: 在引用古籍、史料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视角,进行富有启发性的解读。 精美的装帧与插图(设想): 每一节气均配以意境相符的传统水墨画或写实摄影,视觉呈现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提升阅读体验。 语言风格: 语言力求朴实、典雅,既有文言的韵味,又不失白话的流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所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古典诗词、自然节律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是对农耕文明抱有好奇的年轻人,还是希望重拾传统文化根脉的中老年读者,亦或是对诗歌艺术有深入研究的学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感悟。它适合作为案头常备的书籍,在每一个节气来临时,翻阅品读,感受时光的流转,体悟生命的真谛。 本书价值: 《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不仅是一部关于节气的读物,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殿堂的窗口。它试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读者提供一个回归自然、体悟生命、沉淀心灵的契机。通过对节气的诗意解读,我们希望能够唤醒读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智慧的追求,最终在“菩提子”般澄明的心境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觉醒。 本书的出版,旨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古老的二十四节气重新焕发生机,让经典诗篇在现代社会中再次触动人心。它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对生命本真的温柔叩问。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之前,我对节气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教科书式的层面,知道有这么回事,知道它们与农事有关,但从未深入探究。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以一种极其亲切和富有诗意的方式,将二十四节气“活”了起来。我惊喜地发现,每一个节气都仿佛有一个独特的故事,一段等待被发掘的文化宝藏。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充满想象力的描述,将节气的特点、习俗、乃至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娓娓道来。我仿佛能感受到,在“立春”时,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夏至”,炙热阳光下的勃勃生机;在“立秋”,丰收的喜悦中带着一丝秋的凉意;在“冬至”,一家人围坐,期盼春天的温暖。书中的“菩提子”这个意象,也让我联想到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与节气的更替不谋而合。它引导我思考,在每一个节气背后,都蕴藏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生命进程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开了我认识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新维度。

评分

初见《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这个名字,便被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禅意的韵味所吸引。我本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尤其对节气这种蕴含着古人对自然深刻认知和生活智慧的文化符号情有独钟。一直以来,总觉得节气不仅仅是农耕社会的刻度,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脉络,它渗透在饮食、起居、风俗,甚至人们的情感起伏之中。然而,要将这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并赋予诗意的表达,却非易事。《菩提子》这个词,又增添了一层佛家禅机的色彩,不禁让人好奇,作者将如何将节气的自然流转与内心的宁静观照相结合?我期待这本书能打开一扇窗,让我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受、去体悟每一个节气的独特性,不仅仅是天气的变化,更能触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哲理。我希望能在这字里行间,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寻得一份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如同菩提子一般,圆润而充满生命力。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足以激发我对它内容的好奇与期待,仿佛它是一枚小小的菩提子,却能串联起大千世界的四季轮回与生命的奥秘。

评分

总而言之,《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是一本让人读了会“上瘾”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节气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品。我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没有丝毫的距离感。作者巧妙地将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规律,与古人的诗词歌赋、民俗风情融为一体,让每一个节气都变得鲜活而有趣。我能感受到,在“小满”时节,麦子逐渐饱满,那是丰收的希望;在“大雪”时节,大地被银装素裹,那是生命的沉淀与蓄积。而“菩提子”这个词,则为整本书增添了一种超脱和智慧的意境。它让我明白,生命的成长,如同菩提子一般,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时间的沉淀,最终才能圆满。这本书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把它放在床头,常常随手翻开一页,就能沉浸在美好的文字中,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平和。

评分

随着翻阅《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我逐渐被书中一种淡雅而隽永的文字风格所折服。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四季更迭、草木枯荣的画卷之中。每一个节气,都被赋予了生动的生命,不仅仅是气候的描述,更是情感的抒发,历史的印记。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例如“惊蛰”时节,仿佛能听到春雷滚滚,万物苏醒的窸窣声;“霜降”之后,寒意渐浓,又勾勒出一种萧瑟而又坚韧的美感。书中对于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的巧妙融合,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古人的智慧通过现代的语境得以传承,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诗句,在节气的映衬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也让我对诗句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仿佛能看到,诗人是如何在特定的时节,触景生情,写下那些千古流传的佳句。《菩提子》这个副标题,也恰如其分地呼应了书中蕴含的禅意,在感受自然变化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无常、顺应自然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节气的读物,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哲学随笔。

评分

《诗说二十四节气 菩提子》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像一位温润的老师,又像一位心灵的伴侣。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知识的堆砌,而在于情感的连接和精神的共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强行灌输,而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二十四节气的韵味和古老的智慧传递给我。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节气意象,转化为具象的文字,又如何将这些文字编织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描绘,那种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对花鸟虫鱼的观察,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菩提子”的意象,更增添了一层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我开始反思,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已经忽略了与自然的连接,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这本书,恰恰提醒我要放慢脚步,去感受四季的流转,去体悟生命的真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