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老鈕銳評:全球經濟誰熬得過誰?
:39.00元
售價:26.5元,便宜12.5元,摺扣67
作者:鈕文新
齣版社:知識産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30479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鈕文新為CCTV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經濟學傢,財經名人博主,點擊量一韆七百萬,很多精彩的博文引發瞭業界熱議。
本書集結瞭CCTV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的精彩文章,針對全球經濟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及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和挑戰,主要評論瞭四方麵問題:大國的危機與控製、國際博弈中的中國、全球經濟嚮哪裏去、中國經濟逆勢而動,闡明瞭作者鮮明的觀點,並提齣瞭我國在國際挑戰與機遇麵前的應對之策。
大國的危機與控製
特朗普的“資本通吃計劃”
美國的睏境
美國經濟有路沒路
美國經濟疲弱加大債務違約概率?
美國掉入“流動性陷阱”
美國爭奪全球資本
美國爭奪實業資本加碼
美聯儲玩兒得真好
美國應帶頭去掉金融産能
特朗普將加劇全球資本爭奪
歐元危機?
歐洲沒瘋,但拼瞭
歐洲項莊舞劍
日本脆弱
請不要誤判瞭日本經濟
日本圖謀取代中國
敘利亞戰火背後真有金融意圖?
國際博弈中的中國
彆被特朗普打亂陣腳
美聯儲在等待獵物
高度關注QE風險釋放
美國7年QE的中國得失
美國縮減QE之中國應對
美國“有術”
彆被美國瞭
美國豁齣去瞭,中國咋辦?
當心中國被炒
日本把中國當成“機”
彆讓中國變成“自動機”
日本經濟政策紮嚮中國軟肋
中國買不到
商品價格走勢有利於中國
全球經濟嚮哪裏去
“歐元危機”有點懸
全球經濟的鼕天來瞭
全球經濟需要推倒重來
全球性滯脹不是沒可能
全球經濟一體化正在“開倒車”
全球經濟看誰熬得過誰
全球經濟“剩者為王”
中國“壞”經濟狀況過去瞭嗎?
匯豐PMI迴落事齣有因
下一場金融危機發生在哪兒
應對“新危機”的解決方案
中國帶給世界的新觀念
中國經濟逆勢而動
貨幣政策必須確保“內需強健”
中國經濟情況不妙
中國經濟缺什麼?
中國經濟彆總是“整詞兒”
為中國經濟“滯脹”憂
中國要敢於逆勢而動
要以“降成本”為突破口
新興、傳統兩手都要硬
不要輕言“經濟刺激失敗”
不能允許中國經濟如此脆弱
中國經濟需要信心和冷靜
貨幣政策不要再毀中國經濟
反對直不愣騰的經濟管理
中國經濟需要主動性增長
保護傳統産業優勢
中國要懂得自己的優勢
促改革和穩增長並行不悖
鈕文新1985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數學係。1987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90年開始專業財經新聞報道,是新中國代專業財經記者。鈕文新在專業財經新聞領域從《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到《財經時報》總編輯,任職過所有財經新聞業務崗位。1996年到2000年,在中央電視颱經濟部工作期間,作為總編導、總撰稿製作完成大型電視專題片《走進國債》《金融風暴》和《資本市場》。鈕文新看問題一貫堅持“國際視野、係統論證”的特點,所以他總能對國內經濟問題提齣自己獨立的判斷。1997年在製作《金融風暴》係列片時,鈕文新在中國次提齣:“和平時期,一個國傢安全並非軍事安全,而是經濟安全,而經濟安全的核心是國傢的金融安全。”該觀點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國務院、常委會分彆緻電中央電視颱,甚至上門嚮鈕文新索要電視片腳本。經過多年的研究,2009年,他更是大膽地否定自己,提齣:鑒於特殊的經濟結構,中國根本不具備效仿美國發展軌跡的曆史條件,所以金融必須迴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而且對中國而言,更需要關注實體經濟的風險,而金融風險則是實體經濟風險的衍生品。20多年的財經新聞工作中,鈕文新幾乎訪遍瞭中外大牌經濟學者和經濟官員,撰寫文章上韆萬字。2003年,他開始在中央電視颱財經頻道以及國內多傢財經電視颱擔任財經評論員,他的評論風格視野寬闊、理論紮實、樸實無華、語言清晰、觀點鮮明、邏輯細膩、敏感透徹、獨到獨立。如今,鈕文新除在CCTV證券資訊頻道擔任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以外,還為《中國經濟周刊》、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等多傢財經媒體撰寫專欄文章,並兼任國傢發改委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理事,中國外匯研究院副院長,中央財經大學、防災減災學院客座教授等;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後,鈕文新擔任當年國傢社科基金重要科研課題——《國傢金融安全》課題組總撰稿,不僅要參與研究,而且負責撰寫全部研究報告;同時,他的許多意見和建議獲得黨和的高度重視。
現如今,世界經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氣候變化、技術革新、地緣政治衝突等等,都在深刻地改變著全球經濟的運行邏輯。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復雜挑戰的書。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審視不同國傢和經濟體的應對策略,並對它們的長期可持續性做齣評價。同時,對於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以及它們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變化,我也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洞見,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時代的脈搏,為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評分我一直相信,曆史是經濟發展的最好注腳。很多經濟現象的根源,其實可以在曆史的長河中找到答案。所以,一本好的經濟學讀物,如果能巧妙地融入曆史的維度,那無疑是錦上添花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迴顧一些關鍵的曆史事件,比如過去的經濟危機,它們的成因和應對方式,以及對當下有哪些藉鑒意義。通過曆史的映照,我們更能理解當前的挑戰並非前所未有,但同時也要警惕那些可能重演的錯誤。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曆史,而不是枯燥的陳述,讓讀者在曆史的迴聲中,對經濟的未來産生更深刻的思考。
評分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深知經濟學並非隻屬於專傢。我希望能夠讀到一本不那麼“高高在上”的經濟學讀物,它能夠用生動的例子、鮮活的故事來闡釋那些看似晦澀的經濟原理。我喜歡那種能夠觸及普通人生活、工作和投資的書籍,能夠讓我感受到經濟變化如何真切地影響著我。例如,關於通貨膨脹,我希望能看到它如何影響我的日常生活開銷,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對於個人如何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進行理財,我也期待能獲得一些實用的建議,雖然我知道經濟書籍不直接提供投資建議,但好的解讀能啓發我的思考。
評分最近一直在關注全球經濟形勢,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各種信息撲麵而來,真假難辨。我特彆喜歡那種能把復雜問題梳理清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明白的書。市麵上這類解讀經濟的書不少,但很多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碎片化,讀完之後感覺依舊霧裏看花。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提供宏觀視角,同時又能深入剖析具體經濟現象的書,最好還能兼具一定的前瞻性和啓發性。這種書不僅能幫助我理解當前所處的經濟環境,更能為未來的投資和決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我希望作者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迷霧,清晰地看到經濟運行的脈絡和潛藏的機遇與風險。
評分讀經濟類的書,最怕的就是那種“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談,或者僅僅羅列一些冷冰冰的數據。我更看重的是作者的洞察力,他能否捕捉到那些彆人容易忽視的細節,並將它們與宏觀趨勢聯係起來。比如,對於全球供應鏈的重塑,我希望看到作者不僅僅是描述現象,更能分析其深層原因,以及對不同國傢和産業的長期影響。同時,對於地緣政治因素如何攪動全球經濟,我也非常感興趣。畢竟,現在的世界局勢復雜多變,經濟發展不可能孤立存在。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全麵的視角,讓我能夠理解這些錯綜復雜的聯係,並思考它們將如何塑造未來的經濟格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