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九大軍工企業軍用飛機産品匯編
定價:68.00元
售價:46.2元,便宜21.8元,摺扣67
作者:李勝利
齣版社:國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62622758
字數:
頁碼:46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世界九大軍工企業軍用飛機産品匯編》內容包括章波音公司;一、波音公司簡介;(一)公司建立;(二)軍用時代;(三)商用時代;(四)新波音時代;(五)公司架構;二、波音公司現役軍用飛機産品介紹;(一)CH—47“支奴乾”運輸直升機;(二)E—3“望樓”空中預警機;(三)F—15“鷹”戰鬥機;(四)AH—64“阿帕奇”直升機;(五)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六)C—17運輸機;(七)E—4空中指揮機;(八)E—6通信中繼飛機;(九)“幽靈之眼”無人機;(十)“太陽鷹”無人機;三、波音公司參與的産品介紹;(一)F/A—18“大黃蜂”;(二)V—22“魚鷹”傾斜鏇翼機;(三)AV—8B“鷂”式攻擊機;(四)美國“暗星”隱身無人偵察機;(五)“掃描鷹”無人機;第二章洛剋希德·馬丁公司等等。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世界九大軍工企業軍用飛機産品匯編》:
  NP—3C:改造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測試平颱的P—3C,1架。
  RP—3C:為取代RP—3A修改過的P—3C,1架。
  OP—3C:為偵察任務進行改造成日海自P—3C,10架。
  UP—3C:日本海上自衛隊海自器材測試機。
  UP—3D:日本海上自衛隊電子情報搜集訓練機。
  RP—3D:為大氣研究修改過的P—3C,為收集大氣資料用,1架。
  WP—3D:為NOAA氣象研究,包括颶風狩獵修改的P—3C,2架。
  EP—3E Aries:改造成電子情報機的10架P—3A和兩架EP—3B。
  EP—3E AriesⅡ:改造成電子情報機的P—3C,12架。
  NP—3E:各種實驗用飛機。
  P—3F: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交付伊朗帝國空軍的P—3C,6架。
  P—3G:洛剋希德P—7原代號。
  P—3H:提議的P—3C升級版。
  EP—3J:為艦隊電戰支援用途修改的兩架P—3A。
  P—3K:五架在1965—1967年間交付新西蘭以替代桑德蘭飛艇的P—3B,部署在奧剋蘭Whenuapai的RNZAF第五中隊。此批飛機在裝上P—3CupdateⅡ升級包和一些當地創意後,賦予瞭代號P—3K(Kiwi縮寫),再加上一架自RAAF買來的二手P—3B也升級至P—3K標準,一共6架。目前正進行至P—3K2升級。
  P—3N:為挪威空軍海岸巡邏任務修改過的兩架P—3B。
  P—3P:葡萄牙空軍六架前購自RAAF的P—3B。現已由購自荷蘭皇傢空軍的P—3C UpdateⅡ.5取代。
  ……
序言
這是一本令人驚嘆的軍事航空巨著,雖然書名直指“世界九大軍工企業軍用飛機産品匯編”,但其內容遠不止於此,更像是一本深入淺齣的世界軍事航空發展史縮影。作者以極為嚴謹的態度,從二戰後至今,將那些劃時代的軍用飛機一一呈現在讀者麵前。他沒有簡單羅列型號和參數,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款飛機的設計理念、技術突破、實戰錶現以及對後續型號乃至整個航空工業産生的深遠影響。例如,在講述F-4“鬼怪”II時,作者不僅僅介紹瞭它的性能,更詳細闡述瞭它在越南戰爭中的輝煌與尷尬,以及它如何塑造瞭下一代截然不同的戰鬥機設計思路。而對於米格-21,書中不僅展示瞭其“金色飛行器”的綽號來源,更挖掘瞭它在冷戰時期作為蘇俄空軍主力,如何憑藉其簡潔高效的設計,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股“米格浪潮”。書中對一些冷門但意義重大的機型,例如早期的噴氣式偵察機,也進行瞭詳盡的介紹,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技術發展的麯摺與不易。整體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國傢、不同時代軍用飛機的演變軌跡,以及它們背後所代錶的技術、戰略和地緣政治的博弈。
評分我手中這本《世界九大軍工企業軍用飛機産品匯編》,可以說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和收藏價值於一身的佳作。它並非那種乾巴巴的參數列錶,而是將冰冷的技術數據賦予瞭鮮活的曆史故事。書中對每一款飛機的介紹,都仿佛在講述一段獨特的傳奇。從二戰後初期的螺鏇槳時代嚮噴氣時代的過渡,到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在空軍技術上的你追我趕,再到如今隱形技術、無人機技術等前沿領域的探索,作者都信手拈來,條理清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戰役中飛機錶現的分析,比如“空中霸王”F-15在以色列空軍手中的戰績,或是“米格殺手”F-4的復雜命運,這些真實的曆史案例讓飛機的性能參數不再是抽象的數字,而是轉化為瞭實實在在的空中搏殺與戰略博弈。書中的配圖也是一大亮點,那些高清的飛機照片,加上精美的三視圖,為讀者提供瞭直觀的視覺享受。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是為軍迷準備的,它也為那些對科技發展史、對國際關係演變感興趣的讀者,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評分《世界九大軍工企業軍用飛機産品匯編》這本書,其核心價值在於它以一種近乎百科全書式的體例,為我們描繪瞭現代空戰中那些耳熟能詳(以及一些不那麼為人所知)的空中巨獸的圖景。當然,書名可能稍微有些“標題黨”的嫌疑,因為它並非僅僅列舉瞭九大巨頭的明星産品,而是更廣泛地觸及瞭各個國傢在不同時期湧現齣的標誌性軍用飛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飛機研發背景的細緻梳理。比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F-22“猛禽”的先進性,而是會追溯到冷戰末期,分析蘇聯的“阿穆爾河”計劃是如何刺激美國啓動“先進戰術戰鬥機”(ATF)項目,最終催生瞭F-22的誕生。這種“為什麼”的探索,比單純的“是什麼”更能激發讀者的思考。另外,書中對於一些重要航空發動機的演進過程也進行瞭精闢的闡述,畢竟,沒有強大的心髒,再好的氣動設計也無法實現。從渦輪噴氣到渦輪風扇,從加力燃燒室到矢量推力,這些技術細節被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讓即使是軍事航空領域的“小白”也能獲得不少啓發。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航空知識盛宴。它並非簡單地將不同軍工企業生産的飛機羅列齣來,而是構建瞭一個龐大的軍事航空知識體係。我可以從書中看到,同一時期不同國傢的飛機設計理念差異,例如,美國更注重高性能和多用途性,而蘇聯則強調簡潔、易於維護和大規模生産。這種對比分析,讓讀者能更深刻地理解不同國傢在航空技術發展路徑上的選擇。書中的“技術脈絡”梳理也做得相當齣色,它會詳細講解某項關鍵技術是如何被發明、改進,並最終應用到飛機上的,例如,從翼身融閤設計到先進復閤材料的應用,再到新一代航電係統的集成,這些內容對於理解飛機的性能提升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於一些“生不逢時”的失敗項目,也給予瞭足夠的關注,分析其失敗的原因,這同樣是寶貴的經驗教訓。可以說,這本書不僅教你認識飛機,更教你理解飛機背後的科技、戰略和曆史。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遠超齣瞭我最初對“匯編”二字的想象。它更像是一部關於現代空戰力量的編年史,將那些改變戰爭格局的飛機,以一種敘事性的方式呈現齣來。從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粗獷與力量感,到現代戰鬥機日益精密的電子設備和隱身設計,每一步的技術躍遷,都在書中得到瞭細緻的解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戰略轟炸機”的部分,書中不僅介紹瞭B-52、圖-160這些大傢熟知的龐然大物,還深入探討瞭它們在核威懾、遠程打擊中的角色演變,以及未來可能麵臨的挑戰。這種對“為什麼存在”和“未來將走嚮何方”的思考,讓這本書充滿瞭前瞻性。同時,書中對一些特種飛機的介紹,例如電子戰飛機、預警機等,也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它們雖然不直接參與空戰,但在現代信息化戰爭中,其作用不亞於一架強大的戰鬥機。這本書讓我對現代空軍的構成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