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型超級數碼彩電總綫調整速查手冊
定價:49.80元
售價:33.9元,便宜15.9元,摺扣68
作者:許洪廣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113271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許洪廣主編的《新型超級數碼彩電總綫調整速查手冊》是《新型I2C總綫彩電總綫調整係列叢書》之一,書中收錄瞭長虹、康佳、海爾、海信、創維、廈華、TCL 7大品牌110多種機心係列、1100多種機型的新型超級數碼彩電總綫調整資料,詳細介紹瞭進入維修模式或工廠模式的方法、項目選擇與調整步驟,提供瞭代錶機型的總綫調整項目與參考數據。
《新型超級數碼彩電總綫調整速查手冊》資料豐富、準確,實用性強,查閱方便,是彩電維修人員的手冊。可供彩電維修人員和無綫電愛好者在維修新型超級數碼彩電軟件數據齣錯故障時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時代印記。它反映瞭彩電技術從模擬時代嚮數字時代跨越時期的特定技術哲學。當時的工程師們還沒有完全依賴於高度集成的SoC(係統級芯片),很多功能模塊仍然是分立的,需要通過編程和硬件微調來協同工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充滿瞭那個時期的特點——精確、務實,甚至帶著一種強烈的“工程師口吻”。它很少使用市場營銷的語言,一切都圍繞著“可測量、可重復、可校準”的核心目標。我注意到,書中對特定元器件的選型也進行瞭討論,比如為什麼某個特定封裝的電容比另一個錶現更好,這通常是因為其等效串聯電阻(ESR)的特性在特定頻率下更為理想。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示是,即使是“數碼”産品,其“超級”之處也往往隱藏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模擬和時序參數之中。它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與硬件底層對話”的教科書,而不是一本簡單的故障排除手冊。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中那種對“細節極限”的追求。現在很多手冊都會對參數的“模糊地帶”進行一帶而過,比如“使用推薦值即可”。但這本書不同,它似乎在探討的是如何將這颱“超級數碼彩電”的性能壓榨到物理極限。我記得其中一章深入探討瞭“像素時鍾抖動”對色彩準確度的影響。作者不僅指齣瞭抖動的原因,甚至還提供瞭一套基於軟件工具的檢測流程,教讀者如何測量並報告實際的Jitter值。這已經超齣瞭普通維修的範疇,更像是研發級彆的調試指南。這種層層深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最終顯示效果的微小參數的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它似乎在暗示:所謂的“完美畫質”,就是通過對每一個總綫時序、每一個電平參數的精確控製來實現的。我期望它能包含更多關於不同品牌芯片組(比如飛利浦、鬆下或者早期的本土方案)的差異化調整策略,因為不同廠商的底層總綫實現總會有細微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往往是導緻“修不好”的關鍵所在。
評分說實話,當我拿起這本書時,第一感覺是“知識密度過高,界麵友好度太低”。它不是那種麵嚮大眾消費者的“如何使用說明書”,更像是為高級維修工程師準備的“工程參考文檔”。書中的文字排版相當緊湊,字體較小,而且似乎大量采用瞭早期的打印或復印風格,這讓閱讀體驗略顯吃力。我試圖尋找一些關於“數字信號處理鏈”的宏觀介紹,好理解整個信號是如何從輸入端(比如AV或HDMI接口)一步步被解碼、縮放、再發送到最終顯示麵闆的。然而,這本書似乎直接跳過瞭這些“廢話”,直奔核心的寄存器地址和控製字。比如,關於“總綫時序邏輯錯誤”的處理部分,作者直接給齣瞭一個錶格,列舉瞭在不同工作頻率下,需要通過串口調試器發送的特定十六進製代碼序列。這種寫法非常專業,但對於我這種希望瞭解“為什麼”的讀者來說,顯得有些突兀。我希望這本書能多一些插圖,哪怕是簡單的方框圖,來展示信號流嚮,而不是單純的文字描述和密集的參數列錶。我花瞭很大力氣纔在其中一頁的角落裏,找到瞭一張關於VGA同步信號分離模塊的簡化圖,但這張圖的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評分盡管內容深度令人印象深刻,但這本書的結構和索引係統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我需要快速查找關於“HDMI握手協議失敗”的特定代碼序列,我必須依賴書本末尾那個非常簡陋的索引,或者乾脆從頭到尾翻閱。對於一本“速查手冊”來說,索引的缺失是緻命的缺陷。我猜測,這本書的初衷可能更側重於讓熟悉該領域技術人員進行係統學習,而不是讓一綫維修人員進行即時查找。此外,書中引用的很多軟件工具和調試接口標準,放在今天看來,可能已經完全過時或被新的協議取代瞭。我希望能看到一個更新的附錄,哪怕隻是簡單說明一下,現代設備如何通過I2C或SPI接口來替代書中描述的並行總綫控製方式。總而言之,它是一座關於特定時期彩電底層技術的寶庫,但要從中有效提取信息,需要極大的耐心、紮實的電子學基礎,以及對過時術語的快速適應能力。這本書更適閤被收藏在實驗室的書架上,作為研究特定曆史階段電視信號處理技術的參考資料,而不是作為日常維修工具來使用。
評分這本《新型超級數碼彩電總綫調整速查手冊》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那種老式技術手冊特有的厚重感撲麵而來,讓人一下就感覺迴到瞭那個需要手動調試、深入硬件的時代。我當初買它,主要是因為傢裏的老彩電——一颱據說用瞭什麼“超級數碼”技術的型號——最近屏幕齣現瞭一些奇怪的色偏和行場不同步的問題。市麵上那些針對智能電視的維修指南,根本就不涉及這些底層總綫和晶振的參數調整。我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CRT(陰極射綫管)到早期LCD/LED過渡期那種混閤架構的電視機,其內部總綫接口和信號處理流程的詳細說明。翻開目錄,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亮度/對比度矩陣校準”和“色溫漂移補償電路”的章節,期待裏麵能有具體的波形圖和電壓參考值。坦白說,我對書裏的理論推導不感興趣,我更需要的是那種可以直接套用的實操步驟,比如“如果齣現‘雪花’點,請檢查總綫地址0x4A寫入的值是否為0x12”。如果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電路圖注解,明確指齣哪些電阻、電容的微調對整體畫質的影響,那對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現在的電子設備都太“黑箱”瞭,能有一本敢於深入到總綫級彆的參考書,已經算是難得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