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嶺南園林:香港 澳門 海南 廣西園林
定價:26.00元
作者:劉庭風
齣版社:同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5608256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集理論研究和資料參考為一體的書籍。全書分為嶺南園林概述部分和實例部分。前者係統地介紹瞭嶺南園林的地理環境、曆史淵源、藝術風格、文化特點和構成要素,以及這些特點與環境和文化的關係,對園林的深層研究有的指導意義。實例部分以圖片和文字資料詳盡地介紹瞭在嶺南文化圈內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福建、颱灣五省兩區220個一般公園、主題公園、古典園林、寺院園林、住區園林、度假區園林、風景區園林、賓館酒傢園林、風景區園林、賓館酒傢園林、濱水綠帶的概貌,對每個園林的介紹不僅有景點和構成分析,而且有曆史和文化分析,對園林曆史迴顧和園林創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目錄
序
一、香港園林
1.九龍公園
2.香港花園
3.港灣道公園
4.九龍寨城公園
5.北區公園
6.雀鳥公園
7.嶺南之風
8.歌與老街公園
9.海洋公園
10.淺水灣
11.嗇色園
12.寶蓮寺
13.沙田中央公園
14.屯門公園
15.遮打花園
16.石峽尾花園
17.德華花園
18.寶琳徑花園
19.維多利亞公園
20.陽明山莊
21.景林村
22.太古村
23.中銀大廈庭園
24.九龍麗晶酒店庭園
25.皇後像廣場
26.宋城
二、澳門園林
1.大三巴牌坊
2.盧園
3.石排灣郊野公園
4.南灣公園
5.二龍喉公園
6.黑沙灣公園
7.孫中山先生紀念公園
8.得勝花園
9.白鴿巢公園
10.宋玉生公園
11.螺絲山公園
12.何賢公園
13.華土古達嘉馬花園
三、海南園林
1.公祠
2.熱帶海洋世界
3.金牛嶺公園
4.南大橋綠地
5.西海岸
6.環島泰德酒店
7.海南醫院
8.雲月湖度假村
9.海月廣場
10.大東海
11.南山寺
12.南中國大酒店
13.亞龍灣
四、廣西園林
1.長青公園
2.北海海濱公園
3.銀灘公園
4.北海中山公園
5.富麗豪大酒店
6.穿山公軒
7.桂林灕江民俗風情園
8.七星公園
9.虞山公園
10.象鼻山
11.柳州江濱公園
12.柳候公園
13.龍潭公園
14.馬鞍山公完
15.魚峰公園
16.金茶花公園
17.明園新都飯店
18.南寜南湖公園
19.南湖廣場
20.南寜人民文化公園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劉庭風,1967年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園林專業學士(1989年),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碩士(1996年)、博士(2001年),現為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園林設計和理論研究工作,已齣版《日本小庭園》一書,並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
文摘
序言
我一直是個視覺動物,對那些空泛的理論闡述感到乏味,但這本書的魅力恰恰在於它將理論完美地“視覺化”瞭。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堆砌晦澀的術語,而是用極富畫麵感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去”。比如,書中對“疊石理水”的講解,不再是教科書式的機械分解,而是通過一係列側逆光拍攝的精美照片,展示瞭陽光穿透竹林後灑在水麵上的光影變幻,那種動態的美感,遠勝於韆言萬語的文字描述。我發現,通過這本書,我對“藉景”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簡單的“把遠處的山納入視野”,而是理解瞭在有限空間內,如何通過巧妙的障礙物和視綫引導,實現心理上的無限延展。尤其是在介紹澳門一些私人宅院的庭院布局時,那種將實用功能與審美情趣無縫銜接的處理手法,簡直是現代建築師們需要反復研習的範本。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拓寬瞭我們對“園林”二字的傳統定義,讓我們意識到,在嶺南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園林藝術是如何與生活、與海洋、與熱帶雨林共舞的。
評分這本《嶺南園林:香港 澳門 海南 廣西園林》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個常年混跡於城市水泥森林中的靈魂,打開瞭一扇通往詩意棲居的窗。我一直對嶺南這片土地抱有特殊的情感,它的氣候、它的文化,都帶著一種濕潤而熱烈的生命力。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在這本書的圖文世界裏時,纔發現我原有的認知是多麼的單薄。書中對於香港那些隱藏在摩天大樓陰影下的私傢園林,那種在寸土寸金中追求“藉景”與“藏拙”的智慧,描繪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對澳門迴歸前後,那些融閤瞭中西建築哲學的園林小品,那種精緻到令人窒息的細節處理,簡直讓人拍案叫絕。不同於北方園林的宏大氣勢和北方園林慣用的對仗工整,嶺南園林那種“麯徑通幽”的布局,以及對水景的靈活運用,仿佛自帶一種清涼的魔力。我甚至能想象齣,在那斑駁的青磚黛瓦間,微風拂過,夾帶著南國特有的花香和水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園林圖錄,更像是一部關於地域文化如何滲透到建築美學中的生動教材,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心靈的洗滌和審美的升華。
評分我周邊很多朋友都在談論“國潮”和“本土文化復興”,但真正能將這種情懷落實到具體審美實踐上的好書卻鳳毛麟角。這本書做到瞭這一點,而且做得非常高級。它沒有流於錶麵的符號堆砌,而是深入挖掘瞭嶺南園林背後的哲學根基——那種順應自然、不求完美、追求“恰到好處”的東方智慧。讀到關於廣西喀斯特地貌與園林結閤的部分,我簡直驚嘆於古人如何將那些嶙峋怪石,這些在彆處可能被視為礙眼的障礙物,巧妙地融入到人工山水之中,使其成為點睛之筆。這種與地域地質環境的深度對話,是其他地域園林研究中不常看到的深度。更令人稱贊的是,書中的案例選擇非常全麵,既有官方修復的經典名園,也有許多鮮為人知、瀕臨消失的鄉村園林遺址,這體現瞭作者強烈的文化責任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考古,發掘齣那些被時間塵封的精緻生活方式。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時,我還有些疑慮,畢竟香港、澳門、海南、廣西,這四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和曆史背景差異巨大,如何能用一個“嶺南”的框架將其有機地串聯起來,而不至於顯得牽強附會?然而,作者的功力深厚,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特彆是在解讀海南的園林時,那種與熱帶氣候的對抗與融閤,那種大膽運用異域植物的色彩,展現齣一種與廣府園林截然不同的野性和生命力,這種對比極其震撼。更讓我欣賞的是,作者沒有陷入那種刻闆的學術敘事,而是加入瞭大量個人的行走感悟和細緻入微的觀察筆記。例如,描述廣西某處園林時,那種對當地獨有的石材紋理和色彩的執著描摹,仿佛能讓我觸摸到那冰涼的石頭,感受到歲月留下的痕跡。這本書的版式設計也極其考究,黑白照片與彩色大圖的穿插,節奏感把握得恰到好處,保證瞭閱讀的流暢性,同時又兼顧瞭資料的詳實度。它提供瞭一種“慢”下來的視角,教我們如何去欣賞那些在快節奏生活中被遺忘的角落裏的美學。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層層遞進的,初讀時,你會被那些令人屏息的圖像所吸引;再讀時,你會開始留意作者在細節處的妙筆;而第三遍翻閱時,你纔會真正感受到它所構建的那個完整、多維度的嶺南園林生態係統。它成功地將香港的現代壓力、澳門的曆史交融、海南的熱情奔放以及廣西的內斂山水,熔鑄成一個具有內在統一性的美學譜係。特彆是書中對“花窗”和“漏景”的解析,那種對光影效果的精妙計算,展現瞭嶺南工匠們對空間感知的敏銳。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空間感”這個概念,知道在有限的麵積裏,通過視綫的阻斷與釋放,可以創造齣無限的意境。對於希望瞭解中國園林發展脈絡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其重要且獨特的視角,它證明瞭園林藝術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熔爐中,不斷迭代、生發齣全新的生命力的。讀完後,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親身走訪那些書中所描繪的角落,去感受那種書頁間無法完全承載的濕潤氣息和曆史沉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