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癫狂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专业解读版)
定价:59.00元
作者:【英】 查尔斯·麦基(Charles Mackay)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154656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知乎专栏作家亲笔翻译解读
内容提要
为什么股市的泡沫与金融的幻象总会引来众人的追逐?
如何用社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人们在经历一次次历史教训之后,却依旧疯狂?
是个人不够理性,还是群体过度癫狂?
查尔斯·麦基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这本书中,悉数数百年间引发群体非理的种种荒唐事件,
从密西西比狂热到郁金香狂潮,
从炼金术士的谎言到末日预言家引起的恐慌。
这些事件和身处其中的人们在事后看来都非常让人匪夷所思,为什么股市的泡沫与金融的幻象总会引来众人的追逐?
目录
目录
章 密西西比局 1
节 青史留名的约翰·劳 2
第二节 数学天才堕为赌徒 3
第三节 在动荡的法国找到改革契机 5
第四节 建立劳氏银行 9
第五节 密西西比计划初现端倪 11
第六节 法国人民陷入投机狂潮 13
第七节 一桩贵族血案 18
第八节 风雨来临前的盛世繁华 20
第九节 逐渐融化的水晶冰宫 22
第十节 风起云涌的法兰西之怒 30
专业解读 34
第二章 南海泡沫 39
节 从南海公司开始的阴谋 40
第二节 英格兰银行也来凑热闹 42
2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
第三节 “南海泡沫”泛滥成灾 44
第四节 干预无济于事 48
第五节 似曾相识的18 世纪 54
第六节 风卷残云的后审判 58
专业解读 70
第三章 郁金香狂热 73
节 崭露头角 74
第二节 众星捧月 76
第三节 投机狂潮与狂热的终结 79
专业解读 82
第四章 炼金术士 85
节 炼金术与人性深处的三种欲望 86
第二节 贾比尔——魔法石与化学试验 89
第三节 阿尔法拉比——不辞辛劳的旅行者 90
第四节 阿布图斯·玛古斯和托马斯·阿奎那——一对神奇的师生 92
第五节 罗杰·培根——有文化的炼金术士 95
第六节 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货真价实的教皇 96
第七节 让·德·梅恩——惹怒了所有神父和女人的诗人 97
第八节 乔治·瑞普利——写著《魔法石合成的十二道工序》 98
第九节 巴兹尔·瓦伦丁——著作藏于柱子中的修道院院长 99
第十节 14、15 世纪的炼金术士 100
第十一节 16、17 世纪的炼金术士 101
第十二节 约翰·安格罗——穷困潦倒的文学教授 102
第十三节 帕拉切尔苏斯——“妙手回春”的“魔法师”医生 103
第十四节 约翰·迪与爱德华·凯里——神奇的炼金双人组 105
第十五节 加可布·波曼——《圣经》与炼金术 114
目录
3
第十六节 波利——差点成功的米兰教主 115
第十七节 17 世纪的炼金术作家 119
第十八节 阿里斯——子承父业的炼金术士 122
第十九节 圣·哥尔珉——是的,我今年2000 岁了 124
第二十节 炼金术在19 世纪的现状 128
专业解读 129
第五章 末日预言家 133
节 即将来临的末日审判 134
第二节 惠斯通的预言 135
第三节 米兰瘟疫 137
第四节 泰晤士河将淹没伦敦 140
第五节 受人尊敬的预言家们 142
第六节 的预言家梅林 143
第七节 神奇的预言家尼克松 150
第六章 占卜 155
节 人性的弱点 156
第二节 占星家利利与伦敦大火 157
第三节 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占星家 159
第四节 花式占卜 163
第七章 催眠术士 175
节 信心疗法、帕瑟斯与催眠术的起源 176
第二节 凯内尔姆爵士 179
第三节 格里特莱克斯 182
第四节 学者与催眠术 185
第五节 梅斯梅尔与动物磁疗术的创立 188
第六节 普赛格侯爵 195
4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
第七节 催眠术在英国 199
第八节 催眠术的消亡 202
第八章 须发荣辱记——政治和宗教对于须发的影响 207
第九章 鬼屋魅影 215
第十章 城市的荒唐 235
节 城市中的流行语 236
第二节 令人发狂的歌曲 243
第十一章 侠盗的安魂曲 245
节 有骑士精神的城市游侠 247
第二节 欧洲各国的大盗 251
第三节 歌功颂德的戏剧 253
第十二章 决斗与考验 257
节 决斗的起源与传统神裁法 258
第二节 神裁法被决斗所取代 262
第三节 决斗之风盛行 265
第四节 决斗盛世 269
第五节 失败的尝试 272
第六节 英格兰的决斗历史 276
第七节 爱尔兰人的决斗 285
第八节 决斗的管制 287
第十三章 圣物崇拜 293
译后记 301
作者介绍
查尔斯·麦基(Charles Mackay,1814—1889年)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奇怪现象感到好奇,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这些现象的大门。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场景,那些看似离奇的“大众幻想”和“群体性疯狂”,在他的笔下变得合情合理,又发人深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集体幻觉”的描述,它让我明白了,当一群人同时相信一件不真实的事情时,这种信念的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甚至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书中穿插的各种案例,从经济泡沫到宗教运动,再到对某些虚假事物的狂热追捧,都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理解“非理性”的蔓延。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叙述,它更深刻地触及了人类心理的本质。我开始反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更容易受到群体性思维的影响,从而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这本书促使我更加审慎地对待自己所接收的信息,并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它是一本能够让你既感到震撼,又有所受益的书,对于任何想要更深入理解人性和社会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之作。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在阅读之前,我从未想过人类的集体行为能够如此复杂且充满戏剧性。作者以一种近乎讲故事的口吻,却又带着严谨的分析,带我走进了历史上一幕幕令人难以置信的“疯狂”场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 tulip mania”(郁金香狂热)的描述所吸引,那种看似荒谬的市场泡沫,在作者的笔下却被剖析得头头是道,让我深刻理解了投机心理和群体效应是如何驱动非理性行为的。书里充斥着各种鲜活的案例,从宗教狂热到经济泡沫,再到对某些奇特观念的盲目崇拜,它们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折射出人类某种共通的心理机制。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仿佛解开了一个困扰已久的谜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描述和分析层面,它还引导我反思当下的社会现象,我开始审视自己身边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群体性疯狂”迹象,并思考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它迫使我去质疑那些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去探究事物表象之下的真正驱动力。这本书绝对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深刻的见解,对于任何对人类行为、历史和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它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让你跳出固有思维模式,重新审视世界运作方式的杰作。作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炼的语言,将那些看似偶然发生的“群体性疯狂”事件,抽丝剥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揭示其背后共通的心理动因和逻辑。我被书中对“流行病”概念的拓展应用深深吸引,它不再局限于医学领域,而是将那些在人群中蔓延的非理性观念、狂热情绪,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追求,都视为一种“社会性疾病”。这种比喻非常生动且富有启发性,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集体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书中对“大众心理”的剖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个体在群体中会表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以及群体规模和群体构成对这种行为的影响。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心理的深度解读。它让我开始质疑那些被广泛认同的“事实”,并去探究其产生的根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社会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避免落入群体性思维的陷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本能够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敏锐的书。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彻底颠覆了我对人类理性的认知。在阅读之前,我总以为人类是理性的生物,但在作者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画面: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集体意识能够轻易地压倒个体判断,将一群原本普通的人推向疯狂的深渊。作者对“历史事件中的非理性爆发”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人类行为中隐藏的巨大力量,以及这种力量一旦被激发,其破坏性和感染力是多么惊人。书中关于“错觉”和“幻觉”的章节尤其让我着迷,它解释了人们如何在集体的影响下,将虚无缥缈的幻想当成现实,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某些“瘟疫”的描述,这里的“瘟疫”并非指生理疾病,而是指那些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的观念、信仰甚至是行为模式。这种“思想的瘟疫”比身体的疾病更加难以治愈,其影响也更加深远。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经历,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受到群体性思维的影响而做出过不理智的决定。它促使我更加珍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努力去理解和辨别那些试图操纵集体情绪的诱因。这是一本既能引发深思,又能带来警醒的书,对于理解人性、历史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冒险,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能够将一些看似枯燥的历史事件,用充满张力和画面感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亲眼见证那些壮观而又令人不安的场景。书中对“群体性疯狂”的定义和分类,为我理解这些现象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我尤其对书中对“英雄崇拜”的探讨印象深刻,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某些具有魅力的人物时,是如何轻易地丧失批判性思维,并陷入一种近乎盲目的追随之中。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也屡见不鲜,书中提供的历史案例,如某些宗教领袖的崛起,或者政治运动中的狂热支持者,都为我理解当下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视角。我发现自己开始更主动地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人群行为,试图辨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非理性因素。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信息和判断真伪。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也可能只是群体性思维的产物,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讲述了过去的故事,更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去解锁和理解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