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北京經典景點導遊詞
定價:36.00元
作者:張誌強、徐堃耿
齣版社:中國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32586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國導遊員親自給你講述*經典的四九北京城,帶你遊覽擁有悠久曆史的皇城北京
內容提要
《北京經典景點導遊詞》介紹瞭北京市十大經典景點: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明十三陵、雍和宮、白雲觀、孔廟、國子監和中國國傢博物館。本書除介紹十大景點的主要景觀、景點布局、曆史沿革和主要特徵外,還著重寫瞭景點的文化內涵和相關知識,力求從新的角度真實講解景點,還修正瞭一些書中對某些景觀、某些事件的不正確介紹,並對導遊講解的方法提齣瞭我們的看法,強調真說、正說
目錄
真事實景、情趣心境——《北京經典景點導遊詞》寫作心得
故 宮
一、概說
二、前朝
三、後廷
四、太廟、社稷壇
天 壇
一、祭天是古之大禮
二、天壇的曆史沿革064
三、天壇建築布局067
四、圜丘壇068
五、皇穹宇078
六、丹陛橋081
七、祈年殿082
八、齋宮090
九、神樂署093
頤和園
一、清漪園、頤和園097
二、頤和園宮廷區、帝後生活區100
三、長廊113
四、排雲殿建築群116
五、佛香閣景區119
六、後山景區126
七、萬壽山兩翼景觀128
八、煙波浩渺昆明湖133
長 城
一、長城始建140
二、修築長城的三大高峰時期142
三、長城的曆史作用147
四、營建長城151
五、明代長城管理154
六、關溝與居庸關157
七、八達嶺長城160
八、京張鐵路與詹天佑164
九、長城景觀166
十、長城是世界上知名的人類文化遺産173
明十三陵
一、遷都、建陵176
二、蔔選陵址177
三、十三陵179
四、清東陵、清西陵205
雍和宮
一、王府、行宮、寺院
二、雍和宮建築布局
三、雍和宮主要建築
雍和宮的主要節日
白雲觀
一、韆年白雲觀
二、白雲觀建築布局
三、白雲觀的廟會與民俗
孔廟、國子監
一、國子監
二、孔廟
中國國傢博物館
一、中國國傢博物館概況
二、古代中國基本陳列
三、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
四、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
主要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張誌強
高級經濟師、高級導遊員,多次承接重要團隊的導遊工作。
自1997年起擔任北京導遊員資格考試口試評委和多所大學導遊課程。2006年榮獲首屆全國導遊員稱號,2012年再度被評為全國導遊員。2008年榮獲北京旅遊紫禁杯佳個人奬,濮存昕在電視訪談中贊譽“導遊老張是北京的一張名片”。
文摘
序言
哇,終於下定決心買瞭這本據說能帶我穿越時空的“旅行秘籍”。拿到手的時候,光是封麵那種微微泛黃的質感,就讓人忍不住聯想到那些老照片裏的北京城。我本來對手冊類的書籍都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它們像冷冰冰的說明書,缺少點人情味。但是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卻齣乎意料地舒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著一股“有料”的氣息。我最大的期待是,它不僅僅是羅列景點名稱和開放時間,而是能真正挖掘齣每個地方背後的故事,那種隻有本地人纔知道的小道消息,或者某個古跡在不同曆史時期留下的細微痕跡。想象一下,走在故宮的紅牆下,手裏拿著這本書,不再隻是走馬觀花,而是能聽見曆史的迴響,那感覺簡直太棒瞭。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第一頁,看看它如何將宏偉的曆史敘事,巧妙地融入到一次輕鬆愉快的漫步之中。希望它能成為我下次“進京”的最強搭檔,而不是束之高閣的裝飾品。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是一種邀約,邀請你放下手機,真正去“看”這座城市。
評分從書籍的厚度和排版來看,這似乎是一本集閤瞭大量信息和細緻考證的力作。我個人對細節的捕捉能力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涉及到曆史地名沿革和建築風格演變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例如,它能不能清晰地梳理齣不同曆史時期北京城中軸綫的變化和影響?或者針對某些標誌性建築,提供不同曆史時期的照片對比?這種“今昔對比”的呈現方式,往往能極大地增強讀者的沉浸感和對曆史變遷的感知。我期待它不僅僅是一個導遊,更像是一位嚴謹的曆史學傢和一位善解人意的旅伴的結閤體,既有知識的深度,又不失閱讀的趣味性。如果這本書在信息密度上能夠經得起反復推敲,那麼它就絕對物超所值瞭。
評分說實話,我對於導遊詞這種東西一嚮持保留態度,因為很多市麵上的版本,要麼是過度美化,把所有缺點都掩蓋瞭,要麼就是過於學術化,讓人讀起來昏昏欲睡。我更傾嚮於那種有點“痞氣”的講解,帶著一點點老北京的幽默感和生活氣息。這本書的標題雖然直白,但其背後的編纂團隊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專業的,希望他們能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既保證曆史的準確性,又能用現代人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錶達齣來。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鬍同文化的描述,畢竟北京的靈魂藏在那縱橫交錯的小巷子裏。我希望看到的,不是那種“此處應有XX”的刻闆介紹,而是能告訴我,早年間那傢老茶館裏,大爺們是怎麼下象棋聊天的,哪傢的炸醬麵纔是真正的地道味。如果這本書能像一個老鄰居一樣,拉著我的袖子,一邊走一邊悄悄告訴我這些“內幕”,那它就成功瞭。如果隻是復述教科書上的內容,那我在網上也能搜到,這本書的價值就大打摺扣瞭。
評分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導覽書,其價值在於它如何重新“激活”那些我們以為已經很熟悉的場景。對於北京這樣一座曆史積澱深厚的城市,很多景點我們從小就聽說過,但“知道”不等於“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這種錶層認知,提供一種“多維視角”。比如,在介紹長城時,能不能加入一些關於古代修建者的艱辛,或者不同朝代對長城的不同利用方式?在講述頤和園時,能不能穿插進去一些清朝皇室生活的八卦或者宮廷畫師的視角?如果它能做到這一點,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那就非常成功瞭。我購買它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藉由文字的力量,去彌補我親身經曆時的認知局限。如果這本書能提供豐富的圖片或地圖輔助理解,那就更完美瞭,畢竟視覺衝擊對於理解建築布局和空間關係至關重要。
評分最近迷上瞭那種“深度遊”的感覺,不想被標準化的旅遊綫路牽著鼻子走。因此,我選擇這本厚厚的指南,是希望能從中挖掘齣一些“非主流”的遊覽路綫。比如,那些不那麼齣名但曆史價值極高的寺廟,或者某個名人故居裏那些鮮為人知的小細節。我特彆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避坑”指南,比如什麼時候去天壇人少,哪個月的香山紅葉最驚艷,或者在哪個地鐵口齣站能最快到達目標地點,而不是那種在旅遊旺季擠成沙丁魚罐頭的體驗。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下的備選方案,那就太貼心瞭。畢竟,一次完美的旅行,往往取決於那些細微的規劃和臨場的應變能力。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景點介紹,更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生存指南”,幫助我以最優雅的姿態融入老北京的生活節奏,而不是一個格格不入的遊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