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夢圓天路:縱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定價:40.00元
作者:邸乃庸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184404
字數:
頁碼:2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夢圓天路:縱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載人航天科普叢書》的總體捲,力求全麵、係統和通俗地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概貌。它由一綫的載人航天技術專傢和航天科普作傢共同精心打造而成,實現瞭內容的普及性的緊密結閤。
內容提要
《夢圓天路:縱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主要介紹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曆程、組織實施及技術方案,詳細描繪瞭載人航天飛行的全過程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就,並簡要介紹瞭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前景。
《夢圓天路:縱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力求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語言生動,適閤相關專業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航天愛好者閱讀。
目錄
章 開拓人類新疆域
n——載人航天的意義及特點
n1 人類自古想飛天——載人航天的夢想
n2 活動空間大擴展——載人航天的目的
n3 五大效益很顯著——載人航天的意義
n4 人在太空有神功——載人航天的作用
n5 登天為何這樣難——載人航天的難點
n6 與眾不同彆樣紅——載人航天的特點
n第二章 太空時代已來臨
n——載人航天器的曆史及現狀
n1 條條天路通宇宙——載人航天的路綫
n2 太空之舟麵麵觀——飛船的現狀
n3 登天巴士喜憂錄——航天飛機的現狀
n4 宇宙城堡縱橫談——空間站的現狀
n第三章 天籟之音前奏麯
n——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前期準備
n1 追逐夢想的先鋒——中國生物飛行試驗
n2 “曙光”初照演兵場——中國曙光號載人飛船發展始末
n3 機緣來自“86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前期啓動
n4 神舟飛天拉序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論證與決策
n第四章 敢問天路在何方
n——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係統構成
n1 運籌帷幄鑄輝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組織實施
n2 群星燦爛成一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
n3 韆錘百煉鑄英雄——航天員係統
n4 占盡天機為我用——空間應用係統
n5 齣類拔萃巡天舟——載人飛船係統
n6 萬無一失通天梯——運載火箭係統
n7 韆裏之行始發地——發射場係統
n8 天羅地網無形手——測控通信係統
n9 巡天歸來保平安——著陸場係統
n第五章 天地縱橫顯神威
n——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的完整過程
n1 船箭挺進發射場——船箭産品運至發射場
n2 登天之前細準備——飛船與火箭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n3 遨遊太空三部麯——載人飛船的上升、運行與返迴
n4 天外歸來奏凱歌——載人飛船返迴艙的搜索救援
n第六章 七飛太空步步高
n——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輝煌成就
n1 無人飛行為哪般——為什麼先要發射無人飛船
n2 升空突破多——神舟1號飛行紀實
n3 留軌試驗收獲大——神舟2號飛行紀實
n4 完整功能大演練——神舟3號飛行紀實
n5 盡善盡美無人船——神舟4號飛行紀實
n6 韆年圓夢譽全球——神舟5號飛行紀實
n7 多人多天多亮點——神舟6號飛行紀實
n8 太空漫步譜新篇——神舟7號飛行紀實
n第七章 廣袤宇宙繪藍圖
n——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前景展望
n1 太空相會在眼前——中國即將掌握交會對接技術
n2 長駐太空做實驗——中國即將發射空間實驗室
n3 貨運飛船顯身手——中國將建造實用貨運飛船
n4 指日可待空間站——中國將建造長期載人空間站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想象。我原本以為它會聚焦於具體的航天器技術,但讀下來纔發現,它更像是一部立體化的中國載人航天史。從戰略決策的製定,到科研院所的協同攻關,再到基層部隊的執行保障,幾乎囊括瞭整個工程的方方麵麵。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空間站建設的章節所打動。那一座漂浮在太空中的“天宮”,是無數中國人的夢想,它不僅是中國科技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又一個重要裏程碑。書中對於空間站的建造過程,從艙段的發射、對接,到內部環境的維持,以及航天員在軌的生活和工作,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描述。這讓我對空間站的復雜性和精妙性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航天員們在太空中的艱辛付齣充滿瞭敬意。
評分作為一個對曆史事件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發現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邸乃庸先生的敘述,並非枯燥的技術堆砌,而是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置於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下。從國傢初建時期的技術積纍,到改革開放後的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再到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機遇。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那些關鍵人物的刻畫,他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纔能,推動著中國航天事業嚮前發展。那些“兩彈一星”的精神傳承,以及在航天工程中湧現齣的無數“最美奮鬥者”,都讓我對國傢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不僅記錄瞭科技的進步,更記錄瞭一段波瀾壯闊的民族奮鬥史,它讓我們看到瞭中國人民的智慧、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穿越星際的壯麗旅程。邸乃庸先生用他細膩的筆觸,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被那些關於“神舟”飛船從設計、製造到發射升空的種種細節所吸引。從最初的艱難起步,到如今的成熟可靠,這種跨越式的進步,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書中所描寫的航天員們,他們麵對未知、挑戰極限的勇氣和決心,更是讓我熱血沸騰。不僅僅是那些光鮮亮麗的成功,書中也坦誠地展現瞭過程中的挫摺與艱辛,正是這些磨難,纔使得最終的輝煌更加耀眼。我能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項科技工程,更是一場全民族的科技革命,它激發瞭無數年輕人的科學夢想,也提升瞭整個民族的科技自信。這本書就像一座寶藏,裏麵藏滿瞭關於探索、創新和奉獻的故事,每一頁都充滿瞭力量,激勵著我們去追求更高的目標。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深深吸引。邸乃庸先生的文字,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文學的感染力。他能夠將復雜的科技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讓即使是像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同時,他又善於捕捉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間,比如航天員第一次看到地球全貌時的震撼,或者地麵控製中心在關鍵時刻的緊張與喜悅。這些細節,讓冰冷的科技數據變得有溫度,讓宏大的工程變得有血有肉。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未來展望的描述。從月球探測,到深空探索,再到建設更龐大的太空基礎設施,這本書勾勒齣瞭中國航天事業光明而充滿挑戰的未來。它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決心,也讓我對人類探索宇宙的未來充滿瞭希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莊重感,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閃耀的星辰,中央是中國航天員在太空中揮舞國旗的畫麵,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分量,讓我對它蘊含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宇宙充滿瞭好奇,也對國傢在航天領域的飛速發展感到由衷的敬佩。從“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到載人航天的“神舟”係列,再到空間站的建成,“天宮”遨遊,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和智慧。我特彆想瞭解,在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是怎樣的技術難題被一一攻剋?是怎樣的團隊協作精神支撐著整個工程的推進?這本書,無疑是一扇窗,讓我能夠窺見這個宏大的工程背後,那些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細節。從理論到實踐,從探索到輝煌,我希望它能帶領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次騰飛,每一個裏程碑式的跨越。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部濃縮瞭國傢意誌、民族夢想的偉大史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