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VCBOT零基础机器人制作(第3版) | ||
| 定价 | 45.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8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梁玮 伍杰 李衡延 李震 | |
| 页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5427649 | |
“PVCBOT”是以PVC为主要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也是指定位在“低成本、易实现”的一项机器人DIY活动。区别于很多其他的机器人制作书籍的泛泛而谈,本系列的机器人教程除了着重介绍制作过程之外,还强调原理的分析、解释,不仅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为了使细节过程更细致、完整,本教程主要以图文并茂甚至是图片为主的“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展现,力求更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 “PVCBOT”是以PVC为主要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也是指定位在“低成本、易实现”的一项机器人DIY活动。区别于很多其他的机器人制作书籍的泛泛而谈,本系列的机器人教程除了着重介绍制作过程之外,还强调原理的分析、解释,不仅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为了使细节过程更细致、完整,本教程主要以图文并茂甚至是图片为主的“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展现,力求更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
有感于自己学习制作机器人的曲折过程,梁玮萌发了用PVC制作一系列机器人的想法,并且把过程整理成教程分享给大家,并经朋友推荐在《无线电》、《电子制作》、《中学科技》等多个杂志上发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又通过互联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学习,一起交流,同时也有新的成员加入一起参与PVCBOT的推广与发展。
1.概述篇 1
※ 开门见山:PVCBOT是什么?有什么来历?
1.1 什么是PVCBOT 2
1.2 PVCBOT的特点 3
1.3 PVCBOT诞生史话 5
2.材料篇 7
※ 追本溯源:什么是PVC线槽材料?如何使用PVC线槽材料?
2.1 PVC线槽的介绍 8
2.2 PVC线槽的结构 9
2.3 PVC线槽的应用 11
3.工具篇 13
※ 善工利器:制作PVCBOT需要配备哪些基本的工具?
3.1 度量标记 15
3.2 机械加工 16
3.3 材料粘贴 17
3.4 接合装配 18
3.5 电路焊接 19
3.6 仪表设备 20
3.7 工具DIY:自制简易直流实验电源 21
3.7.1 基本原理 21
3.7.2 器材准备 25
3.7.3 制作过程 25
3.7.4 使用说明 35
3.7.5 成品展示 36
4.技巧篇 37
※ 熟能生巧:制作 PVCBOT需要掌握哪些常用的技巧?
4.1 度量标记 38
4.2 机械加工 39
4.2.1 开料 39
4.2.2 切条 42
4.2.3 裁切 43
4.2.4 打磨 45
4.2.5 钻孔 46
4.2.6 开槽 49
4.2.7 折弯 51
4.3 材料粘贴 53
4.3.1 502胶水 53
4.3.2 热熔胶 54
4.3.3 透明胶带 57
4.3.4 双面胶带 57
4.3.5 电工胶布 58
4.4 接合装配 59
4.4.1 紧固连接 59
4.4.2 活动连接 62
4.5 电路焊接 65
4.5.1 焊接准备 65
4.5.2 导线上锡 66
4.5.3 焊接零件 67
4.5.4 焊接电路 68
4.5.5 电路走线 70
4.5.6 电路拆焊 72
4.6 电子测量 73
4.6.1 测量电压 73
4.6.2 测量电流 75
4.6.3 测量电阻 76
4.6.4 测量二极管 79
4.6.5 测量三极管 80
5.入门篇 83
※ 初试身手:制作*简单的零号机
5.1 什么是BEAM机器人 84
5.2 振动机器昆虫 85
5.2.1 基本原理 85
5.2.2 器材准备 91
5.2.3 制作过程 92
5.2.4 调试完善 97
5.3 项目:机械蜻蜓——振动机器昆虫 100
5.3.1 制作过程 100
5.3.2 成品展示 103
5.4 项目:机械黄蜂——振动机器昆虫 104
5.4.1 制作过程 104
5.4.2 成品展示 107
5.5 项目:机械甲虫——振动机器昆虫 108
这本《正版 PVCBOT零基础机器人制作 第3版 彩印》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机器人制作一窍不通的新手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科技产品充满好奇,但市面上的很多教程要么太理论化,要么使用的零件过于复杂昂贵,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翻开这本书,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书中的语言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第一次接触电路图和编程概念的我,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作者的思路。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材料认知讲起,详细解释了每一个部件的作用,比如舵机如何转动,传感器如何感知环境,这些描述既生动又直观。特别是彩印的插图,清晰度高到连我这种近视眼都能看清每一个焊点和连接线的细节,这在实际操作中简直是救命稻草,极大地减少了我因看错图纸而浪费的时间和材料。我特别喜欢它安排的学习路径,每一步都有清晰的“为什么”和“怎么做”,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模仿,而是在真正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这种从零开始的扎实感,是很多其他入门书籍无法给予的。它让我体会到,原来制作一个能动的机器人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技术,不如说是一次充满成就感的创造之旅。它非常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避免了纯粹的理论灌输带来的枯燥感。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结构件的组装部分,它不仅告诉你把A件插到B孔里,还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种特定的机械结构来承载特定的部件,这让我对机械设计的合理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且,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手册的刻板感觉,作者的语气中透露着一种鼓励和陪伴感,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身边指导。这种情感上的连接,让我在遇到调试困难,代码跑不起来的时候,没有立刻产生放弃的念头。反而,每一次成功克服一个小小的技术难关,都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它成功地将一个原本被认为高冷的机器人制作过程,转化成了一项充满乐趣和创造性的手工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动手欲望和探索精神。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很多技术书籍往往是纸上谈兵,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真要上手操作时,却发现细节缺失或者环境配置极其繁琐。但《PVCBOT零基础机器人制作 第3版》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的材料清单非常详尽,从螺丝的规格到杜邦线的颜色,都有明确的标注,这让我在采购零件时避免了大量的猜测和跑冤枉路。最让我赞叹的是它的排版和图示,每一个电路连接图都清晰地用不同颜色区分了正负极和信号线,这对于新手来说极大地降低了接错线的风险。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机器人小车,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即使在遇到一个小小的硬件连接问题时,书中附带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部分也很快帮我定位了错误。这种贴心到位的细节处理,让我感觉作者真的非常理解初学者的痛点,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一本书的写作任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几乎为你扫清了所有可能在初期遇到的实践障碍。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第三版在内容更新和前沿性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显然,作者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书中引入了一些最新的传感器应用和更高效的编程技巧,这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比我过去买的其他早期的入门书籍要强得多。例如,它讨论了如何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以及如何进行模块化设计以便未来升级,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我特别欣赏的是,它没有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平台或芯片,而是以更通用的思维方式来教授机器人控制的核心原理,这样即使未来我转向其他更专业的平台,这本书里学到的底层逻辑依然受用。这种注重“不变原理”的教学方式,远比只教特定型号的设备要更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制作指南,它更像是一套系统性的机器人思维训练教材,为我未来深入这个领域打下了坚实且与时俱进的基础。
评分说实话,刚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零基础”是不是意味着内容会过于肤浅,只能做些简单的玩具。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巧妙地平衡了入门的友好性和进阶的潜力。虽然第一部分着重于基础搭建和软件环境的配置,但随着章节的推进,它开始引入一些非常实用的高级概念,比如如何使用更复杂的控制逻辑来实现避障和路径规划。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代码示例,还深入剖析了这些代码背后的算法思想。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优化电机的控制参数以获得更平稳的运动效果,这对于追求精度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更贴心的是,它还介绍了如何利用开源社区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这为我后续想要拓展功能指明了方向。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它不仅教你如何造一辆车,更教你如何设计一辆符合你需求的赛车。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非简单的“授人以鱼”,这种注重思维训练的方式,让我对未来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