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中國古代瓷器 9787504485045

(正版) 中國古代瓷器 978750448504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楠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古代瓷器
  • 瓷器
  • 陶瓷
  • 藝術
  • 曆史
  • 文物
  • 收藏
  • 鑒賞
  • 文化
  • 工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竹雲風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商業齣版社
ISBN:9787504485045
商品編碼:2972079718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8-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瓷器

定價:25.00元

作者:李楠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4485045

字數:

頁碼:1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瓷器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也是人類發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瓷器的故鄉,堪稱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的曆史寫下瞭光輝的一頁。《中國古代瓷器》將按照時代順序介紹中國古代瓷器的發展曆程,並突齣介紹各個時代具代錶性的瓷器品類和器物。

目錄


序章 從陶器到瓷器
節 陶器起源與製作
陶器的起源
原始陶器的製作技術
第二節 陶器在中國
我國主要原始文明的陶器
白陶和原始瓷器的齣現
瓷器發明以後中國陶器發展略述

章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瓷器
節 商周至戰國瓷器的發展
商代至戰國原始青瓷的發展演變
原始青瓷的主要燒製窯廠
第二節 兩漢瓷器
兩漢時期原始青瓷的繼續發展
東漢真正瓷器的誕生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瓷器
三國瓷器
兩晉瓷器
南北朝瓷器

第二章 隋唐五代宋遼金夏瓷器
節 隋唐五代瓷器
隋代瓷器
唐代瓷器
五代時期的瓷器
第二節 兩宋瓷器
兩宋五大官窯
兩宋八大民窯
第三節 遼金西夏瓷器
遼代瓷器
金代瓷器
西夏瓷器

第三章 輝煌的元明清三代瓷器
節 元明清的製瓷業
元明清三代的景德鎮製瓷業
元明清時期其他窯廠的發展
第二節 元明清瓷器的外銷與影響
元明清時期中國瓷器的外銷
中國製瓷技術的對外影響
第三節 元明清瓷器精品賞鑒
元代瓷器精品賞鑒
明代瓷器精品賞鑒
清代瓷器精品賞鑒
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文摘


《中國古代瓷器》:
  根據各地區(不同的文化特徵,齊傢文化大體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三期文化的陶器由胎質到器形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略有不同。早期陶器以紅褐陶為主,器形較小,常見的有侈口罐、單耳罐、高領雙耳罐、雙耳罐形甑。中期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灰陶罕見,器形主要有雙大耳罐、高領雙耳罐、鏤孔豆和單把鬲等。晚期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灰陶少量齣士,陶器除雙大耳罐、高領雙耳罐外,齣現尊、壺、高領摺肩罐、雙耳彩陶罐、彩陶豆等。
  齊傢文化陶器除素麵器外,主耍有籃紋、繩紋裝飾及極少量的彩陶。籃紋、繩紋一般飾於夾砂罐、雙耳罐、單把鬲上,起加固和裝飾作用。被發現的彩陶數量和種類都很少,已明顯呈衰落之勢。多施於泥質紅陶上,陶質較粗,多屬罐類,有的錶麵還塗有白色陶衣。彩繪以居多,也有少量紅彩和紫彩。彩繪紋飾簡單,常見的有菱形紋、網紋、三角紋、波摺紋、蝶形紋等。紋飾繁簡互見,變化較多,圖案組織很有規律,簡單明朗,題材也有獨到之處。
  ……

序言



華夏流韻:韆年陶瓷藝術的璀璨史詩 中國,這片古老而充滿智慧的土地,孕育瞭無數輝煌的文明,其中,陶瓷藝術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生活方式、技術工藝乃至哲學思想,穿越韆年時光,至今仍散發著迷人的光輝。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波瀾壯闊的陶瓷世界,探索從遠古洪荒到近現代工業化生産的漫長曆程,領略不同時代、不同窯口、不同器形的獨特魅力,感受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一、 源起洪荒:泥土的初醒與文明的曙光(新石器時代至夏商周) 一切的輝煌都始於最樸素的原料——泥土。早在距今一萬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民就已掌握瞭製陶的基本技藝。早期的陶器,質地粗糙,造型古樸,多為生活實用器,如罐、鉢、碗等,錶麵常常裝飾著簡單的繩紋、指紋或刻劃紋。然而,即使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器物,也已展現齣人類早期對美的初步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隨著文明的進步,陶瓷藝術迎來瞭第一次飛躍——陶器嚮瓷器的演變。龍山文化的黑陶,以其精湛的輪製技藝、烏黑如漆的釉色和薄如蛋殼的器壁,成為史前陶器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它不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容器,更是一種藝術品,一種身份的象徵。 夏商周時期,中國進入青銅文明的鼎盛時期,但陶瓷藝術並未因此停滯。這一時期的原始青瓷逐漸成熟,釉料的應用開始齣現,燒造溫度也得到提高。雖然仍未完全擺脫陶器的痕跡,但其堅硬的質地、溫潤的光澤,已隱隱透齣瓷器的雛形。同時,以陶器為主的日用器皿依然是主流,造型更加豐富,紋飾也逐漸嚮寫實和抽象相結閤的方嚮發展,為後來的藝術發展奠定瞭基礎。 二、 輝煌綻放:瓷都崛起與審美嬗變(漢唐宋元) 漢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摺點。釉陶的燒造技術得到極大發展,綠釉、褐釉等色彩的齣現,使得陶器更加鮮艷奪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漢代墓葬中齣土的大量陶俑,造型生動,栩栩如生,展現瞭漢代工匠高超的寫實技巧和豐富的想象力。而真正的瓷器,也在漢代開始萌芽,雖然産量不高,但已具備瞭瓷器的基本特徵,為後世的瓷器發展鋪平瞭道路。 唐代,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開放包容、繁榮昌盛的時代,陶瓷藝術也因此迎來瞭前所未有的輝煌。唐三彩,作為唐代陶瓷藝術的代錶作,以其鮮艷的色彩、瑰麗的釉色和豐富的造型,徵服瞭世界。琉璃般的釉質,綠、黃、白、褐、藍等色彩交織碰撞,形成斑斕陸離的視覺效果。唐三彩的題材廣泛,從神話傳說中的瑞獸祥禽,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動物,無不形態逼真,生動傳神,充分展現瞭唐代人民的豪邁氣魄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白瓷和青瓷也在唐代得到瞭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邢窯的白瓷,潔白如雪,被譽為“天下無貴賤,通用之”;越窯的青瓷,則釉色青翠,宛如碧玉,成為“韆峰翠色”的經典代錶。 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瓷器生産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官窯、民窯競相發展,湧現齣眾多風格迥異、各具特色的窯口,如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耀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它們共同構成瞭豐富多彩的宋瓷畫捲。汝窯的釉色如雨過天青,溫潤內斂,被稱為“雨過天青雲破處”;官窯和哥窯的開片釉,以其獨特的裂紋之美,成為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定窯的白瓷,胎薄釉白,刻花、印花、劃花工藝精湛,綫條流暢,圖案秀美;鈞窯的窯變釉,色彩變幻莫測,如紫如藍,又如紅如青,被譽為“入窯一色,齣窯萬彩”;耀州窯的青瓷,刻花、印花裝飾手法嫻熟,紋飾蒼勁有力,畫麵生動;龍泉窯的青瓷,釉色青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等多種色調,溫潤如玉,素有“青瓷釉彩,世界之最”的美譽。景德鎮窯在宋代也已嶄露頭角,為後來的元青花奠定瞭堅實的基礎。宋瓷不僅在技術上取得瞭巨大成就,在審美上也達到瞭新的高度,追求的是含蓄、內斂、典雅的藝術風格,體現瞭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和哲學思考。 元代,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充滿變革與創新的時代。濛古族入主中原,帶來瞭新的文化元素和審美觀念。景德鎮窯在元代迎來瞭曆史性的發展,創燒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青花瓷。青花瓷以鈷藍色料在白釉上繪畫,圖案精美,色彩鮮艷,既有中國傳統的水墨畫風格,又充滿瞭異域情調。青花瓷的齣現,極大地豐富瞭中國陶瓷的色彩體係,並成為之後幾個朝代瓷器生産的主流。同時,釉裏紅、卵白釉等也得到瞭發展,展現齣元代陶瓷藝術的多元化和創新精神。 三、 繁華續章:宮廷禦用與海外流傳(明清) 明清兩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景德鎮窯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陶瓷生産中心,其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品種,奠定瞭其“瓷都”的地位。 明代,青花瓷繼續發展,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以其鈷料發色濃艷、筆觸有力、圖案規整而著稱,是明代青花瓷的巔峰之作。此外,釉上彩瓷器也逐漸興起,如成化鬥彩,色彩淡雅,圖案精巧,充滿文人氣息。洪武、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曆等時期的官窯瓷器,代錶瞭明代瓷器工藝的最高水平。 清代,中國陶瓷藝術進入瞭空前繁榮的階段。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稱為中國瓷器生産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官窯瓷器,無論在造型、釉色、繪畫還是工藝方麵,都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境界。琺琅彩、粉彩、釉上彩等各種釉上彩瓷器,色彩艷麗,圖案精美,裝飾手法豐富多樣,將中國彩瓷推嚮瞭新的高峰。景德鎮的仿古瓷也達到瞭極高的水平,能夠逼真地仿製宋、元、明各代的名瓷。同時,民窯瓷器也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提供瞭豐富多樣的選擇。 此外,明清時期,中國瓷器大量齣口海外,贏得瞭“中國瓷”的美譽,對歐洲乃至世界各國的陶瓷藝術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形成瞭獨特的“外銷瓷”風格,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四、 時代印記:古瓷的傳承與現代的思考 進入近代,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中國傳統陶瓷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即使在動蕩的時代,中國人民依然在努力傳承和創新著古老的陶瓷技藝。從官窯的衰落到民窯的艱難維係,再到現代陶瓷工業的興起,中國陶瓷藝術在曆史的洪流中不斷演變。 本書將從宏觀的視角,梳理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發展脈絡,深入剖析各個時期的代錶性窯口、器形、釉色、裝飾技法以及文化內涵。我們將看到,陶瓷不僅僅是一種物質載體,更是中華民族智慧、審美、生活方式和曆史變遷的生動寫照。每一件古代瓷器,都講述著一段曆史,傳遞著一份情感,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 通過對中國古代瓷器的深入瞭解,我們不僅能欣賞到它們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能從中汲取靈感,感悟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思考古老藝術在當代社會的發展與傳承。這不僅僅是一次陶瓷藝術的鑒賞之旅,更是一次穿越曆史、品味文明的文化之旅。

用戶評價

評分

在選購這本書之前,我曾猶豫瞭很久,擔心市麵上的同類書籍質量參差不齊。然而,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的疑慮便煙消雲散瞭。

評分

這本書的包裝和印刷質量非常齣色,封麵設計古樸典雅,很有收藏價值。紙張厚實,色彩還原度高,圖片清晰細膩,即使是放大查看瓷器上的紋飾細節,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視覺呈現上的極緻追求。精選的圖片清晰度驚人,色彩飽和度也恰到好處,將一件件國寶級的瓷器展現得淋灕盡緻。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可以說是極具匠心,每一處細節都透露齣對中國古代瓷器的敬意。封麵采用的材質手感溫潤,搭配上書名和作者的字體,散發齣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曆史感。

評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就知道它一定匯聚瞭許多心血。翻開扉頁,精美的設計和排版就讓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於古代的皇傢瓷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