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保险问题博弈分析与经济动态仿真
定价:56.00元
作者:王文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0303098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99kg
编辑推荐
《保险问题博弈分析与经济动态仿真(精)》由王文举等所著,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保险中**免配额、保险期权式**合同设计、再保险比例**选择、银行保险、保险欺和保险监管等问题,具体研究利益相互影响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策略选择方法及模式,根据保险问题的有关机理,建立有效的博弈数学模型,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险合同及保险模式与制度,利用Swarm等软件实验平台,利用复杂适应理论(CAS理论)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并结合实际进行定量分析,为我国保险市场和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算工具,为保险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因此对于保险问题的研究,用博弈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理分析,用Swarm等软件进行动态仿真,有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内容提要
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制度的完善和保险模式的改革直接影响我国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本书以博弈论和经济动态仿真为工具,从不同角度对保险问题进行了研究。《保险问题博弈分析与经济动态仿真(精)》由王文举等所著,共分为六篇,分别针对保险免赔额、保险期权、再保险、银行保险、保险欺和保险监管六个领域,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语言精练,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保险中存在的经济学问题。
《保险问题博弈分析与经济动态仿真(精)》可作为研究生学习保险经济学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保险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篇 优免赔额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
章 保险博弈分析模型及其动态仿真检验
节 保险博弈分析模型
第二节 保险人行为特征分析
第三节 保险博弈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保险博弈仿真模型的运行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思考
第二章 不完全信息下的免赔额保险博弈分析
节 基本模型与假设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下的优免赔额确定
第三节 例子与结论
第二篇 保险期权博弈分析
第三章 免赔额保险公平定价期权博弈分析
节 精算定价与金融定价
第二节 保险负债经济定价模型
第三节 免赔额保险公平定价分析
第四章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期权博弈分析
节 资本结构和主体利益索求权分配
第二节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与保险保障基金体系
第三节 风险保费保障基金体制下资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划一保费保障基金下资本结构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投资连结寿险定价期权博弈分析
节 投资连结寿险基本合同定价分析
第二节 投保人自由退保边界的确定
第三节 结论
第三篇 再保险博弈分析
第六章 再保险定价中自留额决定博弈分析
节 理论回顾
第二节 基本模型假设
第三节 完全信息下超额赔款再保险合同的确定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下超额赔款再保险合同的确定
第五节 完全信息下比例再保险的博弈模型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超额损失再保险期权博弈分析
节 期权分析方法
第二节 优超额损失再保险分析
第四篇 银行保险博弈分析
第八章 中国银行保险主体行为分析
节 中国银行保险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银行保险主体行为分析
第三节 中国银行保险主体行为案例分析
第四节 中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典型问题博弈分析
第九章 中国银行保险主体利益分配与行为博弈分析
节 银行保险委托一代理博弈分析
第二节 银行保险讨价还价博弈分析
第三节 银行保险利益分配合作博弈分析
第五篇 保险欺博弈分析
第十章 投保人保险欺博弈分析
节 社会医疗保险构成及欺动因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之一
第六节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之二
第七节 投保人保险欺优均衡保单设计
第十一章 代理人保险欺博弈分析
节 保险代理人欺博弈分析
第二节 保险代理人监督博弈分析
第三节 保险代理人单因素激励机制设计
第四节 保险代理人双因素优激励机制设计
第十二章 保险人保险欺博弈分析
节 寿险监管博弈模型
第二节 基于社会福利大化的监管博弈模型
第三节 有效防范寿险欺博弈模型
第六篇 保险监管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
第十三章 偿付能力监管博弈分析
节 偿付能力与偿付能力监管
第二节 偿付能力监管博弈模型
第三节 模型求解与分析
第四节 模型改进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四章 保险代理人监管博弈分析及动态仿真
节 保险代理人监管
第二节 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三节 专业代理公司进入市场对投保人福利影响实验研究
第四节 监管行为对个人代理人业务素质影响实验研究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五章 市场结构监管博弈分析及动态仿真
节 保险市场结构分析
第二节 保险市场结构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三节 保险人规模差距对定价行为影响分析
第四节 结论及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王文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享受津贴专家。兼任巾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幽数理经济学会理事长、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长期从事博弈论和经济仿真、数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各类省部级研究项目15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弈论的应用与我崮经济学的发展》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动态模拟研究》被鉴定为成果;2008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作《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保险这个复杂而迷人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博弈分析”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保险市场并非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由无数参与者(保险公司、投保人、再保险公司、监管机构等)相互博弈、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书中对这些参与者之间策略选择的分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些保险产品定价如此之高,为什么一些公司会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及为什么监管政策的调整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连锁反应。我设想书中可能会运用到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等概念,来解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各方如何做出最优决策。这种从博弈论视角出发的分析,为理解保险市场的竞争动态和风险传递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保险产品设计背后隐藏的智慧和策略。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一些看似抽象的经济学原理,通过保险这个具体的载体,变得鲜活起来。书中有不少关于风险定价的章节,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每年支付的保费,不仅仅是简单的“买个安心”,而是经过了精密的数学计算,包含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赔付金额、以及市场利率等多种因素的考量。特别是作者在解释“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时,运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在健康保险中,那些明知自己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更容易购买高额保险,而一旦购买了保险,又可能因为有保障而忽视健康管理,这些都是“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生动体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费率厘定”的详细阐述,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精算方法,还探讨了如何将博弈论的思想融入到费率的制定中,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盈利能力,同时又能为消费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培养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我在思考关于风险管理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虽然我主要从事的是非金融行业的管理工作,但我深信,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对于任何领域的决策都至关重要。书中关于“经济动态仿真”的部分,我认为是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对理论模型的罗列,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模型来模拟经济系统的演变。我脑海中浮现出书中可能出现的场景:作者利用计算机模拟,展现了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保险市场的规模、结构、以及主要参与者的行为会如何变化。这种“模拟”的能力,对于预测未来趋势、评估政策效果、以及识别潜在风险,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例如,在考虑某个新的保险产品推出时,通过动态仿真,可以预见到该产品在不同消费者群体中的接受度,以及对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前瞻性的分析能力,正是现代企业和政府决策所急需的。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将保险行业的讨论局限于狭窄的金融领域,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经济动态背景下进行考察。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保险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等,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保险市场的供需关系、盈利能力,以及风险敞口的。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经济周期”与保险业之间关系的论述,想知道在经济繁荣时期和衰退时期,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调整其业务策略,以及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受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此外,书中对“金融创新”在保险业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探讨,让我思考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种新型保险产品,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现有经济框架下诞生的,又如何可能重塑未来的市场格局。这本书的宏大视角,让我对保险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更是整个经济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深蓝色的背景搭配银白色的书名,显得非常专业和有深度。我一直对保险这个行业充满好奇,尤其是它背后复杂的定价机制和风险管理策略。虽然我不是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从书名“博弈分析与经济动态仿真”中,我能感受到这本书会深入探讨保险行业的运作逻辑,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的应用相结合。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博弈分析”的部分,想知道在保险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不同的保险公司是如何通过策略互动来争夺客户、定价产品,以及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和新进入者。同时,“经济动态仿真”也让我眼前一亮,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运用到一些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预测保险市场的未来走向,或者评估不同政策对保险业的影响?我设想书中会用大量图表和案例来阐释复杂的模型,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保险公司是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购买的保险产品的。这本书无疑会为我揭开保险行业神秘的面纱,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