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手工系列:剪纸大图谱 湖南科技出版社

新手学手工系列:剪纸大图谱 湖南科技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石蛟,秦岭春 著
图书标签:
  • 剪纸
  • 手工
  • DIY
  • 艺术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新手入门
  • 图解
  • 传统文化
  • 儿童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795953
商品编码:2973002654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新手学手工系列:剪纸大图谱

定价:39.80元

作者:秦石蛟、秦岭春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57959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者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十大神剪”之一,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及“中华剪纸艺术”终身成就奖。
★适合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以及剪纸爱好者和剪纸教师。
★只有图片够大,细节才能显现。
★为培训机构量身打造的剪纸教材。
★内容丰富,选材精良,结构合理,循序渐进。
★双色印刷,图文并茂,格调高雅。

内容提要


出版《剪纸大图谱》一书的目的是为了传扬传统文化和美学内涵,感受手工操作带来的愉悦心情,努力降低学习剪纸的难度,增强读者的参与欲望。本书以剪纸的基本技巧为开端,以剪纸大图谱为主要的内容,按照工具、材料与技法,植物,器物、吉祥符号,动物,人物,实用剪纸、名家剪纸等5个部分为切入点,每个部分又用案例做了分步骤的详细操作解说。可以说是一本比较实用,比较全面的剪纸图书。适用对象为剪纸爱好者、幼教和老年大学的老师、父母和孩子。《剪纸大图谱》一书双色印刷,图片精美,步骤清晰,设计精良,适合作为剪纸培训班的教材使用。

目录


目 录
PART 1
工具、材料与技法
1. 剪与刻 …………… 002
2. 工具及使用 ……… 002
3. 材料 ………………… 003
4. 步骤 ………………… 004
5. 单剪与折剪 ……… 005
6. 折剪的方法 ……… 005
7. 镂空图形内部的方法 008
8. 装饰纹样 ………… 009
PART 2
植物
团花折剪步骤范例 … 014
1. 四瓣花冠 ………… 016
2. 三瓣花冠 ………… 016
3. 六瓣花冠 ………… 017
4. 五瓣花冠 ………… 017
5. 重瓣花冠 ………… 018
6. 大丽花冠 ………… 018
7. 莲花花冠 ………… 019
8. 牡丹花冠 ………… 019
9. 白菜 ………………… 020
10. 萝卜 ……………… 020
11. 南瓜 ……………… 021
12. 菠萝 ……………… 021
13. 桃子 ……………… 022
14. 葫芦 ……………… 022
15. 石榴 ……………… 023
16. 佛手瓜 …………… 023
17. 灵芝 ……………… 024
18. 花与叶 …………… 024
19. 雪花 ……………… 025
20. 鱼与花 …………… 025
21. 团花一 …………… 026
22. 团花二 …………… 026
23. 团花三 …………… 027
24. 团花四 …………… 027
25. 团花五 …………… 028
26. 桃花 ……………… 028
27. 牡丹一 …………… 029
28. 牡丹二 …………… 029
29. 荷花 ……………… 030
30. 鱼戏莲 …………… 031
31. 菊花一 …………… 032
32. 菊花二 …………… 033
33. 芙蓉花 …………… 034
34. 梅花 ……………… 035
35. 月季花 …………… 036
36. 玫瑰花 …………… 037
37. 蔷薇花 …………… 038
38. 鸡冠花 …………… 039
39. 杜鹃花 …………… 040
40. 栀子花 …………… 041
41. 水仙花 …………… 042
PART 3
器物、吉祥符号… 044
1. 扇子 ………………… 046
2. 灯笼 ………………… 046
3. 剪刀 ………………… 047
4. 喜烛 ………………… 047
5. 扣碗 ………………… 048
6. 如意纹 …………… 048
7. 合子锦 …………… 049
8. 竹叶梅 …………… 049
9. 八字梅 …………… 050
10. 螃蟹结 …………… 050
11. 五方纹 …………… 051
12. 方胜纹 …………… 051
13. 套方纹 …………… 052
14. 长寿符 …………… 052
15. 团寿符 …………… 053
16. 双桃 ……………… 053
17. 蝙蝠 ……………… 054
18. 五角星 …………… 054
19. 如意双喜符 …… 055
20. 贯钱纹 …………… 055
21. 双钱纹 …………… 056
22. 绣球纹 …………… 056
23. 盘长结 …………… 057
24. 必定如意符 …… 057
25. 卍字纹 …………… 058
26. 福寿平安 ……… 059
27. 双福图 …………… 060
28. 双鱼图 …………… 061
29. 蝴蝶戏金瓜 …… 062
30. 三多图 …………… 063
31. 岁寒三友 ……… 064
PART 4
动物
马折剪步骤范例 … 066
1. 蜜蜂 ………………… 068
2. 瓢虫 ………………… 068
3. 蝴蝶一 …………… 069
4. 蝴蝶二 …………… 069
5. 蜘蛛 ………………… 070
6. 萤火虫 …………… 070
7. 蝈蝈 ………………… 071
8. 青蛙 ………………… 071
9. 金鱼一 …………… 072
10. 金鱼二 …………… 073
11. 鳜鱼 ……………… 074
12. 鲤鱼 ……………… 075
13. 蟹 ………………… 076
14. 虾 ………………… 077
15. 乌龟 ……………… 078
16. 猫 ………………… 079
17. 熊 ………………… 080
18. 熊猫 ……………… 081
19. 象 ………………… 082
20. 梅花鹿 …………… 083
21. 狮 ………………… 084
22. 麒麟 ……………… 085
23. 鼠 ………………… 086
24. 牛一 ……………… 087
25. 牛二 ……………… 088
26. 虎一 ……………… 089
27. 虎二 ……………… 090
28. 兔 ………………… 091
29. 龙一 ……………… 092
30. 龙二 ……………… 093
31. 蛇 ………………… 094
32. 马 ………………… 095
33. 羊 ………………… 096
34. 猴一 ……………… 097
35. 猴二 ……………… 098
36. 鸡 ………………… 099
37. 狗 ………………… 100
38. 猪 ………………… 101
39. 喜鹊一 …………… 102
40. 喜鹊二 …………… 102
41. 喜鹊闹梅 ……… 103
42. 燕子 ……………… 103
43. 鸭子 ……………… 104
44. 鸽子 ……………… 104
45. 雄鹰 ……………… 105
46. 鸳鸯 ……………… 106
47. 鸳鸯戏荷 ……… 107
48. 苍鹭 ……………… 108
49. 仙鹤 ……………… 109
50. 锦鸡 ……………… 110
51. 白头翁 …………… 111
52. 绶带鸟 …………… 110
53. 翠鸟 ……………… 113
54. 凤一 ……………… 114
55. 凤二 ……………… 115
56. 孔雀 ……………… 116
PART 5
人物
人物折剪步骤范例 … 118
1. 小姑娘 …………… 120
2. 练 …………………… 121
3. 藏族小男孩 ……… 122
4. 举灯笼的小孩 … 123
5. 舞龙小子 ………… 124
6. 舞狮小子 ………… 125
7. 女教师 …………… 126
8. 中学生 …………… 127
9. 播种 ………………… 128
10. 炼钢工人 ……… 129
11. 科学工作者 …… 130
12. 治病救人 ……… 131
13. 丰收的硕果 …… 132
14. 陶工 ……………… 133
15. 紧握手中枪 …… 134
16. 孔雀舞 …………… 135
17. 丝路花雨 ……… 136
1 8. 垂钓者 …………… 137
19. 舞刀 ……………… 138
20. 老寿星 …………… 139
21. 孙悟空 …………… 140
22. 哪吒 ……………… 141
23. 钟馗 ……………… 142
24. 刘海戏蟾 ……… 143
25. 阿凡提 …………… 144
26. 汉钟离 …………… 145
27. 吕洞宾 …………… 146
28. 张果老 …………… 147
29. 铁拐李 …………… 148
30. 韩湘子 …………… 149
31. 曹国舅 …………… 150
32. 何仙姑 …………… 151
33. 蓝采和 …………… 152
PART 6
1. 儿童节刊头 ……… 155
2. 国庆节刊头 ……… 156
3. 福字 ………………… 157
4. 祝福图 …………… 158
5. 祝寿图 …………… 159
6. 青松不老 ………… 160
7. 双喜图 …………… 161
8. 舞狮 ………………… 162
人物综合折剪步骤范例 …154
9. 竹马舞 …………… 163
10. 采莲船舞 ……… 164
11. 穆桂英挂帅 …… 165
12. 钟馗 ……………… 166
13. 卖柴 ……………… 167
14. 金鱼与娃娃 …… 168
15. 吕布戏貂蝉 …… 169
16. 石榴娃娃 ……… 170
17. 公鸡肚里有兔子
18. 蝴蝶 ……………… 172
19. 鹊立牡丹枝 …… 173
20. 狮子滚绣球 …… 174
21. 蝈蝈葫芦 ……… 175
22. 说书 ……………… 176
23. 植树去 …………… 177
24. 渔歌 ……………… 178
25. 牧羊 ……………… 179
26. 对鸡 ……………… 180
27. 野渡 ……………… 181
28. 小鸟人家 ……… 182
29. 东方美容 ……… 183
30. 撒网 ……………… 184
31. 蹬伞 ……………… 185
32. 爱情的河流 …… 186

作者介绍


秦石蛟 1938年出生,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十大神剪”之一,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及“中华剪纸艺术”终身成就奖。曾应邀赴日、德等国作剪纸艺术交流,赴上海世博会、中央电视台作剪纸表演。出版有《中国剪纸技法大全》等27部剪纸专著, 2000年7月12日创办了中国家私人剪纸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因为善于剪鸡,所以得了“千鸡户主”的称号。

秦岭春1971年出生,秦氏剪纸世家第四代传人。长沙市望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获得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大展铜奖、全国乡村青年绝技绝活擂台赛奖。编辑出版有《秦石蛟剪纸世家作品集》、《巧剪百鼠》(合著)。2015年由国家外事部门组织赴澳大利亚参加“四海同春”活动作剪纸表演。

何玉梅1938年出生,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 会会员,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剪纸作品,在全国剪纸大赛中两次获银奖,作品《富贵平安》被德国威尔宝市博物馆收藏。出版有《花鸟剪纸技法》、《节日喜庆剪纸技法》等五部(与秦石蛟合作)剪纸著作。2003年与家人一起赴中央电视台作剪纸艺术表演。

秦岭霞1969年出生,秦氏剪纸世家第四代传人。13岁加入湖南省剪纸研究会。作品参加过“全国十市县剪纸联展”和省一、二届剪纸展。1988年在湖南省剪纸现场大汇剪中获三等奖。有数十幅作品在《剪纸艺术报》及《民间剪纸图形》等书刊上发表。现在在长沙市内数所中、小学担任剪纸教学任务。

秦求 1988年出生,大学毕业,秦氏剪纸世家第五代传人。1995年全县中小学生剪纸比赛获名。与姑姑、奶奶、姥姥合作的剪纸作品获湖南省妇联举办的首届潇湘巾帼手工艺品大奖赛三等奖。近年她有大量作品在报刊发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跟我学剪纸》一书中就选编了她的33幅作品。

文摘


序言



锦绣中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选 书籍简介 《锦绣中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选》是一部深度探索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精湛技艺的文化瑰宝。本书聚焦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丽图景,从历史源流、地域特色、艺术风格到现代传承与创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框架。本书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手工艺、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专业研究人员以及文化爱好者。 第一部分:文明的印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长河 本书的开篇追溯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起源,勾勒出其数千年的演变脉络。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到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再到秦汉的玉雕与漆器工艺的成熟,每一件遗存的实物都成为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钥匙。 1. 远古的回响与青铜的辉煌: 详细阐述了早期手工业的萌芽,特别是彩陶艺术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内涵。随后,笔墨聚焦于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高峰——青铜器。书中不仅描绘了从二里头文化到西周礼器风格的演变,更深入剖析了饕餮纹、云雷纹等典型纹样的象征意义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逻辑。 2. 丝绸之路上的交融与碰撞: 重点介绍了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工艺技术的交流与融合。漆器、金银器工艺如何吸收西域元素,又如何反向输出影响世界。书中通过对考古出土文物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工艺美术作为“软实力”在古代外交中的作用。 3. 盛世的繁华与艺术的巅峰: 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进入鼎盛阶段的标志。本书详尽介绍了唐三彩的绚烂、定窑和汝窑瓷器的温润典雅,以及宋代文人审美对金银器、牙雕、木雕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工艺不再仅仅是实用器皿的装饰,更上升为一种纯粹的艺术表达。 4. 匠心不朽:明清的集大成与世俗化倾向: 明清时期,工艺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在景德镇的官窑体系中。本书细致梳理了青花、粉彩、珐琅彩的技法演变,并探讨了家具制作(如明式家具的简约与清式家具的繁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等级制度。同时,也探讨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艺美术向民间和世俗生活渗透的现象。 第二部分:技艺的万花筒——核心工艺门类的深度解析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系统分类介绍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门类,每一种工艺都配有详实的图例和工艺流程的文字描述。 1. 陶瓷艺术的流变与精神: 不仅限于介绍瓷器,还涵盖了紫砂陶的泥性哲学、釉下彩的化学原理以及炻器等其他陶土工艺。书中特别设置了一个章节,专门探讨不同地域(如北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制瓷风格差异及其适应的自然环境。 2. 织绣与印染的纤维之舞: 这一部分详细描绘了中国丝绸的地位,重点解析了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针法差异,如铺、齐、滚、戳等,并探讨了蜡染、夹缬等古代印染技术中对自然色彩的极致运用。 3. 金属工艺的刚毅与灵动: 涵盖了金银错丝、花丝镶嵌(如著名的“金丝盘镶”工艺)、以及中国传统铸造技术(如失蜡法)的精妙之处。对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银饰、贵州苗族的错金银工艺进行了个案分析。 4. 木石丹青:雕刻艺术的立体呈现: 分别阐述了玉雕(和田玉与翡翠的雕刻技法对比)、木雕(建筑木雕、家具雕花与案头小件),以及石雕(碑刻、造像与园林石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因材施艺”的理念在不同材料中的体现。 5. 漆艺的沉静与光华: 深入讲解了从戗夺、描金到螺钿镶嵌等复杂技法。书中还原了古代漆器制作过程中繁复的干燥与打磨过程,强调了漆艺作为一种“时间艺术”的特质。 第三部分:地域的色彩与文化的密码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民族习俗和历史渊源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工艺美术体系。本部分着重于“地方性”的展示。 1. 北方的雄浑与皇家的威仪: 以北京的宫廷工艺(如官式建筑的彩画、紫禁城内的家具陈设)和山西的砖雕、陕西的皮影戏为代表,展现北方工艺的厚重与规制。 2. 南方的灵动与文人的雅趣: 聚焦于江南地区的苏作工艺(精细的文房用具、园林艺术的渗透),以及福建脱胎漆器的轻盈与福建木雕的繁复。探讨了南方工艺如何更贴近日常生活和文人审美情趣。 3. 西南的神秘与民族的图腾: 详细介绍了西南少数民族如藏族、彝族、苗族的金属冶炼、唐卡绘制、织锦刺绣等工艺,揭示了这些工艺在宗教仪式、社会结构和身份认同中的核心地位。书中特别收录了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的工艺元素分析。 4. 海疆的交汇与海洋文化的影响: 探讨了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工艺在吸收外来技术(如广彩、象牙雕刻)后形成的独特风格,及其与海上贸易的紧密联系。 第四部分:匠心独运——当代传承与未来的视野 在全球化和现代工业化的浪潮下,传统工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书的最后部分,着眼于“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1. 活态的守护:非遗体系下的保护与传承: 梳理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分析了“口传心授”的传统学徒制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书中记录了多位国家级传承人(如制伞匠人、竹编大师)的工作状态和心路历程。 2.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设计赋能: 探讨了传统工艺如何通过现代设计思维,融入当代家居、时尚、文创产品中,实现“古为今用”。分析了当代设计师在保持工艺精髓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材料、形态和功能的创新实践。 3. 挑战与机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制造: 展望了中国传统工艺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力,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对工艺美术行业的重要性。 《锦绣中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选》以其广博的知识容量、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美的视觉呈现,力图让读者领略中华民族的审美高度和工匠精神的永恒魅力。它不仅是一部工艺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关于时间、材料与人性的文化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难得的“宁静”和“专注”。在如今充斥着快速消费信息的时代,拿起这本专注于手工技艺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慢下来的仪式。装帧的触感、墨香的气味,以及需要全神贯注去理解每一个剪口走向的过程,都让我感到心神安定。它不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剪的指南,更像是一种媒介,引导我进入一种沉浸式的创作心流状态。书中对于“敬畏自然,取法自然”的剪纸精神的阐述,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手工艺的价值不在于最终成品有多完美,而在于双手与材料互动时所投入的心力与时间。每次完成一个小小的练习,那种亲手创造的满足感,是其他任何娱乐方式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技”与“道”相结合,让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手艺,更是在体验一种传统文化赋予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基础部分编写得非常到位,它没有急于展示复杂的图样,而是先花了好大的篇幅来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和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这使得我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也能对这项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关于“剪”的技法阐述,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平剪”、“挑剪”这些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实物对比图和剖面示意图,生动地展示了剪刀运行的轨迹和力度控制的微妙之处。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镂空区域的内角,保持纸张的连接性,有着非常详尽的文字描述和对比案例,这在我以往接触的许多资料中都是略过的“常识性”内容,但正是这些常识,决定了剪纸作品的成败。更不用说,它对不同材质纸张的特性分析,比如宣纸的韧性、皮纸的厚度对剪刻效果的影响,这都是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想要尝试不同效果的我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本工具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其本身的定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采用了一种带着纹理的纸张,手感非常扎实,色彩搭配上既有传统剪纸的浓郁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清新感,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制作的愉悦。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挑不出毛病,厚度适中,光滑且不易洇墨,即便是使用勾线笔描摹图案,也不会担心墨水渗透到下一页,这对于需要反复练习和保存范例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特别是那些大图谱的展示页,采用的是全彩印刷,图案的层次感和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需要剪开的部分,哪些是保留的底色,这种清晰度极大地降低了我的上手难度。作者在排版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将复杂的图案拆解成了几个可操作的小步骤,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让原本觉得有些无从下手的我,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和信心。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在关键的转角或细微的线条处理上,都配有微小的图示讲解,这些地方往往是新手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得到如此细致的指点,感觉就像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边指导一样,完全超出了我对一本入门书籍的期待。

评分

我尤其钟爱这本书在“主题拓展”部分的创意呈现方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了一堆成品图样,而是围绕几个核心的传统元素——比如“福禄寿喜”、“十二生肖”、“花鸟鱼虫”——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创作体系。比如在介绍生肖主题时,书中展示了如何将同一种生肖,用“团花”、“半开式”和“长条形”三种完全不同的构图方式进行演绎,这种对同一母题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变化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我个人的设计灵感。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照搬,而是如何“变通”和“创新”。在一些章节的末尾,作者还会设置“灵感激发小课堂”,会穿插一些现代生活的元素与传统剪纸的结合案例,比如将现代的几何图案融入传统的窗花设计中,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开放式的引导,让我意识到剪纸绝非是僵化的模板复刻,而是一种可以与时俱进的活态艺术,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让学习过程变得充满趣味和探索性。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不同熟练度的读者的友好程度上,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新手来说,那些基础的几何图形剪法和对称折叠技巧的讲解,简直是救星。图解清晰得像动画分解一样,每一步的剪切点都用醒目的箭头标出,我第一次跟着书上的教程尝试做一个简单的“万字纹”团花时,几乎是零失误地完成了,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自信心。但同时,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的进阶爱好者,书中收录的大量复杂、精细的“套色剪纸”和“阴刻阳刻结合”的高难度作品图样,提供了极佳的挑战目标。这些高阶作品的图纸,不仅对剪工要求苛刻,对色彩搭配和层次划分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即便是仔细研究这些成品图,也能从中揣摩出不少高级的技巧和构图奥秘。这种难度跨度的平滑过渡,使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能陪伴读者从蹒跚学步到能独立创作出精美作品的全过程,而不是在达到某个水平后就被束之高阁的工具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