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新編古代漢語教程
定價: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毛遠明,陳誌明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3031566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99kg
本係列教材針對高等師範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教學而編寫,具有以下三項鮮明特色:1.全麵覆蓋本科階段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具整體性。2.參編院校和作者眾多。本係列中每個選題都由主編邀請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師參編,而且不同選題邀請的作者和院校盡量不會重閤,這樣就*限度地保證瞭叢書參編作者和院校覆蓋麵,對教材的後期使用和推廣非常有利。根據前期與主編聯絡情況,每冊書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冊之間,包括本科、自考和函授等層次,以及考研推薦用書。使用年限保證在五年以上。年使用數量和少使用年限在齣版閤同中體現。3.在叢書整體編撰體例上,與目前市場上及我社齣版的同類型叢書均有明確區分,即注重學生課堂討論和課外延伸閱讀的引導性,不是純粹的課堂理論講授,降低瞭課程學習的難度,而代之以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改革。考慮到師範院校學生的就業實際,特彆注重幫助學生在學習課程的同時提高自身作為教師的授課能力的提高。本書是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課“古代漢語”而編寫的教材。
鄧明,晉中學院副院長,教授,兼任九三學社晉中市委主委,晉中市政協副主席,山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古代漢語的教學和研究,先後在國傢、省級齣版社齣版著作3種,先後在《中國語文》《語言文字應用》《語文建設》《古漢語研究》《辭書研究》《文史知識》《語文研究》《古籍整理與研究學刊》《語文月刊》等刊物發錶論文49篇,其中有12篇論文被各種文摘轉載、轉錄、摘錄。1994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三等奬,1998年獲山西省人文科學論文一等奬。
這部經典的《紅樓夢》簡直是文學殿堂裏的一顆璀璨明珠,曹雪芹的筆觸細膩入微,將賈府的興衰榮辱、兒女情長描繪得淋灕盡緻。我最近重讀此書,再一次被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所震撼。林黛玉的孤高自許與纔情橫溢,薛寶釵的端莊持重與世事洞明,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悲劇。每一次翻開,都能從那些詩詞歌賦中品齣不同的韻味,仿佛能聞到大觀園裏花開花落的清香。尤其是對社會百態的刻畫,那種由盛轉衰的宿命感,讓人在慨嘆之餘,深思良久。讀完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總覺得書中的人物還在眼前晃動,他們的喜怒哀樂,早已融入瞭我的情感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傢族的挽歌,更是對那個時代深刻的剖析,其藝術成就無可替代。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套關於宋代曆史的深度研究著作,作者真是個“狠角色”,把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剖析得入木三分。從理學的發展到與遼、金的復雜關係,再到市井生活的點滴細節,無不展現齣紮實的史料功底和獨到的見解。最讓我佩服的是,他並沒有陷入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敘事方式,把那些遙遠的曆史人物拉到我麵前,仿佛他們就在眼前飲茶論政。特彆是對“靖康之恥”前夜朝堂上各派勢力的博弈描寫,緊張得讓人手心冒汗,那種無力感和曆史的必然性交織在一起,極具張力。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宋朝的文化繁榮是如何建立在政治與軍事的暗流湧動之上的,這本書絕對是首選,它提供瞭一個多維度的觀察視角,遠超一般的通史讀物。
評分我最近接觸瞭一本關於現代心理學前沿進展的科普讀物,簡直是打開瞭我認知世界的一扇新窗戶。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科班齣身,對認知神經科學、依戀理論等復雜概念的闡釋,清晰得讓人拍案叫絕。它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大量采用生活化的案例和精妙的比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大腦是如何處理情緒和做齣決策的。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心流”體驗的那一部分,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在沉浸於某項活動時會忘記時間,這對指導我的日常工作效率提升有極大的幫助。讀完後,感覺自己對人性的理解又深瞭一層,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也多瞭一份科學的冷靜和理解的溫度。
評分我最近在“動手實踐”的驅動下,買瞭一本關於傳統木工技藝的圖解手冊。這本書的實用性強到令人發指,簡直就是手藝人的案頭必備良書。它沒有長篇大論的曆史介紹,而是直接聚焦於最核心的技術層麵:榫卯結構的精確計算、不同木材的特性處理、以及工具的正確使用和保養。每一頁的圖示都清晰無比,從工具的握持角度到鋸切的力度控製,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我按照書中的步驟,成功地修復瞭一個老舊的木製椅子,那種成就感是看再多理論書籍也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將失傳的匠心精神通過最直白的方式傳承瞭下來,讓我對傳統工藝産生瞭由衷的敬畏之心。
評分最近讀瞭一部非常硬核的科幻小說,名叫《星際迴響》。這本書的想象力簡直是天馬行空,它構建瞭一個宏大而又邏輯自洽的未來宇宙。作者對於物理學定律、外星文明的生態學設定,都做瞭極其嚴謹的鋪陳,絕非那種隻會玩概念的“僞科幻”。故事情節圍繞著一次跨越數韆光年的信息解碼任務展開,充滿瞭懸念和反轉。我尤其欣賞它對“時間尺度”和“個體價值”的哲學探討,當文明的壽命以百萬年計算時,個人的短暫存在又意味著什麼?這種宏大的敘事背景,反而襯托齣個體抉擇的珍貴與沉重。整本書讀下來,不僅是視覺和智力的盛宴,更是一次對人類在宇宙中定位的深刻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