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京都 自“游”自在
定价:28.00元
作者:平里子,(日)白枭舍 绘,目乘柚子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40396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京都 自“游”自在》是由日本作家平里子所著、日本插画家白枭舍所绘的旅游绘本,通过手绘旅程中的奇闻乐事传递出一个人也能快乐出游的旅行理念。
京都古寺林立,樱花烂漫,形形的博物馆伫立其间,路上更是随处可见当地人温柔友好的笑容,在这里*能体会原汁原味的日本风情。即使已掸下千年繁华,京都依然处处透露出旧时光的沉静与典雅。古城不寂寞,穿梭于大街小巷,在别样的江户风情中流连忘返,体验古典又唯美的绝色风景。一个人出游的**好处就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书中特别介绍了安全又好玩的钻石级景点,还搜罗了适合一个人用餐的特色餐馆。
作者以幽默有趣的画面,描述了在京都漫步时发现的美丽景点、有趣的特色店铺和美食等,同时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旅游心得。全书轻松有趣,洋溢着独特的生活温情,居家旅行良伴。
内容提要
京都达人为您细数珍藏版京都好去处——哲学之路、金阁寺、二条城、岚山、鸭川神社……访古寻幽,荡舟赏樱,邂逅江户时代的悠悠风情。宇治抹茶、八桥煎饼、羊羹、樱饼……品尝精致又美味的传统日式甜点,探访有着400年历史的日本料理“厨房”锦市场,还有京都情报通带您探寻隐藏在巷子深处的老牌咖啡馆!前往既古典又新潮的艺术圣地,体验艺伎的神秘生活,到西本愿寺学习香道礼仪,通过坐禅达到参悟的境界……一个人的京都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目录
作者介绍
平里子——日本知名绘本作者,学生时代在京都住过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关西某报社工作,后调到东京。现在是一名职业女性,兴趣是去京都旅行。人生的主题就是旅行、美食和酒。
白枭舍——日本知名插画家,曾在食品公司和游戏公司工作,2000年成为自由插画家,现活跃在出版、广告等领域。与其他作者合作《爱和青春的堇厨房》(祥传社)、《东方神起粉丝全书》(扶桑社)、《宝冢粉丝全书》(Aspect)。
文摘
序言
这本新近入手的是一本关于日本京都的旅行指南,光是翻开封面,那淡雅的水墨风格和充满禅意的排版,就已经把我带入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中。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景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而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比如,它对清水寺的描述,并非简单地罗列“著名景点”的标签,而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站在“清水舞台”上,光影和声音如何交织成一种近乎冥想的体验。书中似乎有一条暗线,牵引着读者去探寻那些藏在寻常街巷中的“非著名”宝藏,比如某条不起眼的小路上,藏着一家传承了百年、只卖一种点心的老店,或者某座小小的庭院里,如何通过枯山水的布局,表达出整个宇宙的哲理。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打卡”,而是在真正地“生活”在那座古老的城市里。文字的温度很高,仿佛是位熟悉的老友,在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着他的私藏秘境,那种由衷的喜爱和不舍,都通过字里行间流淌出来,让人迫不及待想背起行囊,立刻启程。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在选择旅行书籍时,通常会关注那些提供详尽交通信息和住宿推荐的工具书。然而,这本京都读物,却给了我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更像是一本“生活美学”的入门手册,而非传统的“旅游攻略”。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捕捉并转译了京都那种极其微妙的“物哀”情怀。书里花了大量篇幅去解析日式庭院中的“借景”手法,如何将远处的山峦纳入眼前的方寸之地,这种空间感的处理,对我这个对传统园林艺术知之甚少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再比如,它对“町家”改造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学的层面,而是探讨了传统生活方式如何在现代都市中得以延续和变异。每当我翻到某一页,比如介绍茶道仪式的细节,那种对“一期一会”的珍视感,甚至让我停下手里的事情,去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瞬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具匠心,大量留白,配合着精选的、不甚清晰却韵味十足的黑白照片,营造出一种“意在言外”的境界,非常高级。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留白的美学”被发挥到了极致。它给读者的空间非常大,没有把所有答案都填满,而是留下足够的想象余地,鼓励读者自己去完成对这座城市的构建。比如,在介绍锦市场时,它没有事无巨细地列出每一家店铺的招牌产品,而是着重描写了清晨市场尚未开张时,那种秩序井然的准备状态,以及傍晚收摊后,地面被水冲刷干净后的那种清冷感。这种对“过程”和“边缘”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京都生活肌理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功不可没,纸张的质感很独特,拿在手里有种温润的触感,让人舍不得轻易折叠或弄脏。它更像是一件工艺品,而非一次性消费的工具书,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层次和感悟,每一次都会因为自己心境的变化,而对书中的某些句子产生全新的理解,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旅行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它成功地跳脱了将京都塑造成一个“精致、完美”的刻板印象。它并没有回避这座古都现代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反而以一种极其克制和尊重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努力生存的人们。比如,书中对西阵织老匠人的访谈片段,记录了他们面对机器化生产的冲击时,那种坚守手艺的倔强与无奈,读来令人动容。这种对“人”的关注,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出了地域介绍的范畴,它探讨的是一种文化的韧性和传承的重量。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京都方言小知识,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其语境,但那声调中的古朴感,似乎能让我触摸到这座城市历史的脉络。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走最快路线的书,而是教你如何“慢下来”,如何去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沉淀,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中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的洗涤剂。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获取信息,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体化。比如,书中用“苔藓的呼吸”来形容禅宗花园的静谧,这种描述方式极具画面感,让人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湿润、幽深的空间。此外,这本书在介绍美食方面也别具一格。它不是简单地推荐米其林星级餐厅,而是带我们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寺庙周边,用季节限定的食材制作的“精进料理”,或是对豆腐这种寻常食材进行的多维度解析,从豆浆的浓郁到腐乳的醇厚,展现了日本料理对单一食材的极致挖掘。通过这些文字,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香火味和初春雨后泥土的清香,这种多感官的调动,是很多纯粹的图文书难以企及的深度。它让人明白,京都的美,是需要用心去“品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