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自“游”自在 9787534039621

京都 自“游”自在 978753403962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平里子,日白枭舍,目乘� 著
图书标签:
  • 京都
  • 旅行
  • 日本
  • 文化
  • 自游
  • 攻略
  • 漫游
  • 风土人情
  • 美食
  • 住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039621
商品编码:2973836055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京都 自“游”自在

定价:28.00元

作者:平里子,(日)白枭舍 绘,目乘柚子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40396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京都 自“游”自在》是由日本作家平里子所著、日本插画家白枭舍所绘的旅游绘本,通过手绘旅程中的奇闻乐事传递出一个人也能快乐出游的旅行理念。
  京都古寺林立,樱花烂漫,形形的博物馆伫立其间,路上更是随处可见当地人温柔友好的笑容,在这里*能体会原汁原味的日本风情。即使已掸下千年繁华,京都依然处处透露出旧时光的沉静与典雅。古城不寂寞,穿梭于大街小巷,在别样的江户风情中流连忘返,体验古典又唯美的绝色风景。一个人出游的**好处就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书中特别介绍了安全又好玩的钻石级景点,还搜罗了适合一个人用餐的特色餐馆。
作者以幽默有趣的画面,描述了在京都漫步时发现的美丽景点、有趣的特色店铺和美食等,同时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旅游心得。全书轻松有趣,洋溢着独特的生活温情,居家旅行良伴。

内容提要


京都达人为您细数珍藏版京都好去处——哲学之路、金阁寺、二条城、岚山、鸭川神社……访古寻幽,荡舟赏樱,邂逅江户时代的悠悠风情。宇治抹茶、八桥煎饼、羊羹、樱饼……品尝精致又美味的传统日式甜点,探访有着400年历史的日本料理“厨房”锦市场,还有京都情报通带您探寻隐藏在巷子深处的老牌咖啡馆!前往既古典又新潮的艺术圣地,体验艺伎的神秘生活,到西本愿寺学习香道礼仪,通过坐禅达到参悟的境界……一个人的京都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目录


作者介绍


平里子——日本知名绘本作者,学生时代在京都住过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关西某报社工作,后调到东京。现在是一名职业女性,兴趣是去京都旅行。人生的主题就是旅行、美食和酒。
  白枭舍——日本知名插画家,曾在食品公司和游戏公司工作,2000年成为自由插画家,现活跃在出版、广告等领域。与其他作者合作《爱和青春的堇厨房》(祥传社)、《东方神起粉丝全书》(扶桑社)、《宝冢粉丝全书》(Aspect)。

文摘


序言



京都,一座穿越千年的时空画卷 这座古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日本的国土之上,散发着悠远而迷人的光芒。她曾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神韵与东方的雅致。京都,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意境,一种生活方式,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 踏入京都,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眼前的一切都带着一丝古朴的典雅。古老的寺庙,红色的鸟居,精致的日式庭园,穿着和服的身影,穿梭在狭窄而宁静的石板小巷中。这里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嚣与浮躁,只有一种宁静致远的美,一种洗涤心灵的平和。 古刹钟声,洗涤尘埃的静谧 京都的灵魂,深藏于她无数的寺庙与神社之中。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宗教的场所,更是艺术与历史的瑰宝。 清水寺: 悬空而建的“清水舞台”,在樱花盛开的春季,或枫叶染红的秋季,都展现出令人屏息的美景。站在舞台上,俯瞰京都全景,感受微风拂过脸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寺内的音羽瀑布,三道泉水分别寓意着长寿、健康和学业有成,无数信徒在此虔诚祈福。 金阁寺(鹿苑寺): 金光闪闪的舍利殿,倒映在镜湖池中,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这座曾是足利义满将军的别墅,如今已成为京都的标志性景观,其金碧辉煌的外观,象征着日本室町时代美术的巅峰。 伏见稻荷大社: 绵延数公里的千本鸟居,如同通往神域的隧道,在阳光的穿透下,呈现出斑驳陆离的光影。行走其中,感受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里是祭祀稻荷神的场所,无数的狐狸石像守护着神社,也增添了几分灵动。 岚山竹林: 漫步在高达数十米的竹林小径中,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在低语,带来一种洗涤心灵的宁静。 三十三间堂: 殿内供奉着一千零一条千手观音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气势恢宏。每一尊佛像都经过精雕细琢,展现了日本佛教艺术的极致。 町屋风情,穿梭古今的温情 京都的魅力,也体现在她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古老的町屋,是这座城市留存至今的生活印记。 祇园: 这里是京都最著名的艺伎区,石板铺就的街道,古朴的茶屋,偶尔能瞥见穿着和服、步履匆匆的艺伎。夜晚,灯笼点亮,古韵十足,仿佛置身于浮世绘的画卷中。 二年坂、三年坂: 这两条相连的斜坡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传统工艺品店、茶馆和餐厅。漫步其中,可以淘到精美的清水烧、西阵织,品尝地道的京都抹茶,感受浓郁的古都风情。 锦市场: 被誉为“京都的厨房”,这条狭窄的街道上,汇集了近百家食品店,从新鲜的海产、蔬菜,到各种京都特色小吃、漬物,应有尽有。在这里,可以一次性品尝到最地道的京都味道。 和风物语,浸润生活的美学 京都的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和风美学。 茶道: 京都的茶道,追求的是一种“侘寂”的精神,即在简朴中发现美,在不完美中体会宁静。一杯抹茶,一次静心的品味,都是对生活态度的诠释。 花道: 日本的花道,不仅仅是插花,更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一种对生命短暂而绚烂的赞美。京都的花道,更是将这种意境发挥到极致。 和服体验: 穿上精致的和服,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回江户时代。和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京都料理: 京都料理,以其精致、清淡、注重食材原味而闻名。怀石料理,更是将食材的季节性、烹饪的艺术性、器皿的美学性融为一体,是味蕾与视觉的双重享受。豆腐料理、汤豆腐、抹茶甜点,都是不可错过的美味。 自然画卷,四季皆景的韵致 京都的美,不仅仅在于人文,更在于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姿态。 春季的樱花: 哲学之道、蹴上倾斜铁路、岚山,都是赏樱的绝佳之地。粉色的樱花如云似霞,将整座城市装点得如梦似幻。 夏季的绿意: 岚山的竹林、寺院中的庭园,都呈现出勃勃生机。鸭川河畔,纳凉床提供了一个避暑纳凉的绝佳去处。 秋季的红叶: 东福寺、高雄山、岚山,枫叶层林尽染,将京都染成了斑斓的色彩,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冬季的雪景: 银装素裹的京都,寺庙在雪中更显庄严静谧。金阁寺的雪景,更是美不胜收。 京都,一座值得你慢下来,去感受,去品味的城市。 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你有机会静下心来,去欣赏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自在”。它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与自我和解的旅程。在这里,你可以放下所有的疲惫与烦恼,全身心地沉浸在这座古都的怀抱中,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静谧与温情,体会那份属于自己的“游”自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新近入手的是一本关于日本京都的旅行指南,光是翻开封面,那淡雅的水墨风格和充满禅意的排版,就已经把我带入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中。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景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而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比如,它对清水寺的描述,并非简单地罗列“著名景点”的标签,而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站在“清水舞台”上,光影和声音如何交织成一种近乎冥想的体验。书中似乎有一条暗线,牵引着读者去探寻那些藏在寻常街巷中的“非著名”宝藏,比如某条不起眼的小路上,藏着一家传承了百年、只卖一种点心的老店,或者某座小小的庭院里,如何通过枯山水的布局,表达出整个宇宙的哲理。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打卡”,而是在真正地“生活”在那座古老的城市里。文字的温度很高,仿佛是位熟悉的老友,在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着他的私藏秘境,那种由衷的喜爱和不舍,都通过字里行间流淌出来,让人迫不及待想背起行囊,立刻启程。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在选择旅行书籍时,通常会关注那些提供详尽交通信息和住宿推荐的工具书。然而,这本京都读物,却给了我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更像是一本“生活美学”的入门手册,而非传统的“旅游攻略”。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捕捉并转译了京都那种极其微妙的“物哀”情怀。书里花了大量篇幅去解析日式庭院中的“借景”手法,如何将远处的山峦纳入眼前的方寸之地,这种空间感的处理,对我这个对传统园林艺术知之甚少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再比如,它对“町家”改造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学的层面,而是探讨了传统生活方式如何在现代都市中得以延续和变异。每当我翻到某一页,比如介绍茶道仪式的细节,那种对“一期一会”的珍视感,甚至让我停下手里的事情,去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瞬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具匠心,大量留白,配合着精选的、不甚清晰却韵味十足的黑白照片,营造出一种“意在言外”的境界,非常高级。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留白的美学”被发挥到了极致。它给读者的空间非常大,没有把所有答案都填满,而是留下足够的想象余地,鼓励读者自己去完成对这座城市的构建。比如,在介绍锦市场时,它没有事无巨细地列出每一家店铺的招牌产品,而是着重描写了清晨市场尚未开张时,那种秩序井然的准备状态,以及傍晚收摊后,地面被水冲刷干净后的那种清冷感。这种对“过程”和“边缘”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京都生活肌理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功不可没,纸张的质感很独特,拿在手里有种温润的触感,让人舍不得轻易折叠或弄脏。它更像是一件工艺品,而非一次性消费的工具书,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层次和感悟,每一次都会因为自己心境的变化,而对书中的某些句子产生全新的理解,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旅行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它成功地跳脱了将京都塑造成一个“精致、完美”的刻板印象。它并没有回避这座古都现代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反而以一种极其克制和尊重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努力生存的人们。比如,书中对西阵织老匠人的访谈片段,记录了他们面对机器化生产的冲击时,那种坚守手艺的倔强与无奈,读来令人动容。这种对“人”的关注,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出了地域介绍的范畴,它探讨的是一种文化的韧性和传承的重量。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京都方言小知识,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其语境,但那声调中的古朴感,似乎能让我触摸到这座城市历史的脉络。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走最快路线的书,而是教你如何“慢下来”,如何去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沉淀,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中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的洗涤剂。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获取信息,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体化。比如,书中用“苔藓的呼吸”来形容禅宗花园的静谧,这种描述方式极具画面感,让人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湿润、幽深的空间。此外,这本书在介绍美食方面也别具一格。它不是简单地推荐米其林星级餐厅,而是带我们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寺庙周边,用季节限定的食材制作的“精进料理”,或是对豆腐这种寻常食材进行的多维度解析,从豆浆的浓郁到腐乳的醇厚,展现了日本料理对单一食材的极致挖掘。通过这些文字,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香火味和初春雨后泥土的清香,这种多感官的调动,是很多纯粹的图文书难以企及的深度。它让人明白,京都的美,是需要用心去“品尝”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