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

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文辞书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成语
  • 词典
  • 语言文字
  • 工具书
  • 汉语
  • 简明本
  • 修订本
  • 精选
  • 学习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锦瑭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教育
ISBN:9787553950099
商品编码:29763232900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
  • 作者:编者:唐文辞书编委会
  • 定价:16
  • 出版社:湖南教育
  • ISBN号:9787553950099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3-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2
  • 开本:
  • 页数:748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品读》 作者: 李清源 出版社: 文瀚学社 装帧: 精装,附赠名家手绘插图典藏版 页数: 880页 定价: 168.00元 --- 内容简介 一、 缘起:穿越时空的文化回响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浩瀚的文学星空中,古典诗词无疑是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它们不仅是凝练的语言艺术,更是古代士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写照。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许多现代读者常常感到高山仰止,望而却步。如何跨越时空的鸿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背景?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品读》正是为解开这一“文化密码”而精心编纂的入门与进阶之作。本书并非简单的诗词汇编,而是一部深入挖掘诗词“神韵”与“气骨”的导读手册。我们致力于将晦涩的古典意象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将复杂的格律技巧拆解为清晰的脉络,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吟诵中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滋养。 二、 结构体系:从基础入门到精深赏析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分为四大核心板块,层层递进,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第一部分:溯源——古典诗词的源流与脉络 (约200页) 本部分追溯了中国诗歌自《诗经》、《楚辞》至汉魏乐府的早期形态,重点解析了中国诗歌演进的关键节点: 1. 先秦之风: 详述《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楚辞》浪漫主义的开端,解析“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 魏晋风骨: 深入探讨建安文学与竹林名士的创作心境,特别是曹氏父子的慷慨悲歌,以及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派的审美价值。 3. 格律的形成: 详细梳理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产生背景、声律学基础(平仄、对仗),帮助读者掌握鉴赏诗歌“形式美”的钥匙。 第二部分:巅峰——唐诗的万象与意境 (约350页)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本书以时间为轴,以流派为纲,对唐诗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 1. 初唐与盛唐的辉煌: 重点解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禅思与空灵;陈子昂的复古与初唐气象的奠基。 2. 李白与杜甫的“双子星”: 不仅对“诗仙”的浪漫飘逸、“诗圣”的沉郁顿挫进行个案分析,更从社会、政治、哲学层面解读他们对后世的标杆意义。例如,对《登高》中对仗的精妙,以及对《蜀道难》中句法的想象力进行深入剖析。 3. 中晚唐的转向: 探讨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对诗歌通俗化的推动,以及李商隐、杜牧等晚唐诗人对意象的精雕细琢与朦胧之美。 第三部分:转型——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约250页) 宋词作为“诗之余”,在音乐性、抒情性和个性化表达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本书力求展现宋词从“艳科”向“正统”转变的全过程: 1. 词体的演变: 区分词与诗在句法、韵脚上的差异,解释“慢词”的兴起及其对内容承载力的拓展。 2. 婉约派的极致: 以柳永的都市情怀、李清照的女性视角为核心,剖析婉约词的含蓄美与易感性。 3. 豪放派的突破: 重点分析苏轼如何以诗入词,拓宽了词的境界,打破了“别是一家”的限制;以及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磅礴气势与爱国情怀的复杂纠葛。 4. 格调的定型: 简要介绍宋代词坛的“格律之争”,以及对南宋姜夔、周邦彦等格律派词人的评价。 第四部分:鉴赏方法论——提升阅读体验 (约80页) 本部分是本书的特色所在,旨在提供一套实用的鉴赏工具箱: 1. 意象解读: 详解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核心意象(如月亮、杨柳、鸿雁、梧桐)在不同语境下的象征意义变化。 2. 修辞辨析: 归纳并举例说明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技巧。 3. 情景交融的奥秘: 教授如何从诗句的描绘中提炼出作者的“情”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 三、 鉴赏特色:注重“体验”而非“说教”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鉴赏角度的多元化和深入性: 典故活化: 每一个重要篇章后,均附有对典故的出处、演变及文化含义的详细注释,确保读者理解不偏离历史本真。 音韵律动体验: 对于格律诗词,本书尝试还原其在古代音乐中的韵味,引导读者尝试吟诵,感受其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版本考据简述: 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简要提及不同版本中的字句差异及其对原意的细微影响,培养读者的批判性阅读习惯。 融入书画审美: 许多篇章的鉴赏中,融入了古代画论和书法的相关概念,将诗词之美提升到更广阔的艺术感知层面。 四、 适合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学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无论是初中、高中阶段希望系统提升文学素养的学生,还是希望在忙碌生活中重拾诗意、提升人文素养的成年人,都能从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启迪。它不仅是案头的工具书,更是心灵的陪伴者。 --- 作者简介 李清源,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普及与深度研究。其著作风格典雅而不失通俗,擅长将复杂的学术理论融入生动的解读之中。曾主讲多所高校的古典文学选修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其对唐宋诗词的感悟独到,尤精于对词牌格律与词人心境的互证研究。 编者按 本书的编纂历时五年,汇集了数十位资深红学、诗词学专家的审阅意见。我们力求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提供最流畅、最富感染力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品读这些千古绝唱时,感受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磅礴力量。附赠的典藏版插图,由当代著名水墨画家精心绘制,力求再现诗词中的“人在草木间”的意境。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原本对“简明本”心存疑虑,总觉得过于精简会导致核心内容的缺失,尤其是在成语典故的溯源上,可能会草草了事。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精”体现在了对文化深度的保留上,而不是对篇幅的压缩。它在保持篇幅优势的同时,通过更巧妙的编排,把信息密度提了上来。举个例子,它在解释成语时,往往会将“出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这些传统模块,巧妙地融入到一个流畅的结构中,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这使得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进行一次微型的文化探险,而不是机械地做信息提取。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含有负面或特定时代背景的成语的处理方式。它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附带了对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下使用时需要注意的“语境风险”的提示,这一点极其人性化,体现了编纂者对当代语言环境的深刻理解。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这本书远超了一本普通词典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当代语言应用指南。

评分

终于把这本《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啃完了,说实话,从没想过一个工具书能带给我这么大的“阅读”乐趣。我不是那种文学造诣有多高深的人,但平时写点东西、或者和人交流时,总觉得词不达意,空洞无力。以前也试过其他的成语词典,要么太厚重,查个成语得翻半天,要么内容太过陈旧,很多新生的网络用语和现代表达方式根本没有收录。这本“简明本”的定位就很精准——恰到好处的精炼与权威。它不像那种动辄上千页的“百科全书式”的词典,让人望而生畏,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但它又绝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口袋本”。字体的排版清晰极了,对比度处理得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容易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一个成语的解释,都不是那种生硬的、字典式的定义,而是加入了现代语境下的应用示例。比如解释一个历史典故时,它不会堆砌晦涩的古文,而是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将背景勾勒出来,再配上几个当下写作或口语中可能用到的例句。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学以致用”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发现,以前那些觉得高不可攀的成语,经过这本书的引导,瞬间就活了起来,明白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微妙差别。这不再是一本死板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帮你搭建起通往精准表达的桥梁。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工具书“手感”的人,电子设备再方便,也替代不了实体书带来的那种踏实感和学习的仪式感。这本书的“精”字,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了它的物理形态和细节设计上。首先,它的开本适中,无论是放在书桌上,还是带在通勤的路上,都不会觉得笨重。其次,封面和内页的装帧工艺处理得相当考究,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彰显了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最让我赞赏的是它的索引系统。成语的检索往往是最头疼的环节,有些词典只支持首字检索,但这本书在设计上显然考虑到了用户查找时的实际困难,它不仅有规范的拼音和笔画索引,还巧妙地加入了“关键词/主题关联”的快速检索入口。比如,如果你想找所有与“勇气”相关的成语,它可能不会直接列在正文的A-Z顺序中,但你在索引部分能快速定位到相关主题,这对于需要快速构思主题性文本的用户来说,效率提升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这表明编纂团队在设计之初,就不仅仅是想“记录”成语,而是想“服务”使用者。

评分

我买书一向比较挑剔,尤其对“修订版”这种字眼非常敏感,很多时候所谓的“修订”,不过是换了个封面,内容还是老一套,甚至为了凑页数塞进去很多不必要的废话。但是这本《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给我的感觉是脱胎换骨的迭代升级。我特意对比了我旧版的一些常用成语,新版在解释和释义的丰富性上,明显下了大功夫。比如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它这次加入了“辨析”栏目,虽然是简明本,但在关键的歧义点上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不耻下问”和“虚怀若谷”在谦逊层面的细微差别,解释得非常精辟,让人豁然开朗。而且,作为一本精装本,它的装帧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不是那种劣质的、一翻就容易卷边的纸,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物有所值’的感觉。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精”的把握。它没有试图收录所有生僻的、千年不遇的成语,而是聚焦于日常高频使用和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那部分。这意味着你查找效率极高,你需要的答案往往就在前几页,而不是在书的最后几百页的“冷宫”里。这对于工作节奏快、信息检索要求高的现代人来说,是效率上的巨大提升。

评分

作为一名对语言学习有持续需求的人,我对于工具书的更新频率非常关注。《简明本3次修订》这个信息本身就告诉我,它是一个持续优化的产品,而不是一个写完就束之高阁的古董。这对我意味着,我购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库,而是一个会随着时代语言发展而微调的参考系。在这次修订中,我注意到它对一些近年来兴起,但已经具备成语化趋势的表达方式的处理非常谨慎而得体——它没有盲目收录那些昙花一现的网络热词,而是选择了那些已经沉淀下来,被主流文化和正式语境所接受的、具备相对稳定结构的四字格表达。这种“克制”和“辨识力”,恰恰是一个权威词典最宝贵的品质。它帮助读者清晰地区分“流行语”与“经典成语”的边界,从而避免在正式场合因误用而产生的尴尬。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能满足深度学习需求,又能服务日常高效检索的绝佳工具书,兼顾了学术的严谨性与现代读者的实用性,值得反复翻阅和珍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