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版的蕾丝钩织:台布和蕾丝垫

典藏版的蕾丝钩织:台布和蕾丝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蕾丝钩织
  • 钩针
  • 台布
  • 蕾丝垫
  • 手工
  • DIY
  • 编织
  • 家居装饰
  • 典藏版
  • 工艺美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玖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79613
商品编码:2978623641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典藏版的蕾丝钩织:台布和蕾丝垫

定价:39.00元

作者:〔日〕宝库社著;于勇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49796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典藏版的蕾丝钩织:台布和蕾丝垫》一改传统的白色蕾丝钩织,大胆采用了各种配色,优雅的配色、各种风情的造型、使蕾丝作品风格多样,时尚美观。
◆蕾丝垫、台布等作品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掌握锁针、长针、短针等针法,就可以制作出美美的作品了,并且这些基本技法适用于每款作品的制作,即使你是零基础也完全完全不用担心。
◆作品的风格多样,不仅在外观上拥有较强的艺术美感,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内容提要


◆《典藏版的蕾丝钩织:台布和蕾丝垫》介绍了50余款时尚美观的蕾丝编织作品,如:蕾丝垫、台布等。

◆本书一改传统的白色蕾丝钩织,大胆采用了各种配色,优雅的配色、各种风情的造型、各种花式花样的作品,无论是哪一款都会为自己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份绚烂的色彩。

◆每款作品都附有详细的制作方法,另外还介绍了钩针符号及钩织方法、花片的连接、蕾丝的整理等,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制作出一款款美美的蕾丝作品!

目录


美丽的菠萝花
的菠萝花台布————1
可爱的菠萝花蕾丝垫————3
美丽的菠萝花蕾丝垫————4
10克线编成的迷你蕾丝垫
经典美观的台布
色彩搭配美丽的蕾丝垫
钩针符号与钩织方法————94
10克线编成的可爱蕾丝垫————6
10克线的彩色蕾丝垫————12
自由变化的蕾丝垫————13
长方形玫瑰花样台布————20
缤纷的蕾丝垫————24
缤纷绚丽的蕾丝垫————28
花样细密的台布
纤细的花朵花样台布————36
乐享变化的蕾丝垫
清爽的单个蕾丝垫————40
清爽的一周七款蕾丝垫————44
自由表现的方眼花样
直线与圆组成的台布————56
方眼花样的台心布————60
简单漂亮的台心布————69
抽象花样的花朵台布————72
定型整理————96针法索引

针法索引:

开始钩织…58

环形(锁针)的起针方法…77

圆形钩织的引拔针…77

环形起针…85

3针锁针的狗牙针…51

4针长针的爆米花针…15
变化Y字针…88

三角针…89


作者介绍


宝库社,是日本*的手工集团旗下的出版社,历史悠久,推出过多种风靡全球的图书。该社也是日本“手艺协会”的创始人,旗下拥有众多海内外的手工作者和的手工培训教师,拥有庞大、的摄影、设计、编辑队伍,一向以其精品手工图书而著称,其图书在广大手工爱好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目前,广受欢迎的期刊类手工编织图书《毛线球》《世界编织》《志田编织》《爱刺绣》《欧洲编织》《编织大花园》都已落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其他出版的各种各样丰富的钩针、棒针编织基础丛书系列和蕾丝、花片等专题编织系列也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

文摘






序言



典藏钩织的精髓:现代与经典的交织(代际传承钩针编织艺术精选集) 一本献给所有热爱钩针编织艺术、寻求精致生活细节的读者的珍贵典藏。 本册《典藏钩织的精髓:现代与经典的交织》汇集了一系列跨越时代、彰显精湛技艺的钩针编织作品的精选图解与详细教程。它并非专注于某一种特定类型的花样,而是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具有收藏价值的钩针技法与设计理念的宝库,鼓励编织者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探索当代设计的无限可能。 本书的核心理念: 本书超越了单纯的“项目指南”范畴,它是一部关于“如何思考设计”的教材。我们相信,无论是编织华丽的衣物、实用的家居饰品,还是精巧的装饰小物,其背后的原理——纱线的选择、针目的组合、结构的平衡——才是永恒的价值所在。 第一章:基础重塑——从针脚到立体结构(深度解析经典针法与进阶技巧) 本章聚焦于对基础针法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剖析。我们不仅展示了传统锁针、短针、中长针、长针的基础钩法,更深入探讨了“针位影响”——例如,在辫子针后半针、前半针钩织所产生的不同纹理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拉力创造出平整或富有弹性的织物表面。 立体感构建: 详细讲解了前后挑针(Post Stitches)在创造浮雕效果中的应用,如何利用它们在平面织物上雕刻出清晰的脉络感。 蕾丝基础结构: 剖析了“网眼结构”(Mesh)和“扇形花样”(Shells)的数学逻辑。我们不只是提供图解,而是拆解其重复单元,教导读者如何根据所需尺寸,自行计算起始链针数和行数增减,确保花样的完美对称。 边缘处理的艺术: 专门开辟章节讨论收边与滚边技术。从最简单的扇形边,到模仿机织品外观的精细滚边,再到如何无缝连接两个不同密度的织片,实现艺术上的统一性。 第二章:纹理的交响——纱线、色彩与肌理的对话(材料科学与触感设计) 真正的典藏品,其魅力往往在于其材质的细腻触感和持久性。本章引导读者成为更具洞察力的材料选择者。 纤维的特性对比: 详细对比了棉、麻、丝、羊毛及其混纺纤维在钩织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例如,棉线在锁针起针处的定型性,与羊毛线在受拉伸后的回弹性。我们探讨了特定花样适合使用何种纤维才能达到最佳的悬垂性或支撑力。 色彩的层次感: 重点讲解了渐变色(Ombré)和多色区块(Color Blocking)在钩织中的运用。书中提供了多种不规则换线技巧,确保换线处平滑过渡,避免生硬的断裂感。特别强调了如何使用“暗色调”纱线来凸显复杂花样的深度,而不是仅仅用亮色来吸引眼球。 肌理的创新组合: 介绍如何将不同粗细的纱线(如用细蕾丝线与中等粗细的棉线)在同一作品中巧妙结合,创造出多维度的触感体验,例如在厚实地毯边缘钩织轻盈的流苏。 第三章:功能重构——从平面到空间的应用实践(家居与配饰的现代诠释) 本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展示了钩针技艺在现代家居和日常用品中的高级应用,重点在于结构稳定性和实用美学的平衡。 桌面的几何艺术: 摒弃传统的圆形或方形设计,本章提供了一系列基于斐波那契数列或六边形网格的不规则桌面垫(Doilies)图解。这些设计要求极高的精准度和结构理解力,完成后可作为现代艺术陈设。我们详细演示了如何通过计算确定非标准形状的中心点和放射结构。 空间收纳的升级: 探讨如何利用较粗的麻绳或树脂涂层纱线,钩织出具有硬挺度的收纳篮、盆栽套及杂志架。教程强调了“底部加固技术”,确保这些容器在承重后依然保持其原有的几何形状。 织物的光影游戏: 针对室内光线条件,设计了一系列“光影屏风式”的挂饰。这些作品利用了极其稀疏的网眼花样,使其在阳光或灯光下,能在墙壁上投射出清晰、优美且可预测的阴影图案。这要求对花样的透明度进行精确控制。 第四章:技艺的传承与展望——档案整理与个性化定制 这是本书最具前瞻性的部分,旨在帮助编织者建立自己的“设计档案”,并实现风格的个人化表达。 花样模块化拆解: 教导读者如何将复杂的传统花样分解成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模块”(如:尖角模块、直线连接模块、过渡网眼模块)。掌握模块化思维后,读者可以自由组合这些单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新图案,而无需完全依赖既有图解。 尺寸弹性化计算表: 提供一套基于不同针号和纱线密度(WPI)的参考图表,帮助读者快速预估作品的最终尺寸,并根据此表调整起针数,完美适应任何特定家具或空间需求。 修复与维护的典藏之道: 提供了针对珍贵钩织品的专业维护指南,包括如何安全地漂白、熨烫(利用定型板和蒸汽)以恢复其最初的平整度和清晰度,以及如何悄无声息地修补断线或拉伸变形的区域。 本书适合人群: 有一定基础,渴望突破现有图解限制,进入“设计创造”阶段的中高级钩针爱好者。 对家居装饰有极致要求,希望通过手工编织品提升空间质感的室内设计师或生活美学家。 致力于收藏和研究钩针工艺发展史,追求技法深度和材料理解的编织学者。 通过深入学习本书所载的结构原理、材料科学和设计逻辑,读者将不再是单纯的“图解执行者”,而是能够掌握钩针艺术核心精髓的现代编织架构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的封面设计得极为雅致,光影间流淌着一种老式欧洲贵族的精致感,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摆放在古董家具上的,由祖母亲手编织的珍贵遗物。书本本身的装帧厚重而考究,那种略带纹理的纸张触感,仿佛在诉说着手工技艺的温度与坚持。光是翻阅这些精心排版的图例,就已经能感受到创作者对于细节的执着——那些精密的针法标记和清晰的步骤分解,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窥见一丝眉目。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不同线材特性的介绍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材料,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手艺人,在耐心地向你传授如何根据作品的用途去选择最恰当的纤维,比如薄而挺括的埃及棉与柔软垂坠的羊毛混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这种实操层面的深度远超一般的教程范本。更深层次来看,这本书似乎在倡导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在浮躁的时代里,重拾指尖与纱线交织的宁静与满足,这种精神层面的触动,让它超越了单纯的工具书范畴,升华为一种关于审美和传承的艺术指南。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购买过很多关于蕾丝钩织的图集,很多都只是堆砌了眼花缭乱的成品照片,真正能让人学到新东西的屈指可数。而这部作品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深度解析”。它非常注重“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花样中要选择引拔针而不是短针过渡?为什么有些网眼需要拉伸特定的长度?这种对基础逻辑的深挖,彻底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技术瓶颈。此外,书中对于“对称性”的维护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并提供了一套自我检查的流程表,这对于编织大型作品时,防止中途出现歪斜或尺寸偏差至关重要。这种近乎偏执的细节把控,让原本看似玄奥的工艺流程变得有章可循,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编织信心和最终作品的完成度。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其作为一本教程的定义。它在最后几章探讨了如何将这些传统的蕾丝钩织技艺“现代化”和“功能化”。比如,如何调整线材和针号,使钩织出的台布能够适应现代家居的防污需求,或是如何利用蕾丝的镂空特性,设计出兼具装饰性和透光性的窗帘边饰。作者没有将这些技艺束之高阁,而是积极探索它们在当代生活中的无限可能。这种面向未来的视角,让我在翻阅时感到非常振奋,它提醒着我,传统手工艺并非只能停留在怀旧的层面,而是可以通过创新的思维,继续发光发热。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图样,更是一种将旧有精髓与现代生活无缝对接的思维框架,它激发了我尝试将这些精致的蕾丝元素融入到日常服饰配件中的灵感。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教学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私下里与你分享他的“压箱底”技巧和一些行业内的“行话”。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关于历史背景的简短介绍,比如某一种特定的网眼结构源自于哪个时期或哪种地域的传统,这种文化植入使得冰冷的针法瞬间有了故事性和厚重感。它让我意识到,我手中的每一根线、每一次穿插,都承载着几代人的手艺积累。在工具选择的讨论部分,作者并未强行推销任何品牌,而是从人体工学和使用寿命的角度去剖析不同材质钩针柄的优劣,这种客观中立的建议,对于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钩织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非常贴心和实用的。它鼓励读者建立属于自己的、最舒适的工作流,而不是盲目跟风。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布局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它没有将大量的篇幅堆砌在华而不实的装饰性花边上,而是将核心的结构性知识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例如,关于“锁针连接”和“花样收边”的讲解,作者采用了多角度的实拍图配合精确的文字描述,哪怕是对于那些立体感较强的三维花样,也能通过清晰的透视图理解其空间结构。我注意到,其中有一章节专门探讨了如何根据圆形台布的直径,精确计算边缘花样的重复次数以保证收边自然流畅,这个实用的数学逻辑在以往的钩织书中是很少被如此详尽论述的。这体现了作者不仅仅是编织高手,更是一位严谨的结构设计师。而且,书中的配图色彩饱和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能真实反映出作品的质感,又不会因为过于鲜艳的色彩而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沉静、专注的阅读氛围,让人愿意花上几个小时沉浸其中,细细揣摩每一个钩针的走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