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老地图系列 1935(复制版)
定价:9.00元
作者:中华地图学社
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8003184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上海老地图系列·1935(复制版)》的主要内容是一份复制的1935年的上海中心城区地图,将这一时期上海的道路状况、居民区分布、重要的市政设施等要素全面地反映了出来,真实地再现了那一历史时期上海的全貌,以供广大读者品味历史。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最初是冲着“1935”这个年份来的,想看看那个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究竟是何种面貌。而这套复制版地图,可以说是相当成功地还原了那种时代氛围。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从路网的密集程度到公共设施的标记,都显得那么精准而考究。特别是对一些标志性建筑的标注,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勾勒,但其位置和比例都精确无误,让人对当时的城市肌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注意到地图上对租界和非租界区域的划分也清晰可见,这本身就是研究近现代上海社会结构的一个绝佳切入点。对于那些热衷于“寻根”的读者来说,拿出自家老宅的地址,在这些老地图上寻找一番,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它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定位的真实存在。
评分这本图册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仿佛瞬间被拉回了那个繁华又充满故事的旧上海。我特别喜欢那些老街区的描绘,每一个转角、每一条弄堂都透着岁月的痕迹。从地图上标注的商铺、里弄名称,就能感受到当年生活的烟火气和市井百态。翻开扉页,那略带泛黄的纸张质感和精致的印刷工艺,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仅仅是一张张地图,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城市变迁史。通过比对不同时期的街区布局,我能清晰地看到哪些地方兴起了,哪些地方又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对于研究近代城市规划或者仅仅是对老上海怀有好奇心的人来说,这套图册简直是宝藏。它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视觉材料,远胜于干巴巴的文字描述。我甚至对着地图研究了很久,试图想象当年行人在这些街道上行走的模样,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沉思。
评分每次翻看这《上海老地图系列 1935(复制版)》,都像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漫游。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在场感”。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官方记录,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民间视角。那些细小的标记,比如某个路口的茶馆、某段街道旁的渡口,都仿佛在低语着过去的日常。我尤其着迷于研究交通网络的构建,可以看到当年人力车、电车和汽车的混合使用场景,那种多元化的交通形态对比今日的单一模式,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这套图册成功地避开了那种过于严肃的历史说教,而是用最直观的图形语言,构建了一个可以让人自由穿梭的微缩世界。它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感知和对城市生命力的由衷赞叹。
评分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对城市演变抱有学术兴趣的人士,或者仅仅是历史爱好者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它的价值不在于提供全新的史料,而在于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可视化的“参照系”。我曾经尝试用一些零散的文字描述来重建当年的街景,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但有了这套地图作为底本,所有的想象都变得有了锚点。特别是当你关注到一些特定功能区,比如当年的码头、工厂或市场的位置时,这种地理信息的直观性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让你明白,城市的布局并非偶然,而是各种社会、经济力量博弈后的结果。我甚至用它来推测一些老建筑的原始朝向,对理解建筑遗存的语境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制版工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要知道,复制历史文献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稍有不慎就会失真,但这个版本显然是下足了功夫的。色彩的还原度很高,虽然是复制品,但那种老墨水特有的沉郁感被保留了下来,没有出现那种廉价的数码感。线型的清晰度也令人满意,那些繁复交错的街道脉络看起来毫不费力。我个人比较偏爱这种实体资料,因为它能提供一种与电子版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你可以把它平铺在桌面上,走来走去地观察,甚至可以对照着现有的街道名去验证,这种沉浸式的探索过程,是任何高科技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它更像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是对那段逝去时光最虔诚的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