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童年:麦秸垛上的小豆子 |
| 作者 | 肖定丽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新世纪出版社 |
| ISBN | 9787540598891 |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这部自传体儿童小说,是作者肖定丽对自身曲折而坚定的写作道路的回顾。她以流畅质朴的语言记录一个豫南平原长大的孩子的童年故事,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豫南地区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作者描绘了质朴醇厚的豫南民风,天高云淡、麦苗青青的农村景象;记述了一个农村孩子清苦的生活,还有她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心态。主人翁小豆子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是家中第四个女儿,能够上学读书是爸爸的奖励,希望把第四个女儿当儿子疼,老天爷就会赐家中一个儿子。因此,小豆子一直珍视着上学的机会,怀揣着对文学的炽热理想,把童年的作家梦珍重地捧在手里,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后梦想成真——着实是一部乡情浓郁又励志感人的儿童小说。
|
| 作者简介 | |
| 肖定丽,女,属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童话《两个小宠物》、《怪物校长隐形侠》、《书签狼奇遇》、《妹妹是个机器人》,短篇童话集《住在北街的风神》、《老鼠花匠》、《后一只天堂鸟》,长篇小说《幽默大师小豆子》系列等百余部。代表作有长篇童话《嘀丽和魔力兔》、《青蛙公主卟卟卟》,中篇童话《小狮子毛尔冬》、《芝麻巨人》,短篇童话《河马当保姆》、《鳄鱼皮鞋》、《毛尔冬的烦恼》、《河马的蓝宝石戒指》、《奇异的碎蓝花口袋》等,长篇系列小说《幽默大师小豆子》等。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第五届全国少儿图书奖、第六届全国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几十项奖励。 |
| 目录 | |
| 引子 一、哈哈,我要上学去! 3 二、痴迷读书 11 三、张不开嘴巴 17 四、打雷惊魂记 22 五、听爸讲故事 28 六、流泪的水果 34 七、挖荠菜去 34 八、差点淹死了 48 九、看电影和听书 55 十、鞋子,我的鞋子 60 十一、我的鸭子 65 十二、红麻地里的“鬼” 72 十三、衣服包书当枕头 77 十四、下雨天 81 十五、蛤蟆粥 89 十六、土里长出来的点心 94 十七、抓小贼记 101 十八、月夜,跟爸捕鱼 109 十九、天下美味儿 116 二十、磨道里,谁在前面 121 二十一、我的梦 128 二十二、虫子和新娘子 133 二十三、背着小鬼儿去上学 139 二十四、五块钱和童话书 145 二十五、仙女大姐回来了 150 二十六、陪弟弟一起哭 155 二十七、掉进了冰窟窿 160 二十八、偷吃了供品 165 二十九、学费 171 三十、烧出来的好吃的 176 三十一、被老鼠拉跑的肉 183 三十二、梁上的燕子 187 三十三、夏日炎炎好洗澡 192 三十四、学骑自行车 200 三十五、打枣记 205 三十六、小安的裤子 209 三十七、有书不会饿 213 三十八、从有书读到没书读 220 三十九、一个给孩子写书的人 225 |
| 编辑推荐 | |
| 开阔明亮的豫南平原上,一段不可抹磨灭的童年记忆。 贫瘠只是这土地的代名词,却浇熄不了女孩炽热的理想; 扬起笑,含着泪,带着梦,卯起劲,跌跌撞撞闯进文学的大门。 本丛书被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是基于真实童年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及散文作品。本系列丛书基于一线儿童文学作家的真实童年经历创作而成,跨越半个世纪和整个中国地域版图,是一套对中国几代人童年的全景式描绘、隽永优美、充满中国情味的作品,是一个民族精神故乡的回归。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文字的盛宴,它有一种古朴而又灵动的韵味,仿佛是民间故事与现代散文的完美结合。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用词精准却不失烟火气,使得那些遥远的场景立刻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富有哲理的旁白,它们并非生硬的说教,而是自然而然地从生活事件中流淌出来,如同老人在灶台边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生活智慧。每次读到那些描绘乡间风物的段落,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文字的意境。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需要你慢下来,细细品味,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后深藏的情感力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根”的概念,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心中总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系着我们最初的起点,而这本书,就是对那片土地最深情的致敬。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它不像某些怀旧文学那样充满了伤感和哀叹,反而充满了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和敬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称奇,他能把最寻常的日常描绘得如同史诗一般庄严而美好。比如,他对一次简单的捉迷藏,或者一次集体劳作的描写,都充满了仪式感,让人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那种紧密而质朴的联系。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错过了太多这种纯粹的快乐?现在的孩子,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可能很难理解那种围着火堆讲故事的淳朴氛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逝去的时光,它不仅仅是作者的童年,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集体记忆的投影。文字的节奏感非常舒服,时而舒缓如溪水,时而急促如奔跑,完全跟随作者的心情起伏。
评分这本讲述童年记忆的书,真是一股清新的风,将我一下子拉回了那个泥土芬芳的年代。作者的笔触细腻得让人心疼,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仿佛经过了岁月的打磨,散发出一种温暖而悠远的光泽。我尤其喜欢他对乡村景色的描绘,那蓝得不似人间的云朵,那在田埂上追逐嬉戏的伙伴们,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简直要从纸页间溢出来。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夏日午后晒过的麦秸秆散发出的那种特有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气息。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全是用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的,但正是这些朴素的片段,构筑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精神家园。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其实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的文字很有力量,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出来的作品,而是带着泥土的质感和生活的热度,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心里暖洋洋的,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可以肆意奔跑、可以大声欢笑的年纪。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时间推进,而是像一个迷宫,每翻开一页,都可能跳跃到另一个时空,但最终所有的线索都会汇集成一条清晰的情感河流。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缺失”的描绘,他没有刻意去美化一切,而是坦诚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物资的匮乏和偶尔的苦涩,但即便在困境中,人性的光辉和乐观精神也从未熄灭。这种真实感,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本普通的成长记录。它更像是一部社会侧写,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折射出整个时代的面貌和精神风貌。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被列为那个时代青少年的必读书目,因为它教会我们如何从平凡中发现诗意,如何在物质简朴中滋养精神世界。里面的某些生活片段,比如制作简易玩具的过程,那种动手创造的乐趣,是现代工业化时代很难再现的了。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读后会陷入沉思的书,它探讨的远不止是童年的点滴琐事,而是一种关于时间、记忆与存在方式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他总能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并赋予它们永恒的意义。比如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的描写,从云层的颜色到雨滴打在屋顶的声音,都被捕捉得丝丝入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甚至能感受到空气中湿润的凉意。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普适性,尽管它描绘的是特定的地域和时代,但其中蕴含的关于成长、友谊、家庭关系的探讨,却是超越时空限制的。它没有提供任何标准答案,只是温和地展示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让读者自己去寻找与自己经验的共鸣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某种纯净的力量洗涤过,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也多了一层温柔的滤镜,不再急躁,而是更愿意去珍视每一个平凡的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