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舊物的新生
定價:58.00元
作者:吉京杭 江靜 金曉芳 倪曉春著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00973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當前,垃圾圍城已成為一大難題。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一直緻力於低碳宣傳和科學普及工作,通過一雙雙靈巧的手和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來變廢為寶。本書以圖文形式一步步介紹垃圾如何獲得重生,普及低碳節能的知識,從而引發讀者動手創造的欲望,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標。在書中那些平日被丟棄的垃圾在創意和手工下,變為生活品,被賦予瞭新的生命。人們在改造過程中也充滿瞭喜悅與感動。本書可以為讀者帶來生活便利,節約開支,從而參與到低碳節能生活、保護地球的行動中。
目錄
動手之前
認識手工新秀 01-10
認識手工達人 11-42
後記
作者介紹
吉京杭,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金屬材料專業。1985年10月起在杭州市科協工作,2006年9月起任杭州市科協科技館籌建辦公室副主任,初期負責部分籌建前期工作,整個建設過程主要負責科技館建設的展示部分。創辦《低碳信息快報》,並組織簽發140餘期,取得瞭良好的社會反響。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贈款項目(2014113)《浙江省青少年低碳宣傳教育行動》項目負責人。此外,還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並執筆瞭《中國科協發展戰略研究》(已於2003年齣版),作為負責人參與瞭《杭州及周邊城市霧霾期間大氣汙染特徵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為主編齣版著作《延緩後天的腳步——走嚮低碳發展》、《搶在“後天”之前——從低碳齣發》、《第三屆東亞氣候論壇文集》,撰寫並齣版瞭《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數字化建設實踐研究》、《數字技術在科技館中的幾個應用》、《杭州市公眾科學素養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等論文。2017年,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協係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頗為考究,色彩搭配和諧,字體選擇也恰到好處,透露齣一種質樸而又不失精緻的美感。書名“滿58包郵 舊物的新生”本身就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對環保理念的呼喚,仿佛在暗示著,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舊物件,也能在有心人的手中煥發新的生機,成為生活中的點綴,甚至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扉頁上作者們的名字,江靜、金曉芳、倪曉春,這似乎是一群對生活充滿熱愛、善於發現美的人。雖然我對他們的具體創作背景不甚瞭解,但從書名和封麵傳達齣的信息來看,這本書應該是一本關於舊物改造、DIY手工或者生活美學的讀物。我期待著書中能有詳細的圖文教程,指導我如何將那些閑置的衣物、傢具、或是小擺件,通過自己的雙手,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讓它們在我的傢中重新發揮價值,也為我的生活增添一份獨特的色彩和趣味。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對當下快節奏、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一種反思,鼓勵人們放慢腳步,關注身邊的事物,用創意和耐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觸感非常舒適,散發著淡淡的墨香,讓人愛不釋手。封麵上的插畫風格清新自然,描繪瞭一些用舊物改造而成的精美物件,比如用舊輪胎製作的創意花盆,用廢棄木闆拼成的置物架,還有用舊布料縫製的可愛玩偶。這些圖像不僅僅是裝飾,更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訴說著“變廢為寶”的可能性,激發著讀者的動手欲望。我一直對生活中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理念非常關注,而這本書的主題恰好切中瞭我的興趣點。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不僅是那些看起來高難度、需要專業工具的技巧,更希望能有一些簡單易學、適閤傢庭操作的方法,讓普通人也能輕鬆參與到舊物改造的樂趣中來。例如,如何利用舊牛仔褲製作實用的收納袋,如何用舊報紙和紙闆製作精美的裝飾品,或是如何給老舊的傢具刷漆翻新,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對資源的珍惜,一種對創造力的鼓勵。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一種溫暖而充滿活力的氛圍所感染。書中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字體清晰,圖片比例適中,閱讀起來毫不費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大量齣現的實拍圖片,它們真實地展現瞭舊物改造的過程和最終效果,使得每一個改造步驟都顯得直觀易懂。比如,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將一件不再穿著的舊毛衣,通過簡單的剪裁和縫紉,變成一件時尚的圍巾,或是可愛的抱枕套。這種將閑置物品賦予新生命的創意,不僅節約瞭資源,也為生活增添瞭樂趣。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我創造力的讀物,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期望。它讓我意識到,生活中的許多“垃圾”,其實是未被發明的寶藏,隻是需要我們用發現美的眼睛和勤勞的雙手去挖掘。我期待著書中能有更多關於不同材質舊物改造的案例,例如舊金屬、舊玻璃、舊陶瓷等,它們能帶來更多元化的創意靈感。
評分這本書從設計上看,就透著一股子“接地氣”的實在勁兒。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分享最貼近生活的改造技巧。我猜想,書裏一定有大量的圖例,從原材料的選取,到工具的準備,再到每一個細小的操作步驟,都講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一直覺得,很多DIY的書籍,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睏難重重,因為作者並沒有真正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而這本書的標題“舊物的新生”,以及“滿58包郵”的促銷信息,無形中暗示著一種親民的姿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零基礎”的改造方案,讓即使是手工“小白”也能輕鬆上手,體會到創造的樂趣。比如,如何利用舊衣服上的紐扣、拉鏈,來製作一些小裝飾品,或者如何用舊光盤來裝飾牆麵,這些簡單又充滿創意的想法,正是我想在書中尋找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手工書,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傳達,一種對資源再利用的倡導。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所倡導的“慢生活”和“可持續”的生活理念。在如今這個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去感受舊物的美,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物件,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書中的語言風格親切自然,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與你分享她的生活智慧。我猜測書中會包含一些關於舊物收集和整理的建議,以及如何根據舊物的特性進行巧妙的設計和改造。例如,如何識彆不同材質的舊物,它們的潛在用途是什麼,以及在改造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等。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情感連接”的內容,比如,如何保留舊物本身的獨特痕跡,讓改造後的物品依然帶有它曾經的故事,這種“舊物新生”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改變,更是情感上的延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重新審視瞭身邊那些被遺忘的物品,也讓我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