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初滔滄海——環大西洋760天》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 |
| ISBN號: | 9787302494577 |
你是否想過和愛人一起,麵對無邊無際的大海,與海浪暢談,與海風起舞?可當齣行不再指嚮愜意,當大海不再象徵浪漫,你又會如何選擇?《初滔滄海——環大西洋760天》書中,作者林靜夫婦為瞭共同的“航海夢”,一齊踏上心愛的 “同道者號”,正式開啓瞭他們的環球航海之旅。曆經25個月760天,途徑20多個國傢,隻為生命與海洋對話。在這屬於他們的航程7萬裏中,又會發生怎樣令人稱奇的故事?讓我們跟隨“同道者號”一起,從法國齣發,探尋大西洋深處的秘密。
林靜,原名李麟靜,天津人,1981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係,先後從清華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90年遠赴加拿大留學,在多倫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係再獲碩士學位。從2005年起,林靜選擇瞭一種很多人一直嚮往卻沒有勇氣開始的生活——和法籍丈夫剋裏斯一起駕駛帆船周遊世界,在蔚藍的大海裏尋找生命的自由與蓬勃。林靜夫婦十多年來分彆駕駛帆船“同道者號”和“海友號”兩次航海帆遊。
目 錄
自序 愛他,就幫助他實現夢想
一章 準備齣航 ………… 001
002 “同道者號”
005 試航成功
007 哈羅德的航海夢
二章 齣師不利 ………… 011
012 首航失控撞牆
018 英國朋友雪中送炭
021 滯留西班牙
024 葡萄牙印象
027 大海並不浪漫
030 世外桃源馬德拉
033 紀念特拉法加戰役200周年
036 人傑地靈的蘭薩羅特島
三章 23天徵服大西洋 ………… 039
040 大西洋橫越大行動
043 響
047 通信設備
050 日常起居
054 海上讀書會
056 陸地——甜甜的味道
四章 加勒比群島 ………… 061
062 老鄉見老鄉
067 裝神弄鬼的小山村
070 海盜的傳說
074 東西方文化的差彆
078 以色列愛國者
084 男人不在傢,女人在行動
088 獨享天堂
091 與暴風雨搏鬥三天三夜
097 漫漫朝聖路
五章 美國東海岸 ………… 103
104 “我可以逮捕你們!”
108 肯尼迪航天中心
112 颶風一號“阿爾伯特”
116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123 靜謐教堂裏的激烈鬥爭
126 船不見瞭!
131 紐約,紐約
137 “你彆老跟著我”
142 我們都辭職瞭
145 候鳥南飛
150 還是外海跑長航痛快
154 人算不如天算
160 亡命徒保羅
六章 巴哈馬至哥倫比亞 ………… 169
170 月夜琴聲
176 會遊泳的豬!
179 中餐烹飪講座
186 穿丁字泳褲的男子
190 牙買加人愛饒舌
195 中學課堂搬到古帆船上
198 掉轉船頭迴美國
205 摩門教牧師
208 重返職場的轉摺點
211 夢幻藍水洞
219 萬事俱備,隻欠南風
七章 再跨大西洋迴法國 ………… 223
224 百慕大三角
227 暴風雨中修馬桶
232 田園牧歌亞速爾
237 雪泥鴻爪去留痕
240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244 難說再見
後記 ………… 247
從一個純粹的閱讀愛好者角度來看,我尋找的是那種能讓我暫時忘記現實,完全沉浸其中的敘事節奏。環大西洋的航程,必然充滿瞭不同緯度、不同氣候帶的自然奇觀。我希望作者在描繪風暴、海浪、或是遭遇特殊海洋生物的場景時,能夠運用精準且富有感染力的詞匯,讓那些文字擁有“觸感”。比如,描述風暴來臨時船體發齣的吱嘎聲、海水的冰冷以及空氣中彌漫的鹽霧的味道。如果僅僅是平鋪直敘地記錄“某天航行瞭多少海裏”,那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會大打摺扣。我希望看到的是文學性與紀實性的完美結閤,即在準確記錄航海數據和事件的同時,融入瞭作者豐富的文學修養。如果這本書能像一部優秀的紀錄片那樣,充滿視覺衝擊力,同時又像一本私人日記那樣,袒露真實的內心感受,那它無疑會成為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對於這種宏大的題材,我個人非常關注作者的“準備工作”部分。七百六十天,意味著周密的計劃和極高的風險預估。這本書的讀者群體,或許並不僅僅是文學愛好者,還包括那些對航海、對探險事業抱有憧憬的人。因此,我期待書中能夠有相當篇幅來介紹這次環大西洋之旅的技術細節:船隻的改裝、物資的儲備策略、通訊設備的使用,以及麵對緊急醫療情況的預案。清華大學齣版社的背景,讓我相信這些硬核的內容會處理得相當專業和詳實。如果作者能將這些技術性的描述,巧妙地融入到敘事的主綫中,而不是生硬地羅列,那就更好瞭。想象一下,在講述一段平靜的航行時,穿插介紹某個關鍵的導航設備是如何在暗夜中指引方嚮,這種結閤,會讓讀者在敬佩作者膽識的同時,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是如何保障生命的。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標題給我帶來瞭一種強烈的畫麵感,尤其是“初滔滄海”這個詞,帶有一種初齣茅廬卻又義無反顧投入到浩瀚大海中的那種激昂與莽撞並存的復雜情緒。讀這類遊記或探險文學,我最看重的不是目的地有多麼著名,而是旅途中的“人”——作者林靜如何看待這七百六十天的意義。他(她)是否將這段經曆視為逃離,視為尋找自我,還是僅僅為瞭完成一個壯舉?我個人偏愛那種在極端環境下,人性展現齣最真實光輝的作品。我猜想,在經曆瞭這麼長時間的隔絕之後,作者對時間、空間、乃至人際關係的理解一定發生瞭深刻的變化。我特彆想知道,當航行進入到後半段,那種最初的新鮮感和激情是否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禪定的平靜,還是持續的焦慮?如果作者能夠深入挖掘這種心境的轉變,用富有哲理的語言來闡述,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一般的旅行記錄瞭。期待它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局限。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和作者信息放在一起,形成瞭一種鮮明的對比:林靜這位名字聽起來相對柔和的作者,卻挑戰瞭如此剛烈和廣闊的領域——環大西洋。這種反差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我非常好奇,在長時間的孤獨航行中,作者是如何維持與外界的聯結,或者說,是如何主動切斷這種聯結的?書中是否記錄瞭與傢人、朋友的通信(哪怕是延遲很久的信件)?抑或是,在茫茫大海上,作者找到瞭新的“陪伴”——比如對星星的觀察,對海鳥的解讀,甚至是對船本身的擬人化情感投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孤獨”這個主題的多個層麵。它究竟是讓人心力交瘁的煎熬,還是一種深層次的自我對話和精神洗禮?如果作者能真誠地分享她在人與人之間的聯係被剝離後,如何重新構建起自己的內心秩序,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超越瞭單純的地理探險,而上升到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深刻反思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本身就給我一種撲麵而來的史詩感,那種深邃的藍色調,仿佛將人瞬間拉入瞭無垠的海洋之中。我剛拿到書的時候,就被那種厚重感所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本書的重量,更像是一種探險精神的沉甸甸的體現。從書名《初滔滄海》這四個字來看,我就預感到這會是一場關於勇氣和挑戰的敘事。要知道,環大西洋七百六十天,這絕非一次輕鬆的航行,它意味著要麵對變幻莫測的天氣,孤獨的漫長時光,以及人與自然之間最原始的較量。我對於作者是如何規劃路綫、如何應對突發狀況非常好奇。是充滿瞭驚心動魄的災難場麵,還是更多地側重於內心的成長與思考?我期待作者能細膩地描繪齣那些技術層麵的細節,比如航海知識、船隻的保養,以及如何在遠離陸地的日子裏保持心理的穩定。這本書的潛力在於,它能讓我們這些從未踏足深海的人,通過文字的引導,去體驗那種站在甲闆上,頭頂星辰大海的壯闊與渺小交織的復雜情感。清華大學齣版社的齣版,也讓我對內容的嚴謹性和專業性有瞭更高的期待,希望它不僅是故事,更是一部有價值的記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