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国家地理-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定价:39.80元
作者:左手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112281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和他们一样,在年少时相遇;
和他们一样,携手经历青涩时光;
和他们一样,你负责拍照,我负责笑;
和他们一样,简单平凡,对生命执著;
和他们一样,把身影定格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她说,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厚度。
爱情迟早褪去激情,唯有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内容提要
生活,是一个奇迹。
--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十几万张照片,几十万文字……
爱情,是一种信仰。
--他们青梅竹马,万水千山。
旅行,是一场宿命。
--他们双手紧握,边走边爱。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不是一本旅行书--它不讲攻略,不谈心得,不介绍美景。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不是一部爱情小说--他们只是一对普通夫妻,过着平凡的生活,只不过有梦,有爱。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不是一篇人生传记--她希望通过自己讲述,让更多的人能在冷酷的现实中,看到一丝暖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字:左手,穷游网签约作者。曾经的杂志编辑,如今的自由撰稿人。以图片编辑和写作为生,以旅行为副业。新浪微博:@by_左手
摄影:张千里,人文地理摄影师,签约于GettyImages、《时尚旅游》杂志、索尼公司,出版有《旅行摄影》。新浪微博:@美图摄影日记-张千里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是一个对旅行文学要求很高的人,很多作品往往华而不实,辞藻堆砌,但这本书完全不是。它的文字是服务于内容,是为更好地呈现地理奇观和人文深度服务的,因此,即便是最精妙的修辞,也绝不显得多余或浮夸。书中对光影、声音、气味的描摹达到了近乎“通感”的境界,读者可以轻易地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感官体验场景。比如,对某个高原湖泊在黎明时分那种清冷、空灵的描绘,那种笔触之细腻,让人忍不住想屏住呼吸,生怕打破了那一刻的宁静。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姿态,他提出的观察和思考,更像是抛砖引玉,邀请读者自己去参与到对世界的理解中来,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写作,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自主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读完”,而是要“消化”和“内化”的,它无疑是近年来我读到的最具启发性和艺术性的非虚构作品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也体现了出版方的高水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和内页的哑光处理,都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但抛开物质层面的享受,真正让我欲罢不能的是作者那种近乎偏执的求真精神。他似乎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记录,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被描绘的地方,去挖掘隐藏在风土人情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基因。例如,在描述某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时,作者不仅细致描述了仪式的每一个步骤和服饰细节,还花费了大量笔墨去探究这些习俗是如何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被塑造、被传承下来的。这种将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变迁三者紧密联系起来的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立体且富有生命力的世界图景。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去搜索书里提到的那些偏远地点的背景资料,那种被勾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很多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它成功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这个星球上充满了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重的未知。
评分老实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硬核”的地理读物,可能充满了各种精确的经纬度和地质构造的分析,但翻开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自由,它更像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散文集,将地理知识巧妙地编织进了充满人情味的故事里。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遣词造句间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韵味,让人在阅读时总能感受到一种不急不躁的、信步而游的洒脱。我特别喜欢其中几篇文章里对“时间”的探讨,比如讲述一座古城如何被历史的洪流淘洗和沉淀,那种跨越千年的对话感,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用教科书式的语言去定义世界,而是用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呈现世界的多元性。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望向窗外,试图在日常的风景中寻找一丝与书中描述相呼应的壮阔或宁静。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感知进行连接的互动过程,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让我对“旅行”这个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打卡景点,而是成为一种与世界进行灵魂交流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那种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探索完美融合的排版,让我一拿到手就爱不释卷。尤其是那些色彩饱和度极高的摄影作品,每一张都像是精心挑选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打包行李,去追寻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壮丽山河。文字的叙述方式也相当独特,它不像传统游记那样平铺直叙,而是融入了大量作者对所见景物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读起来仿佛是与一位知识渊博且富有激情的旅伴并肩而行,共同穿越在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之上。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比如阳光穿过雨林时那种微妙的光影变化,或者在某个偏远村落听到的一段不知名的歌谣,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空气中特有的气息,听到远处的声响。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地理的介绍,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阅读”世界的指南,它教会我用更细致、更充满敬畏的目光去看待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领略不同地域文化孕育出的独特风貌。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着实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对生命和探索的无限热情被重新点燃的奇妙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冷静与热烈并存的张力。在描绘那些极端地理环境——比如极寒的冰原或是炙热的沙漠腹地时,作者的笔触是克制而精准的,充满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丝毫没有夸张或渲染的痕迹,反而更具震撼力。然而,当叙事转向对沿途相遇的人们的刻画时,文字又变得温暖而充满人情味,那些普通人的坚韧、智慧和乐观,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深思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叙事焦点的方式,他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宏大的地理景观和微观的人类故事交织辉映,互为注脚。这种多维度的叙事策略,让这本书摆脱了传统地理书籍的单调感,更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时代切片。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心胸仿佛也被这广袤的世界拓宽了不少,看待日常烦恼的角度也变得更加豁达和超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