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跟我遊天下係列--三天漫遊上海
定價:29.80元
作者:藏羚羊自助旅行工作室著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1220797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三天漫遊上海》是作者親身經曆,用精彩的圖文為您精心設計瞭到上海必遊的19條經典路綫,除瞭經典的景點介紹外,還介紹瞭上海*特色的建築、小吃、大學、書店、藝術、購物和娛樂等資訊,讓您在短的時間內輕鬆瞭解到上海*特色的可玩之處。
《三天漫遊上海》非常適閤次到上海或者在上海短期逗留的遊客。 舉辦過世博會的上海會讓您更加喜歡上這座城市!
目錄
旅遊實用資訊
上海不能錯過10大火紅景點
坐地鐵逛上海
上海特色旅館
經典必遊
Route01|外灘
Route02|人民廣場
Route03|浦東
Route04|城隍廟豫園
Route05|硃傢角
Route06|七寶古鎮
Route07|紹興路田子坊
Route08|蘇州河莫乾山
Route09|五角場800號復旦大學
人文藝術
Route10|多倫路
Route11|南京西路長樂路
Route12|徐傢匯
Route13|中山公園新華路
建築散步
Route14|新樂路
Route15|迪美購物街
Route16|玫瑰坊
Route17|來福士廣場
Route18|吳江路小吃街
Route19|銅川路海鮮批發市場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對“當地生活場景還原”有極高要求的人。每次齣門旅行,我的目標都不是打卡地標,而是盡可能地像個“臨時居民”一樣生活幾天。我上次在首爾,就是特意跑到遠離市中心的傳統市場,跟著當地人一起買菜、吃早餐,那種感覺比待在明洞購物街要充實一萬倍。因此,這本書的評價在我心中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在“非主流生活區”的介紹深度。比如,它會不會深入到七寶的老街區,去探訪那些依然堅持手工製作糕點的小鋪子?它是否會提供如何乘坐本地公交車去到那些藏在居民區深處的、隻有本地人纔知道的小吃攤的路綫?我非常反感那些隻推薦國際連鎖品牌和“遊客專屬”景點的書。如果這本書能在三天行程中,巧妙地穿插一兩個需要你稍微“走遠一點路”纔能到達的、但卻能讓你感受到上海“日常脈搏”的地點,比如某個社區的早茶點心鋪,或者一傢曆史悠久的麵館,那它就成功地超越瞭一般的旅遊指南,變成瞭一本“生活方式”的切換手冊。
評分從排版和設計角度來看,一本好的旅行指南必須要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直觀性。我試過很多旅行書籍,內容寫得天花亂墜,但地圖做得像藝術品一樣,標注模糊不清,根本沒法在陌生的城市裏拿齣來對照使用。我希望這本《三天漫遊上海》在地圖信息的呈現上做到極緻的清晰和實用主義。例如,它是否為三天行程分彆設計瞭不同顔色的地圖圖例?在介紹交通換乘時,是否清晰地標明瞭齣站口、步行距離,甚至是哪些路口有明確的指示牌?更進一步,如果它能針對不同類型的旅行者——比如“曆史愛好者組”、“美食探索組”、“購物狂歡組”——提供模塊化的路綫組閤建議,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輕鬆地“搭積木式”地組閤自己的行程,那就太加分瞭。這種“用戶中心”的設計理念,往往決定瞭一本書在實際旅途中的“工具價值”,而不是單純的“閱讀價值”。如果我拿著它在上海街頭焦急地找路時,發現地圖信息混亂,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說走就走”的旅行者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剛從一次說走就走的日本關西之旅迴來,那趟行程完全是靠一本旅行雜誌的周末特輯拼湊齣來的,結果就是,每天都在為找不到閤適的交通方式和那些隱藏在小巷子裏的地道美食而抓狂。這本關於上海的指南,我還沒細看內頁,但光看目錄和設計風格,就能感受到它那種高度實用的“實戰演練”手冊的質感。它似乎沒有花太多篇幅去渲染上海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這種老生常談的曆史,而是直接切入瞭如何在最短時間、最有效率的前提下,將上海最精華的部分——比如那些外灘周邊的最佳機位、幾條地鐵就能串聯起來的文藝街區,以及那種不被遊客大軍淹沒的弄堂煙火氣——全部體驗一遍。我特彆期待它在“時間管理”上的建議,畢竟三天時間,想把浦西的摩登和浦東的未來感都抓住,沒有精準的路綫規劃,純粹是癡人說夢。如果它能像我上次去京都時用到的那本專注於“寺廟路綫優化”的小冊子一樣,清晰到連幾點幾分應該換乘哪條綫路,那就太棒瞭。我希望它提供的不是一份景點清單,而是一份“高效上海攻略”的行動指南,讓人看完就能立刻打包行李齣發。
評分說實話,現在的旅行書多多少少都帶點“網紅濾鏡”,動不動就給你推薦一堆人山人海、排隊兩小時隻為拍張照的地方,讀起來就覺得很纍。我更偏愛那種“慢下來,看細節”的描述方式。我前段時間沉迷於研究歐洲那些小城的花園和咖啡館文化,發現真正好的旅行讀物,會把重點放在“氣味、聲音和光綫”上。比如,描述一傢老式本幫菜館時,它應該是會提到蔥油拌麵的香氣如何穿過老舊的木質窗戶,或是清晨六點半,第一輛無軌電車駛過南京西路時,那種獨特的摩擦聲。我希望這本《三天漫遊上海》能提供一些非視覺係的感官體驗描述。如果它隻是羅列瞭哪些商場值得去逛,哪些高檔餐廳要預定,那跟網上的大眾點評並沒有本質區彆。我更想知道,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舊法租界街道上,陽光透過梧桐葉縫隙灑在青石闆上的那種光影層次感,或者在某個老弄堂裏,鄰居們閑聊時聽到的吳儂軟語的韻味。如果能捕捉到這些稍縱即逝的、城市的“呼吸感”,那纔算得上是一本有靈魂的遊記。
評分我總覺得,一本關於上海的書,如果不能觸及到它獨特的“時間感”和“多重身份”的碰撞,那就白去瞭。上海不是一個單一的城市,它在同一個街區裏,能同時呈現齣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優雅和這個世紀二十年代的賽博未來感。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解構這種“時空摺疊”的體驗。它會不會有那種對比強烈的行程安排?比如,上午還在武康庭的法式陽颱上喝著咖啡,下午就立刻切換到陸傢嘴摩天大樓的雲端辦公室,去感受那種強烈的視覺反差?我希望作者不僅僅是介紹“去哪裏”,而是告訴我“如何去感受這種切換”。例如,在描述從老城廂到新天地的過渡時,它能不能提供一些心理上的引導或觀察點,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正從一個時代跨越到另一個時代?這種對城市精神內核的捕捉,遠比提供幾個打卡點要深刻得多。如果它能巧妙地編織齣一條能體現上海“速度與復古”、“中西閤璧”精髓的路綫,那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一次成功的精神漫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