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堪舆漫兴
定价:29.80元
作者:(明)刘伯温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2041049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在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里,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传奇人物。《明史录》记载,他所著的《堪舆漫兴》对“点穴、明堂、水势、龙虎、案山、朝山、水口砂”等方面都以一首诗的形式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全书主要讲述山川形势,几乎不谈理气,对九星、八卦、四象等内容也没有涉及,但在峦头方面思路清晰、讲解明了、深得杨公精华。研究风水“峦头派”,此书尽数其精华不可不读啊。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翻到了一本讲述地理风水方面的古籍,名为《堪舆漫兴》。初看书名,以为只是泛泛而谈,不成想内容着实令人惊喜。作者以一种颇为写意的笔调,将堪舆之术的精髓娓娓道来。书中并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景描写和案例分析,展现了风水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关于“砂”的论述,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山峦,如“官帽砂”、“文笔峰”、“旗枪砂”等,并一一解析其所代表的吉凶寓意,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得原本抽象的风水概念变得生动起来。另外,书中对“水”的分析也极为透彻,不仅讲到了河流的流向、宽窄、深浅,还涉及到了“反跳水”、“直斜水”等细微之处,并阐述了它们对阳宅和阴宅风水的影响。读完这些章节,你会发现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力非同一般,仿佛能够洞察山水之间微妙的能量流动。书中的一些论断,虽然带有一定的古老色彩,但其背后蕴含的对环境和谐与平衡的追求,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它提醒我们,人与自然并非割裂,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
评分一本关于风水和峦头学的老书,封面看起来有些年头,但翻开来,纸张泛黄,墨香依旧。内容上,作者似乎将古籍中的精髓融会贯通,用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峦头学的基本原理。从山脉的走向、水流的形态,到穴位的选择、砂手和明堂的配合,都讲得条理分明。尤其是关于“龙”、“穴”、“砂”、“水”、“向”这堪舆五大要素的论述,深入浅出,让人能窥见古人观山察水的智慧。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野外考察的片段,描绘了作者亲临现场,根据地形地貌判断吉凶的场景,颇具画面感,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虽然书中提及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在现代看来可能略显神秘,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却依然有着借鉴意义。对于想要初步了解风水峦头学,或者对中国传统地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入门视角。其中关于峦头八式、案山、朝山等具体技法的阐释,配合书中可能附带的手绘图(虽然我读的电子版没有),想必会更加直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情怀也感染着我,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风水书,更是在品味一种古老的东方哲学。
评分一本充满古意的风水书,翻阅时仿佛穿越了时空。作者在《堪舆漫兴》中,并没有照本宣科地复述陈规,而是结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将风水理论与自然景象巧妙地结合。书中关于“穴”的论述尤为精彩,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寻觅“真龙穴”,如何辨别“生气”的汇聚之处,以及如何避免“死气”的侵扰。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理想穴位的环境特征,例如“藏风聚气”、“山环水抱”等,并辅以一些古人留下的口诀和经验,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寻穴的技巧。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明堂”和“案山”的讲究,这些看似细微的地理元素,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居者的运势和家庭的兴衰。阅读此书,我不仅学到了风水知识,更领略到一种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居环境的细致考量,都令人印象深刻。这本书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地理课,教我们如何用古人的智慧去理解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评分深入探究《堪舆漫兴》,我被书中对“向”的精辟阐述所折服。作者并没有将“向”简单地理解为房屋的朝向,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高度。他阐述了如何根据来龙的气势、水口的收纳、周围山峦的形态,来确定一个最佳的“向”,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书中不乏一些关于“天盘”、“地盘”、“人盘”的讲解,这些虽然是堪舆学的核心理论,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相对容易理解,他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这些复杂概念的初步认识。读到关于“水口”的部分,更是受益匪浅。作者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形态的水口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聚砂”或“截水”来调整水口的吉凶。整本书读下来,你会感受到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风水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对这个古老的学问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堪舆漫兴》这本书,着实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古籍。作者在书中,将许多复杂的堪舆理论,通过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他对于“龙”的论述,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而是通过描绘山脉的起伏、转折、开张,生动地展现了“龙”的形态和气势。他用“顿跌”、“曲折”、“过峡”等词语,将原本抽象的山脉走势形象化,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一条条巨龙在山峦间蜿蜒腾挪。同时,书中对于“水”的论述也极具匠心,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不同形态的河流,如“曲水”、“反跳水”、“直流”等,并分析了它们对居宅风水的影响。他强调了“情意”、“有情”、“无情”等概念,使得对水的分析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观察,更增添了一层人文情感的考量。阅读此书,我不仅拓宽了对风水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学习如何用一种更细致、更具人文关怀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