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

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希阿榮博堪布 著
圖書標籤:
  • 禪宗
  • 佛教
  • 心靈成長
  • 冥想
  • 內觀
  • 修行
  • 智慧
  • 哲學
  • 自我提升
  • 靜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夜語笙簫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44229
商品編碼:30007550674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

定價:39.80元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00442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然而人們的痛苦和煩惱也越來越多。生活富足卻不快樂,這並不是幸福的生活。真正的幸福源自內心的安寜。

《寂靜之道》就是這樣一本書,希阿榮博堪布從佛法的角度對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煩惱産生的原因、止息的方法做齣瞭闡釋。無論是否接受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你都可以以開放的心態去瞭解佛法,讓自己獲得內心的安靜和幸福感。

正如書中所說:浮躁時代,唯有寂靜調柔的心讓人真正信服。

內容提要


在這個喧囂浮躁、競爭激烈的時代,科技的發展讓人們的視野更開闊,然而內心的寜靜和幸福感似乎反而變得遙不可及。《寂靜之道》收錄瞭希阿榮博堪布對現代人的睏惑和煩惱所做的開示,從一個佛法修行人的角度,解讀該如何對待寶貴而短暫的生命,如何麵對煩惱重重的生活。

本書不僅涵蓋瞭“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樣的命題,也包括瞭對治負麵情緒、處理人際關係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對於有興趣瞭解佛教的讀者,《寂靜之道》也完整地介紹瞭因果、緣起等基本理論以及修行的內容、方法,並解答瞭在學修佛法的過程中常見的疑問和誤區。

修行就是修心,完善自我的同時也增長瞭幫助他人的能力。《寂靜之道》可以說是開捲有益,任何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解決自己睏惑的方法。本書采用語錄體的形式,便於閱讀,也符閤當今快節奏生活的需求。

目錄


部 四法印

精神之道

痛苦

四聖諦/ 8

諸受是苦/ 10

六道輪迴/ 11

娑婆世界/ 14

無常

執著/ 16

諸行無常/ 19

諸法無我/ 21

空性

緣起性空/ 24

因果/ 25

快樂/ 28

涅槃/ 30

第二部修行綱要

皈依

皈依/ 35

戒殺茹素/ 42

祈禱/ 46

善良/ 49

齣離

齣離心/ 54

放下/ 61

死亡/ 65

暇滿人身/ 72

彆解脫

居士戒/ 77

八關齋戒/ 84

齣傢/ 86

大乘小乘/ 89

菩提心/ 91

愛自己/ 95

你我他/ 97

願菩提心

四無量心/ 101

慈愛/ 102

悲心/ 104

喜樂/ 107

平等捨/ 109

如母有情/ 110

行菩提心

願與行/ 115

布施/ 116

持戒/ 117

忍辱/ 118

精進/ 120

禪定/ 121

智慧/ 123

菩薩戒/ 125

三殊勝

三殊勝/ 128

謹慎取捨

因果不虛/ 137

十善十惡/ 138

煙酒過患/ 142

僧財/ 145

金剛乘

金剛乘/ 149

傳承/ 150

灌頂/ 152

密乘五戒/ 153

會供/ 169

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 172

淨土法門/ 173

法王的心願/ 176

往生四因/ 178

五無間罪/ 180

謗法罪/ 182

聞思修

聞思/ 190

恭敬求法/ 195

道次第/ 198

勤修行/ 202

積資淨障

本尊/ 208

懺悔/ 211

頂禮/ 214

共修/ 215

供養/ 217

大圓滿

大圓滿/ 220

寜瑪之光/ 223

龍欽寜提/ 225

大圓滿前行/ 229

普賢上師言教/ 236

上師瑜伽

喇嘛欽/ 239

視師為佛/ 243

上師瑜伽/ 245

紀念法王

無盡藏/ 252

金剛捨利/ 256

思念/ 258

第三部六度萬行

上師瑜伽

喇嘛欽/ 239

視師為佛/ 243

上師瑜伽/ 245

紀念法王

無盡藏/ 252

金剛捨利/ 256

思念/ 258

附錄

一 新年寄語/ 303

二 給聰達喇嘛的一封信/ 308

三 問與答/ 311

四 生命這齣戲/ 337

作者介紹


希阿榮博堪布,當今頗具影響力的心靈導師,曾影響數十萬人的生命軌跡。1963年生於德格,幼年即開始跟隨傢鄉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學佛法。二十一歲到世界*的佛學院—喇榮五明佛學院,依止當今藏傳佛教寜瑪派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繼續修學佛法。二十四歲獲得堪布學位。之後在五明佛學院傳講顯密法要,同時協助法王如意寶管理佛學院各項事務,全力護持四眾學員的聞思修行。
堪布還在德格玉隆闊建立瞭紮西持林閉關院、養老院和醫院,並對周邊眾多寺廟的發展給予護持,支持幫助培養僧纔。同時,堪布長期資助眾多貧睏傢庭,解決就醫和孩子上學等問題。
多年以來,堪布不辭辛勞地赴海內外各地弘揚佛法,倡導放生和其他各類共修活動,以正式授課、現場開示、發錶文章等多種形式接引、指導佛弟子聞思修習佛法,深受海內外佛子的尊敬和喜愛。
堪布對佛法的開示精妙而平實,由其開示、隨筆結集齣版的《次第花開》《生命這齣戲》《透過佛法看世界》,自問世以來一直是佛教類書籍中的暢銷書。

文摘


序言



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 內容簡介 《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並非一本講述故事的書,也不是一本探討某個具體學科知識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扇敞開的窗,引人窺探內心深處的廣闊天地,是一場深入自我、探尋生命本質的旅程。這本書的精髓在於“寂靜”——這不是一種消極的沉寂,而是一種積極的存在狀態,一種能夠傾聽內在聲音、體悟萬物之道的智慧。 本書的開篇,並非直接拋齣理論,而是營造一種氛圍,引導讀者暫時放下外界的喧囂和紛擾。它鼓勵我們從日常的忙碌和各種信息洪流中抽離,將注意力轉嚮內心。這種“抽離”並非逃避,而是為瞭更好地迴歸,以便以一種更清晰、更敏銳的視角去審視生活。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瞭當一個人真正沉入寂靜時,內在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那是一種逐漸清晰的感知,一種對周圍環境細微之處的覺察,以及一種與內心深處的自我建立連接的寜靜。 書中並不迴避人生中那些看似沉重的話題。相反,它以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姿態,邀請讀者一同審視生命的無常、存在的睏惑、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復雜。然而,作者的態度並非宿命論式的悲觀,而是基於一種深刻的洞察。在“寂靜”的狀態下,這些問題不再是壓垮我們的巨石,而是可以被理解、被接納、並最終被轉化成成長養分的素材。本書所提供的,並非解決所有人生難題的靈丹妙藥,而是一種看待問題的方式,一種在睏境中保持平和與力量的能力。 “寂靜”的核心,在於“聆聽”。它指引我們去聆聽身體發齣的信號,瞭解它的需求和感受;去聆聽情緒的波動,理解它們背後的原因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去聆聽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和智慧。這種聆聽,需要耐心和專注,需要放下評判和預設。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真正的答案往往不在外界的尋找,而在內心的澄明。當內心歸於寂靜,那些隱藏在喧囂之下的智慧之聲便會浮現。 《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在內容上,並非嚴格按照章節順序推進,而是更像一連串的思考與感悟的流動。它可能從一個看似簡單的生活場景切入,引申齣關於覺察力、專注力、以及如何在這個時代保持內心平靜的深刻討論。書中可能會探討“意圖”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清晰的意圖,引導能量流嚮我們真正渴望的方嚮。這並非是一種玄虛的神秘主義,而是對心理學、行為學以及個人成長領域中一些核心原則的深刻提煉。 書中對於“存在”的探討,也占據瞭重要篇幅。作者鼓勵讀者去體驗“當下”的鮮活,去感受生命在每一個瞬間的展開。在“當下”的經驗中,時間的維度被無限拉伸,過去和未來都歸於虛無,隻有此刻的真實存在。這種對“當下”的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對過去的追悔和對未來的擔憂,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前的生活之中。這不僅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也能讓我們更有效地處理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並非一本關於冥想技巧的指導書,但它對冥想背後的精神內核有著深刻的闡釋。它所倡導的“寂靜”,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可以實現的內在狀態,是一種通過培養覺察力而達到的自然而然的平靜。書中會探討如何將這種“寂靜”的品質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工作、學習、人際交往,甚至是休息和睡眠。 書中還可能觸及“關係”的議題。在寂靜的視角下,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不再是相互索取或對抗,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情。當一個人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就更能理解他人的聲音;當一個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更能包容他人的局限。這種內在的平和,會自然而然地投射到我們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中,化解衝突,增進和諧。 “看見”是本書反復強調的一個概念。作者鼓勵我們以一種不帶評判的眼光去“看見”自己,看見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看見自己的情緒起伏,看見自己內心的恐懼和渴望。同樣,也鼓勵我們去“看見”他人,看見他們的努力和不易,看見他們的善良和脆弱。這種“看見”,是連接和療愈的開始。 《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的“修訂新版”的意義,在於作者在多年實踐和思考的基礎上,對原有的內容進行瞭提煉、深化和更新。這意味著書中可能加入瞭新的洞察,對某些概念的闡釋更加精準,對讀者可能遇到的睏惑也給予瞭更具建設性的迴應。無論讀者是初次接觸,還是曾經研讀過舊版,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 總而言之,《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是一本邀請讀者進行一場內在探索的書。它不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一種看待問題和體驗世界的方式。它鼓勵我們迴歸內心,在寂靜中發現力量,在當下中感受豐盈,在連接中體會和諧。這是一場關於如何活齣更真實、更平和、更有意義人生的邀請,一場從喧囂走嚮寜靜,從迷失走嚮清晰的個人旅程。它適閤那些渴望在快節奏生活中找到內心錨點的人,適閤那些對生命有疑問、對自我成長有追求的人,也適閤所有願意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聲音的探索者。在這本書中,你不會找到驚心動魄的情節,也不會讀到遙不可及的理論,你隻會找到一條通往內心深處,通往平和與智慧的寜靜之道。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力量往往來自於內心的寜靜,而非外在的喧嘩。我們總是在不斷地追求,不斷地證明,卻忽略瞭內心最深處的聲音。當我看到“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傳達的意境所吸引。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對人生有著深刻洞察的智者,他通過這本書,想要引導讀者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那份源自於寜靜的力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擺脫外界的乾擾,重新連接我真實的自我,去發現隱藏在平淡生活中的智慧。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用溫柔而堅定的筆觸,指引我走齣迷茫,走嚮內心深處的安寜。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條“寂靜之道”上,我將會遇到怎樣的風景,又會收獲怎樣的感悟。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成長,往往是在我們放下一些東西之後纔開始的。我們總是渴望得到更多,卻忽略瞭有時候,放手纔是更好的選擇。“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個書名,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猜想,這本書會探討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如何在放下執念之後,獲得真正的自由。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詩意而深刻的語言,為我描繪一條通往內心平靜的道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認識到,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徵服外界,而是來自於與內心的和諧統一。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在人生旅途中,一個安靜而忠實的夥伴,在每一個需要沉思的時刻,給我力量和啓迪。

評分

當我第一次聽說《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這個名字深深吸引住瞭。在現代社會,我們被各種各樣的聲音包圍著,信息爆炸,節奏飛快,仿佛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奔跑。而“寂靜之道”,聽起來就像一股清流,能夠洗滌心靈的塵埃,帶來一種久違的寜靜。我尤其對“修訂新版”這個字眼很感興趣,這說明作者並沒有止步於過去的成就,而是在不斷地反思和更新自己的思想。我很好奇,在過去的幾年裏,作者又有瞭哪些新的感悟,這些新的內容又會給讀者帶來怎樣的啓發。我喜歡這種作者與讀者共同成長的過程,仿佛我們是在一起探索人生的奧秘。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心靈的慰藉,讓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莫名的吸引力,那種淡淡的,帶著歲月痕跡的顔色,配閤上簡潔而富有深意的書名“寂靜之道”,仿佛在邀請我步入一個寜靜的內心世界。我並不是那種時刻追求喧囂和熱鬧的人,反而常常在人群中感到一絲疏離,渴望一種內在的平和與安寜。所以,當我第一次在書店的角落裏瞥見它時,就有一種命中注定的感覺。我隨手翻開幾頁,文字的韻律感和作者沉靜的筆觸立刻抓住瞭我,字裏行間流淌著一種不易察覺的力量,像是清泉流過心田,洗滌著塵世的浮躁。我毫不猶豫地買下瞭它,並將它放在床頭,準備在每一個需要沉澱的夜晚,與這本書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我已經開始想象,在未來的日子裏,當我感到迷茫、焦慮或者隻是想暫時逃離這個世界的喧囂時,翻開這本書,就能找到一方屬於自己的淨土,讓思緒慢下來,讓靈魂得到一次深呼吸。這種期待,本身就帶來瞭一種寜靜的喜悅。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探討人生哲學和內在成長的書籍情有獨鍾,而“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個名字,恰恰擊中瞭我的好奇心。我好奇,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裏,究竟什麼樣的“道”可以被稱為“寂靜”?它是一種刻意的遺世獨立,還是一種在喧囂中自洽的智慧?更何況,這還是一個“修訂新版”,這讓我對作者的持續思考和內容的更新充滿瞭期待。我猜想,這個版本一定在原有的基礎上,融入瞭更多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悟和沉澱,或許也迴應瞭時代的變化和讀者新的疑問。我喜歡這種作者不斷打磨自己思想的過程,仿佛也在提醒我,成長是一個持續不斷、螺鏇上升的旅程,總有新的視角和更深的理解等待我們去發掘。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不僅僅是對內容的渴求,更是對作者心路曆程的一種追隨和學習。

評分

最近的生活節奏實在太快瞭,工作、傢庭、社交,各種信息像潮水一樣湧來,讓我感到身心俱疲。我常常在深夜裏,看著天花闆,思考著這一切究竟是為瞭什麼。我需要一些東西來幫助我找迴內心的平靜,一個能夠讓我停下來,審視自己,重新校準方嚮的指引。所以,“寂靜之道”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就像沙漠中的一泓甘泉,一個迫切需要的光源。“寂靜”不僅僅是聲音的消失,更是一種心靈狀態的抵達,一種與自我深度連接的體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或者至少能夠引發我對於“寂靜”的思考,讓我明白如何在嘈雜的生活中,開闢齣一片屬於自己的寜靜之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探索內心世界的地圖,幫助我找到通往平和的路徑。

評分

我是一個追求深度閱讀體驗的人,不喜歡那些淺顯易懂、一目瞭然的內容。我更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思考,需要反復品味的書籍。“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瞭一種深邃而悠遠的意境,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一定富有哲理,能夠引導讀者進行一次深刻的內心探索。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智者,用深沉而富有洞察力的語言,揭示人生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真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打開新的思維模式,讓我看到一個更廣闊、更深刻的世界。我尤其對“修訂新版”感到好奇,這說明作者的思考是不斷深入和發展的,我期待能夠接觸到作者最新、最成熟的思想。

評分

生活給瞭我太多衝擊和磨礪,讓我開始反思,究竟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我發現,那些曾經讓我為之奔波追逐的事物,在很多時候並不能帶來持久的幸福感。我開始渴望一種更深層的滿足,一種源自內心的平和與安寜。“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個名字,就像一道曙光,點亮瞭我內心的期待。我猜想,這本書會以一種溫和而有力量的方式,引導我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發現被現代社會所遮蔽的真正需求。我期待它能夠提供給我一些關於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寜靜,如何在喧囂中保持一份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在與人相處中,傳遞一份平和與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心靈指南,幫助我一步步走嚮更成熟、更平和的自己。

評分

我是一個喜歡觀察生活細節的人,常常會在一些微小的瞬間感受到人生的哲理。然而,有時候這些哲理稍縱即逝,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載體去捕捉和深化,它們就會悄悄地溜走。我希望“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能夠成為那個載體,它能夠將那些散落在生活中的智慧碎片,凝聚成一條清晰可見的道路。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善於從平凡中發現不凡,從無聲處聽見迴響的人。我期待它能夠用一種不落俗套的方式,講述關於生命、關於存在、關於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故事。我希望它能夠打開我的視野,讓我看到那些我曾經忽略的美好,讓我學會如何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內心的純淨和從容。

評分

我一直相信,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往往不是外在的物質,而是內心的充實與平和。“寂靜之道(2017修訂新版)”這個書名,恰恰與我的這種信念不謀而閤。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程,它將引導讀者去探索內心深處的寜靜,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平和之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關於如何與內心對話、如何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從容的智慧。我喜歡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引發深刻思考的書籍,而“寂靜之道”無疑具備瞭這樣的潛力。我希望它能夠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指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生活,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喜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