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楚辞
定价:26.00元
作者: 刘向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08649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楚辞》是西汉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本书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其中有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平衡“权威性”和“可读性”的优秀版本。很多权威的学术著作往往束之高阁,文字过于艰涩,而市面上充斥的大众读物又常因过度简化而失却神韵。这本书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优雅的支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讲究,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刻意迎合当下的网络语言,保持了一种古典而又流畅的书面语态。这使得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文学表达的熏陶,对于提升自身的文字敏感度和表达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引渡”,让深邃的经典变得亲切可触,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的最高境界。
评分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优美辞藻重新唤醒了。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沉浸式体验。那些关于离愁别绪、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甚至是单纯的自然景物的描摹,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能精准地击中现代人的心弦。我发现自己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吟诵某一句,感受文字在舌尖上跳跃产生的韵律美感。特别是夜深人静时,点着一盏暖黄色的台灯,伴随着纸张的微弱气味,慢慢品味那些充满画面感的词句,那种感觉是听有声书或者看电子版绝对无法替代的。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是对当下快餐文化的一种温柔抵抗。
评分我关注这本书很久了,主要是冲着它在选篇和校勘上的严谨性去的。市面上很多普及性的古籍版本,为了追求“易懂”而牺牲了准确性,删改痕迹过重,读来令人遗憾。但这一版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它保留了原貌,力求还原作者的本意,并且在关键难点处,辅助性的阐释非常到位,既不卖弄学问,也不流于肤浅。尤其是那些涉及到特定历史背景或文化典故的地方,编者提供的背景资料补充得恰到好处,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小灯,瞬间让晦涩难懂的句子变得豁然开朗。这种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是衡量一本普及读物是否值得购买的黄金标准,这本书无疑是达到了高分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为深度阅读者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好的古籍整理版本,排版设计占据了灵魂的一半地位。这款的版心宽度、行距、字间距的拿捏,都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采用那种为了省空间而堆砌文字的布局,而是给予了每一行文字足够的呼吸空间,这对于理解那些结构复杂、意蕴深远的古代诗歌尤其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注释和原文之间的分隔处理得非常巧妙,既保持了原文的完整性,又不妨碍读者随时查阅辅助信息,互不干扰,流畅自然。这种清晰的分层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深奥文本时的门槛,让阅读体验从一种“攻克难关”的挑战,变成了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那种朴素中透着雅致的气息,让人联想到旧时的书卷,仿佛一下子就能穿越回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摸起来光滑又不失韧性,油墨的印制清晰细腻,即便是那些繁复的古代文字,也显得井井有条,阅读起来毫无压力。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扉页的设计,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烘托了经典的庄重感。当然,作为文库系列,它在便携性上可能不算极致,但正是这种略微厚重的实体感,才更衬托出内容的珍贵。比起那些轻飘飘的印刷品,这本实体书本身就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仿佛在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一次郑重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