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楚辞 9787500864943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楚辞 978750086494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西汉] 刘向 著
图书标签:
  • 楚辞
  • 传统文化
  • 经典
  • 诗歌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屈原
  • 文化普及
  • 中华文化
  • 文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枫林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64943
商品编码:3001016474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楚辞

定价:26.00元

作者: 刘向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08649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楚辞》是西汉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本书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其中有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本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楚辞》精选了楚辞的代表性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详实的注释,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楚辞那雄浑奔放、瑰丽奇幻的独特魅力。 篇章精选,尽显楚辞风采 本书所收录的楚辞篇目,皆为历代传颂、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从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悲愤,到宋玉笔下那“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绝世容颜;从《九歌》中对神灵的虔诚祭祀与深情呼唤,到《招魂》里对逝去灵魂的深切挽留与不舍。每一篇都代表了楚辞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最高成就,展现了楚人浪漫奔放、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 屈原: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屈原,作为楚辞的奠基者和最杰出的代表,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如《离骚》、《九章》等,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离骚》中,屈原以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抒发了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他将自己比作高洁的兰芷,却被污浊的世俗所排挤,这种强烈的对比,更显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孤高。 《九章》则更显屈原在遭受流放后的痛苦与挣扎,但即便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对理想的坚守。诗中“哀民生之多艰”、“悟往昔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等句子,无不体现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远大抱负。屈原的诗歌,不仅是他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矛盾和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宋玉:继往开来的浪漫诗人 宋玉,作为屈原之后楚辞的杰出继承者,在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楚辞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在想象的奇幻、情感的抒发以及语言的雕琢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九辩》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探寻。《风赋》以其生动形象的写景手法,展现了楚地山川的壮丽景色,以及风的形态与威力,寄寓了作者对政治的观察与思考。《登徒子好色赋》则以其巧妙的构思和辛辣的讽刺,展现了作者的辩才和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 宋玉在继承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更加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细致描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释,进一步丰富了楚辞的艺术表现力。 《九歌》:神与人的深情对话 《九歌》是楚辞中一类特殊的篇章,它是楚地古代宗教祭祀乐歌的集成。这些乐歌以神话传说为基础,描绘了湘君、湘夫人、山鬼、东皇太一等神灵的形象,以及人们对这些神灵的祭祀、祈祷和相思之情。 《九歌》中的神灵形象,既有高高在上的威严,又不失人间的情感。湘君与湘夫人之间的爱情,山鬼的孤独与痴情,东皇太一的神秘与至高无上,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瑰丽的想象得以展现。诗歌中,人们与神灵之间的对话、思念、期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也反映了楚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神灵的敬畏与热爱。 《九歌》的音乐性和歌唱性极强,其词句跌宕起伏,韵律优美,极具感染力。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楚地古代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招魂》:对逝者的深情呼唤 《招魂》是楚辞中一篇充满神秘色彩和深切情感的作品。它以极其宏大而又细致的想象,描绘了阴曹地府的恐怖景象,并通过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逝者亲人的召唤,试图将已经飘散的灵魂招回人间。 诗歌中,从“魂兮归来!”的急切呼唤,到对美食、美服、美乐、美景的细致描绘,再到对逝者亲人思念的深情流露,都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恐惧。这种对生命最本能的渴望,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深深不舍,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招魂》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研究楚地古代丧葬习俗、灵魂观念以及人们对生死理解的重要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以及亲情的力量。 艺术特色,蔚为大观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浪漫主义精神:这是楚辞最显著的特征。其诗歌中充满奔放的想象、奇幻的意境、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对自由、美好的不懈追求。 瑰丽的想象和比喻:楚辞善于运用大量瑰丽奇幻的想象和生动贴切的比喻,来描绘神灵、描绘自然、描绘人物,赋予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浓郁的楚地风情:楚辞的语言、意象、神话传说都深深地打上了楚地的烙印,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楚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变化多端的句式:楚辞的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结合,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 “兮”字的运用:在楚辞中,句末或句中的“兮”字,不仅是语气助词,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它使得诗句更加舒缓、悠长,富于回味。 抒情性强:楚辞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无论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还是对爱情的思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传承与影响 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丰富的想象、瑰丽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汉代的乐府诗,到唐诗宋词,乃至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能看到楚辞的影子。 本书亮点 本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楚辞》在整理和出版过程中,力求做到: 原文准确:以权威版本为基础,保证原文的准确性。 注释详尽:对原文中的生僻字、典故、历史背景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白话翻译:提供准确的白话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地阅读和理解。 导读赏析:每篇作品都配有导读和赏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装帧精美:采用适合普及的精美装帧,兼具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领略楚辞的文学之美,更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社会风貌以及民族精神,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让我们一起走进楚辞的世界,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壮丽与辉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平衡“权威性”和“可读性”的优秀版本。很多权威的学术著作往往束之高阁,文字过于艰涩,而市面上充斥的大众读物又常因过度简化而失却神韵。这本书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优雅的支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讲究,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刻意迎合当下的网络语言,保持了一种古典而又流畅的书面语态。这使得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文学表达的熏陶,对于提升自身的文字敏感度和表达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引渡”,让深邃的经典变得亲切可触,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的最高境界。

评分

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优美辞藻重新唤醒了。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沉浸式体验。那些关于离愁别绪、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甚至是单纯的自然景物的描摹,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能精准地击中现代人的心弦。我发现自己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吟诵某一句,感受文字在舌尖上跳跃产生的韵律美感。特别是夜深人静时,点着一盏暖黄色的台灯,伴随着纸张的微弱气味,慢慢品味那些充满画面感的词句,那种感觉是听有声书或者看电子版绝对无法替代的。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是对当下快餐文化的一种温柔抵抗。

评分

我关注这本书很久了,主要是冲着它在选篇和校勘上的严谨性去的。市面上很多普及性的古籍版本,为了追求“易懂”而牺牲了准确性,删改痕迹过重,读来令人遗憾。但这一版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它保留了原貌,力求还原作者的本意,并且在关键难点处,辅助性的阐释非常到位,既不卖弄学问,也不流于肤浅。尤其是那些涉及到特定历史背景或文化典故的地方,编者提供的背景资料补充得恰到好处,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小灯,瞬间让晦涩难懂的句子变得豁然开朗。这种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是衡量一本普及读物是否值得购买的黄金标准,这本书无疑是达到了高分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为深度阅读者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好的古籍整理版本,排版设计占据了灵魂的一半地位。这款的版心宽度、行距、字间距的拿捏,都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采用那种为了省空间而堆砌文字的布局,而是给予了每一行文字足够的呼吸空间,这对于理解那些结构复杂、意蕴深远的古代诗歌尤其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注释和原文之间的分隔处理得非常巧妙,既保持了原文的完整性,又不妨碍读者随时查阅辅助信息,互不干扰,流畅自然。这种清晰的分层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深奥文本时的门槛,让阅读体验从一种“攻克难关”的挑战,变成了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那种朴素中透着雅致的气息,让人联想到旧时的书卷,仿佛一下子就能穿越回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摸起来光滑又不失韧性,油墨的印制清晰细腻,即便是那些繁复的古代文字,也显得井井有条,阅读起来毫无压力。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扉页的设计,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烘托了经典的庄重感。当然,作为文库系列,它在便携性上可能不算极致,但正是这种略微厚重的实体感,才更衬托出内容的珍贵。比起那些轻飘飘的印刷品,这本实体书本身就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仿佛在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一次郑重的对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