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桥都孤独,
而声望对它们而言是危险
对我们也如此,我们却误以为
在我们的肩头感受到了
恒星的脚步。
可是在消逝者的落差之上
还没有梦为我们搭起拱顶。
——英格博格•巴赫曼《那些桥》
《所有的桥都孤独》按时间顺序,收录奥地利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有“青春年代的诗”“1948年至1953年间的诗”“《延宕的时光》”“《大熊座的呼唤》”“1957年至1961年间的诗”“1964年至1967年间的诗”这几部分,读者可以一览诗人诗歌创作的全貌。
##今年读过的最佳之一。
评分##respect勇士
评分##巴别塔诗典之53
评分##今年读过的最佳之一。
评分##很久没读过这么喜欢的诗集了
评分##巴别塔诗典之53
评分##respect勇士
评分##国内对巴赫曼的译介还太少,很多诗还透不出应有的语境来,不过其中一条阿里阿德涅之线是她与策兰短暂的交往以及后者对她诗学观产生的重要影响,也许巴赫曼的《诉说黑暗之语》是在呼应策兰那首著名的《花冠》:"沉默的琴弦/在血的波浪上拉紧/我抓取你发声的心/...我和俄耳甫斯一样/知道生命在死亡一侧/而你永远闭锁的眼睛/向我显出蓝色" 巴赫曼在诗中思索的东西(尤其是后期)同样聚焦在德语、神学语境下的流亡与救赎、可言说/不可言说、界限/门槛这些策兰诗歌的核心主题上。早期巴赫曼那浪漫而奋不顾身的特质,逐渐被中后期沉思的、充满象征维度的诗风所取代。但相较后期策兰那顽固的封闭性,巴赫曼仍保留了些许飞扬与明亮。
评分##巴赫曼的诗歌似乎仍然是以炽烈情感的自我扩张和对外物的无差别覆盖为主要镇石,形式与节奏恣肆不拘。晚期的诗歌变化明显,冷峻理性和情感内敛更趋显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