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酒井顺子是较早提倡单身主义的女性之一,曾以《败犬远吠》引发热议,使得“败犬”(指大龄未婚女性)在日本成为新兴词汇。大约二十年后的这部新作中,她依然坚持单身主义,然而随着年纪增长,重新思考“家是什么”这个话题时,又自然地流露出决绝与眷恋兼而有之的矛盾心态……
##「“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仿佛成人礼的考验,不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没有足够强大的韧劲,就根本不可能做成。结婚也是一样。以为大家都可以,所以我也一定可以,这种想法太过天真。如果不以为然,不在结婚这件事上付出与在工作上同等的努力,一眨眼的工夫,就会成了为“终身未婚率”做贡献的存在。」
评分##付费会员卡居然能读这么新的书。就是位特立独行的老年人侃侃而谈地聊天,不是严肃的读物。据说古巨基的《钻石败犬》就是以老奶奶当年的成名作为灵感写出的歌词。
评分##①一个不信任家庭也没成立家庭的人写的,一个不信任家庭也不打算成立家庭的人来读,挺好,有缘分。②作者的家庭观挺前卫,但用词又很有年代感,偏偏翻译还卖萌“爸比”“憨憨”啥的,混杂在一起有点微妙。③从家庭观来解读日本人对歌舞伎的喜爱和理解方式挺有意思的,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惑……
评分##还是不太习惯日本人的语言表达……
评分##“对家的印象,现在是一分为二。好似一座围城,城外的人越发厌恶传统的束缚,想要逃离;城里的人越发意识到自己受了保护,想进一步加固城池。”
评分##【成年后的我意识到,家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原生家庭的家人会衰老、死亡。若想拥有新的家人,就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结婚、生孩、育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家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评分##虽然先开的这本,但是散漫地读得很慢,结果上野千鹤子的《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却后来居上,anyway这两本夹杂着读倒还蛮相映成趣的。我已经知道上野很欣赏甚至多次引用酒井顺子(更多应该是更负盛名的《败犬》),所以读到酒井顺子诙谐并毒辣的文字时,发现她的很多想法都与上野不谋而合时,确实就不足为奇了。“家”的定义、“家”的变化与消亡、“家”的扩展意义、“家”背后的囊括的社会......酒井顺子用最平易近人的语言,把那些复杂问题说得明明白白。
评分##“对家的印象,现在是一分为二。好似一座围城,城外的人越发厌恶传统的束缚,想要逃离;城里的人越发意识到自己受了保护,想进一步加固城池。”
评分##跟日本同学交流,虽然日本zf会明面上提供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整体的氛围并没有特别催生。问过很多朋友,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是否婚育都不怎么过问,配合《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一起食用,对应作者在第十八章中写的“比朋友亲密但又不是恋人”一起生活,确实是很理想了。现在世间的变化很快,但是对家庭、对性别、对女性的社会观念又特别慢,快点变革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