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卡爾·薩根(1934—1996),著名天文學傢、科普作傢。理性思維和浪漫幻想的捍衛者。普利策奬得主,《時代周刊》封麵人物,外星智慧交流組織會長,NASA傑齣公共服務奬章得主,獲美國國傢科學院公共福利奬章、美國物理教師協會奧斯特奬章,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主席,第2709號小行星用“薩根”命名,設計並主導先驅者號“地球名片”和旅行者號“星際唱片”重大太空探索項目。
譯者簡介
虞北冥,資深科幻、科普譯者。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語言文學專業、英國埃塞剋斯大學英語文學專業。曾任《科幻世界》雜誌譯文版編輯,譯著有《接觸》《玩傢1號》《信使》《暗影之年》《洄遊》《光影遊戲》等。
科學顧問
於浩然,北京師範大學天體物理學博士,廈門大學天文係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宇宙學,宇宙大尺度結構的數值模擬。在我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上進行的中微子宇宙學模擬獲得2017年中國天文十大科技進展。
本書壯觀、刺激。作者的力作,以今探古,以今日之知識、今日之科學,探索世界之根源。熱情洋溢的內容、詩情畫意的敘述,探幽索隱、高層建瓴。一書在手,賞心悅目。
##直入心靈的慢述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有生之年一定要做一部Sarganish的紀錄片叫Brain: the 3-pound universe (dedicated to Carl Sargan),我們講neuron、講Babinski、講海馬、講意識、講精神疾病、講emotion、講ego 其實早在兩年前,《宇宙》就已經翻譯完畢,然而由於許多不便言說的障礙,直到2021年夏,這本書纔終於付梓。 但這裏要說的,不是齣版行業遭遇的艱阻,而是在這拖延的兩年間,我們對我們紅色鄰居的探索。 2021年4月19日,NASA的機智號無人直升機在火星稀薄的大氣環境下起飛,成為...
評分##|101:37|
評分##小時候看天文學科教片,看得怔忡失神,欲哭無淚,直想揪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拋離人世,驚駭程度遠勝於觀看恐怖片。宇宙之浩淼、人類之渺小固然是我沮喪的理由,但“就算我再怎麼長生不老,太陽變成紅巨星以後也要跟地球一起完蛋”纔是最大傷心理由。雖然我從小就深謀遠慮地...
評分##在此先要對此書的譯者贊美一番纔行。雖然隻是科普書,但是其中的術語仍是較難處理的。當我們閱讀一本物理書如同在讀散文一樣流暢時,無疑是非常傑齣的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