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雲,一九六一生於香港,少年時在台灣讀中學,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犯罪學碩士。她曾在香港英文虎報當過記者,了解社會運作,也曾當過議員助理、開過服飾店。
黃碧雲是香港最具特色和野心的小說家之一,在她所描繪的危顫顫的各種圖像,吞吐著世紀末的刀光劍影。她的小說勇敢挖掘心靈底層的恐懼,人和人應對之際的離散,為這個時代驚心而有情地注計,也是對一切虛偽的叛逆。
黃碧雲著有《揚眉女子》(香港博益)、《其後》、《溫柔與暴烈》(香港天地)、《七宗罪》、《突然我記起你的臉》、《烈女圖》(台灣大田)本書並獲1999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散文《我們如此很好》(香港青文);她的小說曾入選台灣年度小說選,並多次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2014年 憑《烈佬傳》榮獲第五屆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
《媚行者》是一本關於自由的小說。
自由是甚麼意思?如果存在的話,以怎樣的處境或語言存在?
《媚行者》也是一本關於時間和空間的小說──如果將過去重新活一次──如果再到十年前到過的城市──如果十年前的小說人物,她們還活著,沒有自殺,還活得……她們對她們的所謂人生,有甚麼感悟?
《媚行者》並沒有解答自由。我們是從不自由而嘗試理解自由的。《媚行者》所能做到的,到後來,只是比較理解自由不是……
《媚行者》不只是一本書,她又是一個讀書小劇場;她是一個人(她又不是作者);她是小說又是自述;說她媚她又脾氣壞。至於說《媚行者》是一個生存遊戲,她又玩得太認真了──這種懸疑不定,她說,就是生之《媚》了。
##《媚行者》是黄碧云写作生涯里一个阶段性的回顾与重新叩问,读它之前需要读过《其后》、《温柔与暴烈》和《七种静默》,记住叶细细、赵眉、陈玉这些黄碧云小说中典型的人物名字以及她们各自所象征的姿态与命运,才能在这本结构复杂、人物众多的小说中,撇除黄碧云抽象跳跃的叙事方式,直抵小说的命题,关于自由,也关于时间和空间。 1987年黄碧云26岁,以处女作《扬眉女子》于香港文坛甫一亮相,便展现了她的媚行姿态。这媚行,不是烟视媚行,不是柔软的情感交流,而是努力踮起脚尖,试图以略略高于人间世态水平线的逼视,来书写生命中的种种疑问。前期三部小说集,黄碧云的姿态越来越坚定,似乎离生命的答案越来越近,到这本《媚行者》到达一个高潮。
评分 评分##閱讀黃碧雲是急速墜落的暈眩,那種跌宕自由之絕望,以及隨之疾速蔓延、浸潤式鋪開的靜止與溫柔,像極嬰兒于母體羊水之中絕對靜穆的時刻,非常虛無壯麗且帶有強烈的治愈感。 如這本《媚行者》:最初她(媚字從女,想必媚行者必為女)由父親之死離開,又至最末歸客家尋根,輾轉且...
评分 评分 评分##「在那两双幽暗的眼睛里面,我见到你了,我的飞行伙伴加斯雅,眼睛清澈明亮,映着广阔辽远的天空,微蓝色,总有很多疑问,关于生,无法解答,因此时而寂静时而激烈,闭上眼,就是深蓝的海底,时光来回反覆,只有等待中的暴风雨,每年七月,时刻相问,所归何处,你渴望自由与完整的心情,是否始终如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