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樟壽,後改名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纔,祖籍河南省正陽縣,從發錶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錶作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故事新編》對神話、傳說及曆史“隻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將古代和現代錯綜交融”、古為今用,針砭流俗,諷刺世事,批判社會。《故事新編》藝術特色鮮明:漫畫化的勾勒和速寫;誇張手段的巧妙運用;以極省儉的筆墨塑造人物。
##讀來有趣,值得深思的地方都被說遍瞭,也就沒那麼多深思瞭。bmvp 冀翼,80後寫作者,思考者,公眾號:妄想癥患者病曆本。歡迎訂閱。 魯迅《鑄劍》內含的生命哲學 新時期以來,《鑄劍》作為魯迅的一篇重要作品,長久被評論界所忽視,隻有殘雪、莫言這樣的文學創造者纔對它産生瞭一定的偏愛,並且寫過一些感性重於理性的分析文章。也許這恰恰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雖然小處“有失厚道”,通篇的情懷和積澱實在讓人嘆服。猶喜非攻、起死兩篇。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